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研究團隊23日發表一項臨床試驗報告顯示,羥氯喹對治療新冠病毒感染者無效。
報告發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由巴西兩家研究機構和6家醫院人員組成的「巴西抗新冠聯盟」團隊操作隨機對照試驗後作結論。研究人員以巴西55家醫院共667名輕度或中度症狀新冠患者為試驗對象,在患者病程初期分組施以單用羥氯喹、羥氯喹加抗生素阿奇黴素組合或標準療法,療程持續15天,發現「對照標準療法,(應用羥氯喹的療法)並未改善患者病情」。
試驗結果符合他國先前開展的多項隨機對照試驗結論,即羥氯喹治療新冠不僅無效、甚至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巴西這項試驗發現,羥氯喹可能引發患者心臟和肺部不良反應。不過,研究團隊承認試驗有局限性,比如它不是「雙盲」試驗,醫生和患者知道自身是否屬於對照組,因而「無法完全排除試驗藥物具有實質性益處或實質性害處」。
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一樣,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曾向本國公眾大力推薦羥氯喹防治新冠的「潛力」。巴西衛生部抗疫指南推薦巴西醫生為早期患者開具氯喹或羥氯喹作為治療用藥,今年早些時候去職的兩任衛生部長均反對這一政策。
巴西衛生部22日晚報告過去24小時新增將近6萬例病例,累計確診近230萬病例;新增1311例死亡病例,累計病亡逾8.4萬例。就累計確診及死亡病例數而言,巴西僅次於美國,是全球疫情第二嚴重國家。
博索納羅本月7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本周早些時候再次檢測,結果仍為陽性。
2020年2月4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Cell Research 雜誌在線發表題為「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的「Letter to the Editor」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瑞德西韋和氯喹在體外控制2019-nCoV感染方面非常有效。見:新找到一個「便宜又可用」的抗2019-nCoV候選藥物!
此後,這兩個候選藥物成為世界各國爭相驗證的藥物。其中瑞德西韋已經被證明可以降低COVID-19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數,進一步的分析甚至更發現其可以顯著降低住院(重症而非危重)患者的病死率。
見:【快訊】瑞德西韋再變臉,降低重症新冠肺炎死亡風險達62%。
但是另外一個註冊最多羥氯喹/氯喹臨床試驗卻一波多折,依次經歷了體外試驗有效、小樣本量顯示有效、美國總統帶藥、哈佛專家逆轉、數據造假、頂尖雜誌撤稿、WHO被忽悠諸多國家被騙、大樣本量RCT研究顯示無效等。
見:【糾錯】美國FDA撤銷對羥氯喹/氯喹治療COVID-19的緊急使用授權;完整回顧,引以為鑑
原本的「可能改寫COVID-19治療史」的神藥,為什麼臨床上卻無效?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巨大偏差?
Nature雜誌於2020年7月22日以兩篇加速預覽的論文形式,對這一問題做了完整解答。
第一項研究,彌補了羥氯喹缺少動物實驗的不足。
之前瑞德西韋在細胞系,恆河猴和臨床試驗中的評估數據非常全面相比,但HCQ的動物實驗數據很少。
見:中國科學院和美國國立衛生院聯合完成了瑞德西韋的藥物研發環
法國巴黎大學在Nature發表文章報導了在食蟹猴模型評估HCQ治療COVID-19的療效,論文的題目是「Hydroxychloroquine use against SARS-CoV-2 infection in non-human primates」。
HCQ的抗病毒假設最早來源於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發現的HCQ在Vero E6細胞中具有抗病毒活性,而法國研究組肯定了這一結論。
他們在非洲綠猴腎細胞Vero E6中再次證明HCQ可以抑制病毒,但是在重建的人呼吸道上皮細胞中則無法抑制病毒。這提示病毒感染的Vero E6細胞系模型本身的低仿真性。
本文來源:前沿科學與文化 作者:前沿科學與文化 責任編輯:姚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