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概況(八)山水文化

2021-02-19 桂林市導遊協會

桂林概況(八)山水文化

    桂林山水文化獨佔鰲頭。主要指的是以桂海碑林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詩文文化。桂林摩崖石刻起始於東晉,興於唐,鼎盛於宋,低落於元,復興於明,繁榮於清。最早有關桂林石刻的相關記載見於明人鄺露的《遊虞山記》,記載著東晉潁川人虞闡出補零陵太守時,作《虞舜像讚並序》,刻石於虞山,可惜這塊石刻沒有保存到今天。唐代以後,文人雅士不斷開發諸多的桂林山水景觀。到了宋代,遊人雅興大發,紛紛在摩崖上勒石題詞,形成我們今天所見的石刻奇觀。桂林老城區以及近郊的每座名山洞窟幾乎都雕刻和書寫有自南朝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壁書、石刻和造像,與桂林山水有關的詩文傳說、風景繪畫,更是浩如煙海。桂林石刻堪稱一部刊刻於山崖上的史書。800多年前,南宋著名才子陳讜在遍遊桂林諸山後,面對豐富多彩的石刻內容,發出了「周南太史書」的讚嘆,將桂林石刻與《詩經》《史記》相媲美。而陳元龍的「看山如觀畫,遊山如讀史」也非常準確地道出了桂林石刻山水文化的內涵。

     桂林屬喀斯特地貌,聳立多姿的石灰巖崖壁不僅提供了城市依峙的山體形態,而且還提供了文人墨客與過往官員摩刻詠嘆山水名勝、詩賦隨感乃至時事功過的物質條件,從而構成了桂林融石刻藝術於山水名勝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古往今來,桂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秀美的灕江吸引眾多文人墨客和達官貴人前來瞻覽,歷朝歷代的文人學士以桂林特有的石灰巖為載體,以勒石刻字為手段,反映了各歷史時期人類思想印痕的物質文化現象,是研究地方志及中國石刻文化的重要珍貴資料。

    桂林石刻的主要類型包括摩崖石刻和摩崖造像,以摩崖石刻為主。摩崖石刻共計2240餘處,近200萬字,其中壁書1643件、造像602尊。據《桂林市志·文物志》20世紀90年代的調查,自南朝至民國時期共有石刻壁書1643件,除無年數的183件之外,南朝齊1件,隋唐37件,宋代457件,元代28件,明代412件,清代479件,民國36件。桂林摩崖造像多達602尊,分布於疊彩山、伏波山、西山、騮馬山等地。這些早自南朝下至民國的石刻壁書與桂林自然山水名勝相得益彰,具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涉及廣泛、分布普遍的特點,擁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與文化藝術價值。清代著名金石學家葉昌熾讚譽說:「唐宋題名之淵藪,以桂林為甲。」在桂林石刻中,山水詩文、記遊題名和題寫風景名勝榜書的題刻極多,為桂林石刻的主流。歷代遊歷者把在登臨山水時的美感享受和體驗刻在山石上,為山水注入了文化的靈魂。

     桂林摩崖石刻歷史悠久,代代有佳作。2240餘處(尊)石刻壁書和造像分布於桂林城市內外20餘座山崖洞穴中,使歷史文化與這些山體有機地納入了桂林城市景觀體系,形成極具特色的石刻山水文化。這些石刻跨越上千年的歷史,不僅系統地展示了桂林城市興起與發展的歷程和山水文化特質,而且生動地反映了桂林融自然與人文於一體的山水名勝形成和升華的軌跡,同時還為研究嶺南乃至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民族關係、宗教、山水文學、書法藝術、社會歷史等提供了珍貴的石刻文獻,彌補史書記載的不足,訂證文獻記載的謬誤,乃中華之瑰寶。其中,尤其以宋代摩崖石刻的數量和質量為國內首屈一指,素有「唐宋題名之淵藪,以桂林為甲」「唐碑西安、宋刻桂林」之譽。

