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事件不斷增多 4大關鍵技術或壓倒網絡安全防線

2020-12-14 財經產業網

網絡安全事件不斷增多 4大關鍵技術或壓倒網絡安全防線

2020-11-19 09:53:09 來源:科技日報

自網絡安全首次出現在《全球風險報告》中以來,不到十年時間,它已成為全球經濟中最重要的系統性問題之一。目前,全球總支出已達到每年1450億美元,預計在2017年至2021年期間將超過1萬億美元。網絡安全事件不斷增多,但這只是一個新的、日益嚴重的問題的冰山一角。

11月16日,世界經濟論壇官方網站發布了《未來系列:網絡安全、新興技術和系統風險》報告,重點介紹了新興技術環境中內在隱患和系統性風險所帶來的日益嚴重的威脅。報告稱,展望技術的發展趨勢,呈現的是一幅複雜性、速度、規模和相互依存程度不斷提高的圖景。新興技術環境將「壓倒」目前部署的許多風險減緩措施。如果現在不進行幹預,就很難保持對未來全球增長所依賴的新興技術的信任度及其完備性。

「安全支離破碎的日子已經過去。如果我們要在創新上超越攻擊者,那麼安全性必須更加主動,更加經得起未來考驗。」美國帕洛阿爾託網絡公司的執行長兼董事長尼克什·阿羅拉說。

4大關鍵技術或壓倒網絡安全防線

報告指出,技術將為應對全球挑戰提供關鍵的解決方案。此外,可以期待科技在公共衛生、氣候保護、為最貧窮國家提供新的經濟機會、發展農業以養活全世界人口以及使公共和關鍵基礎設施更安全和更高效等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其中,未來5—10年,互聯設備與網絡、人工智慧、量子計算、身份和訪問管理方法這4種最具代表性的技術將極大可能改變全球數字格局。世界未來的繁榮將越來越依賴這些技術的變革。對於全世界而言,它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希望,還有可能壓倒全球安全防線。

第一代基於人工智慧(AI)的網絡攻擊工具已經出現,並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攻擊者正在使用AI。深度偽造已被用來製造新的網絡攻擊載體,語音模擬軟體已經被用於大型網絡盜竊中。

同時,許多實體對集中支撐基礎設施和一套共享服務(包括雲、ISP、硬體、軟體和設備供應鏈)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這將會導致高價值共享資源的攻擊面出現,其具有很高的攻擊概率,並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系統性影響。

一臺功能足夠強大且經過糾錯的量子計算機將解決密碼學方法所依賴的一些經典數學問題。然而,如果惡意使用,它可能會破壞數字經濟所依賴的世界數字基礎設施的加密基礎。

此外,隨著下一代身份系統的出現,社會將越來越依賴其在關鍵應用程式中的使用。越來越複雜的網絡安全威脅者將會利用其中的漏洞,而高價值的身份生態系統很可能會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15項幹預措施助力集體應對挑戰

報告指出,面對新的系統性風險,網絡安全工具不僅要保護系統安全,還要確保互連的業務和社會流程的完整性及彈性,需要採取全新範式和集體行動,致力於克服網絡安全能力短缺、技術和政策方法碎片化、現有的網絡操作安全方面功能和技術的不適用性、對安全開發新興技術的支持(知識、指導、研究投資)和激勵(市場力量、監管)投資不足以及問責制模糊等關鍵問題。

「了解數位化的動態及其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在網絡安全風險方面,是董事會公司治理責任的基本組成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共同進行以技術為主導的轉型和對網絡安全的投資。」瑞士信貸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羅納說。

報告為安全與技術社區、行業和政府領導以及國際社會提供了15項幹預措施。報告認為,僅在單個企業層面採取行動已不足以應對報告提出的一系列複雜的生態系統範圍的挑戰。

首先,安全和技術界需要優先考慮一些幹預措施,以改善集體應對措施。這對於網絡安全運營和在企業和關鍵國家基礎設施內有效控制網絡風險至關重要。

其次,行業和政府領導層需要制定一套政策,鼓勵採用安全解決方案,並鞏固生態系統不同組成部分之間的更大程度的信任和透明度。這些措施包括:澄清責任問題,減少當前擔保和監管模式中的摩擦,以及促進數據和數字服務的國際商業和貿易。

