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有關方面近日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有關人士表示,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未來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
在中考體育分值逐年增加的政策指揮棒下,有媒體報導:國內不少城市都湧現出大量少兒體育培訓機構,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跳繩培訓班。跳繩是體育中考項目之一,很多學生選跳繩,主要是培訓效果立竿見影,發揮也比較穩定,較快達到滿分水平。
其實,只要孩子所在學校重視開展跳繩技能培養,不僅幫助家長省下課外培訓費,學生也更能愛上跳繩運動,體質更健康、心理更陽光。近日落幕的第二屆長三角跳繩錦標賽上,全國10個省市、29家單位、39支隊伍的338名小運動員參賽。
筆者在現場採訪發現,這個群體裡不僅很少見「小眼鏡」「小胖墩」,他們的燦爛笑容、敏捷動作、閃亮眼神和默契配合,和那些宅在家裡打遊戲的「沙發土豆」截然不同,更能展現祖國花朵的朝氣蓬勃。
跳繩運動融入科技時尚元素
一根繩,一塊平地,在很多人眼裡,跳繩運動很普通,很平民,很方便。沒錯,跳繩運動確實很親民,但比賽現場,最新潮流的跳繩裝備,還是科技感十足。現在的孩子往往都喜歡電子科技產品,原本有些老土的跳繩器械,插上科技的翅膀,明顯更時尚、更活力。
站在青浦區體育文化活動中心的中央地膠上,小選手們腳蹬的白色專用跳繩鞋,十分輕薄透氣,由躍動回力專為跳繩運動研發,有助於提升成績。小選手們揮舞的黑色跳繩,也不是三十年前蛇狀麻繩,而是很細但具有質感的塑膠繩,這根繩子搭載無線智能技術,完成跳繩的實時數據,直接傳輸到比賽現場的大屏幕上。飛速上升的數字,讓坐在看臺上的小選手家長們心潮澎湃,或高呼或鼓掌或遺憾,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科技助力,讓比賽成績更搶眼,賽會紀錄竟成了易碎品。30秒單搖跳項目,來自躍動運動館(高鏡校區)的勞鵬,以185次的成績登頂,也超越之前178次刷新賽會紀錄。30秒交互繩速度跳項目,來自上海市寶山區高境第三中學一隊的姜大禮、黃俊凱和許東平,以預賽134、決賽140的成績,刷新原本屬於自己的賽會紀錄,成功贏得刷新賽會紀錄的3000元獎金。30秒雙搖跳,是今年新設項目,最終來自上海市崇明區正大中學(登瀛校區)的陳虹霖以80次的成績,在賽事紀錄留下名字。
其實,黃俊凱在跳繩圈還是小有名氣。早在2018年11月,在上海舉辦的國際交互繩大獎賽中,當時只有13歲的黃俊凱,在30秒速度賽中單腳跳繩136次(雙腳約跳繩272次),打破自己去年創造的世界紀錄以及吉尼斯紀錄。
早在2019年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跳繩世界盃賽上,一群上海少年斬獲8金8銀3銅、3次打破世界紀錄,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正式比賽中邁進140單腳大關的團隊。當時的一個幕後花絮是:由於外號「小馬達」的黃俊凱跳得太快,隊伍金牌和紀錄差點兒就被算沒了……
更多家長認可跳繩育人價值
跳繩,是一種民族傳統運動,是孩子們童年不可缺的童玩之一,簡單易行,花樣繁多。不少學校都選擇跳繩作為校本教材,開發繩舞課程。跳繩運動可以促進少年兒童身體素質、生長發育,學生們在跳繩中享受樂趣,在激情中碰撞智慧,在興趣中找尋快樂,在團隊中學會合作、學會分享。
在比賽現場,筆者在看臺上也和多名家長聊天,發現他們都很支持孩子參與跳繩運動。浙江嘉興海鹽秦山小學的王涵,參與30秒單搖跳比賽,他的爸爸也前來當啦啦隊員,並做好後勤保障。
「體育老師覺得我們家孩子協調性不錯,學校也開展跳繩特色體育課程,這次來上海比賽就是開開眼界。上海花樣跳繩水平很高,前面的表演讓人眼花繚亂。我們其實就希望孩子身體健康,心理陽光,對比賽成績無所謂的。倒是孩子很較真,一直很認真準備。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教育過程,讓孩子有一個奮鬥目標,然後認真準備。有時候,過程要比結果更重要。」
跳繩運動低門檻、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跳繩運動也成了「人人愛運動、處處可健身」的最佳選擇。練習跳繩能提升心肺功能和耐力,他建議普通中小學生每天在家裡都可以跳個十來分鐘,這樣有助於提高身體素質,特別是冬季,利用下課或放學後,是很便利的鍛鍊方式。近年來,跳繩已被全國各地納入中考體測項目,幼升小、小升初入學考試必測項目。
上海市跳繩協會會長潘勤認為,跳繩作為一項唯一純粹的縱向運動,長期訓練可以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兒童骨骼發育,增加骨密度和骨強度,堪稱一項「最完美的長高運動」。實踐證明,跳繩不只是長高利器,還是羽毛球、籃球、足球、桌球、排球、拳擊等運動項目的絕佳輔助運動,能有效提高綜合運動能力。
一根繩子牽起長三角體育聯動
《上海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綱要》明確提到,要打造具有長三角地域特點的原創品牌賽事,探索區域體育一體化發展的路徑模式,通過賽事聯辦、產業協同、資源共享、平臺共建,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和示範作用的高水平合作成果。
2019年6月,上海市跳繩協會攜手江蘇省毽球跳繩運動協會、楊浦區體育總會、南通市體育總會共同成立了長三角跳繩聯盟。當年11月,首屆長三角跳繩錦標賽也成功落地長三角地區遠近聞名的「跳繩小鎮」青浦區華新鎮。如今,第二屆賽事為助力長三角體育一體化發展、加快上海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按下跳繩領域的「啟動鍵」。
相比F1等國際超級「IP」賽事,長三角跳繩錦標賽更像一個小而美的「精緻IP」。賽事不僅參與人群更大眾化、場地更多元化,從參與者的獲得感、幸福感來看,也有獨到優勢。其實,賽事自創立之初,就致力於促進青少年身體素養的提升。
隨著跳繩被納入體育中考、躍動跳繩成為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各省市跳繩協會相繼成立,這項運動更是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重視。本次賽事被列入2020年上海市國際國內重大賽事目錄,再次證明了長三角跳繩聯盟創建自主IP,打造區域體育賽事行業標杆的前瞻性。
長三角跳繩錦標賽進入第二年,但辦賽規格和質量明顯升級。賽事賽設置速度賽、套路賽和表演賽三個類別共8個項目,並專設破紀錄獎金和優勝獎金,賽事競技性、挑戰性再創新高。為整體提升賽事體驗感,豐富賽事文化,組委會將跳繩、長三角、青浦等多元素融於一體,設計專屬獎牌,新意十足獲得稱讚連連。比賽由上海市青浦區體育局指導,長三角跳繩聯盟和上海市跳繩協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