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瑜伽士秋英多傑仁波切談修行覺受

2021-02-08 網易

  

在雪域藏區的土登寺,我曾隨緣閉關,對加帕寺來的成林文布伏藏師、本寺的土登吾沙活佛和其他有緣的僧眾,講解了我著 的《印圓意趣匯集論》。這部論著是依照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的《知識總匯》,依照祖師大德們的大手印與大圓滿兩者和合的觀點,並 結合了本人的修行體證編著而成。 之後,我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當今能夠講解佛法的人,不用說,已經是稀少了,能聽懂佛法的人更少,能準確無誤地理解 佛法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而能真實修持佛法的人,比起聽懂佛法者和無誤理解者,更是寥寥無幾了。 如果有人修持佛法,一旦生起了一些功德道驗,但恰恰此時,卻沒有機會親近到一位具足證量的指導上師,無緣遇到氣脈明 點證得大清淨的具足經驗的上師,那麼,他的修持將會困難重重。

  

  過去和現在的某些上師一直在強調:在徹底的證悟之前,過程中出現的覺受,是無關緊要的,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而且, 這些覺受會象煙霧一樣消失。 而古印度的波瓦巴大師在《道果大手印要義》中卻這樣講道:「有三種三摩地,有現分的覺受三摩地,有空分的覺受三摩地 ,這兩種三摩地是有漏的三摩地,而遠離苦樂、遠離希求畏懼、證得現空不二的三摩地,則是無漏的菩提三摩地。」 我們怎麼能不去仔細分析覺受三摩地呢? 有人一談到覺受,就一味地輕視,而針對這一點,薩迦班智達在《三戒辨別論》中開示:「為什麼要輕視覺受呢?這是不對 的。因為,修行者從資糧道一直到無修道,其間的覺受是不會中斷的。覺受什麼時候中斷了,證悟也將隨之中斷。另外,如果不依靠氣脈 明點的覺受,就不可能圓滿證得原本的法性。」等等論述,不一而足。

  

  本人認為,凡夫眾生大體上可分為上中下三種根器,這也是各教派共通的觀點。密宗金剛乘認為,根據自身金剛蘊界的氣脈 明點與種子字,可將修行人分為不淨、較清淨和極清淨等三種根器。 對應於上中下三種根器,分別有密宗金剛乘、大乘和小乘,只要是如法地修持,為什麼就不能產生成熟解脫加持徵兆的種種體驗呢?一定 會產生的。 波瓦巴大師《金剛句》的釋論《父子道果》中提到:「般若乘認為,只要精勤地修心,就能獲證佛位;而金剛乘認為,只要 精勤地修身,必定能緣起和合於自身,證悟體驗自內顯。」 簡而言之,我們應該知道有哪幾種因緣能令修行人產生加持界聚的現象,產生成熟解脫的覺醒。

  大體上有三種因緣:

  

1.修行人因宿世具足了善根因緣,故能在今生自然而然地產生界聚的現象;
2.今生因具足了敬信心,從而獲得加持,產生界聚現象;
3.今生因具足精進的修持,從而獲得加持,產生界聚現象。

  

  1.因為宿世具足了善根因緣,今生能自然而然地產生界聚的現象,這是指修行人在過去的生生世世,在三摩地等方面下過了 很多的苦功,到了今生,無需去依止上師,無需去修持佛法,僅僅依靠宿世的善根,就能自然而然地產生界聚的現象。 在今生,他們發生界聚覺醒現象的緣起,也是說不定的。 比如,有人天生就具備了自然界聚的三摩地體驗,具備了種種的體證顯相。 有人則通過各種的運動,產生了氣脈緣起的界聚覺醒。如跳舞、唱歌、戲耍、賽馬、拔河、摔跤或男女交媾,通過各自的緣 起,他們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界聚的現象,獲得成熟解脫的覺醒。這是波瓦巴大師金剛句的釋論《父子道果》中的觀點。 在《父子道果》中,對具足敬信心和具足精進修持而產生界聚現象的,也有很詳細的論述。下面,我們簡單地講解一下 。

