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NASA
字幕製作:哇喳
202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月球到火星探測戰略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了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的任務目標,取得了能夠造福於人類的重大科學進步,並恢復了美國本土的載人航天發射能力。與此同時,NASA的專門小組迅速採取了行動,協助國家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
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表示:「NASA在疫情期間表現出的韌性和毅力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與美國商業夥伴一起創造了歷史,作出了開創性的發現,推動了科學進步,進一步深化了航空研究和技術研發,甚至還參與了抗擊COVID-19疫情的鬥爭。我們度過了充滿挑戰的一年,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並為持續的成功開闢了道路。」
NASA對美國聯邦政府應對COVID-19疫情的援助包括研發AMBUSTat表面淨化系統,NASA工程師們在短短37天內研製出VITAL呼吸機,以及用於治療COVID-19患者的Aerospace Valley正壓頭盔。
2020年,太空人自2011年以來首次從美國本土發射至國際空間站,這也是有史以來太空人首次乘坐美國商用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2020年是人類持續駐留空間站的第20年,載人「龍」飛船完成飛行後返回美國海岸,使開展更多的載人月球探測關鍵科學研究成為可能。
NASA推進了阿爾忒彌斯計劃下的無人(機器人)和載人探月計劃,2021年的第一批兩部機器人探測器交付工作正在進行中,任命了阿爾忒彌斯任務太空人,並明確了阿爾忒彌斯3號(Artemis III)任務的科學優先事項和活動,該任務將於 2024年將首位女性太空人和下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
機器人無人探測和載人探測攜手共進,前者將引領更智能、更安全的載人探測任務。NASA於2020年7月發射了火星2020(Mars 2020)「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車任務,目前距離目的地僅剩不到一半的行程。藉助太陽系之眼(Eyes on the Solar System,簡稱EOTSS)應用程式,可對火星車進行實時跟蹤。
NASA與8個夥伴國家籤署了《阿爾忒彌斯協定》(Artemis Accords),在鞏固太空探索國際合作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該協定遵照《外層空間條約》(Outer Space Treaty)和其他國際協議,以建立一套原則用於指導參與NASA探月計劃的國家間合作,例如全面、及時、公開發布科學數據。通過承諾遵守《阿爾忒彌斯協定》的原則,NASA及其合作夥伴將幫助確保人類在太空領域享有和平與繁榮的未來。
NASA首次發射的冥王號(Origins, Spectral Interpretation,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Security, Regolith Explorer,太陽系起源、光譜解析、資源識別、安全保障、小行星風化層探索者,OSIRIS-REx)探測器於2020年10月20日觸到了小行星貝努(Bennu),並採集了樣本。這些樣本將於2023年返回地球。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是NASA即將發射的下一臺太空望遠鏡,在2021年發射升空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發射目標定暫定於2021年10月31日。
在太空發射系統的級間部分可以看到NASA「蠕蟲」標誌。
圖片來源:NASA
從月球到火星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NASA將發送新的科學儀器和技術演示來研究月球,從2024年起將太空人送至月球表面,此後每年大約進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並將與其商業和國際合作夥伴共同建立可持續的月球探測。2020年,NASA完成的工作包括:
