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會議室的門,黃興映入記者眼帘的是兩個字:儒雅。
歲月的斧鑿,並未在他身上刻意留下痕跡。簡潔得體的穿著,配以柔和卻又堅定的眼神,不急而又不緩的言語,讓一種內蘊的修養和沉穩的安心直面撲來。這種形象與他的職業很是貼切:身為富國基金公司總經理助理、養老投資部的總經理,黃興守護著百姓「養老錢」,他的一絲不苟、穩健有力,讓重託於他的客戶們很是安心。
這種安心同源於收益率的長期優秀:在人社部公布的企業年金收益率排行榜上,富國基金常居前列;更引人注目的是,即便在2013年、2016年、2018年等股市大幅下跌的時段,黃興所守護的「養老錢」依然獲得正收益。
正因如此,當黃興決定發行他管理的首個公募基金產品——富國天興回報混合型基金時,自然而然地在圈內激起一層層波瀾。同行們都在翹首以盼:已是元老級的黃興,會如何定義他在公募領域的開山之作?
「用富國基金厚積多年的投資能力,解決居民理財的痛點,為更多的普通投資者提供更好的養老理財規劃,這是我們設計這款產品的初衷。」黃興說,「公募基金對我來說不是挑戰,更多是一種情懷的延伸。我希望普羅大眾也能明白,一個足夠長期的穩健收益,是對自己的未來最好的保障。」
一份守護 一種傳承
黃興的經歷,用現在的時髦詞來說,可以稱得上「跨界」「破圈」。
在本科階段,他所探索的是礦產的形成原理和探礦理論。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技術活,不僅要專注,而且必須沉穩,於是,在青春偏愛張揚的日子裡,黃興卻在求學的潛移默化中,播下了「穩健」的種子。
爾後,他將目光投向了經濟學,碩士生涯便專精於此。1995年,資本市場如嬰兒般蹣跚學步,百姓對理財幾乎懵懂無知的那個年代,黃興辭去大學教師的職務,來到商業銀行,開啟了自己的債券投資生涯。這一腳邁進投資圈,從此便紮根於此,就這樣,黃興啟動了對自己人生最長的「投資」。
黃興與富國基金的緣分,要追溯到17年前。2003年,意欲拓寬投資視野的黃興,在博士後研究的工作中收到富國基金拋出的橄欖枝,加盟了富國基金的資產管理部門,開始自己的養老金投資生涯,這一幹就是17年!17年間,黃興見證了富國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艱辛歷程,也一步步堅定他將養老金投資作為自己終身事業的決心。
據了解,截至目前,黃興所帶領的富國基金養老金投資部門,管理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社保組合等百姓「養老錢」業績較好,僅以可查詢的收益率為例,人社部公布的企業年金收益率中,2013年至2019年,富國基金旗下的單一計劃固收類產品複合年化收益率達到6.22%,顯著超越行業平均水平,排名居前三之列;2012年至2019年,富國基金旗下的含權益產品複合年化收益率達到6.37%,也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位列第七。因為投資業績得到委託人高度認可,黃興還獲得了2018年度「社保三年貢獻獎」的殊榮。
「無論是做老師的時候,還是在銀行做債券投資的時候,乃至現在的養老金投資管理,有一個道理是相通的,那就是不能辜負『信任』。教書育人時,『信任』從臺下學子們殷切的眼神中傳遞;投資理財時,『信任』就轉化成對百姓理財的責任感。」黃興對記者說,「對這份『信任』的守護,歷經時間之火的淬鍊,是可以深化到骨髓裡的傳承。我也希望能將富國基金這份『信任』、這份守護、這份傳承,帶到公募基金產品中。」
事實上,在黃興即將執掌的富國天興回報基金的產品設計中,已經濃濃地呈現出這種情懷。黃興向記者直言,在資管新規落地後,居民理財正面臨著新一輪布局,解決居民投資「痛點」,養老金策略是天然選擇:對於專業知識不強的普通百姓來說,安全性一定是投資的首要目標,其次才是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性,而養老金投資的目標中,排在第一位的也是安全性,這與居民投資目標高度一致,二者高度契合。黃興表示,富國天興回報成立後的投資策略,將會秉承富國基金養老金投資部門一以貫之的風格,力爭為持有人創造長期穩定、可預期的投資回報。
「為中小投資者提供機構級服務,讓普羅大眾也能感受到養老投資的價值,這是我們的初衷。」黃興對記者說。
錘鍊17年的「八字箴言」
養老金投資,貌似簡單而枯燥,但熟悉其中的人卻知道,其潛藏的投資技巧和複雜程度,一點兒都不亞於權益類基金產品。
黃興歸納自己多年來的養老金投資經驗後,用八個字凝練了自己的投資理念:穩健、價值、長期、風控。在他看來,只要把握住這八個字的真諦,不急不躁地按既定目標徐徐前進,養老金投資就會化繁為簡,讓自己放心,讓客戶安心。