  2.因具足了敬信心,而獲得加持並產生界聚現象,是指修行人以敬信之心,朝拜和瞻仰具有殊勝加持力的聖像,如朝拜拉薩 大昭寺的釋迦佛陀像等聖像;朝拜殊勝的聖地,如印度佛陀成道的菩提金剛座等聖地;或者親近依止大成就者,如在古印度顯密佛法如旭 日般弘揚時期,威德自在的波瓦巴大師等大成就者們,如雪域藏地八大傳承的成就者們,如更青多保松傑大師、龍欽巴大師、沃耶文大堪 布、昂文英頂加措大師、蔣陽欽則大師和蔣貢康楚仁波切等大師,還有當今那些了不起的上師們,那些薩迦派、寧瑪派、噶舉派和格魯派 不分教派的具德上師們。 如果弟子以虔誠心去親近依止這種具德的上師,而上師又降下了殊勝的金剛智慧加持,就能令弟子的身心產生種種的變 化。 比如,令弟子的身體做出各種動作,如跳動、抖動、結手印或展現舞姿;口則發出種種聲音,如自然唱誦祈請頌,自然唱出 各種道歌,或說金剛空行的秘密語言;心中則生起信心、慈悲心和進入三摩地。 這時,弟子的身口意就獲得了智慧灌義的加持,也可以說,弟子的身口意獲得了成熟解脫的界聚,自心相續中,產生了了知 覺受、現見覺受和證悟覺受等三摩地。 《父子道果》開示:「由於身體中四氣的內反,身體得到清淨智慧氣的加持,會出現四種現象:因陽氣內反而跳動;因陰氣 內反而抖動;因中性氣內反而安住;因脫噶智慧氣內反而展現種種的舞姿。」

  3.因具足精進的修持,而產生界聚現象,是指修行者,今生通過修持自己法系的顯密佛法,尤其是精進地修持密宗金剛乘深 廣的生圓次第和殊勝的竅訣,進而身口意出現了成熟解脫界聚的緣起,生起了種種的覺受和體證。 這種界聚現象,已詳細地記載於各教派的經續之中,尤其是記載於甚深的密續之中。 依靠上師降下的加持,依靠這種成熟解脫的緣起,弟子們各自產生了界聚現象,這樣,在弟子們氣脈明點種子字的金剛身蘊 之中,出現了不可思議的不淨、較清淨和極清淨的界聚,這可以說是成熟解脫的加持,可以說是氣脈明點緣起和合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粗 細淨三種緣起和合之道。

  

  由於打開了脈結,產生了粗細淨的體驗,也就產生了粗細程度不同的三摩地覺受。如:

  一種是有漏的以顯相為主的現分三摩 地,一種是有漏的以空相為主的空分三摩地,還有一種是無漏的超越了現分和空分的三摩地,這是現空和合無別的覺受,也就是證悟了現 空無別的菩提三摩地。

  按照《父子道果》的說法,如果能親近到一位具足經驗的傳法上師,弟子通過修持,獲得了殊勝的加持,自身的四大清淨之 氣得到增長,就會在夢境的覺受中,出現種種空行母唱歌跳舞以作供養的情景。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夢境呢? 因為,四大清淨之氣其實是四方空行母的自性。地大為主的四氣,清淨顯現為謝瑪空行母,水大顯現為瑪瑪格空行母,火大 顯現為鼓噶空行母,風大顯現為卓瑪空行母。 眾多的空行母以歌舞來作供養,這些情景,卻容易令修行者生起傲慢之心。這時候,千萬要明白,不能被我慢所轉,應該在 無貪執的究竟自然任運中安住,消除希疑的執著心,明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在修持的過程中,修行者也會有煩惱妄念自然熾盛強烈的時候。由於蘊界和種子字的緣起,修行者自身金剛蘊界中的一切淨 與不淨的種子,會顯現出淨與不淨的境相。 比如,六道的種子會顯現出六道的境界,羅剎的種子「恰」字會顯現出羅剎的境界,清淨的種子會顯現出清淨殊勝的境 界等等覺受。 以上的這些教言,是具足實踐者的無垢金剛句。

