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二戰勞工索賠案」扣押財產令送達,日本制鐵將提起上訴

2020-12-27 澎湃新聞

韓國「二戰勞工索賠案」扣押財產令送達,日本制鐵將提起上訴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08-04 13:21 來源:澎湃新聞

8月4日,韓國二戰強徵勞工索賠案的執行命令正式生效。韓國法院向涉案的日本制鐵(原新日鐵住金)下達扣押其在韓財產命令。

據韓聯社8月4日報導,韓國法院向涉案的日本制鐵(原新日鐵住金)公司下達扣押其在韓財產命令,於當地時間4日零時送達。

若日本制鐵不在本月11日零時以前提出上訴,股票扣押命令將確定下來。實際變賣股票尚需時日。

韓國被日本強徵勞工受害者律師團表示,大邱地方法院浦項分院應勞工及遺屬請求,向債務人下達的「扣押日本制鐵所持PNR公司8.1075萬股股票」這一命令的送達程序自4日起產生效力,票值4.0537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36.86萬元)。

韓國大法院全員合議庭2018年10月終審判令日本制鐵向每名受害者賠償1億韓元。

浦項分院2019年1月9日向PNR公司(日本制鐵持有該公司股份)送達扣押命令,當天起日本制鐵不得處置該財產,但因日本外務省抵制,扣押命令沒有正常送達總部設在本土的日本制鐵。浦項分院不得不於今年6月1日決定以公開宣告的方式送達。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8月4日報導,日本制鐵擬對韓國法院扣押其資產提起上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日韓關係,朝鮮半島強徵勞工,日本侵略史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因韓國二戰勞工索賠案被判扣押資產,日本制鐵向韓法院提出即時抗告
    日本放送協會(NHK)8月7日消息,關於太平洋戰爭期間韓國勞工索賠案的問題,韓國法院此前做出扣押日本制鐵公司資產的判決,並將啟動資產變現程序。鑑於這種情況,日本制鐵公司8月7日公布,已向韓國法院提出「即時抗告」,要求停止執行該程序。審理原勞工索賠案的韓國法院支持原告的訴求,此前做出扣押被告方日本制鐵公司資產的判決,隨後,在一段時間內對判決文件進行了公示,並將8月4日視為判決文件送達日方的日期。今後韓國法院將啟動資產變現程序。原告方提出的資產扣押對象為日本制鐵公司持有的與韓國鋼鐵廠商之間成立的合資公司的股份。
  • 勞工索賠案紛爭持續韓冷對日方提議
    能否協商解決好橫亙於韓日兩國間的勞工索賠糾紛等諸多問題,將再次考驗已陷入歷史低谷的韓日關係。日方目前已表態稱,舉行雙邊磋商及設立仲裁委員會均必須有韓方同意。若韓國不同意設立仲裁委員會,日本政府將考慮向國際法院(ICJ)提起訴訟。
  • 韓國正式發起對日本報復,效仿6年前的中國,扣押大量日企資產
    據韓國媒體韓聯社於當地時間8月4日報導,在多年來日韓之間的關於二戰時期日本強徵韓國勞工賠償一事,韓國法院於當日做出了執行決定。扣押日本制鐵公司(原新日鐵住金公司)在韓國的資產,作為對韓國勞工的賠償預備金。
  • 韓慰安婦受害者索賠案宣判,日方「絕不接受」背後的兩國恩怨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1月8日就韓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進行一審宣判,判處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首爾中央法院在判決中表示,日方對待慰安婦的方式是「反人道的犯罪行為」,不適用「國家主權豁免」原則,即國家的行為和財產不受(或免受)他國立法、司法及行政的管轄。「(日本政府)絕不接受。」
  • 不顧日外相的嚴詞警告,韓國還是邁出了這一步,清算日本二戰罪行
    就在近日心不合佔據上風讓韓國打破了這種微妙的平衡狀態,導致這兩個國家關係朝著進一步惡化的方向發展。據韓國媒體報導,本周韓國法院針對二戰期間日本企業強徵韓國勞工索賠一案作出判決,決定扣押被告日企日鐵住金在韓國的所有資產作為對被強徵韓國勞工的賠償。根據韓國媒體的報導內容來看,韓國法院在作出判決後就已經向日鐵住金髮送了「扣押資產」判決書。
  • 日本拒不解除對韓製裁,韓國被迫絕地反擊,報復手段實在太狠了
    為了反制韓國法院對二戰勞工索賠案的判決,日本悍然對韓國採取出口限制措施,禁止半導體材料的對韓出口,給韓國相關企業造成重創。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兩國的貿易爭端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據環球網最新消息稱,韓國法院3日決定採取公告送達方式,向二戰韓國勞工索賠案被告新日鐵發送「扣押資產」判決書。這就意味著,韓國法院將會變賣這家日本企業在韓國的資產。
  • 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山東勞工謝罪賠償