2020年1月初,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的核心級從位於紐奧良的NASA米喬德組裝廠(Michoud Assembly Facility)被運輸至位於密西西比州聖路易斯灣附近的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Stennis Space Center),工程師們在那裡進行整體整合測試(Green Run test)。
完成一系列結構測試,以評估SLS火箭的上面級和四個核心級結構,還訂購了額外的18臺RS-25發動機和火箭助推器,繼續為阿爾忒彌斯2號任務和3號任務(Artemis II和III)製造火箭,並為未來SLS發射任務完成了一次助推器的點火測試。
完成對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臺39B的升級和改裝,為進行阿爾忒彌斯任務做好準備。探索地面系統(Exploration Ground Systems)團隊還對發射倒計時部分進行了模擬,通過模擬發射為加注過程做好準備,並開始為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Artemis I)發射組裝火箭。
完成對獵戶座(Orion)飛船嚴格的測試活動,安裝了四個太陽能電池陣列機翼,並安裝了三個太空飛行器適配器拋棄式整流罩面板,為執行阿爾忒彌斯1號(Artemis I)任務的飛船安裝了前艙蓋,並為阿爾忒彌斯2號和3號任務(Artemis II和III)製造飛船。
完成一系列著陸器技術研究,為人類著陸系統(HLS)方案徵集鋪平了道路。NASA自此與三家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 Federation),Dynetics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以推進其HLS設計工作這三家公司最近都通過了認證基準審查,確定了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月球軌道上開發「門戶」(Gateway)的計劃實現了以下幾個裡程碑:
NASA授予了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一份合同,用於建造「居住和後勤基地」(HALO),該基地將成為登月前哨基地的乘員居住艙。作為初始「門戶」功能的基礎,HALO將與「動力與推進元件」(PPE)一起發射升空。
「門戶」發射時,將攜帶兩臺太空氣象儀器,以幫助未來的載人任務預測空間氣象。SpaceX作為第一家獲得再補給合同的公司,將負責提供新的實驗和其他補給。
NASA與國際合作夥伴就「門戶」合作達成了三項預期協議中的兩項,並預計將在一個月內完成第三項協議。根據10月敲定的協議,歐洲航天局(ESA)將構建一個大型居住艙、通信系統和加油艙。加拿大航天局(Canadian Space Agency,CSA)於11月籤署了協議,將提供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包括下一代機械臂Canadarm3和用於有效載荷安裝的機械臂接口。
To prepare for future crew missions, the agency:
為準備未來的載人探測任務,NASA完成了以下工作:
於2020年1月舉辦了新一批太空人畢業典禮,迎接11名新成員加入太空人團隊。2020年12月,幾名新太空人被提名加入阿爾忒彌斯任務,成為18名任務成員中的一員。
通過#BeAnAstronaut項目宣布招募太空人候選人,吸引了12000多人申請新一代阿爾忒彌斯太空人。NASA將於2021年下半年選出最合格的候選人。
對空間站上三個不同任務時期的太空人開展研究,並繼續在美國和德國使用地面模擬方法來提供關於隔離和其他情況的數據。
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科學技術進展包括:
作為其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CLPS)計劃的一部分,NASA為擬定於2021年登陸月球的前兩次商業月球交付項目分配了一套有效載荷,並向Masten Space Systems公司、Intuitive Machines公司和AstRobotic太空機器人公司授予了任務訂單。
NASA及其合作夥伴研製優化了名為「PRIME-1」的鑽機和測水有效載荷,這些工具將搭載在揮發物調查極地探索月球漫遊車(Volatiles Investigating Polar Exploration Rover,VIPER)發射並於2022年送往月球。
繼較早期的申明之後,NASA發布了關於「月球表面有效載荷和研究調查」(PRISM)的首次召集令,並於2020年12月初收集了反饋。
引入阿爾忒彌斯營地(Artemis Base Camp)概念,該概念要求NASA及其合作夥伴在月球上建立可持續的人類駐留所需的基礎設施。
對有人和無人駕駛漫遊車概念進行行業投入和推動。
