田螺與河蚌飼養技術

2021-02-18 兩江網站群

田螺與河蚌飼養技術

作者:鳥人

田螺養殖五要點:
田螺是軟體動物,常棲息於冬暖夏涼、土質鬆軟、食物豐富、水質清新的湖泊、池塘、水田和微流河溪中。田螺肉質脆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我國南北均有出產。人工養殖田螺投資少,有著較好的經濟效益。
  最適宜田螺生長的水溫為 20~25℃ ,在15℃以下或30℃以上時便停止攝食活動,10℃以下入土冬眠。4月份開始繁殖,6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下旬為繁殖旺季。親螺可到稻田、池塘、溝渠收集。選擇殼色淡、殼薄、體圓、個大、螺殼無破損、殼口圓片蓋完整的作種螺。田螺雌雄有別,雌螺個大體圓,頭部左右兩側觸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雄螺個小而長,頭部右觸角較左觸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內彎曲,彎曲部分為生殖器。人工養殖田螺可開挖專池飼養,也可以利用稻田、沼澤地、溝渠等進行養殖,還可以同魚一起混養。在養殖時要抓住以下幾個要點:
  一是水體潔淨是關鍵。養殖水體要求無毒無汙染,如利用稻田養殖田螺,不能施農藥,也不能犁耙,進出水口應安置鐵絲網或塑料網防逃。
  二是放養密度控制好。一般每平方米放養100~150個種螺。在天然水域內,每平方米投放20~30個種螺即可。放養時間通常在4月份。
  三是飼養投餵要合理。種螺入池後,投餵青菜、米糠、蚯蚓、血粉、玉米、豆餅、魚蝦雜碎及動物內臟、下腳料等。投餵量視田螺攝食情況而定,一般為田螺總體重的1%~3%,每2~3天餵一次。上午投喂。如發現田螺殼口圓片陷入殼內,說明飼料不足,螺飢餓,應增加投餵量;如田螺殼口圓片蓋收縮,肉質溢出,則田螺缺鈣,應在飼料中添加淡魚粉、貝殼粉等。投餵地點不必固定,飼料隔開投喂。
四是池水衛生要抓牢。田螺最適的池水pH值為7~8。pH值偏低時,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隔10~15天施一次。水深保持25~30釐米。繁殖旺季保持池水流動,特別是高溫季節,採取流水養殖為好。水質不潔淨要及時換注新水。
五是越冬管理要跟上。當水溫下降到9℃左右時,田螺開始冬眠。冬眠時田螺用殼頂鑽土,只在土面留個圓形小孔,不時冒出氣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間不吃食,但養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釐米。一般3~4天換一次水,以保持適當的含氧量。田螺經過1年精心飼養,個體一般可達到10克以上。可以乾池捕撈,選擇個體大的田螺作親螺培育。在抓住上述幾個要點,搞好飼養的同時,還要採取防護措施,防止鼠、貓等天敵危害田螺。
河 蚌 養 殖 技 術
一、育珠水域環境條件要求
育珠蚌生活在水中,水環境不僅決定育珠蚌能否生存和生齊,而且直接影響到養殖珍珠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對水域環境的選擇十分重要。
1、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如面積太小,水質環境變化大,不穩定,影響育珠蚌的生長。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於1米或高於5米均不宜養殖。
3、水源充足,且無各種汙染,有毒物質含量不得超過漁業水質標準。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種流速不超過0.1米),對育珠蚌的生長與珍珠的生長有利。生產實踐證明,三角帆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條件好的河、湖中,養殖一年可產珍珠5-8克/只,而靜水水域中養殖3年才能產珠5-8克/只。
5、充足的陽光照射,能夠直接產生熱效應,從而為育珠蚌及其餌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光照對珍珠的顏色及其光澤也有著直接的影響。通過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進水體的運動和熱量的傳遞。