最後,國際社會也必須進行幹預,確保以一種包容的方式解決安全問題,從而使新興技術更具包容性。需要特別注意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以及為減少跨境網絡犯罪而作出集體努力的必要性。

相關焦點

  • 【網絡安全】疫情之下 更要守好網絡安全防線
    在這次抗疫工作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信息通信技術作用凸顯,廣泛應用到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與此同時,守好網絡安全防線,對於全面戰勝新冠疫情至關重要。此外,詐騙分子也紛紛活躍,利用疫情熱點藉助社交等網絡服務,不斷升級迭代網絡詐騙腳本套路,無所不用其極的實施詐騙活動,騙取網民錢財增加社會治理難度。3、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成為難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運用大數據等手段,加強疫情溯源和監測」,大數據技術第一次大範圍應用於公共安全危機事件,為「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 網絡安全分析之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
    網絡安全保障工作要真正的實現其應有的效果,科學合理的網絡安全分析工作的實施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網絡環境作為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多元化環境,其可能出現的網絡安全問題的種類也是處在發展變化的狀態下的,基於這種複雜性的特點,大數據技術在分析工作中的應用就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
  • 構築網絡安全的鋼鐵防線
    中國已經成為網絡大國,網民人數、網購規模、第三方支付、公共服務行業及政務網絡化程度均已位於世界前列,特別是隨著5G技術的廣泛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和智慧城市發展迅速,我們進入了「一切皆可編程、萬物均要互聯、數據驅動業務」的數字時代,高速發達的網際網路成為媒介橋梁,讓分處各地的民眾互通有無,重要信息瞬間便可以傳遍全世界。
  • 網絡安全是什麼?怎樣樹立正確網絡安全觀?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絡安全產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於未然。
  • 一位網絡安全工程師的春節故事
    今年已經是綠盟科技團隊網絡安全工程師劉鍾第五年參加春節值班了,這段時間他和團隊成員幾乎「7×24」小時在線應急,實時監測各類網絡攻擊、排查電信詐騙風險。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春節期間全國網友幾乎都「指尖很忙」。
  • 全球頂級網絡安全專家縱論網絡安全技術
    網絡空間安全實際是高層次人才的競爭。在2013年以前全國有96所高校涉及信息安全專業,總體來說,高層次人才最為迫切。目前,國際上約60所大學有網絡空間安全的碩士學位,以晶片安全、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安全等為主要方向。網絡空間安全已經滲透到網絡空間的各個部分,加強網絡空間基礎研究和掌握核心技術是解決網絡空間安全的關鍵,我們應該培養更多碩士、博士等高層次人才。
  • 《網絡安全「朱日和」》第4期:臺美多方開展網絡攻防演練 網絡安全「朱日和」時不我待
    谷立言表示,如今面對的最大威脅,是惡意行為者企圖用社會及網絡的開放性,威脅產業、政體以及關鍵基礎建設的完整性,包括金融體系及電信網絡,企圖竊取營業機密等。他還提到,美國正在快速深化與臺灣地區的網絡安全合作,幫助臺灣地區加入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自動指標分享系統」(Automated Indicator Sharing),快速分享網絡威脅指標。
  • 安全,是防線也是底線!「護網」行動築牢網絡安全「防護牆」
    保護網絡安全成了時代發展的新課題。中國石化廣西石油北海分公司開展網絡安全「護網」行動,提高全員信息安全意識,積極落實網絡安全各項防護措施,消除網絡安全風險隱患,確保國有企業信息安全。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生命財產安全。如今,網際網路更全面、更直接、更深入地進去尋常百姓家,我們的生活工作,從辦公到出行、吃飯、購物,都離不開網際網路。安全既是防線也是底線,網絡安全事關人身財務安全。
  • 安次區舉辦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暨網絡安全培訓會
    安次區舉辦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暨網絡安全培訓會 2020-12-03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夏網絡違法行為查處率同比增長57.2% 網絡安全防禦能力建設不斷...