    摩崖石刻是人們觸景生情的即興之作,內容往往深蘊哲理,讓人頓開茅塞。例如:王城—獨秀峰景區內的獨秀峰自山麓至山頂遍布石刻,它特殊的一峰獨秀的地理位置,使它在桂林的群山中有了獨尊的地位。南麓讀書巖的上面有靖江王撰寫的《遊獨秀巖記》中說:「夫獨秀者,據嶺表之勝,控藩國之雄。高插半天,勢壓鴻尻」,文中顯示出獨秀峰在桂林群山中的王者形象。漫遊桂林的名山異洞,就像參觀巨大的碑刻陳列館,桂林石刻集中體現了桂林山水和文化深厚的積澱和底蘊。

    桂林石刻展示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當屬位於七星公園內月牙山西南麓的桂海碑林博物館。該館館藏自隋至清共有石刻220餘件,是廣西石刻保護、研究、陳列和宣傳的專題博物館,也是華南唯一的巖溶石刻專題博物館。「漢碑看山東,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其中的「宋碑看桂林」指的就是這裡的碑林。碑林石刻較集中地反映了桂林1000多年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歷程,實為桂林歷史文化之百科全書,是桂林石刻文化「獨佔鰲頭」的真實寫照。碑刻中的傳世稀品、名家妙品、絕世奇品、稀世珍品都匯集於此。這裡有自明代起便已是「摩崖殆遍,壁無完石」的桂林石刻最集中的龍隱洞和龍隱巖,其中有全國罕見的碑刻《平蠻三將碑》《元祐黨籍碑》等和張浚、張孝祥、範成大、朱希顏、曾布、石曼卿、康有為等著名學者詩人寫桂林山水的詩文翰墨,以及眾多精美的摩崖造像。

    桂海碑林中的許多石刻均為詩、文、書法俱佳的經典作品,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因而素有「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之說和桂海碑林「中國書法藝術寶庫」的美譽。桂海碑林園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著名旅遊勝地。桂林石刻是書畫藝術的寶庫,書畫作品眾多,作者群面廣。如顏真卿書「逍遙樓」三字,是顏真卿書法中最大的作品。韓雲卿《舜廟碑》的書法作者李陽冰是唐中期著名書法家,其碑額篆書精美絕倫。北宋石曼卿的書法被範仲淹譽為「顏筋柳骨」,刻在龍隱巖的《石延年餞葉道卿題名》是流傳下來的石曼卿的唯一書法作品。清末民初古文字集大成者劉心原的小篆典雅秀麗,古樸凝重,堪稱桂林石刻中的書法佳品。

    桂林山水文化的另外一個重要部分是山水詩文,這些詩文描繪了秀麗瑰奇的桂林山水風貌,反映了儒釋道思想影響下古代文人登臨山水時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心態,是自然之美與觀賞者心靈相融合的產物。目前所見最早的桂林山水詩是公元二世紀前後東漢張衡所做的《四愁詩》的第二章《我所思兮在桂林》。之後南朝蘇子卿留傳有一首《南徵》。據統計,古代桂林山水詩就有5000多首。這樣以一個城市風景為吟誦對象的文學積累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可以獨佔鰲頭。

    除了歷代文獻記載以外,桂林的奇山秀水、崖壁洞府間的摩崖石刻,內容以山水詩文、記遊題名等為主的山水題刻,是桂林山水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描寫、讚美桂林清麗奇特的山水風光,記敘遊歷之樂,是桂林石刻詩歌的主要內容。同時,於寫景之中寄寓詩人自己的思想情感,亦是這些詩歌表現的重要內容。另外還有一些勸勉科舉考試的勸駕詩、鹿鳴宴詩,以及為了紀念和保存某些有價值的詩人詩作和書法藝術而刻石的詩作,但數量極少。顏延之424年到桂林出任始安郡太守,經常在獨秀峰讀書寫作,唐代鄭叔齊撰寫《獨秀山新開石室記》一文,引用了顏延之的兩句詩「未若獨秀者,峨峨孚邑間。」