6、育珠水域土質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黃土、砂泥土最差。池底要有適當淤泥。
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質的分泌。
8、溶氧一般夏季水體要大於5毫克/升,冬季要大於3毫克/升。
9、育珠蚌水域透明度以30釐米較好。
10、育珠蚌對水溫的最適範圍為18-28℃(三角帆蚌)。
11、水體中無機鹽的含量以鈣離子最重要,因為鈣是珍珠和珠蚌貝殼的主要成分。通常要求水中含鈣量在10毫克/升以上,當水體中含鈣量低時,可通過施生石灰來解決。
12、氮是一切藻類生長必須的營養之素。氨氮含量高說明水體比較肥,超過2毫克/升,說明水體汙染較嚴重,對蚌的生長和成活有影響;當氨氮含量低於0.1毫克/升時,說明水質太瘦,不能滿足天然餌料增殖的需要。
13、亞硝酸鹽含量應在0.01-0.1毫克/升之間。含量超過0.1毫克/升就會出現蚌珠生長緩慢或死蚌現象。
14、養殖水域應無水生維管束植物,以防其與育珠蚌的餌料生物爭奪營養。對於一些敵害生物如蝦、蟹等也應及時清除。
二、育珠水域的選擇
不論是池塘、溝港、外蕩、湖泊,還是水庫、河流,只要育珠水域環境條件達到上述要求的就可選擇為育珠水域進行養蚌育珠。
三、育珠蚌的養殖
1、目前育珠蚌養殖方式多採用吊養和籠養。吊養方法有單個吊養和串養在一根線上吊養兩隻蚌以上。籠養數量依籠(網籠、網夾)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隻蚌都能接觸籠底為適宜。
2、育珠蚌一般畝養殖池塘為800-1200隻;外蕩為600-800隻。養殖密度具體視體重肥度。水體流動、水體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隨蚌體大小適量增減。
3、育珠蚌養殖已成為我市外蕩漁業之體綜合開發利用的主要生產內容。以育珠為主的池塘可以適量放養草魚、鯿魚、 鯽、鱖魚、黃顙魚等及搭養少量鰱、鱅魚,以充分挖掘水體生產潛力。
四、育珠蚌的管理
1、手術後暫養期管理:手術後的育珠蚌,暫養於微流水、水質清爽的水域中,休復15-30天。在這期間,一般吊養後不要隨意翻動,也不可離開水面,更不能開殼檢查,以免影響其體質恢復和珠囊的形成。如水太肥,透明度小於30釐米,則需採取措施降低肥度。一個月後,對暫養水域蚌進行清查,發現死蚌及時清除,然後再重新吊養到育珠水域。
2、加強注、換水與增氧:在沒有流水的封閉靜止水域中養珠蚌時,遇高溫、水淺、低壓後,會造成缺氧死蚌。因此必須及時加水,換水或保持水質新鮮和含氧量充足,以免育珠蚌缺氧、低氧情況下蚌、珠生長緩慢。
3、及時調節吊養深度:根據水位、水溫及季節變化,應適時調節育珠蚌的吊養深度。冬季和夏季宜適當深吊(水面下40-60釐米),春、秋兩季可吊養淺些(水面下15-20釐米)。
4、做好水域施肥:如育珠池塘水質清瘦,要及時施肥。肥料可用有機肥或化肥,或二者兼用。有機肥山雞、鴨、鳥類為好,使用前需加1名生石灰和發酵腐熟後方可施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過磷酸鈣(用量比1:2或1:3),兩種混合加水後潑灑,做到次多、量少,少施、勤施,一般畝用尿素1公斤。還可用潑施豆漿(飼料與肥料)。同時施用鈣肥(生石灰),PH值低多施;PH值高少施。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百米左右。
5、清除附著物:育珠蚌經吊養一段時間後,在吊養網籠、網袋和蚌體上常附生大量的附泥和生物(如水藻類、淡水海綿、聚縮蟲等),影響育珠蚌的生長,必須定期清洗。在4-10月份,每隔一個月涮洗一次。
6、維修養殖設施:在養殖過程中,發現養殖設施有破損情況應及時修復,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兩江公眾號:兩江網站群

相關焦點

  • 青魚特效餌料田螺的捕捉飼養使用方法,讓我們釣青魚收穫滿滿
    大叔野塘邊挖掘陷阱,再用田螺做誘餌放進河溝回家坐等大豐收你見過用田螺來做釣魚的誘餌嗎?田螺是指一種田螺科的軟體動物,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而且產量比較少,在淡水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有一種螺叫做中國圓田螺,我們區分雌雄田螺的方法有很多種,而雌螺個體大而圓,巡邏個體小而長,田螺在母體中需要孕育一年的時間,而且在3~4月份繁殖。
  • 田螺和福壽螺的區分!養殖田螺開始盛行!技術簡單風險小!
