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研的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很多車都評為「差」 有參考意義嗎?

2020-12-23 網上車市

1、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有參考價值嗎?對於普通中國消費者來說,這個答案是沒有,為什麼這麼說?先來簡單看看這項測試是怎麼回事。

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最早由IIHS(『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在2012年8月開始在美國進行,根據IIHS官方的說明,設立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的目的是「模擬車輛左前側與另外一輛車或者諸如樹和電線桿發生碰撞時的場景」。這項測試幾乎完全避開了車輛的縱梁,最初開始施行的時候,除了一兩款車型外,絕大部分車型的成績都被這項測試「撞得人仰馬翻」,一度造成消費者的信任危機。目前只有美國和中國進行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上面說的是美國市場的情況,下面說中國市場。

進行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的馬自達6(圖片來源IIHS官網)

中國市場進行的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用於C-IASI(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評價體系,這個指數背後的機構是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和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這項碰撞測試從2018年開始進行,到目前為止,粗略統計所有參加的車型有多一半在這項測試中被評為「差」。

為什麼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的成績對中國普通消費者沒有參考價值,因為它是一道「超綱題」,而且還超得不是一點兒。舉個例子,如果一個杯子能夠抵禦機槍子彈掃射,確實能夠證明它足夠結實,而且這個防彈杯或許會在極端情況下救你一命,但用杯子來防彈並不是大概率出現的事件。

進行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的奔馳C級(圖片來源C-IASI官網)

同樣的道理,25%正面偏置碰撞在中國也不是一個大概率事故類型。根據CIDAS(中國交通事故深入研究)團隊從2011年開始在全國範圍進行的中國公路交通事故的深度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發生的交通事故中,25%偏置碰撞出現的比例在總事故案例中佔比只有2%,在前端碰撞事故案例中佔比24.4%,而40%偏置碰撞出現的比例在前端碰撞事故案例中佔比達到49.6%。同時根據CIDAS的調查,中國發生的交通事故中,25%偏置碰撞和40%偏置碰撞事故案例出現的比例為1:2,而在美國的事故調查中,這個比例為1:1。

美國城市路況實景(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要繼續分析這個調查數據背後的原因,你會發現美國道路上沒有路中間的隔離帶是一個影響因素,而且美國路況不如中國,限速定得高,美國人開車也快。相比之下中國人開車要「佛系」得多,道路上的隔離措施也比較完善。這就是我為什麼說,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的成績,對於中國普通汽車用戶來說,參考意義不大。

既然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參考意義不大,那有沒有針對中國路況的碰撞測試?有,而且做了很多年,就是我們熟悉的C-NCAP。C-NCAP評價規程的背後是「國字頭」評測機構中汽中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事實上,上面提到的CIDAS(中國交通事故深入研究)團隊就是由中汽中心發起成立的。CIDAS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公路交通和歐洲情況比較接近,所以C-NCAP評價規程很大程度上借鑑了歐洲E-NCAP的評價體系,但在部分項目上針對中國特點進行了調整,例如考慮到中國市場SUV佔有率較高的情況,測試臺車的最下端離地高度從300mm提高到350mm,模擬SUV車型的碰撞情況,比歐洲的測試臺車高50mm。

前面說過中國公路交通中40%偏置碰撞出現的比例在前端碰撞事故案例中佔比達到49.6%,幾乎是一半的比例,所以C-NCAP評價規程設置了40%正面偏置碰撞測試,而且碰撞對象選擇了可變形壁障,更接近真實事故中與對向車或前車尾部相撞的情況

綜上所述,C-NCAP評價規程針對在中國公路交通中出現的大概率事故類型制定的40%正面偏置碰撞測試,對於普通中國消費者來說更有參考價值,看上去更嚴格的25%正面偏置碰撞實際上是個「防彈杯」,脫離現實,參考意義不大。

2、肯定還會有朋友質疑,參考意義不大,那C-IASI指數做這個測試的目的是什麼?嚇唬消費者玩的嗎?當然不是,俗話說「無利不起早」,這要從C-IASI指數和C-NCAP評價規程這兩種評價體系的出發點說起。

