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日本,福井縣,勝山恐龍之森,恐龍王國,綜合主題樂園,恐龍IP,戶外遊樂空間,地方旅遊振興與形象塑造
撰稿:張文暉 丨華高萊斯 知識管理中心
福井縣位於日本北陸地區,瀕臨日本海,這裡雖然只是一個只有約4200平方公裡的小縣,但是這裡擁有一個著名的大IP——恐龍!福井縣從1988年開始挖掘出了眾多的恐龍化石,全日本有8成以上的恐龍化石來自福井縣,而且還發現了日本獨有的恐龍化石,如福井盜龍等,堪稱日本的「恐龍王國」。
圖片來源:blogspot
福井縣如今通過徹底的強化恐龍IP推動地方旅遊振興與形象塑造,其中的龍頭項目,就是佔地面積1.7公頃的勝山恐龍之森主題樂園,這裡以恐龍為主題,集展示、學習、體驗、交流和娛樂於一體,被譽為「恐龍迪斯尼」。
福井恐龍博物館——恐龍探秘之旅
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是勝山恐龍之森中的核心設施,佔地面積3萬平米,內部集合了全方位的展示功能、體驗功能以及很高的學術研究功能,是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起到了對社會進行社會科普以及福井縣恐龍文化展示的重要作用。
圖片來源:pavegen
1、一眼萬年——恐龍主題的地球進化科普展
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的展覽展示部分主要以展示日本和其他亞洲地區的恐龍化石為主,並且進行了內容上的延展,擴展到地球的生命史以及地質知識介紹,形成了一條生命演化的歷史知識長廊,全方位展示與恐龍相關的遠古科學。
恐龍世界:展覽部份首先從懸掛形成的恐龍考古化石標本隧道開始,帶人們進入恐龍的遠古時光之旅。
在橢圓形大廳中,共展出了44個恐龍化石模型。其中,有5具是福井縣出土的恐龍骨架,有10具是真實恐龍骨架,是館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展品。
圖片來源:cucuru
地球科學:被眾多恐龍骨架所包圍起來的核心區域,就是地球科學專區。這裡通過展板、多媒體互動設備、影像等手段,生動的展現了水與地球、火與地球兩方面的內容,讓人們學習地球礦物、巖石形成、海陸變遷與土壤沉積等一系列基礎知識,深入理解恐龍生存環境的前世今生。
生命歷史:在生命歷史專區裡,用一條長廊展示了46億年來地球生命的演化進程,也解析了地球與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讓人們形象的感知恐龍之於地球生命歷史的地位。
2、挖掘寶藏——親手體驗野外現場考古
不光是室內展館,近兩年福山恐龍博物館還新增了野外館,利用了曾經考古挖掘的現場,搭建了可以讓人們親身體驗挖掘恐龍骨化石的工作現場,通過專業人員的指導,體驗發現恐龍化石的樂趣。
3、鑑寶大師——科學檢測你的「寶藏」成色
恐龍的探秘之旅只有展示和體驗還不夠,博物館中還常設了化石清理實驗室。專家為你清理在野外館挖掘出的化石或者分析普通石頭,通過科學儀器的分析結果告訴你礦石的成分,帶給你十足的成就感!
4、答疑解惑——聽專家授課,加深學習深度
博物館的作用最終還是要落在科普與教育功能上。福山恐龍博物館中還使用了大量面積設置了大型報告廳,用於恐龍相關專業講座與會議的召開,成為恐龍學術交流樞紐。
實習室中,專業的教育人員,向孩子們傳授基礎的恐龍科普知識,並且配合顯微鏡等專業儀器,讓孩子們看過展覽後能夠得到教育的延伸,滿足好奇心。
戶外遊樂空間——恐龍酷玩樂園
除了博物館的室內展示與學習之外,戶外的公園部分是學習以外的遊玩空間,在這裡可以用娛樂的方式加深對恐龍的印象。
1、恐龍擬人化,樹立趣味形象標誌
公園處處都有一個主題形象標誌——恐龍博士,人們會在各種不同的場景看到他,尤其對兒童具有很大吸引力。這種形象寓意著恐龍的主題以及樂園本身的科普屬性。
圖片來源:mapio
2、連淘氣堡都是恐龍造型
公園中充滿了大型的兒童遊樂設施,平日普通的淘氣堡,也貫穿了數個巨大的恐龍模型。因為有生動的恐龍模型,孩子們更加喜歡。
圖片來源:Pollitt & Partners
更有43個生動的恐龍模型隱藏在森林中,就像是活生生的恐龍一樣,等待著在森林中探索的孩子們去發現。
恐龍研究中心——恐龍的科研中心
福山恐龍博物館內部研究機構,近年來與福山大學合作,在福山大學設立了恐龍研究中心,是全日本恐龍學的科研據點。
1、內部圖書館,恐龍的學術世界
在博物館內擁有專門的恐龍相關書籍資料館藏室,包括圖書、期刊雜誌、影音資料等,共有3萬冊資料存量,堪稱恐龍知識寶庫。
2、開源實驗室,恐龍學術的社會研究基地
這裡也不只是自己悶起頭來搞科研,而是有各式各樣的實驗室,內部提供開源的基礎實驗裝置,為其他科研人員提供開放的研究條件,推動恐龍的社會研究力量進步。
福井縣作為偏居一隅的小縣,雖然擁有「眼鏡框」等隱形冠軍製造業企業,但始終徘徊在人氣的聚光燈以外。在努力尋求人氣與經濟雙突破的過程中,堅定地抓住「恐龍」這一大IP,塑造了地方特有的文化符號的同時,也通過旅遊帶動了人氣與經濟發展,這對擁有自身特色IP卻知名度不足的小城市來說,具有很高借鑑意義。
華高萊斯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不得擅自修改、歪曲或篡改,侵權必究。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影像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