  《父子道果》又開示:自身金剛蘊界中,有「嗡阿吽」和心髓的「阿」字,能令修行者生起法報化三身的覺受和證悟。也有 外在的「阿」和「吽」等種子字,令修行者產生空分、增長五毒、滅定和顯相等三摩地覺受。這方面的內容,在道果中有著詳盡的論述。 現在,那些稱自己是道果、大手印和大圓滿瑜伽士的人,當產生了這些或好或壞、或有漏或無漏的種種三摩地覺受的時候, 就把這些顯相和覺受誤認為是一種魔障,這樣,他們就會被執著鬼神的心所束縛,被希疑之心所束縛,結果,反而導致違緣和障礙越演越 烈。 同樣,他的弟子們也被這種好壞希疑的執著心所束縛,違緣和障礙也越來越大了。 這種見地,使得他們被障礙所轉,不安增加,逆緣增長,不得平息。 過去,道果和大手印的論著中講到: 「將有漏轉成無漏,知一義而明多義, 將過失轉為功德,將障礙化作成就。」 所以,修行者不論生起是好是壞的三摩地覺受,只要能在自然任運究竟之中安住,這樣,就可以令一切有漏轉成無漏。

  修行者應該明白,在自身的金剛蘊界中有著清淨的種子和不淨的種子。 當清淨的種子顯現出一些妙境時,修行者很容易對這些妙境產生希求心和我慢心。 當羅剎種子「恰」字等等不淨的種子顯現出魔鬼的境界時,也很容易被疑懼鬼神的執著心所束縛,從而造成了種種的違 緣障礙。 這時,我們要明白,面對這一切的所見所顯,不要希求、疑慮和恐懼,如果能在心性上安住下來,就能轉有漏為無漏, 一切的功德皆於此具足。 要想知道以上一切的甚深教授,明白這氣脈明點種子字的殊勝修法,就必須依止一位具足體證的上師。 修持時,如果遇到了無法消除的大的違緣障礙,就需要依靠具德上師的加持,依照上師消除障礙的竅訣去破除障礙。

  

  古印度威德自在的波瓦巴大師,他親見了真實顯現的金剛總持和智慧空行無我母,並得到傳法和加持,從而獲得了共與不共 的大成就,在他的《金剛句》義疏《父子道果》中,有密宗金剛乘的四種耳傳教授和四邊自性的論述。 四種耳傳教授是:

  

1.灌頂法脈未間斷;
2.加持傳承從未衰;
3.教授真實而無違;
4.敬信之心令充滿。

  

  1.灌頂法脈未間斷

  有三層含義: 首先是指基位的「灌頂法脈未間斷」。 就象古代智慧空行無我母為威德自在的瑜伽師波瓦巴大師進行灌頂一樣,這種灌頂的傳承,祖祖相傳,傳到了自己的至尊上 師,這個傳承從來沒有中斷過,極為清淨。 初修時,修行者從至尊上師處領受廣中略的三種灌頂,以便清淨自己的身口意和所知障等四種業障,這就是基位的「灌 頂法脈未間斷」。 其次,是指道位的「灌頂法脈未間斷」。 先從至尊上師處受持修行教法。出世間道以下的修行者,每日修持四座瑜伽,通過虔誠的修持,可獲得上中下三品無有 間斷的三摩地。 而出世間道的修行者,是指初地到十三地的修行者。 其中,初地到六地的修行者,從化身佛處獲得寶瓶灌頂,令粗濁的脈轉化為細淨的脈,從而證得化身的果位; 七地到十地的修行者,從報身佛處,獲得秘密灌頂,令粗濁的種子字轉化為細淨的種子字,從而獲證報身的果位; 十一地到十二地的修行者,從法身佛處,獲得智慧灌頂,令粗濁的明點轉化為細淨的明點,從而獲證法身的果位。 這樣,從化報法三身佛處領受灌頂,其領受灌頂的次數,並無數量的限定。 最後,是指果位的「灌頂法脈未間斷」。 修到究竟的十二地半(即十三地)的時候,是以十二地為緣起,從三身無別的法性身佛處,獲得名詞灌頂,令粗濁的氣轉化 為細淨的智慧氣,從而獲證法性身的果位。 波瓦巴大師法系的殊勝之處,就在於基道果的一切法,全部都含攝在灌頂的法門之中。

