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旋風席捲之下,NBA不僅傳統中鋒式微,得分後衛的生存空間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在雙能衛盛行的背景下,核心型得分後衛鳳毛麟角,很多得分後衛都變成了3D球員。中國男籃同樣如此,優質得分後衛成為稀缺資源,偏向控衛屬性的雙能衛大行其道。去年本土舉行的世界盃,中國男籃帶了5名後衛,但卻沒有真正的得分後衛。相比控衛和雙能衛,得分後衛普遍擁有更大的體型,具備更強的單打和單防能力。中國男籃歷史上,被譽為「中國喬丹」的胡衛東是公認最強的得分後衛,而在他之後,被稱為「中國科比」的王仕鵬扛起了中國男籃2號位大旗。那麼,王仕鵬在CBA和FIBA是怎樣的存在?
要幹就幹第一外援
或許是王仕鵬的三分投射能力實在太出色,以致於很多球迷對他的印象就是投手。事實上,王仕鵬的得分手段很豐富,堪稱進攻萬花筒。生涯前期,王仕鵬是以突破見長的後衛。雖然他運球重心很高,看起來要丟要丟的感覺,但卻總能殺到籃下得分。對突破路線選擇,以及上籃時機的把握,王仕鵬拿捏得恰到好處。2006年世錦賽歸來後,王仕鵬的自信完全打出來了,他的三分投射能力進入了更高的境界。06-07賽季之前,王仕鵬的三分出手頻率為40.0%,三分命中率為36.1%,那時候的他算是優質投手了。從06-07賽季到生涯最後一季,王仕鵬三分出手頻率達到57.0%,命中率為37.9%,三分球產量和效率都提升了,而且經常開啟無解模式。此外,巔峰期的王仕鵬不僅三分精準,突破犀利,而且背身單打後仰跳投運用得很嫻熟。紮實全面的技術讓王仕鵬成為一名多面手,身高1米96的他主打2號位,也能客串1號位和3號位。那時候的王仕鵬可以說是黃皮膚外援,是CBA最難防的本土球員之一。
10-11賽季,廣東男籃與新疆男籃連續3個賽季在總決賽相遇。那年總決賽,王仕鵬打出了CBA生涯巔峰之作。總決賽G1,憑藉昆西-杜比單場10記三分砍53分的勁爆表現,新疆男籃在客場100-92先拔頭籌。G2移師新疆男籃主場,廣東男籃第三節一度落後18分。危急時刻,王仕鵬顯露殺手本色,末節獨得20分力挽狂瀾,全場20投11中,其中三分球5投3中,罰球7罰7中,砍下32分,率隊96-91擊敗對手,扳平總比分。賽後,王仕鵬喊出:「要幹就幹第一外援」的霸氣宣言。那個系列賽,王仕鵬場均得到22.7分2.8籃板1.8助攻1.5搶斷,命中率51.6%,三分命中率44.4%,率隊總比分4-2戰勝新疆男籃奪冠,他榮膺FMVP。
在人才濟濟的廣東男籃,王仕鵬沒有無限開火權,他很難打出勁爆的數據。即便是最巔峰的07-08賽季,王仕鵬場均得分也不到20分(19.8分)。CBA生涯17個賽季,王仕鵬總共打了650場比賽,場均得到12.0分3.1籃板2.0助攻1.1搶斷,真實命中率56.6% ,有效命中率54.2%,場均命中1.9個三分球,三分命中率37.5%。光看數據的話,王仕鵬恐怕算不上CBA歷史級別的本土球員。王仕鵬的可怕之處在於,他的自主進攻能力很強,而且擁有一顆大心臟,越是關鍵時刻,就越能打出強硬表現。簡而言之,王仕鵬是能讓對手膽寒的殺手。
強硬的外戰高手
相比CBA,國際賽場的對抗和防守強度都大幅度提升。這導致很多在CBA大殺四方的球員,到了國際賽場就顯得很不適應,表現出現斷崖式下滑,我們把這樣的球員稱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之所以很多球迷認為王仕鵬是中國男籃歷史第二得分後衛,因為他不僅內戰內行,而且外戰也是高手。更值得稱讚的是,王仕鵬在世界大賽(奧運會+世錦賽)的表現,要好於洲際大賽(亞錦賽+亞運會)。
2006年世錦賽,王仕鵬首次代表中國男籃出戰世界大賽。那屆世錦賽,王仕鵬場均得到11.5分2.7籃板1.0助攻0.7搶斷,命中率44.4%,三分命中率40.6%,是中國男籃2號得分手。小組賽收官戰與斯洛維尼亞男籃的比賽終場前5.8秒,中國男籃75-77落後2分。危急時刻,王仕鵬後場運球長途奔襲,迎著防守命中超遠三分球,幫助中國男籃78-77絕殺對手,神奇出線。值得一提的是,那場比賽王仕鵬4投1中,只得到3分,但這個三分球價值連城,堪稱中國男籃歷史上最經典的進球。
王仕鵬能在世界賽場也有一戰之力,最重要的原因是高強度對抗之下,他的三分投射能力經得住考驗,能在外線保持穩定的火力輸出。王仕鵬在世界大賽場均命中1.7記三分球,三分命中率42.6%,三分出手頻率58.4%!與CBA生涯相比,王仕鵬在世界賽場出手頻率更高,而且命中率也更高。世界大賽每36分鐘數據,王仕鵬能命中2.6個三分球。結合產量和效率,王仕鵬絕對稱得上是中國男籃歷史上數一數二的投手。他的出手速度快,而且是跳投,抗幹擾能力很強。更重要的是,王仕鵬既能接球投,也能持球強投,讓對手防不勝防。
姚明時期的中國男籃,王仕鵬更多是通過定點接球投,或者無球跑動借掩護接球投。後姚明時期,王仕鵬持球投射機會增多;得益於不俗的控球能力,他能通過一對一單打晃開防守,獲得空位三分機會,或者無視防守,直接急停跳投。正因為王仕鵬能自己創造三分投射機會,即使到了世界賽場,他也能成為外線強點。2010年世錦賽,王仕鵬場均命中2個三分球,三分命中率40%。2012年奧運會,王仕鵬場均命中2.6個三分球,三分命中率高達61.9%!小組賽第3戰與澳大利亞男籃的比賽,雖然中國男籃61-81慘敗20分,但難掩王仕鵬的光芒,他單場三分球10投7中!當中國男籃團隊配合打不出來,進攻停滯的時候,王仕鵬往往能通過單打打開局面。王仕鵬生涯參加了4屆世界大賽,總共打了23場比賽,場均貢獻9.3分2.4籃板1.3助攻,命中率42.2%。
結語
去年本土舉行的世界盃,中國男籃投射能力差的短板徹底暴露,場均5.4個三分球排名賽會倒數第2;三分命中率26.2%排名賽會倒數第4。不得不說,在沒有防守三秒,身體對抗激烈,而且頻繁使用聯防的FIBA賽場,對於實力較弱的球隊而言,沒有穩定投手是致命的。如今中國男籃的投手大多數是定點投手,在CBA賽場有外援牽制防守和餵餅,能獲得大量空位三分球,從而保證可觀的三分命中率。然而,到了國家隊,沒有外援帶動,這些CBA神投手就準星暴跌,甚至連出手都變得困難了。在現代籃球中,三分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得分手段,有持球投射能力的球員更是稀缺資源。可悲哀的是,王仕鵬之後,中國男籃還沒有出現經得住世界大賽考驗的投手。中國男籃苦等的王仕鵬接班人,何時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