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一旦緣盡了,別強求,別糾纏,放手也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01
友情若淡了,放手也是一種選擇
世上的人,千千萬萬種類型。
每個人在人生的長河中,總會遇到不同的人,融入不同的圈子,有時候雖然是深交多年,但由於環境和性格所致,最終也會層次不同,三觀不一致,導致分道揚鑣,也是見怪不怪。
所以,友情緣盡,也不必執著和攀緣,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不遷就於他人,不委屈自己。
民國才女張愛玲和閨蜜炎櫻的友情,從花季少女相識,隨後在數十年的相處中,一直都是比磁鐵還要好的閨蜜。
甚至在張愛玲的多部小說中,張愛玲都把這個好友寫進書裡。炎櫻作為好友,也經常在書中插畫。在任何時候,這種好友關係都是令人羨慕的。
像極了魯迅在碰到瞿秋白的時候感慨的那樣:「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當時的張愛玲和炎櫻可謂是無話不談,私密在兩個人之間可以說不存在。
但是,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不經意間或者兩個人長時間的境遇不同,會讓彼此產生隔閡,漸行漸遠。
之後,張愛玲和炎櫻的紙信往來中,總能感覺到炎櫻的種種誇耀,那種誇耀在張眼中,是很膚淺無聊又自私的。
比如,炎櫻總是在信裡誇耀她掙了多少錢,誇耀自己多麼美麗多麼受男士歡迎。
而當時的張愛玲經歷過感情和婚姻的落寞後,炎櫻全然不顧張愛玲此時落魄灰暗的心情,這種得意洋洋的居高臨下的炫耀,任憑是誰,都無法忍受,恨不得立馬絕交吧?
所以,一直以來,本就孤傲和敏感的張愛玲非常反感這種洋洋得意的炫耀,在她眼中,這非常的低俗。
所幸,張愛玲向來是理性的,她常帶著時代的疏離感冷眼看著這個世界,寫屬於自己的文字,在為人處事方面,尤其是交友,總是有自己的看法並保持著適當的距離。
即便有時候她會失去理智,熱情地投入愛情,但熱情一旦消失,理智馬上上身,她會比誰都清醒都自持。
因此,在張愛玲的後事處理當中,她選擇了後來認識的宋琪夫婦為其辦理。
因為在張愛玲的認知裡,宋琪夫婦才是她的知己,只因在張愛玲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張愛玲。
所以,有些友情一旦散了,不妨選擇放手。淡了也就散了;忘了,也就算了。
因為真正的朋友不只是談人生、談理想、談事業、談奮鬥,更重要的是能懂得!
02
愛情若沒了,坦然去放手
如果你不愛一個人,請放手,好讓別人有機會愛他;如果你愛的人放棄了你,請放開自己,好讓自己有機會愛別人。
有的東西你再喜歡也不會屬於你的,有的東西你再留戀也註定要放棄的,愛是人生中一首永遠唱不完的歌。
人一生也許會經歷許多種愛,但千萬別讓愛成為一種傷害。
愛沒有理由,不愛也沒有理由,但是他的不愛就是離開你的理由。
深深愛一個人,是慎重的,是幸福的,甚至是神聖的。
但若不愛了,就請離開。愛不是忍受,它是兩個人把最輕鬆的自己交付給彼此,無需多言,心有彼此。
越是對感情太執著、投入得太深,就越是難以承受相互折磨的痛楚。
忍得太累,不如放手。
《愛情保衛戰》裡,有一對情侶。女方因為男方的無故告別而傷痛不已,於是一味地屈尊自己,來保全這短暫的情侶關係。
但男方找出種種理由來拒絕回心轉意。最終,女方在主持人和情感專家的勸慰下,第一次從口中說出了「放手」二字,雖然梨花帶雨般不舍,但最起碼認識到了,強扭的瓜不甜。
在這個世界上,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平平淡淡抑或轟轟烈烈。
有一見鍾情,也有白頭到老。什麼事情都可以將就,只有感情是沒辦法將就的。
幾十年的人生,一輩子的廝守,裝是裝不出來的。
所以,不管是談戀愛的甜蜜期,還是婚後的日子,只要是最適合的那一個,就可以彼此攜手。
而這個世界總會有一個人,適合你,並且被你所適合。在彼此遇到之前,所有的經歷和煩擾都是為此而做的準備。
所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對於那些不愛的,或者不被愛的,不要去執著那一份不屬於自己的愛,放手,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