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疫情,一直保持在家裡墩兒的況態。好友怕我閒的沒事,於是推薦了幾部電影,這幾天也是有的沒的瞎看。畫面倒是製作精良,可內容真沒怎麼記住。嗨,無所謂了,反正也是解悶兒。
可直到今天中午看了這部《班傑明·巴頓奇事》,影片長度足足將近3個小時。但我還是以一個好學生的態度,看完了整部電影。怎麼說呢?劇本好,演員演得也出彩兒,各個橋段都可細心品味。當整部影片看完後,突然冒出了個怪異的想法。
其實《班傑明巴頓奇事》算是一部愛情的電影。他一出生就是一個老人的模樣,母親難產而死,父親覺得他是怪物,便把他丟在養老院的門口。被養老院員工奎尼好心收養,從此與老人們一起生活。
他也是在這個養老院裡,遇到了他一生的摯愛黛西,當時兩人一個相貌似老人,另一個還是個小女孩。後來經歷了很多事情後,兩個人到電影結尾,還是走到一起,這時班傑明變成了一個小嬰兒在老婦人(黛西)的懷裡閉上了眼睛。
電影中間兩人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同時也有很多感人的瞬間,但在這裡我就不給大家過多贅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看一看)。
我想說的是,這具有哲學意義的開頭和結尾,描繪了不一樣的人生軌跡。您各位看看,像不像一個人(好比班傑明),遇到了藝術品(整個藝術世界就像黛西)。
我們剛開始接觸到藝術品時,就像班傑明一樣,看似老成的外貌下,內心其實什麼都不明白。可到了最後,當我們在所藏藝術品的懷抱裡離去時,雖然這期間經歷了很多很多,但對藝術品的喜愛,最終回歸到了像一個嬰兒那樣單純。多好的隱喻啊!
當然有人會說我的聯想很牽強,這很正常。我也知道在這部史詩般的,書寫了一個人一生的影片裡,大多數人看見了愛情,也會有人看見了友情,還會有人看見了親情,更會有人看到人生觀和生死觀。
我也能完全體會到各位看到的感動,但我更看到了影片中,那個看起來十分粗糙的船長傑克(好像美國片裡的另類船長都叫這個名)。人們根本無法將他與藝術聯繫在一起,可他不相信別人所謂的宿命論。哪怕最後成了一名粗糙的船長,他還用自己認為的紋身藝術(當然現在紋身已經成為一門藝術),對命運做著最後的抗爭。即使被炮火擊中後,他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擔心自己是否能活下去,而是撕開衣服,檢查自己的藝術品(紋身)。像這樣一個將藝術注入生命的人,誰又能否認,他就是一個藝術家呢?
雖然他對代藝術顯得有些執著,但不得不承認,只有某些人持著於自由的信念,才會有日後的天才。無論他們的人生,最終走向哪裡,他們都成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最後說到藝術品,其實收藏沒有什麼早晚可言。只要您願意,隨時都可以開始。您當然可以選擇一成不變,但也可以現在就嘗試接觸一下,讓藝術品慢慢的融入生活,終其一生,點點滴滴的匯聚成一條藝術的河流。或許到那時,當您回顧一生,一定會覺得此生無憾。
以上純屬個人對《班傑明巴頓奇事》一片的見解,各位客官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