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也在懷念小學門口的早餐店

2020-12-23 澎湃新聞

早上8點,位於北京鼓樓腳下的姚記炒肝門庭若市,在拜登當選了美國總統之後,這裡再次成為了熱門的打卡地點。

2011年,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在駐華大使駱家輝的陪伴下來到這裡品嘗北京當地小吃,因為拒絕包廂而只在大廳享受了幾份炸醬麵和小菜,給人們留下了親民的印象。

而離這不遠處的慶豐包子鋪也因為領導人的光顧而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早餐店的煙火氣最能反映市井生活,那中國的早餐江湖到底有著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01 早餐上也不可缺少的米麵之爭

雖然各地早餐各異,風俗習慣也千差萬別,但有一樣早餐幾乎在所有地方都有一席之地——油條。

關注各地早餐的美食紀錄片《早餐中國》,終於完成了它100集的小目標。在它的彈幕中,「油條」出現的次數遙遙領先其他食物。

油條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餜子」、「油果子」、「油炸鬼」等等。它的做法也相對簡單,發酵過後的面揉壓成長條狀,在熱油中炸至金黃即可。

油條的流行反映的是中國人對於主食的偏愛,而自古以來的米麵相爭怎麼也不會放過早餐這個戰場。

不過,早餐中的「面黨」,除了油條,還有麵條、包子、饃等等,各有擁躉,油條在「面黨」內部的地位並不穩固。

「米黨」則要團結的多,粥是絕對的老大哥。

2019年在餓了麼的早餐銷售中,有統計數據的30個城市中有11個城市銷量最高的是粥,其他城市粥的銷量也基本都能排進前10。

米的其他做法則充滿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福建廣東一帶傾向於把米磨成米漿,做成「米皮」,例如廣東的「腸粉」或者福建客家的「簸箕粄」。

湖北、安徽還會把米發酵了之後做成米酒,用微量的酒精提振一天的精神。

而米粉米線配上各種澆頭則是西南地區普遍的早餐選擇。

02 早餐一定要喝點什麼

好奇心日報曾經做過一個關於早餐習慣的調查,最受歡迎的三個選項中有兩個都與「喝」有關。如果油條是中式的「麵包」,那麼豆漿就是中國人的「牛奶」。

在整個中原和南方地區,牛奶向來是個稀罕物,不是平民百姓能夠消費得起,所以人們想到的辦法就是把豆子磨成豆漿代替牛奶。不過牛奶和豆漿在營養物質的含量上仍然有巨大差異。

2000年,農業部等部委聯合發布了「學生飲用奶計劃」,這被認為顯著改善了中國人的營養攝入水平。國際學術期刊《刺針》在今年11月7日刊登的一篇文章顯示,中國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而中國男女平均身高已經成為東亞第一。

為了更豐富的營養,喝的東西除了豆漿牛奶還有各類湯。

河南的胡辣湯以牛肉、麵筋為主要原料,安徽的沙湯則是用滾開的排骨湯或雞湯去衝開生雞蛋,江西和福建的瓦罐湯聞名全國,各種滋補湯不一而足。

在這些肉類湯中又有一類尤其流行——內臟。估計全世界沒有哪個民族對於牲畜的內臟有如此複雜的研究,雞鴨牛羊豬身體的每個部分都能夠做出各具特色的美食。

北京的炒肝、四川的肥腸、西北地區的牛羊雜、南京的鴨血湯……這些內臟一般配上湯汁,成為米麵等主食的重要搭配。

不過越美味的早餐,越離不開早餐店老闆們的辛苦。

03 每個早餐店老闆都有自己的「單曲循環」

天還是黑的,在路燈的幫助下打開店鋪的門鎖,伴隨著一陣卷閘門開啟的聲音,深吸一口氣,就要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這幾乎是每個早餐店老闆年復一年的生活。

通過《早餐中國》的100個早餐店的故事,整個中國的早餐生活也逐漸清晰起來。而這其中,早餐店主們的生活也最為人津津樂道。

《早餐中國》選擇早餐店的原則中有一條是產品儘量單一。單一的品類可能是因為店家較小人手不足,也可能是因為單一品類足以滿足店家自身的收益希望。不管哪一種,這些早餐店的老闆的共同點一定是知足常樂,而不是一個隨時準備擴大店鋪規模的企業家。