    這個有著粉紅色卵的傢伙叫福壽螺爆炒田螺是夜宵不可缺少的一樣美食,田螺炒的香辣入味,再配上一點小菜啤酒,一份夜宵也就妥妥的了。❖福壽螺的螺層比田螺少,福壽螺一般3~5個螺層,田螺是6~7層。❖福壽螺螺殼很脆,用手能輕鬆捏爆。肉眼看最明顯的區別就是螺層了,福壽螺圈要少些。
  • 河蚌的營養價值有哪些,6個好處讓你熟悉河蚌
    河蚌很多人一定是品嘗過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最烹飪的過程中是有多麼的複雜,但是那也阻擋不了對於它的喜愛,味道不同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口感,在製作處理的過程中也是非常的複雜的,尤其是消毒和洗乾淨的過程需要特別的注意,但是其中有哪些營養價值呢,以及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 河蚌到底能不能養在魚缸裡?
    河蚌一般作為鰟鮍產卵的工具被養在原生魚缸,有些朋友也喜歡把它作為裝飾來養。現在,網上觀賞螺的相關介紹還不算太少,關於河蚌卻缺少資料,我以前嘗試養過不少,這裡總結一下河蚌的飼養問題。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水質要穩定,蚌不能太大(大的容易餓死),它們主要是靠水裡細小的浮遊生物為食,缸裡的過濾不能太強。一般直接扔進水裡也能活一段時間,但是我們肯定希望長期養。
  • 哪些東西和生物,在魚缸裡有淨化水質的作用,河蚌可以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現在很多魚友飼養觀賞魚,已經不滿足裸缸飼養了,總希望在魚缸裡造景或者栽種水草,還有一些魚友會在魚缸裡選擇飼養某種螺類、甚至於飼養河蚌來淨水,它們真的具有一定的淨化水質的作用嗎?
  • 農村的河溝曾經有很多河蚌,能吃嗎?現在為什麼都沒有了?
    我記得小時候河溝裡面有很多能吃的東西,比如河蚌,魚,田螺等等。幾個小夥伴一起,在河溝裡面抓這些,真的很有意思。農村的河溝曾經有很多河蚌,能吃嗎?現在為什麼都沒有了?以前農村的河溝有很多河蚌。當時也是因為環境好,水質也比較好,水也比較多,很適合河蚌的生長。
  • 互為育仔的鰟鮍魚和河蚌
    而鰟鮍魚是將卵產到河蚌的外套腔中,讓河蚌去給它們孵化。河蚌對於鰟鮍也不是白幫忙,而是禮尚往來,順將幼仔產於鰟鮍魚身上,互為育仔,互當養母。   鰟鮍魚是鯉科魚中的一類小型魚。分布廣泛,種類眾多。一般都沒有多大經濟價值,通常被其它肉食魚類作為囊中之物。常見的有中華鰟鮍、高體鰟鮍、大鰭剌鰟鮍、彩石鮒等。個體長5-7釐米,最大不過10來釐米。體扁薄,卵圓形。
  • 與河蚌有關的記憶
    河蚌能結珠。我的故鄉江蘇武進,百姓勤勞聰明,很早就掌握了人工接種珍珠的技術,所以故鄉曾是河蚌珍珠的主產區。故鄉地方戲錫劇有一出名劇,名為珍珠塔,這塔的金貴,便是珍珠,用珍珠塔來做定情信物,信諾相愛也金貴如珍珠塔般。想來這齣戲,與故鄉產珍珠多少有些關聯吧。
  • 田螺養殖的畝產量是多少?需注意哪些技術要點
    田螺是夏季夜市上常見的一道美食,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以說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由於市場需求量較高,田螺養殖產業也是慢慢興起,而且田螺養殖技術簡單,投資少,效益大,是很有前途的養殖品種。那麼田螺的畝產量是多少?田螺養殖需注意哪些技術要點?一起來了解下吧。
  • 全身僅六分之一能吃,價格是田螺10倍,過去一撿幾十斤,如今少見
    導讀:清澈溪水中才有,常被誤認成田螺,價格卻是田螺10倍,如今少見了文/農夫也瘋狂這幾天村裡的魚塘開始放水了,聽承包戶說,打算把魚塘的水陸續放幹,然後開始撈魚了因為幹塘的時候,當承包戶把魚撈走了以後,還會有很多的小魚、河蚌、田螺等。這個時候,村裡的人都可以去撿,誰撿到就歸誰哦。並且在當時農村的條件也不好,這樣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誰都不想要錯過。筆者依稀記得,當時有些人一天一人就能撿田螺、河蚌上百斤哦。今天筆者和大家介紹另外一種野味,它長得很像田螺,但是價格卻是田螺的十倍。過去一撿就是幾十斤,如今卻少見了。
  • 白玉蝸牛與田螺的異同點
    蝸牛與田螺都是我們平日常見的動物,那麼兩者之間又有什麼異同點呢?且聽我來分解!!