    12月4日,記者從寧夏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寧夏公安機關與各地各單位合力攻堅、聯防聯控,努力保障全區重要網絡系統安全平穩運行,全年沒有發生重大網絡安全事件。2020年寧夏網絡違法行為查處率同比增長57.2%,源頭治理各類有害信息6.5萬餘條,服務群眾和社會能力不斷提升,網絡空間綜合治理能力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底,寧夏有網站1.3萬家,網際網路寬帶接入用戶近160萬戶,移動端網民達700萬人。大數據、物聯網、「網際網路+」普遍實施,IPv6、5G技術大量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推廣,潛藏著大量難以覺察的安全風險。
  • 思科網絡安全報告系列 | 揭示中小企業網絡安全10大誤區
    您應關注哪些方面才能保持安全?在精減員工的同時,如何保護您的組織免受網絡攻擊?  在本報告中,我們探索並揭示了有關中小型企業網絡安全的 10 大誤區。 當然!本報告旨在讓您深入了解網絡安全如何在增強中小型企業能力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確保中小型企業不僅能夠生存下來,而且能夠蓬勃發展並加速取得成功。如何做到這一點?
  • 日照市開展網絡安全專題培訓
    12月14日,全市網絡安全工作培訓班舉辦,旨在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當前網絡安全形勢,強化各級網絡安全意識,更加紮實有效地推動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落實和相關工作開展,進一步提升全市網絡安全工作能力水平。
  • 築牢網絡安全之基 保護人民群眾信息安全——新時代我國網絡安全...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的話語,為推動我國網絡安全體系的建立,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領導下,我國不斷完善網絡安全工作頂層設計,有效治理網絡空間亂象,為保衛人民群眾信息安全築牢防線,取得了一系列矚目成就。
  • 「新春走基層」一位網絡安全工程師的春節故事
    今年已經是綠盟科技團隊網絡安全工程師劉鍾第五年參加春節值班了,這段時間他和團隊成員幾乎「7x24」小時在線應急,實時監測各類網絡攻擊、排查電信詐騙風險。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春節期間全國網友幾乎都「指尖很忙」。
  • 傳統網絡安全技術
    典型的網絡攻擊包括但不限於惡意軟體、殭屍網絡、釣魚網站、流量攻擊、垃圾郵件等等,這些攻擊不僅對個人用戶和企業造成損失,更重要的是會危害國家經濟甚至國防安全。在過去的數十年間,技術研究人員開發出多種保護網絡安全的方法。
  • 以查促改築牢安全防線 藁城區委網信辦持續開展網絡安全檢查
    以查促改築牢安全防線 藁城區委網信辦持續開展網絡安全檢查 2020-09-25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次區委網信辦舉辦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暨網絡安全培訓會
    12月3日,廊坊市安次區委網信辦舉辦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暨網絡安全培訓會。培訓會以防攻擊、防破壞、防洩密、防重大網絡安全故障為重點,旨在檢驗提高全區網絡信息的安全防護能力以及對安全事件的監測發現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 大數據技術在網絡安全分析之中的作用!
    不斷增加的數據量、隨著計算機軟硬體技術使得數據的傳輸速率加快,網絡安全要想在一定的時間內對龐大的數據進行有效的檢索,需要提升對數據採集、處理方面的速度,同時也要確保數據的有效性。流動性數據的增加,使得數據所涵蓋的種類更加的廣闊,使得網絡安全分析也需從多角度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網絡安全分析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 年終盤點|2017年網絡安全行業大事記
    2016年,烏克蘭電網遭受黑客攻擊導致大規模的停電,攻擊持續大約30分鐘;舊金山地鐵被勒索軟體攻擊使乘客可以免費乘坐地鐵等事件都使關鍵基礎設施遭受巨大的損失。據《2018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雖然絕大多數針對關鍵和戰略系統的網絡攻擊並未成功,但是即便如此,數量眾多的網絡攻擊嘗試也昭示著全球面臨網絡攻擊的風險在不斷提升。
  • 網絡支付安全為先
    網絡支付安全為先   □張千千  以前手機丟了,損失的只是一部手機。如今手機丟了,卻可能賠上全部身家,甚至背上貸款。前不久,一位網友家人手機被盜後的一連串遭遇引起熱議。不法分子利用機主手機卡,進行一系列操作就能綁定機主銀行卡辦理貸款,進行充值和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