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廟燒香拜佛,有用嗎?答案會讓很多人失望

2020-12-14 千面略懂居士

中國有句俗話叫「無事不登三寶殿」,意思是如果沒有什麼重要的事,一般不會去寺院裡,那既然去了寺院,相信必然會有所求。

燒香拜佛是我們求佛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很多人都有一肚子的心願,希望通過燒香拜佛,供養三寶來得到加持和護佑,讓自己增長福報,免除災難。

但佛菩薩是解脫的覺者,不食人間煙火,並不需要任何人去禮拜和供養他們,但為了教化眾生,方便大家修行,他們慈悲示現,為我們提供一種修行的方便法門。

1.修行的拜佛有三層意義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代稱之為「 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他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奉為 「本師」。

一般我們去寺院拜佛,大多為求身體健康及財勢地位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行的拜佛。

真正修行的拜佛,則有三層意義:

表示對佛菩薩這樣的聖賢感恩崇敬佛是老師,拜佛其實就是禮拜老師,對引導我們走出生死輪迴的本師表示敬仰、憶念與感恩。

感恩佛菩薩把佛法帶到了這個世界,我們才能有幸與佛結緣,與佛法結緣,身心得以解脫自在。

降服自己的傲慢心,恭敬對待他人拜佛之時,彎腰低頭是表示謙虛,五體投地表示放下自己的傲慢心,承認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以至於犯了許多的錯誤。

一般人是很難向人低頭,當我們肯彎下身子,以至誠恭敬心禮拜,向佛懺悔自己因不明佛法所犯下的過失,長此以往,身心一如,自然降服傲慢,增長智慧。

親近佛菩薩,以不退失道心拜佛的時候,內心要生起向佛菩薩學習的心,因為每一位佛菩薩都是我們的老師,來幫助我們覺悟。

比如彌勒菩薩「大肚能容,笑口常開」,教我們歡喜和包容;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大慈大悲。

我們應該以佛菩薩為榜樣,提醒自己學習他們的慈悲智慧,依照他們的言傳身教去修行。

2燒香就是行佛門的戒、定、慧

曾經在一個寺院看到這樣一副對聯

做事奸邪,任爾等焚香無益 ;居心正直,見吾等不拜何妨。

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需我大慈大悲。

佛告訴我們:「命由己造,福自己求」,有的人想通過燒香供養佛菩薩以求升官發財,殊不知大徹大悟的諸佛菩薩又怎會像世俗貪官一樣去在意你供養的多少而分別賜福呢?

常聽說戒定真香,香是代表對佛法僧三寶的敬意 ,寓意為「心香」,讓眾生遠離煩惱妄想、開啟慈悲智慧燃起的香,清新繚繞,淨化心靈,使眾生生起懺悔與清淨之心。

佛家燒香通常以三根為代表,代表敬奉佛、法 、僧常住三寶,供養佛,覺而不迷,供養法, 正而不邪,供養僧,淨而不染,含有「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的含義。

紅塵俗世,造業茫茫,燒香也是時刻提醒我們要持戒斷惡,保持覺悟,守住清淨心,以正法規範自己的言行,莫起起貪嗔痴,造諸惡業。

3.燒香是對三寶的敬意

佛講上講:「敬於佛者,是為大善」,為什麼說敬佛是大善呢?

開頭提到了,佛是老師,你能夠尊敬老師,在燒香的時候心裡念著老師的教導,行為符合老師的標準去做,老師教給你的利益,你全得到了,這個是大善。

假如對老師不恭敬,甚至不相信老師所講的,自然得不到利益。當然佛也不是要我們去敬他,是你自己的恭敬心才能得佛教誨的真實利益。

我們通過燒香禮佛的外在行為來表達我們內心對佛陀的尊敬,感謝與懷念,感謝佛為我們帶來的正法眼藏,讓我們去染成淨,轉迷為悟,覺悟人生。

4.燒香拜佛究竟有沒有用呢

首先,佛是世出世間的大聖人,福慧圓滿具足之人,他並不喜歡世間大香貴香,更不奢求你的禮拜供養,你按照佛的教誨,所做的一切功德福報,都是你自己應得的。

再來,佛經上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要理解它的真實含義,求財要如理如法去求。

燒香拜佛是表示無私奉獻,即佛門所說的「布施」,這啟示我們:眾生求財求福,先要舍財作福,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因果不二。

所以說,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並不是靠燒香拜佛求佛菩薩施捨給你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人生遭遇不順時,更要多修善因,命運才能發生改變。