每個人開始做早餐的契機卻各有不同。

福建撫市的阿兵小吃的老闆娘認為之前打工不自由,自己開店比較自由。雖然他的丈夫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認為自己的時間基本都在店裡做事,完全沒有自由。

成都的「老五」則更像是被迫營業的早餐店老闆,本來只是開個麻將館,給麻友做點吃食,漸漸有名起來,早上便在麻將桌上蓋塊桌布賣抄手,下午繼續開麻將館。

福建的董傳斌和施明光接過了上一輩人的店鋪,延續著傳統的做法,伴隨著附近老顧客的成長而努力生活著。

當然,更多的店主可能僅僅為了生活。

然而,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卻和市井的早餐格格不入,坐下來吃早飯的機會越來越少。

圖片來源:NPD CREST中國,22城市整體餐飲市場,MAT 18Q2 (vs MAT 17Q2)

市場調查公司NPD的報告顯示,幾乎所有的早餐消費渠道的堂食比例都在減少。外賣的增長不僅使人們不願意坐在店裡吃,甚至去店裡買早餐也是一個耗費時間的事情。

缺少了店主和顧客的交流,早餐也成為了一個可以工業化的生產流程。願意花幾個小時準備早餐的店家逐漸被便捷的工業流水線生產的早餐取代,這種「降維打擊」就像是近代鏢局遇上了鐵路,原本的江湖規矩瞬間失去了意義。