NASA選擇了四家公司從月球上收集少量月球月壤,並將其所有權轉讓給NASA,作為原位資源利用(in-situ resources utilization,ISRU)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夥伴關係的早期示範。
NASA概述了當前對月球的投資將如何為將來的探索做準備:
火星2020「毅力號」火星車在一次徵文比賽中得名,它將尋找火星上遠古生命的跡象並收集樣本送回地球。
「毅力號」火星車攜有許多關鍵的儀器和技術,包括一研究太空衣材料的實驗,以及一種從二氧化碳中製造氧氣的新方法。為在著陸期間採集數據,火星車上安置了專門的傳感器,而一種稱為「地形相對導航」(TRN)的自動領航技術將幫助火星車於2021年2月安全登陸火星。
火星車上還搭載了智能直升機(Ingenuity Helicopter),這將是首架嘗試在另一個星球上進行受控飛行的飛機。
太陽系及更遙遠的探測
技術人員正在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一個關鍵組件:可展開塔式組件(Deployable Tower Assembly)進行檢查,該組件可以在太空一次性完全展開。
圖片來源:諾斯羅普·格魯曼
2020年,NASA還為望遠鏡重新命名了太空圖標,通過望遠鏡幫助確認在月球新區域是否存在水。2020年的亮點包括: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完成了一系列嚴格的環境測試,包括綜合系統測試,地面部分測試以及最終的聲學和正弦振動測試。
2020年是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在軌運行30周年,並在2020年繼續取得突破性發現,例如系外行星「北落師門b」(Fomalhaut b)的消失,以及迄今為止關於一個中型黑洞的最佳證據。
天文學家利用凌星系外行星巡天衛星「苔絲」(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TESS)和退役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數據,確認了第一顆圍繞白矮星運行的行星。
在通過紅外光研究宇宙超過16年之後,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任務於2020年1月結束。
科學家首次使用NASA的索菲亞平流層紅外天文臺(SOFIA),在月球光照面發現了水。
來自退役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的數據顯示,大約一半的類日恆星可能在宜居帶擁有巖質行星。
NASA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展示了月球和地球曾經如何共享磁場。
廣域紅外巡天望遠鏡(Wide Fiel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更名為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該名稱來自NASA首位首席天文學家南希·格雷斯·羅曼。它將研究長期以來的天文學謎團,例如宇宙膨脹背後的力量,並搜尋太陽系以外的遙遠行星。
來自15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0多名參與者參加了於2020年5月舉行的太空應用程式COVID-19挑戰賽(Space Apps COVID-19 Challenge)。2020年10月,來自世界各地的26,000多名參與者參加了線上太空應用挑戰賽。
在太陽物理學方面,NASA與歐洲航天局(ESA)聯合發射了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旨在觀測太陽兩極。ESA於9月向科學界和廣大公眾發布了太陽軌道飛行器的首批觀測數據。
太陽從其最近的沉睡中甦醒,太陽黑子和耀斑從太陽表面冒出,這是一個新的太陽周期的跡象,NASA討論了第25個太陽周期將會是什麼樣子。
科學家繼續觀察地球磁場中一個異常弱點並建立模型,以監測和預測未來的變化,幫助應對未來對人造衛星和人類的挑戰。
2020年8月,NASA選擇了五項任務概念研究建議,以幫助增進對太陽動力學、不斷變化的太空環境以及與地球相互作用的理解。
NASA宣布選拔8個新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啟動了其跨學科天體生物學研究聯盟(ICAR)計劃。
NASA的朱諾號(Juno)木星探測器上的木星紅外極光繪圖儀(Jovian Infrared Auroral Mapper , JIRAM)提供了木星的最大衛星:木衛三(蓋尼米得,Ganymede)北極的首批紅外測繪圖像。
NASA選定了四項「發現計劃」(Discovery Program)調查,以開展新任務的概念研究,這些研究重點關注NASA正在進行中的任務或近期選擇的任務重中未涵蓋到的引人注目的目標和科學。