前面介紹過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最開始實施的機構是IIHS(『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這個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盈利組織)機構運行的所有費用均由美國各個保險公司承擔,保險公司也不傻,IIHS每年花大把預算買車測車,最終肯定是要給保險公司帶來好處,而這個好處就是通過測試成績來倒逼政府有關部門和汽車廠家提升安全配置,最終實現「汽車用戶少出險、保險公司少賠付」的效果。比較著名的案例,美國市場要求汽車標配後防撞梁,IIHS在其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IIHS存在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幫助保險公司制定每款汽車產品的保費係數,背後自然是有一套複雜的計算邏輯,簡單來說就是對安全性低的車多收保費,防止出現高額賠付的情況。說句題外話,保險是世界上最賺錢的行業。

C-IASI指數官方網站介紹(圖片來源:C-IASI官網)

說回到國內,執行25%正面偏置碰撞測試的C-IASI指數,官方說明是這樣的:「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指導下,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和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聯合開展了『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的研究工作,首次從汽車的持有使用環節,將汽車作為承保標的物對其安全風險進行系統、深入的試驗研究。」解讀一下,其實和IIHS一脈相承,在C-IASI介紹頁面也寫明了「為保險公司承保理賠提供技術支撐」。

保險公司的關注點和消費者的關注點自然有所不同,C-IASI指數代表著保險公司的利益,那麼消費者的安全誰來關注?沒錯,就是屢被吐槽的C-NCAP評價規程。C-NCAP成立於2006年,已經有近14年的歷史,最近幾年確實獲得五星評價的車型越來越多,有些網友可能會覺得是C-NCAP「放水」,但實際上C-NCAP評價規程每3年改版一次,現行的是第五個版本——2018版,測試項目的難度是不斷提升的。大部分測試車輛都能獲得五星評價的原因,其實也很好要理解,廠家重視了。作為國字頭評測機構的評價體系,C-NCAP評價規程實際上還肩負著輔助國標(GB)制定的任務,產品所獲評價不高,廠家肯定會想辦法採取改進措施,最終獲益的還是消費者。

2007年-2009年期間進行的C-NCAP碰撞測試結果 ,可以發現很多車型成績不盡如人意(圖片來源C-NCAP官網)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C-NCAP評價規程在制定測試項目時,也會考慮到廠家提升安全配置的成本會對消費者購車造成的影響,如果設置了過於嚴苛的測試標準,確實能夠提高汽車產品的普遍安全性,但廠家投入成本過高,造出來的汽車都變成了「奢侈品」,那實際上也會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損害。

3、總結一下,C-NCAP評價規程是從消費者利益出發的評價體系,雖然測試項目看起來沒有那麼嚴苛,但是貼近中國公路交通實際情況,對消費者來說參考意義大,廠家也比較重視。C-IASI指數主要從保險公司利益出發,最終目的旨在幫助保險公司減少出險支出,測試項目和中國公路交通實際情況有一定出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車輛的安全性特點,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看看即可。

C-IASI指數2018年和2019年測試過的所有車型(圖片來源C-IASI官網)

再多說一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C-IASI指數從2018年到現在測試過的所有車型,你會發現這些車型的選擇有一定規律,單車價值高和銷量高是其中兩個因素,背後的原因就不便多說了。