不過,抱怨對方講不講「武德」也顯得沒有意義,如何適應新的早餐「規矩」,成為了這些早餐店主的新任務。

數有範工作室

數據編輯 | 三隻猴

可視化設計 | 按住拉

校對 | 樂天 版面 | 蒼耳 責編 | 知了

相關焦點

  • 早餐店老闆告訴你,在小區門口擺攤賣早餐,一年能賺多少錢
    首先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在小區門口賣早餐是賺錢的,但要說一年能夠賺多少錢,又要根據所賣早餐的品種不同,生意好壞的具體情況來看了,但就算生意最不好的一個早餐攤位,一天下來也可以賣個100塊錢左右的,要是換成一個月的話就是3000塊錢一個月了,要是換成一年的話,就是3萬塊錢左右了,至於那些生意一般的早餐攤位,一天下來最少可以賣到200塊錢左右的,一個月下來就是6000塊錢左右了,要是換成一年的話就是6萬多塊錢左右了,至於那些生意很火的早餐攤位,
  • 開早餐店的夫妻,常常做好事獻愛心,男的患病後也收穫了善良回報
    夫妻倆在這裡買了2間鋪子,開了家早餐店,有包子、饅頭、粥和麵食等等。男的不太說話,女的卻非常「豪爽」。這家店的生意非常火爆,常常裡面的桌椅都坐滿了,又在門外擺了幾張桌子。為什麼大家都願意去這裡吃早餐呢?
  • 打造放心早餐,大祥城管在行動
    大祥融媒訊 為給廣大市民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早餐消費環境,確保廣大市民都能吃上安全、放心的早餐。從12月15日開始,大祥區城管執法局聯合各街道辦事處對轄區內重點路段的流動攤販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大祥區城管執法局為了打造放心早餐,維護城區市容市貌,要求各中隊加大對轄區內流動餐飲攤擔整治。(對早餐店出店經營的整治)(對西湖路資江小學門口流動攤整治)流動攤販經營時間較早,整治期間,執法人員早上6點半就來到一中、二中、十中、三八亭小學、乾元二巷、十三中等重點路段進行值守。
  • 大街小巷設「愛心早餐店」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早晨時分,走在海口的大街小巷,常能看到這樣一幕:在一間整潔明亮的木屋中,擺著麵包、蛋糕、油條等食品,穿著紅色上衣的人在屋內有序地整理著食品,不時將食品遞給顧客……這個「小木屋」就是海南殘服愛心餐飲便民服務點「愛心早餐店」。
  • 貴港16家好吃到「爆」的早餐店:我們回來了!
    /「春節放假,初五開市」這是商家們每年春節的慣例瞭然而今年貴港各大早餐美食去給武漢熱乾麵加油了許多早餐店們都未能如期歸來直到最近疫情得到了控制貴港的早餐美食們紛紛來信給潮小妹說:「潮小妹早晨!貴港16家好吃到「爆」的早餐店它們回來啦!!
  • 珠海一早餐店起火!格力員工兩返火海救火,煤氣罐近在眼前
    圖為李春紅的日常工作照2020年12月14日2020年12月14日上午8時許,鬥門鎮政府對面一家早餐店的廚房煤氣突然起火,店內人員既害怕又著急,所有人束手無策。就在這時, 正在門口吃早餐的格力電器子公司——凱邦電機的職工李春紅不顧自身安危,拿起滅火器衝向起火點,誓要將火撲滅。由於起火點在廚房內側,李春紅幾次試圖衝進門都未能成功,只好從門縫側面進行滅火,但是火勢太大,第一次衝進去滅火之後又復燃,他第二次嘗試靠近氣罐進行滅火,成功將火撲滅並第一時間關閉了氣閥。
  • 讓訂單量提升4倍的早餐店運營新模式正在上海興起
    #早餐店日入目前就現代電視報導所看,這些早餐櫃主要是與大型網際網路機構進行合作,比如盒馬APP、餓了麼等。對比傳統早餐店多出4倍的訂單量據悉,一般早餐店一天最多僅能做到100-200單的訂單量上限,而使用「早餐櫃」模式的店則可以創造700-800單的訂單量。
  • 農村大叔開早餐店,利用「田忌賽馬」的故事,年賺百萬,方法簡單
    這就好比,同樣的衣服有的店賣30元,有的店賣50元,你認為50元的的沒人買嗎?其實不然,價格本身就是一種價值體驗。今天我就用一家早餐店的案例,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種高級思維,看看你的行業到底該如何正確定價!一、案例背景接下來我們要講的這個早餐店的老闆姓王,王老闆是個地地道道的浙江土老根,妻子在早年的時候出了意外,留下他和兒子相依為命。
  • 海口24小時不關門的早餐店,海鮮面15元1碗,海鮮比面還多
    大家都知道早餐的重要性,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如果不吃早餐,不僅不利於身心健康,對你一天的工作和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影響。不過我們今天介紹這家早餐店就很特別,特別之處在於它居然是24小時營業,這家叫作天恩早餐店的小店,就在海南海口的海甸島上。
  • 我在學校開早餐店,月入10萬。|參謀故事
    「所以今天我分享下自己這幾年,從校園項目到奶茶店的創業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01發現學生痛點 早餐店月流水5萬開早餐店的想法,源於我勤勞的舍友小何童鞋。如果出一點跑腿費就能把早餐送到宿舍門口,會不會有人買單?當時我兼職那家公司的新媒體運營也是我們學校的學生,我把早餐跑腿的想法跟她說了,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試試。我們一人拿了幾千塊,再加上另一個合伙人的一些錢,三個妹子湊了差不多兩萬塊,在學校家屬區租了個地方,開起了我們的早餐店。