  2.加持傳承從未衰

  這要用密宗金剛乘的四邊來論述,四邊是指: 1)行持之邊; 2)體驗之邊; 3)加持之邊; 4)成就之邊。 行持之邊,是指修持身業的二十種真諦,指消除身障的十八種手印等法門,這是修持身體的氣脈甚深道;指清淨語業的寂怒 本尊等心咒,這是修持口語的甚深道;也指清淨自心的氣脈明點拙火等法門,這是修持自心的甚深道。修持這些法門,需要依止一位具德 的上師。 體驗之邊,是指依靠行持之邊,修行者自身生起十五種三摩地覺受。這時候,修行者容易將這些三摩地覺受誤認為是證 得了佛果的勝觀顯現。 加持之邊,是指依靠體驗之邊,修行者達到五蘊調柔,能夠瞬間調伏猛烈的煩惱,貪嗔執著之心得以消減,身體輕如棉花, 脈(氣脈明點種子)等四種獲得調柔,脫離凡夫的身語意,成就四種果位。 成就之邊,是指依靠加持之邊,修行者證得了初地菩薩以上的果位,在無漏的法性之中,顯現化身的剎土,進而即身獲 得究竟的成就。 如果沒有修持的話,就不可能獲得體驗;沒有體驗的話,就不可能獲得加持;沒有加持的話,就不可能獲得成就。 因為,這四邊都含攝在加持之中,一切都圓滿具足於加持之中,所以,也可以稱之為加持之道。

  3.教授真實而無違

  修行者在產生三摩地覺受的時候,除了有好的覺受之外,也會有上吐下瀉等種種不適的反應,還會出現被羅剎與食肉鬼神等 毆打的境象,這時,一般的修行者會想,這是不是出魔障了,從而會產生怯弱和畏懼之心。不明白甚深竅訣的修行者,會誤認為這就是過 患和障礙。 如果明白甚深竅訣的修行者就會知道,被羅剎和食肉鬼神毆打等現象,只不過是自身蘊界各類種子的緣起顯現,這是三摩地 的覺受,是界聚的現象,也是遠離一切障礙和偏差的殊勝道。 認清三摩地,就能消除三摩地上的障礙;認清魔障,就可消除魔魘的障礙;認清過失,就能將過失轉化成功德;認清障礙, 就能將障礙轉為成就。這是《父子道果》中的開示。貢巴尊者說過:「這一竅訣值一匹駿馬。」

  4.敬信之心令充滿

  修行者自身的成就、障礙、希望和疑懼等等一切身心現象,都是因為氣脈的緣起和合而產生的。 修行者首先應該依止具德的上師,之後去修持,產生真實的體驗,從而生起勝解信,對上師生起如金剛總持一樣的敬信心, 從此,再到他處求法的心也都消失了。 這就是敬信之心令充滿。 以上,就是具足一切甚深道的四種耳傳教授。 如上講解的是甚深不共的顯密論述和竅訣,對於大多數的愚修者來說,對於那些顯密佛法的口頭演說家來說,對於那些沒有 實修過甚深教授,沒有過真實體驗的思維推理者來說,這些竅訣,不一定能派上用場。 這也許很難令大多數的聰明人和愚痴人受益,所以,撰寫本文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提醒一下自己而已。

