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樂山樂水總相宜樂山美景的多種姿態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樂山、樂水,樂山之美總能讓人樂在其中。樂山,古稱嘉州,又稱海棠香國,歷史上屬古蜀國。素有「天下山水之觀在蜀,蜀之勝曰嘉州」的美譽,直接道出樂山風景冠絕天下。無論是威嚴宏大的大佛,亦或是鍾靈毓秀的峨眉,樂山總能變幻出不同的風景,以各種姿態吸引著各色遊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樂山大佛從頭到腳的朝拜
禪的本意,即是覺悟的心。在每個人的心中都隱藏著一盞心燈,它即是無形也是有形,無時無刻不在為生命賦予獨特的色彩。無論你是否是信徒,是虔心禮佛,還是瞻仰大佛的雄偉,到樂山第一站的選擇都非大佛莫屬。
拜樂山大佛,有兩條線路。一是沿山攀登近觀大佛,二是乘船遙拜。沿著甬道,拾級而上,直達山頂,以一場從頭到腳的方式進行朝拜。當大佛的頭部近在眼前,以至於能清楚大佛面部的細枝末節,崇高而神聖的大佛此時又顯得那麼的隨和、安詳。
樂山睡佛(作者 蔥姜園子)
在山頂,有一處海師洞,同行的景區工作人員說,到樂山大佛一定要來這裡,因為這裡銘刻了大佛的歷史,紀念一位大佛的始建者。古時的凌雲山下三江匯流地,江水如萬馬奔騰,吼聲震天,常常有船毀人亡。在唐朝年間,在凌雲山上修行的海通和尚見此狀,大發慈悲之心,決意修建一尊大佛鎮水患。於是,他足行千裡,四處化緣,歷經艱辛終於滿載而歸。當大佛的輪廓越來越清楚,三江匯流處也越來越平靜,但卻引來了貪得無厭的地方官——嘉州郡守,意欲強奪錢財。面對寡廉鮮恥的郡守,海通毫不畏懼,斷然拒絕:「自目可剜,佛財難得!」他威嚴的盤腿坐定,端起一隻銅盤,毫不猶豫地剜出自己的眼珠。郡守被嚇得失魂落魄,倉皇逃下山去。海通舍己獻身的浩然正氣感天動地,更激發了老百姓造就大佛的雄心。可是沒等到大佛完工,海通就圓寂歸天了。後來,經過唐「開元」年間四川節度使仇兼瓊、唐「貞元」年間四川節度使韋皋繼續開鑿,歷經九十年的大佛終於在「貞元」十九年完工。
圖片來源於網絡
順著大佛左側的九曲棧道,沿洞天而下,可至佛足,對於平常不燒香的遊客來說,便只能是臨時「抱抱佛腳」了。同樣建於唐代的大佛棧道,非常險峻,從佛頭到佛腳每一步都是一份虔誠,內心便是多一份寧靜。停留在佛足上,一抬頭,高71米的大佛彰顯著宏偉氣勢,僅僅一隻佛足,就可容納百人之多。近觀大佛是一種崇敬的心情,遠望大佛更能體會大佛的巍峨氣勢。當乘坐的遊船到達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大佛腳下,看大佛正襟危坐其腳踏三江,頭頂雲天,才感悟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雄偉與壯觀。
三江匯流之地——樂山(作者 一粒凡塵)
Tips:
成都有直達樂山的高速公路,全程約160公裡,自駕約2小時左右可抵達。成都新南門有到樂山的旅遊專線車。
樂山美食極多,黃燜雞、缽缽雞、甜皮鴨、西壩豆腐都是不可錯過的美味。
小貼士
1、乘坐大巴一定要說清楚是去樂山大佛,乘坐旅遊專線。去樂山和樂山大佛的班車是不一樣的,如果坐去樂山的班車,只能到樂山市。
2、去鳳洲島在樂山市城南的肖壩上船,枯水期是浮橋,漲水季節是擺渡。島上的豆花飯味道不錯。
3、在樂山大佛外圍,有一尊全身長達4000餘米,由幾座山體組成的「巨型睡佛」,呈仰面朝天之勢。著名的樂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胸部位。巨佛的頭、身、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龜城山三山連襟組成。觀看臥佛的最佳位置在樂山市濱江路「福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