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逐夢踐初心——訪昌邑市人民醫院胃腸肛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

2020-12-15 瀟湘名醫

一個醫生的成長之路有多長?劉國正的回答是:「『醫路』攀登永無止境。」

他是昌邑市人民醫院年輕的醫學博士,每周五劉國正在門診坐診的時候,候診區往往都是坐滿了人,來人無不透漏著對劉國正的信賴和讚賞。「我父親的手術就是劉大夫給做的,他的技術很高超,最近這段時間我都會帶著老人過來讓劉大夫給看看術後的用藥和恢復情況……」周女士告訴記者。下午3點多的時候,劉國正的電腦上已經顯示接診了53位患者,對於自己繁忙的工作,劉國正謙虛道:「隨著都市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速度的加快,工作壓力、生活負擔、三餐不定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常態,越來越多的人形成了顯性或隱性的腸胃疾病,所以來我這兒看病的就比較多。」

勤學善悟 滿腔熱忱

說起劉國正的學習之路,可以用「道阻且長」四個字來形容。而他精湛的醫術,也正是源於孜孜不倦的學習和實踐。

2011年劉國正取得碩士學位後,2013年在醫院的安排下他又到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進修1年。進修期間,勤奮愛學的劉國正得到了全國知名專家、普外科主任陳凜教授的賞識,並希望他繼續深造。經過一番努力,2014年劉國正又考取了解放軍醫學院博士研究生。

讀博對於劉國正來說,是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了。「那時,我是脫產學習,自己拿著媳婦兒的工資卡到了北京。為了省錢,我就在靠近鐵路橋的小區租了一個10平方多點的房間,那個房子差不多就是在鐵路橋下了,每天伴著火車的轟隆聲學習和生活。」劉國正告訴記者。關關難過關關過,是他那段時間的真實寫照。「2016年到2017年是我人生裡最艱苦的時間,妻子懷二胎留在家裡,我在北京上學不能照顧她。我很想她和孩子,但是,當時真沒辦法!」劉國正訴說著自己的無奈:「2016年冬天妻子順利生產,母親照顧妻兒,家裡請了臨時月嫂,自己還要準備博士畢業論文和答辯。有喜悅還有焦慮。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個多月,生活全無規律,有時凌晨3點睡覺,有時11點吃早餐……餓了吃點、渴了喝點,困了睡幾個小時,最終撰寫完成了3.4萬字的博士畢業論文。」

「青年當蓬勃向上,只爭朝夕!」這是劉國正微信朋友圈的一句話。作為青年醫生,他始終以一個奮鬥者的姿態不斷成長和學習。「醫生是個大器晚成的職業。知識的學習,經驗的積累,能力的增長,需要時間磨礪,需要臨床浸泡,這其中,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前輩們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後輩們也必須順著這樣的腳印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劉國正說道。

醫術精湛 關心患者

劉國正博士畢業以後,憑藉所學知識,結合加速康復外科理論和腹腔鏡微創技術,開展了一系列胃腸外科的微創手術。特別是高齡患者,採用一系列優化措施,減少或降低手術患者的生理、心理的創傷和應激反應,使很多80-90歲的患者得到加速康復,為老年患者提供了創傷小、內環境穩定、應激反應小、術後康復快的圍手術期處理流程。尤其是開展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下疝無張力修補術(TAPP、TEP)、腹腔鏡下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等手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不僅堅持臨床一線工作,劉國正還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充實自己,積極總結自己的學術理論和臨床經驗,搭建更好的學術交流平臺,也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劉國正為人和善,面對患者,總是耐心地跟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情況,細心地告訴患者需要做的檢查項目、檢查所需要辦理的手續以及準備工作、服用藥劑的方式方法並幫助患者預約檢查等。「你的情況需要做個胃鏡檢查,CT不能看清胃內部的情況,你現在症狀雖然不嚴重,但是做個胃鏡比較放心……」劉國正跟一位就診患者交流到。聽到做胃鏡檢查患者表現得特別害怕:「這個會不會特別疼和難受?」「傳統的胃鏡檢查確實不舒服,我做的時候也是噁心。你也可以做無痛胃鏡,無痛胃鏡安全可靠,也不會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劉國正說。面對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往往容易緊張、焦慮,每次遇到這種患者,劉國正總是夠耐心地向患者講解病情,給予合理的建議。

對於患者的病情以及他們的疑問,劉國正都一一耐心解答、詳細告知,……對患者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關懷,也為患者樹立了與病魔鬥爭的信心。盡醫生的責任,堅持職業操守,在專業醫療技術上嚴格要求、堅持不懈鑽研的同時,把醫德和醫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作出適宜的治療方案,多與家屬進行朋友式、家庭式的交流談話,熱心為患者服務,保障患者的最大利益。劉國正以自己的醫者仁心,全心全意為病患服務的誠心和耐心獲得了帶給了病患及其家屬陽光和希望,也贏得了他們的尊重和信任。

