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醫生的成長之路有多長?劉國正的回答是:「『醫路』攀登永無止境。」
他是昌邑市人民醫院年輕的醫學博士,每周五劉國正在門診坐診的時候,候診區往往都是坐滿了人,來人無不透漏著對劉國正的信賴和讚賞。「我父親的手術就是劉大夫給做的,他的技術很高超,最近這段時間我都會帶著老人過來讓劉大夫給看看術後的用藥和恢復情況……」周女士告訴記者。下午3點多的時候,劉國正的電腦上已經顯示接診了53位患者,對於自己繁忙的工作,劉國正謙虛道:「隨著都市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速度的加快,工作壓力、生活負擔、三餐不定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常態,越來越多的人形成了顯性或隱性的腸胃疾病,所以來我這兒看病的就比較多。」
勤學善悟 滿腔熱忱
說起劉國正的學習之路,可以用「道阻且長」四個字來形容。而他精湛的醫術,也正是源於孜孜不倦的學習和實踐。
2011年劉國正取得碩士學位後,2013年在醫院的安排下他又到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進修1年。進修期間,勤奮愛學的劉國正得到了全國知名專家、普外科主任陳凜教授的賞識,並希望他繼續深造。經過一番努力,2014年劉國正又考取了解放軍醫學院博士研究生。
讀博對於劉國正來說,是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了。「那時,我是脫產學習,自己拿著媳婦兒的工資卡到了北京。為了省錢,我就在靠近鐵路橋的小區租了一個10平方多點的房間,那個房子差不多就是在鐵路橋下了,每天伴著火車的轟隆聲學習和生活。」劉國正告訴記者。關關難過關關過,是他那段時間的真實寫照。「2016年到2017年是我人生裡最艱苦的時間,妻子懷二胎留在家裡,我在北京上學不能照顧她。我很想她和孩子,但是,當時真沒辦法!」劉國正訴說著自己的無奈:「2016年冬天妻子順利生產,母親照顧妻兒,家裡請了臨時月嫂,自己還要準備博士畢業論文和答辯。有喜悅還有焦慮。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個多月,生活全無規律,有時凌晨3點睡覺,有時11點吃早餐……餓了吃點、渴了喝點,困了睡幾個小時,最終撰寫完成了3.4萬字的博士畢業論文。」
「青年當蓬勃向上,只爭朝夕!」這是劉國正微信朋友圈的一句話。作為青年醫生,他始終以一個奮鬥者的姿態不斷成長和學習。「醫生是個大器晚成的職業。知識的學習,經驗的積累,能力的增長,需要時間磨礪,需要臨床浸泡,這其中,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前輩們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後輩們也必須順著這樣的腳印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劉國正說道。
醫術精湛 關心患者
劉國正博士畢業以後,憑藉所學知識,結合加速康復外科理論和腹腔鏡微創技術,開展了一系列胃腸外科的微創手術。特別是高齡患者,採用一系列優化措施,減少或降低手術患者的生理、心理的創傷和應激反應,使很多80-90歲的患者得到加速康復,為老年患者提供了創傷小、內環境穩定、應激反應小、術後康復快的圍手術期處理流程。尤其是開展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下疝無張力修補術(TAPP、TEP)、腹腔鏡下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等手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不僅堅持臨床一線工作,劉國正還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充實自己,積極總結自己的學術理論和臨床經驗,搭建更好的學術交流平臺,也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劉國正為人和善,面對患者,總是耐心地跟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情況,細心地告訴患者需要做的檢查項目、檢查所需要辦理的手續以及準備工作、服用藥劑的方式方法並幫助患者預約檢查等。「你的情況需要做個胃鏡檢查,CT不能看清胃內部的情況,你現在症狀雖然不嚴重,但是做個胃鏡比較放心……」劉國正跟一位就診患者交流到。聽到做胃鏡檢查患者表現得特別害怕:「這個會不會特別疼和難受?」「傳統的胃鏡檢查確實不舒服,我做的時候也是噁心。你也可以做無痛胃鏡,無痛胃鏡安全可靠,也不會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劉國正說。面對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往往容易緊張、焦慮,每次遇到這種患者,劉國正總是夠耐心地向患者講解病情,給予合理的建議。
對於患者的病情以及他們的疑問,劉國正都一一耐心解答、詳細告知,……對患者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關懷,也為患者樹立了與病魔鬥爭的信心。盡醫生的責任,堅持職業操守,在專業醫療技術上嚴格要求、堅持不懈鑽研的同時,把醫德和醫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作出適宜的治療方案,多與家屬進行朋友式、家庭式的交流談話,熱心為患者服務,保障患者的最大利益。劉國正以自己的醫者仁心,全心全意為病患服務的誠心和耐心獲得了帶給了病患及其家屬陽光和希望,也贏得了他們的尊重和信任。
術業專攻 做專做精
憑藉在胃腸肛腸外科治療領域的高超技術,劉國正也逐漸成長為小有名氣的外科大夫。
一年前,家住卜莊鎮的任大爺胃部不適,多次到省及市級的醫院就診,經過檢查,胃鏡示胃佔位、病理示腺癌、腹部CT示肝佔位,考慮轉移。因失去手術機會,上級醫院婉拒了任大爺。後來任大爺和家人懷著一絲希望來到了昌邑市人民醫院胃腸肛腸外科就診,針對任大爺的病情,劉國正立即上報醫院醫務科組織了MDT(多學科聯合診療)討論,劉國正和其他大夫最後一致決定選擇轉化治療(其主要通過多學科診療(MDT)模式,給予患者合理的化療、放療及靶向等綜合治療手段,使初始不可切除的腫瘤轉化為可根治性切除,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提高其生活品質)。經SOX(奧沙利鉑+替吉奧)方案化療後,患者胃部原發腫瘤及肝轉移瘤明顯縮小,去年9月份,任大爺在院行射頻消融術處理掉肝轉移灶,隨後又由劉國正主刀實施完全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手術非常成功,患者順利出院。這也充分證明了昌邑市人民醫院MDT轉化治療+完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濰坊市、昌邑市空白,標誌著昌邑市人民醫院在腔鏡微創治療胃癌技術已邁入山東省前列。
近年來劉國正也先後獲得了獲得「百姓最信賴醫生」、濰坊市「最美醫生」、昌邑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面對取得的成績,劉國正並沒有就此止步。「讓昌城的老百姓,也享受到最先進的醫療技術」,這是他的信條和人生追求。而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就是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術,推廣新技術,為廣大的老百姓服務。(宋國棟 劉曉媛)
【來源:濰坊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