綜上所述,要問燒香拜佛有沒有用,想必大多數人會失望,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抱著與佛祖做生意心態來求佛的,自然無用。

作者:千面略懂居士

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佛學文化。

所有作品均系千面略懂居士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所有圖片來自於網絡,承諾絕不用於商業用途,侵刪。

相關焦點

  • 去寺廟燒香拜佛,默念三個拜佛原則,好運隨之而來
    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燒香禮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流行。許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會遞上自己的供奉,在佛前嘮叨幾句,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不了解,其實拜佛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如果在拜佛時犯下原則性的錯誤,那麼自己許再多願,供再多香油錢,那也於事無補,是得不到佛菩薩回應的。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三種行為,對「佛菩薩」不敬!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一定要注意,這三種行為,會對佛菩薩不敬。去寺廟燒香拜佛時,禁忌太多,經常有人說,去寺廟拜佛時,不能拍照、女性生理期不能拜佛、燒香時不能右手上香,這些行為都會對佛菩薩不恭敬。其實很多禁忌,並不是佛教的禁忌,在佛教當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禁忌,你去寺廟燒多少高香,並不是佛菩薩保佑你的原因。
  • 在寺廟燒香拜佛有什麼禁忌?不懂的人別亂拜,這3點有大學問
    放假出去旅遊的時候,有的人會選擇去遊山玩水,有的人會選擇去吃喝玩樂,還有的人會選擇去燒香拜佛。燒香拜佛也是給自己心裡留一個寄託,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心願可以成真,不是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嗎?「心誠則靈」,所以只要你抱著一棵真誠的心,你這趟出行就是有意義的。
  •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需要注意什麼?這四點常識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中國大多數人都信仰佛教,每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有任何願望時,很多人都會去寺廟燒香拜佛,祈求佛祖庇護。所以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需要注意什麼?這四點常識很重要,很多人都還不知道。
  • 去寺廟燒香拜佛,需記住這4個規矩,看看你做對了幾個?
    佛教作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發展歷史,有著許多香火鼎盛的寺廟。信奉佛教的人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前往寺廟當中祈福,而若是遇到了一些節日或者重大事件發生時,寺廟當中更是會擠滿了人。不過,很多人在敬香時,都不是很注意,甚至是覺得點一根香就可以了,但其實在此過程當中包含著很大的學問,也有很多的規矩。一、穿衣打扮前去燒香時所穿著的衣服應該簡約而端莊,切不可花裡胡哨,更不能夠為了圖涼快穿著吊帶、熱褲以及拖鞋。且在出門之前,還應該沐浴一番,這象徵著洗盡世間凡塵。如果這樣做了,前去燒香拜佛也更顯誠意。
  •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這五個禁忌要知道,不清楚的可以看看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從印度傳入中國以後,就在中國的土壤裡紮下了根,在中國寺廟真的太多了,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存在,而且在很多的名川大山上都建有寺廟,甚至有很多寺廟因建造難度太大,到如今成為當地的著名景點,就比如梵淨山兩座山峰上的寺廟。
  • 寺廟燒香拜佛的3大禁忌,不懂別亂拜,別不信!
    寺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宗教場所。中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寺廟。有人認為寺廟燒香拜佛是封建迷信,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寧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有。畢竟,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好運。燒香拜佛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寄託和嚮往,但你知道嗎?燒香拜佛也很重要。與其拜錯,不如不拜。
  • 寺廟燒香拜佛時,有3大禁忌需要知道,不是迷信,有科學根據!
    只要有樂趣和享受,很多人都會選擇參加國內旅行還是國外旅行。不管是國內遊還是國外遊,只要自己玩得開心就行,在我們國家有著很多的宗教寺廟,每年都會有人去寺廟裡燒香拜佛。寺廟燒香拜佛時,有3大禁忌需要知道,不是迷信,有科學根據!1.燒香時燒香的量很重要。在拜佛中燃燒香主要是單數,最常見的是三燒。
  • 旅途中偶遇寺廟,千萬不要隨意燒香拜佛,這些佛教禁忌你懂嗎?
    如今,佛教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偏遠的山村,有著各種佛教禁忌,我們要注意言行不與各種神仙發生「衝突」,每逢元旦或廟會在景區內,各廟會肩並肩摩擦人群,虔誠地燒香跪拜,祈求平安和好運,但是燒香來拜佛也是很講究的,不用經過寺廟,做成簡單的香柱,叩頭就完,你懂這些佛教禁忌嗎?讓我們繼續。
  • 為什麼不是「點蠟燭拜佛」,是燒香拜佛呢?什麼時候用蠟燭好?
