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年,奧美健康創始人徐峻華就接觸到了運動醫學。2001年7月北京申奧成功,他更加意識到了運動醫學巨大的發展潛力。在經過與高校教師探討與調研後,在2002年他創辦了奧美健康,成為中國第一家運動處方專業公司。為了解行業,提升專業水平,在2003年他成為了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專業研究生,並在2005年畢業後跟隨導師編寫了運動處方相關教材。對歐美發達國家運動醫學發展的研究,以及對國內運動醫學發展的洞察,為奧美健康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助益。
2007年,奧美健康首創「運動健康管理智能終端系統」,榮獲科技部創新基金;2009年,「奧美健康體適能管理系統」獲得北京市政府自主創新產品證書;2014年,其牽頭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健康體適能測評與運動管理應用研究」課題,在國內醫療行業開啟運動處方項目;2015年,作為「全民健身科技第一股」,奧美健康登陸新三板,獲得機構千萬級投資,開始探索商業場景應用服務。
2017年,奧美健康成立國內第一個「體醫融合應用研究與推廣專項基金」,在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下開展「糖代謝異常人群運動管理多中心研究」;2018年,其在安徽省開展「體醫融合」慢病幹預試點,多部門協作驗證社區運動處方慢病幹預的有效性;2019年,其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首推銜接醫聯體、健聯體的體醫融合整體解決方案;2020年,其推出了國內第一個運動處方系列線上課程,在中華醫學會下成立「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全面推動慢病運動康復標準、培訓、科普的研究和應用。
始終保持著對國內外運動醫學行業洞察的奧美健康,不斷在發展過程中吸取著經驗教訓,促成了自身的發展。
奧美健康在整個行業並沒有成熟商業模式可供借鑑時,展開了探索。有著十八年發展歷程的奧美健康,認為其發展離不開三個重要的機遇:
第一個機遇來自於與體育局的合作。早在1997年,體育局就嘗試建立國民體質健康評價標準,並從2000年左右開展全國國民體質監測。奧美健康抓住了各地體育局的軟體、硬體設備需求,從2003年開始為浙江、江蘇、四川、北京、廣東等地體育局以及國家體育局提供服務,並參與到國家運動醫學的課題中。運動處方對慢病的預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體育部門持續20年的推廣,全民健身有了長足的發展,國民越來越重視體育鍛鍊,提高了身體素質,降低了常見慢性疾病的發病率。
第二個機遇持續時間長達7-8年,奧美健康首次進入到醫療部門。2007年,中華醫學會成立健康管理學分會,將體適能引入體檢篩查,奧美健康獲得專家推薦介入其中。2009年,衛生部發布《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將體適能檢查作為備選項目予以推廣。2012年,奧美健康的運動處方系統進入臨床科室為糖前期人群提供服務,獲得了不錯的口碑。2014年,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設立健康體適能測評和運動管理多中心課題項目,體檢部門更為關注該領域並使用相關服務。
在徐峻華看來,2012年可視為運動處方健康管理元年。也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國家重點學科心血管學科負責人胡大一教授開始將運動處方運用於心臟病人的康復管理。
第三個機遇來自於體醫融合。2016年,隨著健康中國的提出,推動著以往割裂的體育、醫療實現融合,體育部門和衛生部門聯合在社區推廣運動健康。以往體檢中心以查體為主,如今也開始涉及健康管理,藉此吸引患者。奧美健康則從2018年開始,與國內外專家合作成立了國際運動健康教育學院(IEI)、運動是良醫(北京)研究院(EIM)等,對全國各醫院的臨床科室醫生、護士、康復師、健康管理師展開專業培訓,培訓人次達到4000人。
奧美健康發現使用運動處方的醫院能夠真正幫助病人解決問題,並獲得收益。這使得其堅信運動處方道路的正確性。奧美健康選擇了進一步聚焦醫院、康復機構等開展合作。目前其重點聚焦癌症、心腦血管、糖尿病領域。最近,奧美健康也與江蘇省腫瘤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達成了癌症康復領域的合作。