    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不但踐踏中國的國土,還從中國強擄了大批勞工,充當他們的苦力,犯下了滔天罪行。經過勞工後代和法律界人士的據理力爭,近日,當年使用中國勞工的日本有關公司終於低頭謝罪,並向被害勞工進行經濟賠償。
  • 日本三菱正式向二戰中國受害勞工謝罪,承諾賠償!滄州多名勞工符合條件
    6月1日,三位在二戰期間被強擄到日本的中國倖存勞工代表,96歲的闞順、89歲張義德和87歲的閆玉成,在北京與三菱材料公司籤署了協議,接受三菱的謝罪並達成和解。中新網 圖據中新網北京6月1日消息,今天上午,三位在二戰期間被強擄到日本的中國倖存勞工代表在北京與三菱綜合材料公司籤署了協議,接受三菱材料的謝罪並達成和解。
  • 日本西松建設公司向二戰中國勞工謝罪賠償(圖)
    新華社東京4月26日電 (記者吳谷豐)日本西松建設公司26日下午在東京簡易法院法庭上與「新潟縣信濃川水電站中國勞工訴訟案」原告實現和解,向原告謝罪並給予賠償。  西松建設公司與原告達成的和解書說,西松建設公司承認二戰時強迫中國勞工做苦役的歷史事實,表示對此負有歷史責任,向受害者及其家屬謝罪,並向受害者及已故受害者家屬給予1.28億日元(1美元約合93日元)的賠償。西松建設公司將把賠償金匯給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用於對受害者進行賠償、調查受害者下落及舉行已故受害者的追悼活動。
  • 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山東勞工發放謝罪賠償金!
    作為當年日本受害勞工的兒子,劉煥新、韓建平一直多年奔走,致力於搜集受害勞工情況、留取口述資料和相關物證,幫助二戰期間在日中國勞工索賠。據了解,二戰期間,日本強擄約39000名中國勞工到本土13家公司強制勞作。
  • 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山東受害勞工賠償!關注中國4萬...
    二戰期間 日本軍國主義從中國強擄了大批勞工 犯下滔天罪行 經過勞工後代 和法律界人士的據理力爭 當年使用中國勞工的日本有關公司
  • 中國被擄勞工對日索賠重大進展,山東30名受害勞工遺屬獲賠
    他介紹,在許多參與對日索賠的日方律師日漸高齡的情況下,如何妥善解決相關的索賠問題,就顯得尤為迫切。此次三菱謝罪、支付賠償金後,30位受害勞工將先行獲得賠償,後續賠償將在資料核實後陸續發放。隨後,山東受害勞工法律援助團團長、山東鵬飛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強告訴新時報記者,賠償金陸續到位之後,領取成為關注的焦點。
  • 西松建設原中國勞工案和解 遺屬到父輩受虐現場(圖)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湯璦菱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今年4月,中日雙方就原中國勞工及其遺屬向日本西松建設公司索賠一案達成和解。隨後成立的中國勞工聯誼會信濃川分會會長張造領一行於6月12日第一次親臨父輩們從事艱苦勞動的現場。6月12日,部分原中國勞工的遺屬到訪了位於日本新潟縣十日町市參觀了父輩們生前勞動的水壩建設現場以及宿舍原址。
  • 地球局|韓國主動開展對日外交,韓日關係能破鏡重圓嗎?
    用富田浩司的話說,日本新政府上臺為日韓兩國重新審視二戰勞工賠償爭議問題提供了機遇,可以為雙方開展更好的對話鋪平道路。 為此,韓國國家情報院院長樸智元本月8日訪問日本,是菅義偉政府上臺後韓國高級別官員首次訪日。
  • 黑人維權意識增加,巴西2020年種族相關勞工索賠案增一成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pixabay) 華輿訊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 司法和人工智慧公司Data Lawyer的一項調查顯示,2020年,巴西的法院共受理近1900起基於種族問題的勞工訴訟索賠案件
  • 不服韓方對勞工案判決 日本製作英文資料還原「真相」
    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上月,韓國大法院判處日本企業新日鐵住金公司,向二戰期間被日本徵用的韓國勞工支付賠償,對此,日前,日本政府認為,有必要讓國際社會了解事實原委,因此製作了英文版的資料。   據報導,日本政府認為,韓國大法院的判決與國際法相牴觸,因此要求韓國政府採取妥善措施。
  • 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山東勞工發放謝罪賠償金
    12月7日,山東濰坊,日本三菱公司向二戰被擄山東勞工謝罪賠償金發放儀式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30名勞工遺屬,每人獲得10萬元人民幣的謝罪賠償金。這是日本三菱公司向山東勞工支付的首批賠償金。作為當年日本受害勞工的兒子,劉煥新、韓建平一直多年奔走,致力於搜集受害勞工情況、留取口述資料和相關物證,幫助二戰期間在日中國勞工索賠。據了解,二戰期間,日本強擄約39000名中國勞工到本土13家公司強制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