在OSIRIS-REx接觸小行星Bennu的兩天後,圖像證實了其採集的材料足以滿足其主要任務需要。
2020年,還包括NASA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Planetary Defense Coordination Office)完成的幾項高顯示度的活動,包括近距離接近近地小行星2020 OR2以及NEOWISE彗星的飛掠。
NASA成立了火星樣本返回獨立審查委員會,以評估其與ESA合作從火星運回首批樣本的早期構想。該委員會的報告以及NASA於10月份的回應顯示,NASA現在已經準備好進行火星樣本返回任務。
2020年,NASA的科學任務部增設了一個新部門,即生物和物理科學部,重點關注是近地軌道內外的科學發現。
人類在太空
如圖所示,SpaceX的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抵達國際空間站進行對接。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和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一起登搭乘飛船與和諧艙(Harmony)對接。
圖片來源:NASA
2020年,進入近地軌道和國際空間站的機會擴大至更多的人、更多的科學和更多的商業機會:
NASA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赫(Christina Koch),安德魯·摩根(Andrew Morgan),傑西卡·梅爾(Jessica Meir),克裡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羅伯特·本肯(Robert Behnken),道格拉斯·赫利(Douglas Hurley),凱特·魯賓斯(Kate Rubins),麥可·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維克託·格洛弗(Victor Glover)和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在國際空間站上生活和工作。
科赫完成了一次延長駐留任務後返回地球,該任務為觀察長期太空旅行的影響提供了更多機會,在此期間,她創下了女性單次最長航天飛行的記錄。
NASA太空人首次乘坐由美國私營企業建造和運營的美國載人飛船從美國本土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本肯和赫爾利乘坐/「獵鷹9號」火箭搭載的SpaceX載人龍飛船升空,執行NASA商業載人計劃的SpaceX Demo-2測試飛行任務,本肯和赫爾利在太空中度過64天後成功返回了地球,為NASA認證商業航天系統鋪平了道路。
NASA前往國際空間站的SpaceX第一次載人飛行任務(Crew-1)發射,格洛弗和沃克以及日本宇航局(JAXA)太空人野口聰一(Soichi Noguchi)共同前往國際空間站,進行為期6個月的科學任務,並將空間站長期考察組乘員增加至7名。
5名NASA太空人參加了7次太空行走,完成了搜尋暗物質、反物質和暗能量的科學儀器的維修工作,升級了空間站的電力系統和空間站其他系統。
在作為NASA商業載人計劃的一部分,使用CST-100星際飛船(Starliner)將把太空人送至國際空間站之前,NASA和波音公司在CST-100 星際飛船的第二次無人飛行測試方面取得了進展。
4次商業貨運任務向空間站運送了超過26,000磅(約11,793千克)的科學研究物資、工具和關鍵補給,並向地球研究人員運回了3,700磅(約1,678千克)的研究物資和設備。商業再補給飛行任務還包括交付新一個的太空馬桶和其他生命保障系統,為未來的登月飛行任務進行測試,還交付了首個私人贊助的商業氣閘艙,並通過商業協議向企業開放空間站。
空間站的研究還增進了我們對基礎科學的理解,例如金屬如何變成玻璃以及細胞如何對重力做出反應。其中一部分研究,通過識別有針對性的癌症療法、增進對心臟健康的了解、以及改善淋浴時的水流量來造福地球生命。
航空飛行
對四旋翼飛行器的設計方案通過計算機進行模擬,以顯示四個旋翼之間氣流的相互作用。設計目標之一是將前後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最小化,同時保持高效緊湊的結構。圖中背景顯示壓力振蕩情況,其中白色為高,黑色為低。
圖片來源:NASA
NASA的航空團隊在實現商業超音速陸上飛行、推進電動飛行、改善空中機動性、改善空中交通管理和發展其他航空技術的努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2020年期間,NASA的是X-59靜音超音速技術(QueSST)飛機的組裝工作繼續進行。X-59的雛形逐步成形,其機翼、座艙和外部視覺系統的重要工作已經完成。NASA還收到了F414-GE-100發動機的交付,該發動機將安裝到X-59中。X-59的建造工作由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位於加州帕姆代爾的「臭鼬工廠」(Skunk Works)進行。
