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2020年新冠疫情原因,東京奧運會延至2021年夏季舉行,東京奧組委開始退票了。日本共同社援引消息人士24日消息稱,東京奧組委計劃從11月起開始受理希望退票者的申請。據報導,東京奧組委此前通過官方網站售出奧運會門票約448萬張、帕運會門票約97萬張。雖然已售門票在延期後仍在原則上有效,但考慮到一些購買者因延期導致無法觀賽,故接受退票。
2013年9月7日,亞克.羅格宣布2020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是東京。東京申辦成功後,成為繼巴黎(法國)、倫敦(英國)、洛杉磯(美國)和雅典(希臘)後的世界第5個至少兩次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城市,同時也是亞洲第一個。奧運會作為世界第一大體育賽事是其他體育賽事無法媲美的,也因此,從申辦到最後獲得舉辦權的競爭很激烈,光這個過程的投入都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是,一旦獲得舉辦權,並成功舉辦,會給舉辦的城市,舉辦的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紅利,同時,可以通過奧運這個體育盛會展現國家風貌,帶熱後續的旅遊經濟。而舉辦2020年奧運會,對於日本就更不簡單。
日本曾經受益於奧運經濟。1964年,為了向世界彰顯日本已經走出二戰瘡痍,為了給全世界樹立一個愛好和平的形象,當年,日本舉全國之力,舉辦了一場巨大的體育盛會。為了能看上奧運會,當時的日本家庭幾乎都購買了一臺電視機,大大促進了日本電視機行業以及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以至於日本產的電視機,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佔據了世界電視機市場的主導地位。在交通方面,為了應付奧運會龐大的交通需求,在東京和大阪之間建成了日本第一條新幹線,並且,東京還建造了兩條地鐵線路,八條主要的高速公路。通訊方面,建造了一條海底通訊電纜,用來向美國以及歐洲國家轉播奧運賽事。可以說一屆奧運會,為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經濟的發展和80年代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
正因為奧運會能帶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2020的東京奧運會成了日本歷史上,首相任期最長的安倍晉三的執念。但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舉辦奧運會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主場館於2019年11月30日全面竣工,同年12月21日舉辦設施啟動儀式後正式啟用 ,總建設費用約1569億日元。東京奧組委經過幾年反覆修正,2020東京奧運會的經費,估算在1.35萬億日元左右。如此巨大的投入,說是安倍晉三的一次豪賭一點也不為過。安倍第二次上臺後,就對日本經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即通過溫和通脹模式來刺激經濟,也被稱為「安倍經濟學」。政策實施後,日本股市大幅回血,包括豐田、索尼在內的大企業也紛紛創下高收益。但是,這種日元「貶值」受益的都是大公司,增加了普通居民支出,貧富差距拉大,沒有讓日本走出困境。可以說安倍比任何人都想舉辦奧運會,以此來提振日本經濟。
所以說,日本想通過成功舉辦奧運會,不僅僅是要提振2020年這一年的經濟狀況,而是要挽回近幾年的經濟頹勢。2020東京奧運會從2013年開始籌備以來,可以說一路坎坷。政府熱衷,而民眾並不買帳。早在2015年,日本媒體就組織過一次輿論調查,約有81%的受調查群眾反對建設東京奧運會主場館;2019年7月23日,日本反奧運人士集聚東京,抗議政府承辦奧運會。接著,在會徽和場館設計上,也相繼曝出抄襲醜聞。2016年,據英國《衛報》獨家報導,為申辦奧運會,東京申奧小組曾支付國際田聯聯合會前主席之子帕帕·馬薩塔·迪亞克130萬歐元。這起醜聞的一方當事人國際田聯前主席拉明·迪亞克因涉及受賄調查目前已被禁止離開法國。
拋開這些,現在新冠病毒是東京2020奧運會最大的不確定性。國際奧委會3月24日宣布,在與東京奧組委、日本政府和東京都政府討論後,決定推遲東京奧運會舉辦時間至2021年夏天,延期後的奧運會名稱仍保留「東京2020奧運會」。安倍晉三稱,這一方案是他向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提出的。並徵求了川普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