相關焦點

  • 副駕也將納入正面25%碰撞,中保研要把某些車廠往絕路上逼?
    乘員側「正面25%」碰撞終於來了說起這個正面25%偏置碰撞,對於廠家來說,每一次測試,心情可能就像是在渡劫。這個由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在2018 年列為「必修」的正式項目,不知道有多少名家大腕在這齣上唱栽過。
  • 碰撞測試大改版,你的車在新版中保研中會有「A柱警告」嗎?
    特別是評價體系和標準參照美國IIHS的中保研C-IASI,更是消費者買車的重要指標,所以每次中保研公布成績就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日前,中保研發布了關於《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規程(2020版)》徵求意見的通知。與2017版相比,最新版本的2020版新增項目多達7個測試項目,其中最具看點的莫過於增加副駕駛25%偏置碰撞,這對很多車企來說又將是「噩夢的開始」。
  • 凱美瑞中保研正面25%碰撞測試排前十,看現實車禍現場
    都知道,因為中國汽車行業起步晚,諸多品牌車型也是魚龍混雜,先不談所謂偷工減料,汽車安全過不過關人命關天,這一點馬虎不得,從這個層面講,我們需要一個客觀公正的機構來對汽車安全進行嚴苛的碰撞測試,中保研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而在美國,類似的IIHS早已誕生。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便是IIHS的門面擔當。
  • ,阿特茲的中保研碰撞測試分析
    不久前,沉寂已久的中保研公布了幾款車的碰撞測試成績,2020款上汽大眾帕薩特重新碰撞,一改19款A柱彎折的慘狀,獲得了全優的好成績,在帕薩特吸引了眾人目光的同時,有一款車的碰撞成績卻沒有激起太多浪花,它就是一汽馬自達的阿特茲。
  • 2020中保研碰撞測試出爐,看看你的車上榜了嗎
    關於中保研的碰撞測試,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不相信」,甚至有不少網友紛紛調侃中保研為「日保研」,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大家對於中保研的碰撞測試結果存在諸多爭議呢?回頭一想,其實也很正常,畢竟有很多車主的車,排在了末位,甚至有很多汽車製造商的水軍,也會發表一些針對的話。
  • 中保研測試8大墊底車型,請保持車距
    在國內碰撞測試五星遍地跑之際,對汽車安全碰撞測試有著嚴苛標準的中保研幾乎如一股清流。在中保研官網(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查詢,目前公開的數據顯示,2019年其測試了27臺車,2018年測試了23臺車。從中保研公布的這50款車型的總成績單來看,碰撞結果令人唏噓不已。
  • 與美國同行接軌,中保研:副駕一側也要列入偏置25%碰撞
    汽車副駕也要列入安全碰撞檢測,中保研效仿美國同行,採用了副駕駛一側偏置25%的碰撞檢測,讓很多消費者眼中的神車現出了原形。帕薩特驚天一撞後銷量劇跌,更是讓各界見識到了中保研測試的威力?不過大眾帕薩特在沉默一段時間後,再次申請中保研檢測,取得了優良成績,這也讓外界頗有質疑:這是不是什麼內幕?外界的質疑讓中保研感到難以忍受,因為他是一家由國內各管理公司,聯合投資和運營的獨立的非營利性汽車檢測機構。從理論上說根本就不會接受相關汽車製造廠家的利益。不過既然外界提出了質疑,那麼中保研就有必要採取更加嚴密且有說服力的測試來證明自己。
  • 中保研最新碰撞成績出爐,帕薩特逆襲回歸,哈弗H6最讓人意外?
    我是陳杰中保研每次碰撞測試的結果都是大家關心的焦點。時隔近半年之久,最近中保研終於又發布了最新一期5款車型的碰撞成績。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5款車型的表現怎麼樣。不過在此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碰撞測試的一些看法。該如何看待碰撞測試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中保研自誕生以來,讓消費者開始第一次認真關心車輛安全,也給了消費者一個有參考價值的評價標準。
  • 中保研加大碰撞測試難度,「應試造車」還能過關嗎?
    最近,中保研發布公告,針對《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規程(2020版)》徵求意見。與之前相比,新規測試中增加了不少項目,比如副駕駛一側的正面25%偏置碰撞、大燈評測、車道偏離輔助測試、自動緊急制動-車對行人與騎行者等。這意味著中保研增加了考試難度,雖然還未正式施行,不過我們似乎已看到「差生們」在瑟瑟發抖。
  • 被皓影「撞沉」的中保研,攜帕薩特的全優碰撞成績「歸來」
    外界難免將帕薩特此次的優秀回歸,解讀為一場上汽大眾和中保研同時開展的自救行動。因為,大約一年前,2019年12月下旬,中保研對2019款上汽大眾帕薩特280TSI商務版進行例行碰撞測試,結果,帕薩特在25%正面偏置碰撞中,A柱被撞斷。
  • 偏置25%碰撞,讓偏置40%碰撞喪失了多少公信力?