    介紹我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燒香拜佛,很多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我們通常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在寺廟裡,我們總是把蠟燭稱為香燭,我們家的佛像前都有蠟燭,你知道刀燭和香有什麼區別嗎?所以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我們在拜佛時不點蠟燭而是燒香。
  • 去寺廟燒香拜佛,需要記住什麼?老住持表示記住4個規矩
    說到寺廟的話,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因為中國信奉佛教的人是非常多的,而寺廟則是佛教的代表性建築,也是僧侶居住的地方,國內的寺廟,有不少知名的,比如少林寺,大悲寺等等,那麼對於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來說,需要記住什麼呢?
  • 懂得寺廟燒香拜佛的規矩 效果百倍增
    了解拜佛的一些規矩俗云:「入廟拜神、入屋叫人」 這是一種尊重及禮貌入廟拜神要供香但並不代表神祗會吸這些香這是一種與神靈打招呼的方式。 首先說選門進,寺廟建築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只有開了光的寺廟才有資格修十三道門。正中間的三道門,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遊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進門時,女客先邁右腳,男客先邁左腳,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門檻上,而且這步子,需邁得越大越好。燒香的話,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
  • 到寺廟當中燒香拜佛,其實需要遵守這4個規矩,你全部做對了嗎?
    雖然佛教對於我國來說是舶來品,但在我國流傳至今,也早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宗教信仰,自古以來我國各地也是新建了許許多多的寺廟建築,每年也會有許多佛教的信仰者到寺廟裡去燒香拜佛,以此來祈福。不過,或許有一些人對於佛教當中的燒香規則並不是很清楚,或許只是單單想到寺廟當中祈福而已,但其實在寺廟當中燒香拜佛也是有著很多的規矩的,並不是隨隨便便點一根香就可以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燒香時要注意的幾點事宜。
  • 高考前燒香拜佛,管用嗎?各地這些寺廟求學業香火旺盛
    不但吃喝拉撒全程伺候著,一切道聽途說的有助於考試的方法,不管有沒有經過驗證、是否科學,全都先照著做一遍,萬一有用呢。於是,前去燒香拜佛、求保佑的考生家長,就成了這個時期「季節限定版」的香客,頻繁在各大寺廟出現。那麼,全國各地哪些寺廟最受考生家長青睞、求學的香火最旺盛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我國最良心的寺廟,不用門票燒香拜佛免費,卻阻止這一類人進入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我國也是擁有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佛教信仰者,我國的佛教文化也是足足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在我國也是建造了很多的佛教寺廟,寺廟也是我國如此多的景點當中最多的一種了,佛教的寺廟也是相當的旺盛,有著數不勝數的遊客,很多人都會來到寺廟祈福,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就是我國最良心的寺廟,不用門票燒香拜佛免費,卻阻止這一類人進入
  • 很多人喜歡燒香拜佛,但有一處香不能燒,你知道嗎?
    武當山的一處古建築武當山,中國道教聖地,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位於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天下第一香遊客要想要燒香拜佛,就必須通過這個險要的地方。古時候很多信徒,為表虔誠跪著爬過去燒香拜佛,為此不少人還失足墜落。如果不是虔誠的香客,真的不一定願意冒這麼大的風險前去燒香。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時間要求嗎,有什麼忌諱?
    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按照佛經上所說,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故須燒香遍請八方諸佛菩薩前來接受供奉。東晉以後,就有行香習俗,即燃香薰手或將香末撒在經行之處。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裡就有行香之法。善男信女禮拜時須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和頭都要著地。先立正合掌,右手褰衣,屈兩膝,以手承足,然後頂禮。頂禮,即用頭頂尊者之足。
  • 燒香磕頭、求神拜佛有用嗎?請聽高人說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愛去寺廟燒香磕頭、求神拜佛。可是,有沒有人想過:這樣的做法有用嗎?也許有人想過,也許有人沒想過。其實,燒香磕頭、求神拜佛究竟有沒有用,4千多年前的就有人一針見血地說清楚了。這個人,就是被稱為「千古第一聖君」的帝堯。
  • 經常燒香拜佛的人,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
    每逢過年過節,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拜一拜佛,如果你也經常去拜佛,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否則容易求福報不成反遭災禍。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都把重點放在了拜佛時的禮節上,其實我們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反而是這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