NASA在電動飛行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多項重大進展,包括NASA的首架全電動X飛機:X-57「麥克斯韋」(X-57 Maxwell)的先進性設計工作,該飛機在位於維吉尼亞州的蘭利研究中心(Langley Research Center)進行風洞測試。
NASA完成了X-57上兩個關鍵部件的組裝和鑑定測試:巡航電機和高縱橫比機翼,這兩個部件將作為X-57的最終配置安裝至飛機上。
「高級空中機動全國挑戰賽」(Advanced Air Mobility National Campaign)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合作,推動未來的空中計程車、無人機、包裹運送服務以及其他服務能夠與載人飛機一起在美國領空和諧飛行。一系列飛行測試於2020年底拉開帷幕,並進行了一次演練,以了解如何將這些新型飛行器與現有空中交通進行整合。
NASA的一項無人機系統交通管理專利獲得了2020年度政府發明獎(2020 Government Invention of the Year)。
NASA的研究人員在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進行了無人機系統(UAS)飛行測試,以研究「基於時間的一致性監控」(Time-Based Conformance Monitoring)概念的可行性,該概念有助於空中交通管制員或交通管理服務確保飛行器遵守指定的飛行軌跡。
經過9年的成功研究和測試,美國國家空域系統(National Airspace System)中的無人機系統集成項目於2020年收官。
NASA空域操作實驗室(Airspace Operations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增強現實軟體,以更廣泛地獲取各種空中交通工具(如無人機)的有效信息。
一項名為「應急操作的可擴展流量管理」(Scalable Traffic Management for Emergency Response Operations,STEReO)的新項目,開始研究在野火和颶風等自然災害情況下如何利用無人機來幫助應急人員更安全有效地執行操作。
NASA的航空創新人員繼續研究可用於下一代客機的先進技術,使之更安靜、更清潔、更高效。
研究項目在波音787飛機上收集了飛機噪聲數據,並測試了空中交通管理數字通信工具。
太空技術
今年,NASA推動了用於月球和其他更遙遠的目的地的變革性技術。為了能夠開展未來的任務,NASA建立了新的能力,並支持由產業界和學術界主導的技術開發,亮點包括:
利用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新謝潑德(New Shepard)亞軌道火箭,測試在月球和其他星球精確的軟著陸技術。這次飛行對NASA開發的兩套精密的著陸傳感器系統、先進的算法和一臺新計算機進行了測試。
工程師們為即將於2021年初發射NASA的下一代雷射通信演示系統進行準備。NASA團隊將飛行載荷交付給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由該公司將該系統集成到「空間試驗計劃6號衛星」(STPSat-6)任務並進行最終試驗。NASA在夏威夷的哈雷阿卡拉山(Haleakala)安裝了一個新的光學地面站,這是接收任務數據的兩個地點之一。
NASA選擇了14家美國公司作為其合作夥伴,以開發一系列的」臨界點」(tipping point)技術,這些技術將有助於在月球上實現可持續運營。
在太空中進行了一年多後,「綠色推進劑注入任務」(Green Propellant Infusion Mission)結束,並驗證了新的推進系統和毒性較小的太空飛行器燃料是未來任務的可行選擇。
NASA與數百家美國小型企業籤訂了合同,以提升其航空和航天能力,其中包括7項新的後續資助獎,旨在加速月球技術的發展。
NASA選擇了17家美國公司建立20個合作夥伴關係,旨在為月球及更遙遠的太空探索研發成熟的太空技術。
超過4,500多個NASA外部用戶下載了NASA開發的軟體程序,用於商業和其他目的,這是NASA歷史上發布最多的年度許可協議。
NASA與建築技術公司ICON開啟合作,進行基於太空的3D列印系統的早期研究和開發。
「飛行機會」(Flight Opportunities)計劃選擇了31項技術項目並在亞軌道平臺上進行了測試,包括首次選擇了研究人員的有效載荷。
NASA增加了一次在軌維修、製造和裝配1任務(之前稱為Restore-L)的技術演示。有效載荷將自動組裝通信天線並製造太空飛行器波束。
NASA的深空原子鐘(Deep Space Atomic Clock)成為有史以來在太空飛行的最穩定的時鐘之一,NASA將該任務延長至2021年8月。
