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和尚我要拔一拔羅漢果生態鏈的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事。
羅漢果在廣西可以說是人盡皆知的一種茶飲消耗品,它出現在所有與飲食有關的地方,飯店,茶樓,餐館,ktv,大排檔,菜市幾乎都有賣,它遍及每一處。似乎羅漢果並不稀奇,也並沒有那麼珍貴。但是你真的了解嗎?
先說說羅漢果的根源,羅漢果發源於桂林永福縣龍江鄉,這裡地屬原始生態,風景秀美,羅漢果的藥用價值也與這裡的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緊緊相關。
自古這裡的人們就發現了羅漢果所蘊含的藥用以及食用價值,最早人們熟知是它因為羅漢果屬一味中藥材,出現在藥房裡,藥物的配方裡。漸漸地,在生活中羅漢果快速的普及開來。
羅漢果獨特的功效與舒適的口感慢慢被市場所認可,需求越來越旺盛,但是由於羅漢果自然繁植慢,栽培管理繁瑣,以及對自然生長環境的苛刻要求,導致市場供不應求。於是開始有生物公司介入,人工培育新型的苗圃用以大面積種植推廣。由此羅漢果開始走出龍江,周邊的縣份開始用水田旱地種植,羅漢果的需求缺口得以補上,產業也越發廣闊,經過幾年的發展,羅漢果在廣西已經是垂手可及的普通食物,市場衝斥各種廉價羅漢果,普通大眾也慢慢接受了這一現狀,覺得羅漢果就是幾毛錢一個的廉價商品。
-在這裡小和尚要告訴你,你們錯了,你們買到的是羅漢果裡面最低級,質量最差的混雜品,且聽我細細說來:
龍江鄉以外大面積低海拔栽培的羅漢果脫離了原有環境(高海拔,高山密林,自然生態區,豐富高品質的水質,原始土地的無菌土壤,早晚大溫差)營養與藥性相比之前已經丟失了一半,大批量生產的過程中烘焙技術的落後以及為了出品的速度,(烘焙商與種植戶分離)烘焙商降低了烘焙時間周期,本來好的果需要慢火烘焙10天半月,往往在這種情況下就是三天出爐,這樣的漢果外觀看不出來太大區別,但是裡面截然不同,由於火太急,導致果的表殼已經局部脫水了,果的內核表面被燙焦,果核中心又不夠乾燥,這種果有幾種特點,
茶色偏黑,有澀味,明顯的火煙味,性熱,以及大量營養元素流失,往往市場上售價8-1.5元左右,這樣的羅漢果幾乎沒有什麼價值,且由於上列原因導致漢果的保存期不長,裡面不乾燥的地方容易發黴變質,所以有一些外在完好的果撥開發現已經變質。
(木納的第二代羅漢果採用電子恆溫室電烤脫水,10-15天的烘焙周期,使果子由外至裡全部完全脫水,極度乾燥,茶色啤酒色,不會渾濁,茶水甜度高,味純,保存得當一般保質周期在12-18個月。),非常便宜的羅漢果大部分是劣質的,他們充斥在幾乎所以的藥店,餐館,菜市,乾貨市場,往往身邊的人喝的最多的就是這樣低品質的羅漢果,真正好的龍江羅漢果供不應求,或是政府特供,或是出口東南亞以及歐洲,木納公司把住源頭,常駐原產地挑選最優質生果,對比喝過木納十八羅漢,你會發現羅漢果的原味原來是這樣,「不識羅漢果真味,只緣身在劣果中」。
這裡透露給大家,最好的羅漢果一定是產自羅漢果發源地永福龍江鄉的高山果,那裡匯天之氣,生之沃壤,每一個這裡生長的果子都有一種自然靈氣。所以並非永福產的就一定是好品質的,追溯源頭,物本原味,木納小和尚願意付出全力去給客戶尋找最好的羅漢果。溯源永不止步,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