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編輯/星空下的菠菜
排版/星空下的小魚
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新能源車得到了紅牆的點讚:「遠遠高出年初預測水平」。
二級調研員相當於正處級
擅長聽風就是雨的股市,對此早已把新能源車企的股價吹上了天。特斯拉(TSLA)比亞迪(002594)蔚來(NIO)的股價,現在都有點高處不勝寒的感覺。新能源車行情狂飆,要不要下車?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在方法論上要明確,以下2種思維裡面,哪種適用於新能源車:
周期思維,景氣度達到高位之後,將出現向均值的回歸;
趨勢思維,景氣度新高之後還有新高,不排除裡面有泡沫。
牛腩認為,當下的新能源車行業,要用趨勢思維來看。新能源車行業剛剛步入正軌,現在就說有泡沫,就好像在蘋果超越諾基亞的時候說智慧型手機到頂了一樣。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給新能源車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在諾基亞稱王的年代,誰能想到手機除了打電話、發簡訊之外,還能做那麼多事?
新能源車也是如此,它是傳統燃油車的消費升級,而不僅僅是等價替代。牛腩認為,新能源車完全可以取代燃油車,也就是說,2025年新能源車在汽車總銷量中佔比20%,實際上是一個保守的目標。
在政策的宏觀層面,紅牆無疑是支持新能源車的。其中的願意也多少有一些無奈:我國在傳統燃油車領域仍然在追趕。例如,發動機是燃油車的主要技術壁壘。我國內多整車廠,都是進口國外的發動機(比如三菱)。新能源車用電驅替代發動機,相當於換個賽道另起爐灶,有利於我國反超。
行業的中觀層面,其中的邏輯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3點:
在公司的微觀層面上,智能化是提升駕駛體驗的關鍵,也是各大廠商的下一個主戰場。我們常說的新能源車「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當中,電池和電機針對的是續航裡程,相當於新能源車大腦的電控系統,則決定著智能化的水平。
先來看看特斯拉給造車新勢力打的樣。特斯拉雖然做工上有很多瑕疵,但在智能化方面,相比於傳統車企,反倒是特斯拉這個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特斯拉最具科技感的部分,就是那塊中控大屏。這塊屏幕能發揮作用,離不開晶片。特斯拉的晶片,最早的供應商是Mobileye,然後換成了英偉達(NVDA),最後特斯拉開始自研晶片——這不就是蘋果的套路嗎?
沒錯,特斯拉除了是一家汽車公司,更是一家晶片公司,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特斯拉的估值遠高於豐田。
既然特斯拉已經打了樣,中國的造車新勢力需要做的,就是在模仿的基礎上超越。要做到這一點,掌握電控系統,就顯得尤為關鍵。
在電控系統的供給端,存在著兩條路線:
整車企業自主研發電控系統;
第三方供應商專門做電控系統。
這兩條路線中,牛腩更看好整車企業自主研發的路線。這是因為把電控系統做出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後續不斷地迭代優化。電控系統後續的迭代從哪裡來?大數據的積累,是優化迭代的第一生產力。
圖片來源:頭豹研究院
比起第三方供應商,整車企業更接近一手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可以用於優化電控系統,而且也給自動駕駛提供了練兵場。如果按照這個路子發展下去,我們就不能簡單地以製造業公司的估值來衡量造車新勢力。車界這些「不講武德」的年輕人,以後甚至會成為像晶片股那樣的科技公司。
造車新勢力的下一個門檻,可能就是晶片。就拿比亞迪來說,王傳福就曾表示「當年要是不造車的話,我們就搞半導體」。其實早在十年之前,就開始了IGBT晶片的自主研發。牛腩在此前的文章(懂王難連任,5千億比亞迪,疊加的風口在半導體!)曾涉及過IGBT晶片,這裡再簡單介紹一下。IGBT晶片可以稱得上集成電路在電能轉換、傳輸方面的大腦,而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正好可以在IGBT晶片上發揮作用。
所以,如果考慮在晶片上的布局,那麼比亞迪目前的估值雖然不低,但也算不上泡沫。
再說了,科技的泡沫不是壞事。古人千金買骨,算不算泡沫?大多數人都是逐利的,只有把龍頭公司的賺錢效應做出來,才會撬動更多的資源,來助力中國的新能源車彎道超車。
最後來看一下盤面。整個市場紅盤的股票不足800家,賺錢效應接近冰點。但牛腩覺得真的不需要過於悲觀。一方面,月初上證突破前高,再次確認了當前至少不算熊市;另一方面,指數經過連續的下跌,來到了震蕩箱體的中樞,風險已經釋放了一些。
以前都說看大盤做個股,但現在A股逐漸也開始向美股靠攏。在主流板塊輪動的大背景下,牛腩衷心希望大家的自選股中,都能手持龍頭股,迎來獨立於大盤的自選股行情。
註: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