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三個月,你該如何度過?
最近在看畢馬威前CEO尤金·奧凱利的《追逐日光》,作為一家知名跨國公司的老闆,他恨不得7x24小時,他的日程已經排到了一年半後。他每天都忙得要死,沒有時間去停下,沒有時間去想其他,沒有時間去做那些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比如打高爾夫、陪妻子進餐、陪女兒度假。
直到有一天他被確診腦癌,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他才開始認真規劃剩下的這三個月時間。
第一是辭職。他本以為自己做著驚天動地的事業,可是只用了三天就交接完了。他發現公司離了他照常運轉,世界依然向前滾動。
第二是盡一切辦法,看能否延長這三個月的時間。可是生命就像流水,無法阻斷,無法停滯,嘗試各種辦法後,生命仍如常奔流。
第三是果斷決定活在當下,體會剩餘寶貴的每一天。他精心與每個認識的人告別,享受那一刻的完美時刻。
就這樣他追逐著自己最後的日光,卻體會到了人生最完美時刻,把最後的旅程變成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林清玄說:「打開生命的繩結,最好的方法是把時間與空間同等對待,打破過程與結局的界線,使從容與效率一樣重要;也就是回到眼前來,使每一刻都變得豐盈而有價值。」
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也是如此緊張,天天996,日日壓榨自己。可是我們所壓榨出來的時間去做什麼用了呢?
用來「無聊」?用來「煩惱」?用來「比較」?用來「計劃生涯」?用來計劃怎麼走向明日更忙碌的生活?
農人都知道,如果要竹筍長得好,就要砍掉一部分的雜枝,竹筍才會有足夠的養料。一個人也一定要下決心砍除生活中繁複的雜枝,維持生活的單純和專注,才會長出好的芽苗,才能找到生命裡的完美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