    隨著桂林山水名聲漸隆,唐代,桂林山水詩逐漸增多。宋之問、張九齡、柳宗元、李渤、李商隱等著名詩人曾到過桂林並寫有詩歌。杜甫、韓愈、白居易雖然未到桂林,也留下了「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名句。桂林籍詩人曹鄴、曹唐也有同類題材詩歌傳世。宋代黃庭堅、範成大、王正功、張孝祥、張栻、方信孺、劉克莊也寫出了許多優美之作,其中尤以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劉克莊「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最為有名。李渤《南溪山詩並序》、朱希顏龍隱巖《千葉百梅詩》、範成大《復水月洞銘》、阮元《隱山銘》等大批名人石刻詩文,文字典雅可誦,是桂林山水文化寶庫中的精品。

    桂林石刻詩絕大部分是描寫山水美景和記述遊覽懷抱之作,具有一般山水詩描寫細緻、風格閒遠、情景理交融的特徵。與其他石刻作品一起,桂林石刻詩歌為桂林山水注入了文化的靈魂,使之具有了自然與人文和諧統一的獨特魅力。「一水群峰翠若堆,洞天終日鼓風雷」(宋·曹輔元《風洞題詩》)、「重巒疊嶂瞰江流,空明一徑通人遊」(明·周進隆《再題疊彩山詩》)、「虛谷風生萬壑秋」(明·張沛《遊風洞山詩》)、「風聲習習洞門窄」(清·徐德升《風洞山詩》)等都是描繪生動的精品。清代詩人袁枚的《遊風洞登仙鶴明月諸峰詩》更是以一種詼諧的語言,寫出自己遊風洞時的所感所樂:「泱泱天大風,誰知生此洞。古劍劈山開,千年不合縫。我身傴僂入,風迎更風送。折腰非為米,縮脰豈為凍……」。

    又如卓然獨立於城中的獨秀峰,詩人們多歌詠其高標獨秀、氣勢凌然的特點:「一柱鎮南天,登臨四望懸。風雲生足下,星鬥列胸前」(清·范學義《登獨秀峰詩》)、「此峰秀峭挺然立,一筆通天獨自成」(清·胡午亭《獨秀峰題詩·其一》)。其他著名景點的題詩也各具特色,如象鼻山水月洞,以其空明澄澈的優美景色而為人所稱頌:「水際空明月正圓,人行月裡水如天」(宋·張釜《桂林山水七詠詩·水月洞》)。普陀山七星巖(棲霞洞)人們多詠其幽奇瑰麗的巖洞和石鐘乳:「玉洞沉沉鎖碧虛,月華曾伴日華居。刀圭影觸金丸彈,蟬蛻形留錦鯉魚」(宋·張自明《七星巖題詩》)。山洞互透的隱山,詩人則讚嘆其玲瓏鏤空之奇:「日貫玲瓏六洞通,情嵐高接萬山雄」(明·任刖《隱山題詩》)等等。

    經過宋代的建設與開發之後,桂林城已經由原本的邊遠流放之地變成了古代廣西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元代呂思誠曾專門為「桂林八景」各寫一首共八首詩。明清時期在桂為官的公務之暇探勝訪奇,飲酒賦詩已成為一項普遍的樂趣。明代解縉、張鳴鳳、俞安期等寫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清代除查慎行、袁枚、李秉禮寫有不少作品外,一批桂籍詩人如朱依真兄弟,朱琦、汪運、彭昱堯、龍啟瑞為代表的「杉湖十子」,王鵬運、況周頤為首的臨桂詞派都寫了大量吟詠桂林山水的詩歌。如「崒嵂群峰入望來,憑虛長嘯立崔嵬。須知俯仰無窮意,此日登臨盡放開」(清·黃賜韺《獨秀峰唱和詩》)、「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鬥……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清·袁枚《獨秀峰》)。從這些詩作中,可以看到詩人對桂林山水的真心喜愛之情與悠然閒適的心態。