  善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無上瑜伽士秋英多傑仁波切傳授「嗡啊吽」身語意三字金剛咒
    上師如意寶秋英多傑仁波切開示:「嗡啊吽」三字金剛咒的次第觀修法!
  • 金剛乘的秘密修行原理!【宗薩欽哲仁波切】
    看到這麼多負面的現象之後,試著想一些正面的事。金剛乘非常高深、奧妙,因此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了解的——十萬個弟子之中,可能只有一個能成為好的金剛乘修行人。我們可能認為自己了解金剛乘,在膚淺的層次上,也許我們算是了解;然而,金剛乘的真實意義是極難看透的。因此有些學者把金剛乘稱為自秘教授:如果你能了解,就能獲得解脫;如果不能了解,那麼因為不了解,它對你而言就仍舊是個秘密。
  • 噶燃多吉仁波切簡介
    有一夜,她夢見了一片金黃色的青稞田園,邁入後發現青稞開花,而花中顯現了九股金剛杵的瑞相。瞬時,她擁有了極大的歡喜心與安樂之心。八月十日,晴空萬裡,萬物生機勃勃,雪域神山覆蓋著一層白色的盛裝,巴塘草原牛羊遍地,牧人唱著優美的民歌,仿佛祈禱著仁波切的降臨。這時,遠處的帳篷裡傳來嬰兒的啼哭聲,深山平原間傳來陣陣海螺聲,帳篷頂上駕起一座閃耀著白色光芒的虹,隨後,仁波切誕生。父親
  • 《西藏生死書》與索甲仁波切
    來自西藏舉世聞名的佛教大師索甲仁波切是倍受讚揚之精神鉅作《西藏生死書》的作者,同時也是本覺會「Rigpa」的創辦人和精神導師。 索甲仁波切出生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他在年幼時即被認證為十九世紀大伏藏師索甲列繞林巴(1856-1926)的轉世。
  • 這就是最偉大的善法 ▏噶千仁波切開示
    噶千仁波切7歲時被帶到羅米亞寺,在擺滿法像的房間中,他被要求指認他的上師,當他一見到 吉天頌恭的雕像時,他立刻就說:「他是我上師」。因此他被認證為噶千傳承的持有者。從11歲起 噶千仁波切就開始駐錫管理這間寺院。在悉達欽多傑仁波切指導下修行,噶千仁波切接受了既深且廣的基礎教法(四加行),大手印五支道及那洛六法。
  • 《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示現圓寂
    來自西藏舉世聞名的佛教大師索甲仁波切是倍受讚揚之精神巨作《西藏生死書》的作者,同時也是本覺會的創辦人和精神導師。敏珠林的傑尊康卓仁波切解釋道:「仁波切現在對你們傳的法通常是需要我們佛教徒翻山越嶺走遍世界,追隨上師後再要花好些年的功夫不斷奉獻忍受各種考驗後,才會有上師願意給我們如此深奧的口訣開示,我們有幸能從仁波切那裡得到這種智慧,這是無比的加持
  • 《西藏生死書》作者 | 索甲仁波切示現圓寂!
    仁波切個人對於心性的體悟是如此深奧,許多藏人上師描述到他們的觀察:仁波切在遍滿的心性中創造了一種特殊的氛圍,讓來自他上師們的加持可以穿透…聽眾宛如真的見到了這些上師,因而得以親自體驗超越凡夫心面向的傳遞。正因他這種不可思議,毫不費力傳遞心性的天賦,現在,甚至有上師遠從藏地而來,請求指引心性。這些上師們知道能像他這樣介紹心性的人寥寥可數。
  • 南開諾布仁波切傳
    TheVoidOne根據幾個仁波切的傳記版本綜合編譯整理藏曆地虎年(公元 1938 年)12月8日,南開諾布仁波切出生在東藏德格宮拉地區一個名叫古格的村子裡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名叫卓瑪澤寧,是德格政府的官員,母親名叫耶西秋真。
  • 塔爾寺法臺--格嘉仁波切