  • 為什麼離開高中母校那麼多年了,還是懷念校門口那家米線店
    高中畢業已經十年,十年間走南闖北品嘗了不少美食,有小巷子的路邊攤,也有酒樓裡的高檔菜品,可每當回到老家,最懷念的還是高中門口那家米線店。學校門口那家米線店就成了我們的首選,原因呢就是量大、便宜、味美。3塊錢一碗而且還能吃飽,裡面有炸好的豆腐塊,有雞塊,還有海帶青菜,相比學校食堂裡的清一色的飯菜算是比較營養全面的。今天和幾個老同學聚在一起,談及學校門口那家米線店,都記憶猶新,下午果斷去吃一碗,原來的塊錢一碗漲到了現在的九塊,還是熟悉的味道,隨之而來的是高中三年的美好回憶。
  • 上海:讓早餐「流動」起來!「逸小兔」便利早餐店、流動早餐車來了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18日,百聯集團在新大陸廣場舉行 「逸小兔」便利早餐店、流動早餐車發布暨品鑑會。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市政府副秘書長尚玉英,市商務委主任華源,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陳學軍等出席發布會,共同見證百聯集團旗下逸刻「新零售+早餐」2.0版升級模式「逸小兔」的全城發布。
  • 奶茶店門口排長隊
    在漢街商圈,多家奶茶店門口排起長隊,不少年輕女孩撐著太陽傘排隊10分鐘也要買一杯奶茶捧在手。    「逛街不就是喝奶茶嘛?」當天下午兩點多正值高溫,20歲出頭的趙思可和閨蜜肖甜正排隊買奶茶,她告訴記者,閨蜜從襄陽過來,這是疫情之後,閨蜜第一次來武漢玩。「去年半個月就會來一次武漢,一起逛街買衣服,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不能來,但從端午節之後,我還會恢復往常來武漢逛街的節奏。」閨蜜肖甜說。
  • 接連轍店!「早餐界的愛馬仕」桃園眷村怎麼了?
    或許有人認為,桃園眷村的撤店不過是特殊環境下的正常現象。  確實,品牌在擴張和發展的過程中,開店關店無法避免,但桃園眷村的熱度不復當年,發展變緩等,也是不爭的事實。  紅餐網觀察發現,桃園眷村從多地撤店的背後,已經折射了其品牌隱藏的一些問題。
  • 史上最全的南昌早餐攻略
    歷經40天的尋覓,小編特別整理35家早餐店!南昌史上最全的早餐攻略,拌粉瓦罐湯,哪家好吃呢?快一起來看看吧,記得收藏哦!●三醫院後門斜對面無招牌的老字號早餐,隔壁是修電動車店。●桃苑中路旺中旺超市(百樹小學)旁的正宗海鮮餛飩,人多的早餐才是豐富的早餐,今天牛肉拌粉一份,餛飩若干,水餃三個,荷包蛋一個,拌粉不錯,老南昌味的餛飩,水餃一般。關鍵是操作間很乾淨●黔川麵館,該店原在四緯路現搬遷於五緯路,經營了二十五個年頭,有一類似全頻道的全家福16元,今個兒絕對把我吃撐了。
  • 「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 鹽城市區小學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
    交匯點訊 「集團化辦學作為一種學校組團發展新型模式,其根本目標是促進優質發展,提高區域教育整體質量,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10日下午,鹽城市教育局召開市區小學集團化辦學工作推進會。
  • 在臺灣街道上,早餐店隨處可見,臺北人喜歡吃帶有西式風味的早餐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合灣人向來深諳此道,認為吃飽一頓早餐,就會讓生活更加幸福給力。臺灣人的早餐有歷史、有文化,更日益展現出國際化的趨勢來。對於早餐的重視性也可從美食文化中一窺而知,歌手盧廣仲就曾以連鎖早餐店「美而美」作為創作靈感,寫下一首《早安晨之美》,朗朗上口地道出臺灣早餐店的迷人魅力。在臺灣街道上,早餐店隨處可見,密集度絕對堪稱世界之冠。
  • 日本這間早餐店,把全世界的早餐都找來了!
    日本東京有間早餐店專門販售各式異國早餐,最近冷知識綜藝節目還特意介紹了這家店鋪...這間餐廳名為「World Breakfast Allday」,有著「通過早餐認識世界」的標語,以「世界的中心」表參道為立足點,目前在東京有兩家分店,專供世界各國風格的早餐,至今已經提供過40種菜單!
  • 店門口被劃停車位,自家門口還交錢?對方理直氣壯:這路我買了!
    一般情況下店門口增加停車位對老闆來說都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如果停車位歸他人所有自己還受到損害就讓人煩心了。這不最近就有一家店鋪門口被劃停車位,就連老闆卸貨還得交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近日記者接到了山東青島紀先生的求助,一見到記者他就叫苦不迭的說:「現在根本沒法營業了,店門口每天都停了好多車,而且我自己卸貨的車來了還得被收5塊錢。」
  • 愛心早餐出街啦
    「早餐在小區門口就可以買,方便又好吃。這還是一家愛心早餐店,以後都會經常來買。」近日,在海口市瓊山區朱雲路環島家園小區門前,殘疾人羅崇榮經營的一家殘服愛心餐飲便民服務點開張營業了,不少市民前來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