    本文出於導遊交流學習,提升文化素養目的節選自《帶你遊桂林——桂林旅遊一本通》,圖片來源網絡。(以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相關焦點

  •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不含餐    住:陽朔  早上6:30分佛岡清遠國旅集合,乘坐大巴前往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稱的【桂林】隨後參觀遊覽富有濃鬱東南亞特色文化、外貌景觀再現了泰國建築經典風格【東協免稅泰國城】遊覽約90分鐘,此地是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指引下,經駐廣西泰國總領館批准成立、是國內首個和目前唯一一個以泰國商品為主題的商業綜合體,致力於傳播泰國文化,將泰國最優質的特色產品引入桂林,打造一個新型泰國文化、商貿綜合體,讓您仿佛身臨泰境前往遊覽
  • 中國當代書法名家佳作展出,為廣西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增添藝術...
    12月7日,正值「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中國一東協文化論壇」舉辦之際,由廣西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組委會主辦,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北京來德藝術中心承辦,桂林美術館協辦的「山水形勝八方聚會2020桂林中國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在桂林展出。
  • 鳳凰啟程 |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桂林山水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桂林山水是中國山水的代表,這也正是此次旅行考察選擇這裡的原因。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為期三天的旅程,心動已然開始。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巖洞、石刻等等,其境內的山水風光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說起廣西好玩的地方,大家必定想起「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那就是「陽朔山水甲桂林」。
  • 第十屆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開幕(組圖)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粟俊 攝廣西新聞網桂林12月10日訊(記者 樊成甫)12月8日晚,第十屆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在桂林大劇院開幕。當晚壯麗的文旅演出《灕水印畫》利用高科技手段、現場舞臺技術,以千年流傳於桂林的詩、詞、畫為文化符號,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遙接文化之源,採擷文化之珠」,用寫意的手筆將參加本屆盛會的國內外嘉賓帶進了桂林文化活色生香的歷史現場。
  • 廣西人都應該感謝的人:桂林山水文化最早的點化人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一句評語,也是一則大殺四方的旅遊文化品牌推介語,出自南宋學者王正功之手——此人時任宋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從此,桂林山水的威名響徹天下,王正功也有意無意被指為了桂林山水文化的首位代言人。
  • 廣西遊記·桂林篇:桂林山水甲天下
    從山上俯瞰市區別有一番景致若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只看桂林市區的話,桂林確實是盛名難副,城市的鋼筋混凝土難免會將自然的美景破壞殆盡。況且桂林的山奇則奇矣,若是要冠以「甲天下」的名號,實在是讓人難以苟同,光是我去過的,以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天山的綿延巍峨,其中許多景致便足以讓桂林的群山自慚形穢。
  • 桂林山水文化•感恩培訓體驗夏令營報名啦!
    早餐後遊覽桂林城徽——【象鼻山】(約60分鐘),在景區內舉行開營儀式,因整座山形似一頭駐足江邊飲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勝,故得名象鼻山,這裡歷來為桂林的城標。參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路軍辦事處舊址】(約40分鐘),其正門過街處為桂林古人類遺址寶積巖,側面是抗日戰爭期間桂林行營辦公廳。
  • 桂林山水甲天下 陽朔山水甲桂林
