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是去年的四月份,我還是一如既往來到黃河西段的林場對面的回灣處釣魚,水不太深,我使用4.5米鯽魚竿,線組使用0.6主線+0.4子線,3#無刺袖和2號浮漂,餌料使用野戰藍鯽40%+速攻野戰版40%+化氏藻元素20%。魚獲:鯽魚16尾,白條十幾條,隨釣隨放。
由於上遊排沙和肆意捕撈等原因,今年黃河的魚口很差,已經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在黃河玩痛快過了,讓人氣憤的是前天晚上夜釣的地方被人下了粘網,無奈只能往東邊尋找位置,在黃河裡想找一個好的位置非常之難,幾經選擇終於找到一個看上去還好的草窩附近,開餌調漂,由於釣點不是太遠太深,直接選擇4.5鯽魚竿。一切就緒後,發現此地雖然水面無草,但水下卻危機四伏,陷阱密布。將近半個小時過後,才只上了2尾小奶鯽,卻掛斷了我3副子線。
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又向左挪了三四米,誰知這裡暗藏很多魚,一下竿就是一個明顯的截口,提竿中大白條一尾,由於以前釣到白條放在魚護裡,經常會很快死亡,所以這次釣到白條隨釣隨放了。見此地不錯,於是便把釣位移至此處,開始抽窩,這一發便不可收拾,幾乎是竿竿有口,口口見魚。
前幾天最大的失誤就是選擇使用軟調鯽竿,因為中魚後不能及時飛出水面,所以常常在控魚時魚鑽入草窩,為了保護線組,我也只能把水草做擋針,任憑魚兒脫鉤而去。所以再釣水草多的地方,絕不能用軟竿子。
下午五點鐘左右,拋竿後浮標緩緩到達釣目,停頓時間不長就開始緩緩下沉,起初我還以為是水草的原因,但又覺得此漂像似曾相識,幡然醒悟,急忙提竿,哇塞,有分量,多次跑大魚的教訓讓我一點也不敢怠慢,沒有抄網,平臺較高,水草密布的情況下,我小心翼翼地把它繞過多個草堆控到岸邊,緩緩提出水面,一尾半斤左右的金鱗小板鯽,漂亮,上鉤正口。
隨後魚口漸漸變慢,但也蹦蹦嗒嗒的上魚和跑魚,到最後7幅子線還剩下最後一幅,恰好由於陰天浮標我也看不清楚,於是便收竿撤退,魚獲全部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