    帕薩特這麼來回一倒騰,即便是偏置40%拿了優秀,還有什麼意義?不能說沒有意義,至少證明帕薩特在遭受到40%偏置碰撞的時候,還是能夠保證基礎安全性,這能夠向消費者展示帕薩特的安全性到底在哪一級別。畢竟,有些車在偏置40%碰撞測試上也拿不到好評,這才是最尷尬的。當然從客觀角度上來說,偏置25%碰撞測試崩盤是事實,是帕薩特無法用偏置40%碰撞測試來挽回的事實,前後對比你會發現帕薩特這臺車,在受到25%偏置碰撞的時候大概率保不了命,但卻能夠在40%角度下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這是客觀事實。
  • 中保研增加碰撞測試項目,車企拿優更難了
    此前有C-NCAP,但由於五星評定的車型過多,讓人覺得參考的意義不大;後有C-IASI,因測試和評定的方式甚為嚴格,風頭一時無兩。磕磕絆絆,跌跌撞撞,C-IASI因今年年初的皓影碰撞一事上,讓人對其失去了信心。半年之後,C-IASI披甲再上戰場,雖沒了最初的光芒,但熱議的程度依舊不減。這下,C-IASI似乎真的要死磕國內的各大車企,擬新增一些測試項目,增加測試的難度。
  • 碰撞測試能信嗎?為什麼C-NCAP和中保研碰撞成績不一樣
    不過,隨著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的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的誕生,讓國內有了另一套可參考的汽車安全評價體系。把這兩套完全不同的安全測試結果進行對比,許多在C-NCAP中拿到好評的車型如邁騰、寶駿510等,在C-IASI中卻表現異常尷尬,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具體的情況。
  • 中保研沉寂了幾個月後 重新測試帕薩特 25%偏置碰撞優秀
    相對於中汽研,中保研成立的時間比較晚,知名度也並不高。但是,在對於上汽大眾帕薩特的碰撞測試中,讓中保研一撞成名。也正是因為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上汽大眾帕薩特的碰撞成績不理想,讓這款在國內極負盛名的中級車在銷量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 本田皓影碰撞測試視頻引圍觀 中保研陷入信息被盜門
    10天前,B站UP主「CIASI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發布了一段對廣汽本田皓影的碰撞測試的視頻。視頻顯示,廣汽本田皓影在正面25%的偏置碰撞和側面碰撞試驗兩個項目,表現令人失望。這件事情先在車友圈炸開了鍋,有人直接形容這次測試為「翻車」現場。
  • 25%碰撞測試「丟輪保命」,沃爾沃是作弊,還是安全黑科技?
    隨著中保研作為一個新的汽車安全碰撞測試機構,在國內對很多市場銷量不錯的車型進行安全碰撞測試,讓我們對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有了認識,當然很多看上去比較安全的車型在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項目中紛紛「折戟」。
  • 中國公正的碰撞測試「鐵面無私」,日本車安不安全一撞便知
    C-IASI則引入25%偏置碰撞項目,重點就在於模擬最真實、最嚴重的情況,可以說是「哪兒薄弱撞哪兒」。同時C-IASI增加了許多關注維度,以側面碰撞為例,兩大碰撞測試都要對假人軀幹進行評分,C-NCAP決定得分的只有壓縮變形量一個指標,剩下的指標僅做邊界值參考,所以C-IASI會比C-NCAP測試更有前瞻性。
  • 工程師詳解領克03中保研碰撞測試成績 和奔馳GLC同一水準?
    幾天前,在安徽發生的一場交通事故中,一輛轎車就因為高速失控撞向電線桿被攔腰截斷,導致車內的年輕人2死3傷。 在年輕一代越來越追求速度與激情的今天,如何才能在享受汽車速度魅力的同時確保安全呢?在不久前中保研發布的最新評價中,熱門運動家轎領克03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正面25%偏置碰撞有多重要?
  • 中保研側目!C-NCAP偏置碰撞大升級 要摘五星批發部帽子?
    不過,有媒體曝出C-NCAP五星評級率過高,並且收費拿五星的黑料後,導致國內不少消費者給其送上了「五星批發部」的戲稱。但是,隨著中保研崛起後,C-NCAP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以證明其公信力。《C-NCAP管理規則(2021年版)》與《C-NCAP管理規則(2018年版)》相比,主要變化如下:乘員保護部分增加了正面50%重疊移動漸進變形壁障碰撞試驗及評價方法,替代了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及評價方法。
  • 中保研「復活」,還值不值得我們相信?
    說起原因的話:其一,中保研碰撞測試引入了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項目,相對於正面碰撞測試來說更加嚴苛,雖然對比美國IIHS和歐洲E-NCAP碰撞標準還是有一定差距,但是對比被稱為"五星批發部"的中汽研C-NCAP來說,要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