    上師仁波切八歲時,塔爾寺歐曲仁波切為主的諸位仁波切共同商議決定:將上師仁波切認定為第七世格嘉活佛的轉世靈童,並被塔爾寺各大小仁波切,眾大小堪布以及寺院三千多僧人迎請進駐格嘉仁波切府邸,現為塔爾寺第103任法臺。仁波切自幼在塔爾寺拜多位高僧大德為師,他天資聰慧、精進聞思修學、謹嚴持戒、很快便圓通顯密教法,22歲即獲得林賽格西學位。
  • 大伏藏師——秋吉林巴大寶法王晉美巴登仁波切
    阿秋喇嘛盛讚尊者的大圓滿成就,直言你我都是一樣,縱使殺二百頭犛牛與放生二百頭犛牛都等無差別。直到2012年12月29日,尊者在證悟境界中已圓滿了一切有相的修行,故完全停止所有念誦及儀軌的修持,代之以日以繼夜不斷的禪定修持,尊者當時長期打坐至夜不倒單,到後來24小時醒夢行坐說話做事等一切時皆不離於光明定境,已無上座下座入定出定之區別。
  • 多傑雄登
  • 像鳥蛋一樣大的舍利,地球上只有兩顆......
    這些仁波切的精彩圖片,願您一見,就立馬能種下未來解脫的種子,啟動您的解脫程序,提前脫離輪迴苦海,提前成佛。勿忘眾生苦,世上苦人多。秋英多傑仁波切脫落的牙齒,長出了無數的五彩舍利。注意!仁波切的舍利,很多是他人還活著時就長出來的,並非圓寂後長出來。
  • 直貢噶舉大成就者噶千仁波切
    目前仁波切主要旅居美國教化眾生,深具慈悲心的仁波切,以其高齡,每年不辭辛勞地於世界各地奔波傳法,傳法據點遍及美國各州、加拿大、瑞典、波蘭、烏克蘭、德國、法國、以色列、俄羅斯、越南、香港、日本、新加坡與臺灣。仁波切座下的弟子無數,無一不被仁波切和煦溫暖的慈愛與教法所攝受。
  • 頂果欽哲仁波切生平
    在他出生後,當時最具影響力且備受尊崇的著名學者、禪修大師麥彭仁波切為他取名為「札西帕久」,後又給他授與文殊師利的灌頂,並說:「我將照顧你未來的一切生活。」頂果欽哲仁波切1歲時,一位薩迦派的喇嘛羅德旺波(蔣揚欽哲旺波仁波切的第一位薩迦派弟子)來到他的家中,為他祝福並誦經祈求諸佛賜福,並說他是蔣揚欽哲旺波仁波切的轉世。
  •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文殊真實名經儀軌
    ,大乘無量的發心是要度脫廣大的眾生,所以廣大 然後呢,也要具足金剛乘的廣大的方便 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因為我們本具的佛性,所以我們和文殊菩薩是無二無別的 我們要這樣想,這個地方就是文殊菩薩的剎土 請聽仁波切口傳 仁波切現在要給《文殊真實名經》的口傳 仁波切藏文誦讀。。。。
  • 【南開諾布仁波切】專訪南開諾布仁波切 —— 如何每天有效的自我修習「大圓滿」?
    對跟我一樣較少接觸傳統宗教的人來說,「仁波切」這個稱謂,可說是一知半解。因此,藉著這次訪談,我初淺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其中學問很大。待我約略解釋一下。「仁波切」是直接從藏文的音翻譯過來的「人中之寶」的意思。是藏傳佛教對上師,或是對被認證為前世高僧轉世的喇嘛的一種尊稱。據說,從小被稱為仁波切的人,主要是因為前世的修行證量高,不見得這一世就有好修為。
  • 【嘎瑪仁波切分享】吉美嘉偉尼固(無畏如來芽尊者)略傳
    在此聖上師處(吉美林巴)由吉美嘉偉尼固(如來芽尊者)聽聞了光明大圓滿法。母親又說:「我也是這樣想的,但別人聽了也許會不高興。所以你現在就去衛藏,一定要完成修法事業。」並給他一個銀元寶作為費用。於是,他從家鄉逃出,經拉薩到了山南。在亞爾隆水晶巖洞,拜見了在那裡修行的德珠千·吉美聽列威色仁波切,向他講述自己的經歷。吉美聽列威色說:「很好!您現在去我的上師吉美林巴處,在那裡請教訣竅,並按照上師的指點去修行,就會好的。」並寫了一封舉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