    - 12:00)飛往桂林,接機。,它碧水環繞,群山簇擁,遇到合適的天氣,還可欣賞桂林自古就被列為八景之一、排名第二位的「訾洲煙雨」美景;自由漫步桂林環城水系中最能體現「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格局—【榕杉湖】景區(遊覽約40分鐘);步觀賞九曲七星橋、湖心島、千年古榕樹、水晶玻璃橋等景點,近觀知音臺最佳角度欣賞桂林城市新地標【日月雙塔】不登塔,與象山上的普賢塔
  • 印象城市|山水桂林 世外桃源
    桂林,是一座臥於東方的伊甸園,世界級的旅遊城市。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讓人們認識了它,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山雄偉,水靈秀。山水相依,如蜜戀的愛人,耳鬢廝磨,互訴情意。山在呼喚:來吧我擁你入懷;水在嬌笑:我已在你懷中。桂林,它是人間的仙境,世外的桃源。灕江水碧萬山青灕江,是桂林山水的精華。
  • 桂林秀峰區:桂林山水甲天下 無限風光在秀峰
    秀峰區乃桂林中心古城所在地,因轄區內矗立「南天一柱」——獨秀峰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名句,就刻於獨秀峰石壁上。
  • 最美的桂林山水風景圖片大全
  • 桂林山水甲天下,但為什麼廣西省會是南寧,而不是更有名的桂林?
    桂林風景的「廣告宣傳」太多了:從小學語文教科書裡那篇《桂林山水》,到當年一首唱遍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乃至人民幣20元紙鈔上的灕江山水畫面。文字、旋律、畫面,360°無死角的桂林旅遊宣傳。就算以上所有的「宣傳」都沒接觸過,也一定聽過「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
  • 桂林山水甲天下,靖西山水勝桂林!(一)
    靖西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氣候宜人。      靖西與桂林一樣,都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形地貌特徵,然而靖西山更靑、水更秀,自然景色更具多樣性,比桂林更為豐富多彩:既有峰巒疊嶂的群山,又有獨立天於天地之間的奇山秀峰,既有蜿蜒曲折的地表水系,又有深不見底的水潭,
  • 桂林旅遊必去的八個景點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旅遊景點這麼多,你去過幾個呢? No.1 桂林灕江風景區(灕江) 去桂林旅遊,十個不可不去的景點,第一名非灕江莫屬。
  • 桂林概況(三十九)臨桂區
    桂林概況(三十九)臨桂區(一)全區旅遊概況    臨桂區是桂林市新成立的一個城區,位於桂林市的西郊,其西南鄰永福縣,東接桂林市秀峰區,東南靠桂林市雁山區,南鄰陽朔縣,西接融安縣,北瀕靈川與龍勝兩縣。桂林市西城經濟開發區坐落在臨桂區。
  •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裡被稱作桂林山水的精華
    人們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也有人說,陽朔是一個期待充滿豔遇的城市。一直有聽說,奈何相隔太遠,總未能如願。」恰巧此次單位有去桂林的開會的時間,我便提前一天請了假。到了桂林再輾轉陽朔。陽朔月亮山陽朔,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屬桂林市管轄,縣城距桂林市區65公裡,獨特秀美的山水風光得到了"陽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譽。
  • 山水清音——桂林中國畫院二十五周年作品展之一
    展覽名稱|EXHIBITION山水清音——桂林中國畫院二十五周年作品展開幕時間|OPENING2020 / 12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術作品展,曾代表國家赴突尼西亞進行文化藝術交流。1993年至2000年先後在突尼西亞哈瑪邁特市和突尼西亞市、日本高崎市、美國羅得島州布魯克島舉辦個人畫展及聯展。
  • 寫景作文:桂林山水
    人們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是多麼的綠,桂林的水,是多麼的清,簡直令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剛入門口,一座座綠油油的山映入眼帘。山上的樹木多綠啊!桂林的山,綠得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桂林的山,仿佛一條綠色的絲帶,綿延到遠方;桂林的山,仿佛一片蒼翠欲滴的草原,直到與天相連接的地方;桂林的山……桂林的水,靜得聽不見細針鑽進水中的聲音;桂林的水,清澈得仿佛可以看見水底那幾株碧綠色的水草,桂林的水,美得簡直讓人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 陽朔的山水堪比桂林?不信你來看看
    俗語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陽朔不僅囊括了桂林「奇峰、奇洞、美石」的特點,還有流淌過灕江最精華的一段,分布著最秀美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