黃興眼裡的穩健和風控,都直接圍繞養老金投資的第一目標「安全性」展開。「客戶和我們溝通時告訴我們,養老金等同於老百姓的『養命錢』,安全必須放在首位。因此,他們的投資風險偏好自然是偏低的。我們在投資策略的制定和大類資產的選擇過程中,一定是追求勝率更高,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更高收益。」黃興說,「在實際投資中,僅有謹慎、提高勝率還是不夠的,風險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儘管投資目標是長期的,但考慮到養老金的特性,年度回報依然備受客戶關注,因此,通過風控來降低回撤,也是我們投資中十分重要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2018年以來,信用違約事件頻發,對重倉債券的養老金投資衝擊不小,但神奇的是,得益於強大的風控能力,鮮少在此類事件中看到富國的身影。黃興告訴記者,近幾年來,富國的信用研究團隊對公司持有的全部債券進行了多次徹底的信用風險排查。具體而言,跟蹤、調研、分析持倉的債券,同時及時處理一些存在隱憂的信用債,正是這種高度重視風控的文化,才讓富國基金較好地規避了信用債的違約風險。
「富國非常重視信用研究和信用風險管理,專門設立了信用研究部,屬於一級部門,信用風險的評估具有獨立性,公司將信用風險管理作為固收投研部門的重要任務。」黃興強調,「未來我們仍然高度重視對信用風險的防範,將客戶的利益始終置於首位。」
用長線思維進行價值投資,同樣為黃興所看重。他指出,養老金的產品特性決定了它必須是基本面研究為基礎的各類資產內在價值挖掘,是最樸實的價值投資,不能盲目追求熱點和短期炒作。而相較於普通基金產品,養老金的時間特性決定了它更具備長線投資的優勢,因此,養老金投資在價值的抉擇中,所能著眼的時間維度要遠超於普通基金產品,對價值的挖掘也會更加充分。在黃興眼裡,這是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的完美結合,是養老金投資的最大優勢之一,因此,在資產配置和品種選擇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優勢,才能儘可能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基礎上,為客戶創造更高的回報。
事實上,除了八字箴言外,在實際投資中,黃興還貫徹了兩個原則:順勢而為和留有餘地。黃興認為,市場是動態變化的,所以,儘管此前做出了預測和判斷,但不能固守其中過度自信或依賴於此前的判斷,而是要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順勢而為,才能真正規避市場情緒化波動時的巨大風險。他指出,在具體投資品種選擇中,一定要給自己留有餘地,不能因為自信而過度重倉某一類資產,否則很容易遭受短期劇烈波動的損失,而這種損失,是養老金投資不應該承受的。
謹慎抉擇 樂觀前行
站在目前時點,眺望明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未來,黃興對投資的態度十分清晰:樂觀看待投資前景,謹慎做好大類資產配置。
針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前景,黃興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復甦的進程會繼續,同時全球經濟在未來新冠疫苗的推進和落地後也將逐步復甦,這會進一步有利於中國經濟復甦的進程。隨著宏觀經濟復甦,企業盈利也將呈現整體回升的態勢,雖然其中可能存在結構性變化因素,但趨勢已經明朗。
而對於市場近期高度關注的流動性方向上,黃興認為,隨著疫情的有力管控和經濟復甦進程的明朗,在中國,由於疫情突然爆發帶來的應急式流動性寬鬆已經開始回歸正常,全球角度的寬貨幣政策逐漸退出,也將在疫苗落地和經濟復甦後成為一個大概率事件。但他強調,回歸正常並不代表政策方向發生變化,只是一個邊際上的收緊,存量上或依然處於相對寬鬆狀態,市場無需過度解讀,但在明年,流動性的動態觀察將會成為未來投資必須要考量的因素。
黃興指出,基於對宏觀經濟政策的判斷,對明年上半年權益類資產的投資相對樂觀,因為中國經濟在疫情期間展現出來的韌性超出預期,也再度凸顯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這在全球復甦過程中是值得預期的,中國資產的吸引力也會進一步增強。而在債市投資方面,黃興表示,今年4月份以來的收益率上升過程尚未結束,但它為新基金產品的建倉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同時,信用債違約事件的衝擊,讓信用債的整體估值下殺,信用利差的保護更為充分,對於風控體系強大的富國基金來說,這其實是一次逢低建倉優質信用債的好時機。
黃興,博士,17年證券從業年限,業內年金和社保投資元老,2005年起管理業內最早年金計劃,15年養老金投資經驗。現任富國基金總經理助理、養老金投資部總經理兼資深固定收益投資經理。擅長於類屬資產配置,始終堅持大類資產配置先行的年金投資理念;「自上而下」和「個券甄別」相結合,通過信用債挖掘超額收益。2019年8月,黃興獲得社保理事會頒發的「2018年度三年貢獻社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