術業專攻 做專做精

憑藉在胃腸肛腸外科治療領域的高超技術,劉國正也逐漸成長為小有名氣的外科大夫。

一年前,家住卜莊鎮的任大爺胃部不適,多次到省及市級的醫院就診,經過檢查,胃鏡示胃佔位、病理示腺癌、腹部CT示肝佔位,考慮轉移。因失去手術機會,上級醫院婉拒了任大爺。後來任大爺和家人懷著一絲希望來到了昌邑市人民醫院胃腸肛腸外科就診,針對任大爺的病情,劉國正立即上報醫院醫務科組織了MDT(多學科聯合診療)討論,劉國正和其他大夫最後一致決定選擇轉化治療(其主要通過多學科診療(MDT)模式,給予患者合理的化療、放療及靶向等綜合治療手段,使初始不可切除的腫瘤轉化為可根治性切除,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提高其生活品質)。經SOX(奧沙利鉑+替吉奧)方案化療後,患者胃部原發腫瘤及肝轉移瘤明顯縮小,去年9月份,任大爺在院行射頻消融術處理掉肝轉移灶,隨後又由劉國正主刀實施完全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手術非常成功,患者順利出院。這也充分證明了昌邑市人民醫院MDT轉化治療+完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濰坊市、昌邑市空白,標誌著昌邑市人民醫院在腔鏡微創治療胃癌技術已邁入山東省前列。

近年來劉國正也先後獲得了獲得「百姓最信賴醫生」、濰坊市「最美醫生」、昌邑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面對取得的成績,劉國正並沒有就此止步。「讓昌城的老百姓,也享受到最先進的醫療技術」,這是他的信條和人生追求。而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就是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術,推廣新技術,為廣大的老百姓服務。(宋國棟 劉曉媛)

