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小球時代,比賽好看嗎?當然好看啦,你進一球,我進一球,都不帶投丟的,分數隨隨便便就飈120+分,犀利、犀利!今天你爆我130分,明天我爆你135分,各種互爆!球隊到底強不強,老夫也不知道,一切就看手感!就問你服不服!
什麼是「小球」?小球就意味著球隊的進攻節奏將變得非常快,而球隊中的球員則以靈活為主,他們將不會很高大,並且球隊並不會過多地關注防守,只是追求進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都是以跑轟為主的球隊,並且進行了進攻戰,比賽的最終分數將飆升得很高,但是對於雙方的體能而言,絕對是一個很大的消耗,如果體能跟不上,那麼這一場比賽基本上是很難拿下來了。
NBA:去他的比賽勝負,能賺眼球、收錢,它不香嗎?
以小球為主的比賽風格,首先從NBA開始向外擴展,這種趨勢不僅源於NBA聯盟在整個籃球界的巨大影響,同時還因為小球風格符合球迷的期望節奏。NBA的本質是商業聯盟,一切自然都基於利益,球迷的追求是利益的源泉。小球比賽的最大感受就是行雲流水,進攻中沒有刻意安排低位的策略,減少了很多非進球時間,這種跑轟為主的比賽方式,不僅使比賽節奏加快,同時也讓防守強度降低很多,而且比賽看起來也會更精彩。
同時,公眾的審美觀也迫使NBA球隊積極加快比賽節奏,這使得小球風格能夠不斷發展,帶來了良好的聯盟氛圍,而對於球員而言,比賽節奏的加速,是基於大量的體力消耗,如果球員仍然需要保持高強度的防守,自然將無法跟上快速攻防節奏,這使得防守強度的下降成為必然,同時快速的人球傳遞,也必然使防守顧此失彼。
在當今籃球時代,小球已進入黃金髮展時期,用小球打小球已經成為主流,不過在當前的聯賽中,小球這種跑轟戰術還普遍是常規賽模式,人球傳遞更多,三分球更多,而季後賽模式仍然必須是傳統籃球的世界,球的傳遞次數更少,犯規次數更多,各球隊普遍以防守為主。
以猛龍在18-19賽季的季後賽中的表現為例,它顯示了小球的各種漏洞,小球極力追求「快速」,而制裁他的方法可能正是積極主動降低比賽節奏,加強對擋拆預判,同時以字母哥這種點滿敏捷、爆發力為主的技術型內線,將讓跑轟球隊的進攻大打折扣。如果一支球隊的內線有技術,進攻端,可以在低位單打,防守端,可以限制控球後衛的錯位進攻,這種內線的最強代表就是鄧肯,所以有一句話說道:「有鄧肯,就不會有小球了」!
在陣容節奏快速的小球時代,跑轟球隊淘汰了很多傳統的中鋒,而失去了強硬中鋒坐鎮內線後,技術型內線就有了容身之地,而與此同時,技術型內線又反過來是小球的克制者,不得不說,籃球運動是一種沒有最強,只有更強的運動!
文 | 趣浪體育 排版 | 趣浪體育 | 內容創作不易,謝絕搬運,謝謝!
體育自媒體人,看體育,關注我,了解更多搞笑體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