NASA研究人員將一種太空回收技術成熟化,該技術可以通過微重力飛行試驗來促進人類的深空探測任務。
太空技術任務部成立了「月球表面創新聯盟」(Lunar Surface Innovation Consortium),匯集了來自280多個學術、商業、非營利和政府組織的人員,以新的方式幫助塑造探索月球表面所需的技術。
地球科學
圖中顯示的是2020年11月21日發射的「哨兵6號」麥可-弗裡利希(Sentinel-6 Michael Freilich, S6MF)衛星的首次海平面高度測量數據。數據顯示了非洲南端附近的海洋,紅色表示海平面較高,藍色表示海平面相對較低。
2020年,NASA繼續使用其從太空看地球的全球視角來改善生活,並革新了對地球變化的理解:
成功發射了「哨兵6號」麥可-弗裡利希衛星,這是美國和歐洲的一項聯合任務,旨在推動30多年來對全球海平面的持續測量,並在NASA關於地球系統如何相互聯繫以及如何與人類聯繫的又一年創新和發現,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NASA建立了易於使用的在線儀錶盤,跟蹤COVID-19疫情期間的環境變化。NASA還與ESA和JAXA合作開發了一個三機構共同的地球觀測儀錶盤(Earth Observing Dashboard),該儀錶盤包含了與COVID-19相關的環境變化的補充數據。
NASA推出了一個名為OpenET的在線平臺,為水資源管理人員提供每日「蒸散」測量數據,「蒸散」是水分從土壤和植物裡蒸發進入大氣的過程。NeMO-Net是一個新的手機應用程式,通過用戶輸入的珊瑚類型來訓練計算機識別珊瑚圖像,這些圖像是由飛機和無人機使用特殊的流體透鏡相機採集。
從海冰到臭氧水平,持續對氣候變化進行測量,隨著使用Libera儀器而再次取得新進展,Libera是一種新的基於太空的儀器,用於測量地球大氣層吸收和反射的太陽輻射的差額。
使用來自基於地面及空中的排放清單的多種數據集,建立了一種甲烷濃度的高解析度三維模型,為了解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提供了新的工具,甲烷排放佔導致地球溫度因素中的20%-30%。
STEM活動
實習生薩拉·阿德烏米(Sarah Adewumi)於2020年秋季以線上方式參與了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任務。
圖片來源:NASA
NASA通過線上學習和挑戰賽使學生們參與到全球COVID-19疫情應對當中。
從3月開始,NASA STEM @Home獲得了130萬次訪問量,這是兒童及其家庭能夠在家裡參加的輕鬆有趣的STEM活動資源,同時也可以加深他們對NASA工作和任務的了解。
本年度的阿爾忒彌斯學生挑戰(Artemis Student Challenges)計劃轉換為線上方式進行。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NASA向6所大學提供了大約240萬美元(約1554千萬人民幣)的資金。NASA的「學生發射」(Student Launch)和「載人探測漫遊車挑戰賽」(Human Exploration Rover Challenge)使用了整個比賽年度所收集到的數據、分數和報告,根據已經完成的工作來對參賽隊伍進行獎勵。
2020年度的NASA太空衣(NASA SUITS)挑戰賽完全轉化為線上挑戰賽,使參賽隊伍可以在線上展示其設計。2021年的太空衣挑戰賽將繼續以線上方式舉行。
微中性浮力實驗設計團隊(Micro-g NExT)遠程指導潛水員在中性浮力實驗室(Neutral Buoyancy Lab)對其2020年的設計作品進行測試。潛水員們對學生製造的工具進行了測試,這些工具用於滿足阿爾忒彌斯月球表面任務的需要。
NASA接收了2011位實習生,通過參與和NASA的主題事務專家和領導共同的20場大型在線活動以及與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的首次線對話,使實習生們融入NASA社區。
公眾參與
激發靈感是NASA公眾參與計劃的基礎。由於疫情限制了世界各地的線下面對面活動,NASA的線上活動和數字平臺提供了新的機會,將世界各地的人們與NASA聯繫起來。
截至2020年,NASA的社交媒體粉絲已超過2.4億,相比2019年的2.07億粉絲增長了15%。
截至2020年,NASA在社交媒體上的帖子分享量從2019年的850萬增加到2020年的1270萬,增長了49%。
2020年,NASA在推特(Twitter)和「照片牆」(Instagram)上的官方帳號,成為這兩個社交平臺上關注度最高的政府機構帳號。NASA推特官方帳號現有粉絲數超過4200萬,而「照片牆」官方帳號粉絲數達6100萬。自2020年初以來,NASA電子郵件簡訊的訂閱用戶已達110萬,其數量增長最大的時期是2020年7月30日,這期間新增訂閱用戶達14萬,這部分是由於火星2020 「毅力」號火星車發射轉播期間大眾對發射內容感興趣,也由於NASA國際知名度的擴大。