  • 河蚌
    河蚌是軟體動物門蚌科的一類動物統稱,在一些地方稱為蚌殼、歪兒,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河蚌的營養價值很高,對人體有良好的的保健功效,有滋陰平肝、明目防眼疾等作用;▼河蚌是珍珠的搖籃,不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養育珍珠;不過普通河蚌很難養出珍珠,一般選擇養珍珠蚌或三角帆蚌;▼
  • 麻辣田螺製作技術彙編
    做法一啤酒風味田螺原料及調料:田螺兩斤,八角 桂皮 白芷 草果 良姜各一個
  • 肉食天下之【河蚌】附河蚌鹹肉燉豆腐和爆炒河蚌的做法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談食社】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美味等著你河蚌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
  • 養殖田螺真暴利,一年收三撥,每撥收2500斤,畝產收益三萬
    而一畝池塘可以產出1250-1750kg左右田螺,市場售價約為8元/kg,可獲得10000元收益,減去成本,至少可獲得8000元收益,一年可以收成三批次,也就是24000元,如果養殖十畝田螺,年利潤最少24萬,如果再搭配其它魚類混養,效益更為可觀。田螺的種類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據各地市場需求養殖相應的品種。我給大家講解幾個既好養經濟價值又高的幾個田螺品種。
  • 河蚌的做法大全紅燒 青菜燒河蚌的做法
    河蚌的做法大全紅燒河蚌肉雖然好吃,但很多人不知道能做成什麼菜,那麼河蚌的做法大全是什麼呢?絲瓜炒河蚌肉:準備原料,絲瓜去皮切塊,生薑切片,黃辣椒切圈,河蚌肉洗淨,切成小塊,加料酒提前醃製,熱油鍋放入薑片與辣椒爆炒,放入蚌殼肉爆炒,加少許食鹽,炒勻後撈出。
  • 闢謠:河蚌常用來做河流淨水輔助,可放魚缸裡能幫忙清澈水質嗎?
    不過除了能夠摸到很多小雜魚以外,還能從淤泥中翻出來一個個碩大的河蚌,外加幾個小蜆子。那時,河蚌一般都用來餵鴨子,餵雞,很少有人會吃這個東西。因為煮不好的話會有濃重的腥味,而且肉會非常難嚼。河蚌在當時一直都是無用之物。現在,養魚圈子有一個說法:河蚌能夠淨水,可以放幾個在缸裡面,魚缸的水會變得很乾淨。這個說法源自誰的口中?這個咱不知道。但是,用河蚌來淨水,屬實無理。
  • 炒河蚌做法,做河蚌咬不動嚼不爛,炒之前這一步驟不能省,炒的河蚌又鮮又好吃
    炒河蚌做法,做河蚌咬不動嚼不爛,炒之前這一步驟不能省,炒的河蚌又鮮又好吃!
  • 為什麼有人認為鰟鮍魚很難飼養?掌握以下幾點,就可以把它們養好
    今天養魚老道遇到了多年前的一位老朋友,看到我魚缸裡竟然飼養有鰟鮍魚,突然想起了一段往事,說的是,想當年我在魚店裡曾經飼養過鰟鮍,當時我就說它們是高氧魚,極難飼養,事實證明,最後飼養的結果也不是很美麗,為什麼現在反而把它們養的很好了?是啊,仔細回想起來當時確實如此,為什麼這位魚友能想起來這段往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