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火箭對陣雷霆第三場是因為裁判才輸球的話,那麼第四場,火箭真真切切敗在了自己的手裡,不是三分投籃手感不佳的原因,也不是哈登關鍵時刻長傳失誤的原因,而是德安東尼用人不察反應速度慢的原因。
眾所周知,火箭隊在本賽季放棄卡佩拉交易來考文頓之後,選擇了極致五小陣容,如果說考文頓是球隊經過深思熟慮後搶到的冠軍拼圖,那麼老將格林的加盟則成為球隊在自由球員市場上撿到的另一個寶貝。
同樣作為能夠頂到四號位甚至五號位的球員,考文頓和格林在來到火箭後表現都不錯,但是這兩人最大的區別就是,考文頓在防守端腳步更快,單防和協防更好,而格林在進攻端除了會投三分外,還可以持球,這也是德安東尼在缺少威少時重用格林的最大原因。
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德安東尼在重用格林後在進攻端收穫了奇效,4場季後賽下來格林場均能夠拿到17.2分,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撐起了火箭輪換階段的進攻。但是格林真的能夠直接取代考文頓出現在最後時刻的決勝陣容中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雷霆隊已經抓住了這位奇兵的軟肋,並且狠狠地懲罰了火箭和德安東尼。
時間來到火箭對陣雷霆第四場的第三節,火箭隊憑藉一波神準無比三分雨拉開分差,然而在半節比賽過後,德安東尼大手一揮,到了輪換時間,格林替換考文頓上場,此時火箭隊手握十幾分領先優勢。
之後風雲突變!雷霆隊憑藉年輕球員的衝擊力止住了頹勢,而在施洛德上場之後,雷霆隊吹響反擊號角:
第三節3分09秒,格林被貝茲利迎射三分,2分40秒,施洛德和諾艾爾擋拆,格林換防收在後面,施洛德弧頂命中三分,第三節1分31秒,保羅中距離嘗試單打格林不中後,拿到前場籃板面對格林打成2+1,最後時刻施洛德超遠三分壓哨是運氣,但是也是手感養成之後的實力體現。
這一波雷霆隊在格林手上直接拿到9分,加上施洛德最後時刻的壓哨三分,一共12分的衝擊波讓火箭優勢瞬間蕩然無存,第三節戰罷,火箭93:92領先1分。
同樣的劇本在第四節最後時刻重演:第四節5分44秒,加裡納利弧頂對上格林,自信單打中距離命中,最後2分鐘,火箭需要防守的時候格林留在了場上,時間還剩41秒,火箭108:109落後,施洛德弧頂還是面對格林,突入籃下拿到關鍵2分,將比分拉開到111:108,塔克底角三分不中後,火箭用盡了最後的努力,吞下失利的苦果。
從第三節最後3分鐘,塔克命中三分球之後火箭還領先13分,到格林上場雷霆瘋狂追分。再到最後時刻火箭被反超後,德安東尼還不接受教訓,將考文頓換下,重新拿上格林,這一系列的操作確實給了雷霆太多機會,可以說,格林目前成為火箭五小的一個防守漏洞,而單打格林就成為雷霆的取勝之匙!
比賽結束後,德安東尼和哈登在接受採訪時紛紛表示,本場比賽最後時刻的三分投籃機會都出來了,而且平時都能投進,只是球員沒有投進而已,看起來問題似乎不大,但是他們真正的問題是防守端,傑夫格林被對手針對了,德安東尼真的看不見嗎?
事實上,火箭第四節三分連續不中,哈登關鍵時刻送出長傳失誤都只是球隊進攻端的一些常規打法而已,尤其是哈登的長傳,打的就是轉換階段雷霆防守立足未穩,畢竟在陣地戰雷霆換了5小之後球隊很難打開缺口。
而在比賽結束後,這些都成為了球迷們口誅筆伐火箭失利的最大原因!
就像哈登和德安東尼說的,他們的進攻沒問題,只是沒投進罷了,真正的問題是,德安東尼不可以關鍵時刻把格林放在場上,他會成為雷霆隊予取予求的防守缺口,作為防守端屢有驚豔表現的精英級防守者,顯然考文頓值得在重要的時刻上場,為球隊守住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