對於奧美健康來說,隨著國家經濟發展,老齡化現象加劇以及大量慢病的發生、醫保支付的壓力等都在推動著政策、市場出現新的變化。而在應對變化的過程中,奧美健康認為其始終有著先發優勢。
在運動處方領域長達十八年的積累,使得其不斷吸引著國內外專家人才,包括國際專家顧問ACSM前任主席James S.Skinner、中國運動醫學專業委員會主委李國平、世界衛生組織慢病顧問李立明、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兼奧美健康首席科學家王正珍等。與此同時,奧美健康也擁有專業的科研實力。奧美健康曾參與到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國家課題、編著《運動處方》等教材中,也有著ACSM+CASM培訓認證資質,以及60餘項軟著、10餘項專利等。
奧美健康構建了完善的運動處方體系,並有著跨行業的客戶基礎,包括800+政府體質檢測站點、270+高校健康體適能實驗室、60+醫院運動處方、健康管理門診、30+高端康養項目。奧美健康以患者健康為基礎核心,建立起了運動處方生態圈。這是初創企業難以實現的。
運動處方領域涉及標準的樹立。奧美健康在過去十八年積累了大量數據基礎。其為多達400萬人提供體質、體適能檢測,建立了五千萬條以上有效運動評估數據以及多個省市的科學健身大數據平臺。包括中國人群健康體適能評價指標體系等都是奧美健康所獨有的優勢。
科學健身大數據平臺
基於市場的變化,奧美健康的商業模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徐峻華表示,在2006年以前,沒有人願意購買運動處方服務系統。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奧美健康也逐漸從體適能測評走向了健康管理的幹預、遠程管理等。在國外,運動處方與商保已經實現了結合,目前奧美健康也在這條路上進行嘗試和探索。
奧美健康主要客戶群體是慢病康復服務機構,這裡的慢病主要指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癌症等。奧美健康為慢病康復服務機構賦能,幫助其建設平臺,從4個方面幫助機構更好地管理患者:
1、人才培養。奧美健康本身有著ACSM+CASM和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兩大培訓認證資質,可以為合格的人才頒發有效證書;
2、提供篩查測評系統。奧美健康結合醫學技術指標,幫助服務機構在開具運動處方前掌握患者體適能狀況,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個體化的運動處方;
3、為服務機構提供運動康復訓練的經驗。結合醫學康復技術,其幫助服務機構為患者提供運動康復服務;
4、幫助服務機構建立自身的運動處方與運動康復大數據管理服務平臺,將其與服務機構業績等結合起來,幫助服務機構進行策略規劃。
通過提供服務,奧美健康也可進一步獲取大數據,升級其算法及運動處方庫,進一步幫助構建國家運動處方庫和行業標準,助推行業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奧美健康扮演的是為慢病康復服務機構提供服務工具,成為SaaS服務商。
與此同時,奧美健康構建了一系列的產品方案,包括體適能檢測運動處方系統、慢病康復監控管理系統、在線運動處方管理工具、數據產品(全民健身大數據平臺等)、課程產品等。
奧美健康體適能管理系統應用場景
以奧美健康打造的微動HELPs項目為例,Health Exercise Lifestyle Programs,是指健康運動生活方式管理項目。實際上他們在此處也採用了它的另一個意思:HELP,幫助、救命。「微動」一詞則是區別於馬拉松等劇烈運動方式,在康復管理過程中患者只需要輕微運動即可獲得較大的健康收益。
圍繞微動HELPs,奧美健康打造了微動管家等一系列產品,並且推出了不同類型的版本。除了通用版本外,還包括針對糖尿病、減肥輕體、癌症的不同版本的微動管家。體適能檢測運動處方系統、慢病康復監控管理系統均與微動管家產生聯動,通過微動管家其提供了醫生對接病人的橋梁,幫助實現醫生對病人的長病程跟蹤、管理等。微動HELPs項目同時允許患者獲取高質量的服務。機構可以根據其需求打造個性化微動管家。
奧美健康「微動管家」產品:左側為醫生端界面,右側為用戶端界面
以往,奧美健康通過傳統學術閉門會議的形式拓展用戶。目前,其通過培訓學員實現轉化,當學員擁有運動處方知識後,會加以利用,並採納奧美健康的運動處方服務平臺。未來,奧美健康計劃通過建設城市分院和合作夥伴的形式拓展項目潛在用戶群體。
在2018年,奧美健康改變以往直銷模式,轉為代理模式。在人員精簡為40餘人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人效,其表示今年醫療、院校和健康地產項目將成為收入的亮點。