【來源:濰坊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聚焦·寬仁新星|第18期 張劍波:心懷熱愛 在胃腸肛腸外科之路上...
    「最初選擇學醫這條路,並沒有什麼高大上的理由,但如果要說,我一直告誡自己,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做好,要對得起病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各位老師風格各異的手術技巧,讓他如同看「神仙比武」,從事外科的念頭在他心中逐漸堅定。涵蓋專業廣泛的普外科的學習讓他因此打下了紮實的外科基礎,他決定向普外科中最具有挑戰的胃腸肛腸外科發起衝擊,但這一次他卻差點半路折戟。胃腸肛腸外科是外科裡出了名的又累又苦的科室,不僅急症多,而且重症多,診斷難,風險大,一個肚子痛有可能還沒診斷清楚病人就沒了,醫患糾紛也多。
  • 肛腸外科醫生排名2.0
    任東林 肛腸科中醫大家,中西醫結合頑固性便秘、複雜性肛瘻、痔、肛裂、結直腸良惡性腫瘤國際名醫 【所在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醫生概述】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胃腸肛門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副院長、肛腸外科主任
  •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技術幫扶福永人民醫院盆底及肛腸外科正式掛牌
    7月31日上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技術幫扶福永人民醫院盆底及肛腸外科正式掛牌。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黨委書記李漢榮、副院長姚麟、技術幫扶首席專家任東林教授參加,寶安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陳桂紅出席會議。
  • ​「家門口」的服務惠及眾人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成華院區正式開業
    為配合成都市委、市政府「東進」政策,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優質三甲醫療資源入駐成華區東虹路。經過前期全流程多科聯合演練,及時發現、梳理、解決問題,並進行為期一周的針對性培訓,以確保新院安全、流暢開診,4月20日,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成華院區正式開業。
  • 昌邑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成功為92歲耄耋老人實施髖關節置換術
    近日,昌邑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在麻醉科的配合下成功為一位92歲耄耋老人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後僅兩天時間就可下地行走,且術後恢復良好。長命百歲對每個人來說不僅是祝願,更是期盼。家住天禾家園92歲的高奶奶在所有親戚朋友眼裡就是這樣一位健康的「老福星」。
  • 第六屆顧氏外科流派學術可持續發展肛腸疾病大師論壇在龍華醫院召開
    60周年之際,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肛腸病專業委員會、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顧氏外科工作室、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聯合主辦的「龍興華醫、甲子論壇」暨「第六屆顧氏外科流派學術可持續發展肛腸疾病大師論壇」在龍華醫院召開。
  • 精益求精的診療技術,以人為本的優質護理——這裡是威海衛人民醫院肛腸外科
    威海衛人民醫院肛腸科病房裡上演著感人的一幕,馬上要出院的患者小川拓郎緊緊拉住科主任李新剛的手,連連稱謝。    42歲的小川拓郎,是一家中日合資企業的日籍白領,近日,他突然感覺肛門疼痛難忍,在朋友推薦下,冒著試一試的心理來到威海衛人民醫院就診。
  • 這家醫院38場微創外科手術向全球同行直播 涉頭頸外科、泌尿...
    此次直播周,共設5個專題手術日,總計38場手術現場直播,由來自浙江省人民醫院頭頸外科、泌尿外科、胃腸胰外科、肝膽胰外科及微創外科、肛腸外科、心胸外科、婦科等多個外科的38位專家進行微創手術直播演示及學術講座,33位全國專家全程講解與點評,共同帶來外科「乾貨」盛宴。
  • 贛州市人民醫院十大名醫:楊瑞金 「生命禁區」下的醫者初心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宋小英、郭勝天、記者廖雲萍報導:楊瑞金,男,中共黨員,主任醫師,現任贛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第十二黨支部書記,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功能神經外科學組全國委員,江西省抗癲癇協會副會長,江西省整合醫學會功能神經外科學組
  • 揚州國際胃腸外科高峰論壇舉行
    在喜迎蘇北醫院建院120周年之際,由揚州大學----揚州市普通外科研究所、揚州市抗癌協會、揚州市醫學會普外科專業委員會、揚州大學附屬蘇北人民醫院普外科、胃腸外科共同主辦的第十屆揚州國際胃腸外科高峰論壇暨蘇北人民醫院建院12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於2020年9月12至9月13日在美麗的古城揚州隆重舉行。
  • 患者性命相託,必須全力以赴——記煙臺毓璜頂醫院大外科主任,胃腸...
    作為煙臺毓璜頂醫院大外科主任,胃腸外一科、甲狀腺外科主任,姜立新是團隊帶頭人,更是圈內公認的外科領軍人物:他既是青島大學醫學部外科學系副主任,又是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專科(普通外科)主任;他既是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結直腸病分會常務委員,也是煙臺市普通外科學科(技術)帶頭人……在一眾頭銜下,他還是最喜歡人家叫他:姜醫生。
  • 融合創新 第六屆顧氏外科流派學術可持續發展肛腸疾病大師論壇在滬...
    論壇邀請海派顧氏外科第四代傳人陸金根教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任東林教授,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憲東教授,南京市中醫院丁氏肛腸樊志敏教授,福建省人民醫院閔派陳氏肛腸石榮教授,北京廣安門醫院李華山教授,天津人民醫院李玉瑋教授,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張衛教授等多位我國肛腸領域大家與會並作大會專題發言,交流各流派、學科傳承發展經驗,探討流派傳承及發展要素
  • 外科十大名醫(排名不分先後)
    何山  醫院: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  科室:外科  職稱:副主任醫師  簡介: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六年制臨床醫學系,從事外科工作20餘年。現擔任中華醫學會四川省普外專委會委員、四川省抗癌協會胃胰腫瘤外科專委會常委、四川省醫學會甲狀腺外科學組常委、四川省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委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四川省疝及腹壁外科學組常委、成都市醫學會普外專委會委員。
  • 【曙光·新聞】第十四屆上海曙光中西醫結合肛腸論壇暨中醫肛腸病...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主持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錢耀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陳新靜、上海市黃浦區香山中醫醫院外科主任沈德海、上海市浦東新區中醫醫院肛腸科主任張永安。△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肛腸科副主任鄭德剖析肛腸病圍手術期疼痛發生機制並介紹應對方案措施下午的一點開始的內容以手術演示為主。
  • 贛州華興肛腸醫院:得了肛腸疾病何時好?
    腸胃、肛腸,這兩個屬於消化和排洩的器官,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這兩個部位出現了問題定然會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如果這類器官出現了問題,一般情況下什麼時候能好轉呢?作為身體中的肛腸/胃腸如果犯病,需要多久時間來痊癒呢?
  • 德州市人民醫院「醫版」《Mojito》致敬中國醫師節
    在8.19第三屆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由德州市人民醫院日間手術科團隊創作的日間手術版《Mojito》MV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誕生了,讓我們來一睹他們在日間手術科的別樣風採吧!
  • 省結直腸肛門外科質控中心赴湘中巡檢
    受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委託,7月10日至11日,湖南省肛腸外科質控中心對湘潭市、株洲市以及嶽陽市部分二級甲等以上醫院肛腸科(含結直腸肛門外科)進行巡檢,並在湘潭市中心醫院召開肛腸外科疾病規範診治線上、線下會議。
  • 順德區第三人民醫院胃腸病中心啟用
    醫院以胃腸病中心為依託建設順德北部片區消化疾病診療高地  文/珠江商報記者冷衛兵 通訊員王深梅  圖/珠江商報記者林安迪  12月3日下午,順德區第三人民醫院胃腸病中心啟用,「2020年順德消化論壇
  • 百年名院踐初心 送醫上門暖人心 洛陽正骨醫院聯合商丘市第一人民...
    自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以來,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聯合我省多地市級醫院,已陸續開展大型公益送醫活動十餘場,把省級公立三甲專科醫院的專業優勢、專家優勢帶到基層,輻射周邊。
  •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專家來市第一人民院坐診查房手術開始啦
    坐診地點:鹹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普通肛腸外科門診 坐診時間:每周二 程伏林 外科學碩士腫瘤學博士副教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 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