超過1050萬觀眾觀看了NASA商業載人計劃的SpaceX Demo-2測試飛行任務發射的直播,另外還有170萬觀眾收看了Demo-2測試飛行任務降落的直播。谷歌搜索Demo-2的結果顯示,NASA相關內容有超過170萬次的瀏覽量和57萬次的點擊量。
NASA在Daily Motion和ThetaTV視頻分享網站上建立了官方帳號,發布了以重要活動為主題的增強現實濾鏡,並成為第一個使用領英(LinkedIn)直播的聯邦政府機構。
NASA獲得了2020年威比獎(2020 Webby Awards)的12項提名,創下了NASA紀錄,並最終在4個類別中獲獎,這4個類別突出了NASA在網站建設、社交媒體和APP等廣泛項目中提供的多樣化數字服務。
2020年初,NASA舉辦了一些線下活動,包括1月10日在詹森航天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為新一批太空人舉行的畢業典禮。在3月份,各類活動轉換為線上形式舉行之後,NASA在其YouTube官方帳號上舉辦了66場直播活動,以及其他幾場活動:
NASA在國際宇航大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上舉辦了一次重要的線上展覽,參觀人數近30000人次。
NASA在SciFest(線上形式的美國科學和工程節)上的活動包括9個單獨的展覽和多次報告發言。
NASA在拓展其他博物館展覽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目前正與史密森尼博物院巡迴展(Smithsonian Institution Traveling Exhibition Service)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合作開發一個婦女與太空(Women and Space)主題的巡迴展。
NASA也是美國國務院在2020年杜拜世界博覽會(Expo Dubai 2020)上的積極合作夥伴,向世博會出借了包括月球和火星樣本在內的幾件展品。
NASA於2020年1月舉行了年度紀念日(Day of Remembrance),在阿靈頓國家公墓舉行了紀念儀式,遇難太空人們的家屬參加了紀念儀式。
NASA主辦了「黑人歷史月」(Black History Month)活動,《開拓者:一個塔斯基吉空軍士兵的故事》(Trailblazers – The Story of a Tuskegee Airman)以榮譽準將查爾斯·麥基(Charles McGee)為主角。
.
由於COVID-19 疫情限制了NASA的線下活動,NASA成功地轉向了一種安全的、既有人員實地操作又有線上訪客操作進行發射的多樣化模式。截至12月初,線上訪客運營工作已登記204,603名遠程參與者。
重大活動包括:Demo-2測試飛行任務中,美國總統和副總統及其他高級官員出席;美國副總統和國防部高級官員出席了NASA的第一次載人飛行任務(Crew-1)發射活動。
一些新的和已經開展的合作表明,2020年NASA任務對商業投資的興趣越來越大。一些亮點包括:
2020年6月2日,為紀念首次商用載人航天發射成功,SpaceX龍飛船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道格拉斯·赫爾利(Douglas Hurley)和羅伯特·本肯(Robert Behnken)在空間站上象徵性地敲響了納斯達克開市鍾。遠程敲鐘畫面也點亮了納斯達克在時代廣場的巨大顯示屏。
在地球日期間,在時代廣場上展示NASA世界地球日50周年海報。
與樂高公司合作舉辦地球50周年積木搭建挑戰,活動參與人數超過1500人,是2020年度參與度最高的樂高積木搭建挑戰活動,NASA的多個社交媒體帳號也參與其中。
為了紀念國際空間站載人運行20周年,通過與谷歌合作,在谷歌藝術和文化平臺上製作了一個特別的空間站20周年專題。
NASA繼續與美國花生漫畫(Peanuts)公司合作開發新的空間站主題課程,並讓花生漫畫公司參與到「故事時間」(Storytime)項目,從而使太空人卡西迪於2020年10月在太空讀到了《向月球出發,史努比!》(Shoot for the Moon, Snoopy)。
擴大NASA的裡程碑和社交媒體活動,例如史努比、樂高、女童子軍、MoonPie、紐奧良聖徒足球隊、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芝麻街》中的角色埃爾莫和格羅弗都在社交媒體上通過#NASAMoonKit標籤進行了分享。
關於NASA的任務,研究和發現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s://www.nasa.gov
文章來源: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nasa-discoveries-rd-moon-to-mars-exploration-plans-persevere-in-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