目前奧美健康也在與各地醫院、康復機構進行合作。包括西南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廣州市幹部療養院、奧倫達康復醫院在內的多家醫院都與奧美健康有著合作關係。奧美健康也開始向癌症領域推進,目前在與江蘇省腫瘤醫院以及四川、重慶、湖南、廣東等地多家醫院的腫瘤科室達成合作。如今,奧美健康也在探索新的業務合作模式,除了向合作機構收取設備款項外,也會在每年收取固定的SaaS服務費用,通過這種全新合作方式為客戶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20世紀70年代,美國因經濟發展帶來慢性疾病持續高發,由於醫藥、手術均無法完全解決慢性疾病等問題,於是展開了對運動醫學的研究,並在研究中發現了疾病、康復等與運動的關聯。但臨床醫生一開始並未接受這一理念。直到90年代,核心權威期刊如柳葉刀、Nature、Science、Cell等刊載了運動醫學最新成果引起轟動後,醫院開始逐步接納運動處方並將其運用於臨床。
美國更是逐步構建起了關於運動處方的體系學科,形成了完整的、規範的培訓和臨床應用服務體系,並融合了商業保險促進其發展。
美國將運動處方和康複流程劃分為4個階段:臨床治療階段、術後康復階段、社區長期康復階段、遠程居家自助管理階段。運動處方也在上述流程中發揮著作用,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減輕病人負擔,提高治療效果;幫助病人通過康復降低復發率,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幫助人們樹立健康規律的運動習慣,實現對慢性疾病、心理疾病、神經類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預防。
上個世紀80年代,國內第一批學者到美國訪學交流,引進運動處方,例如國家疾控中心陳君石、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胡大一、北京體育大學楊靜宜等,他們參考美國的指南和文獻,編寫國內首批運動處方相關的教材,翻譯有氧運動和運動處方相關著作,在教學和臨床開展探索工作。
在2000年,差不多是奧美健康試圖切入該領域時,國內運動處方的應用剛剛起步,主要應用在慢病預防和心臟病康復領域,但是國內的醫療系統和國民都知之甚少。2020年,中國運動處方領域的發展更像是美國的80/90年代,無論是研究成果、社會接納程度、診治醫生的理解、醫院的運用現狀都很接近,開始進入快速推廣和發展階段。
目前,國內目前已有部分醫院,在應用運動處方進行臨床治療以及術後康復。在社區長期康複方面,部分城市也在開始逐漸引入,但仍處於探索嘗試階段。遠程居家自助管理方面,社會整體接受程度並不高。
國內運動處方的發展面臨其自身的問題。運動處方最初由體育學組進行宣傳推廣,直到2012年,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國家疾控中心和北京體育大學相關學者在兩會提案,才促成了體醫融合。2014年,國務院印發《幹預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6年,隨著健康中國體醫融合理念的提出,運動醫學迎來發展,但運動處方宣傳推廣仍舊以體育部門為主。
體育部門與衛健委聯合進行運動處方培訓時,衛健委安排參與接受培訓活動的往往是全科醫生,缺乏三甲醫院知名專科醫生擴大運動處方的影響力。此外,培訓講師通常只有少部分擁有醫學背景,大多數缺乏對臨床的理解。但以體育部門為主進行的宣傳推廣,仍在推動著運動處方的科普普及。
2019年7月,《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的同時出臺,推動著健康中國建設駛入全民健康行動的快車道,文件中均提出加快體醫融合,開展運動處方門診。北京市更率先將運動處方納入醫保收費目錄。2020年6月,湖南省將健康體適能與運動管理納入醫保收費目錄。
2020年8月,中華醫學會接納了運動處方,並批准成立了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由國家體育總局運醫所原所長、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創始主委、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分會主委李國平擔任院長。中華運動康復教育學院將醫療行業十餘個科室醫生資源聚攏,溝通探討建設行業標準、培訓、科普等問題,有力地推動著運動處方在醫療大健康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