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陽縣轉移安置超7萬人
多方救援力量參與轉移被困群眾;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稱,安置點急需救災物資
昨日,俯瞰江西省鄱陽縣昌洲鄉的受災區域(畫面左側)。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飛
江西鄱陽湖水情告急。目前,現場救援力量正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進行地毯式搜救,將被困群眾救出,並進行安置。據鄱陽縣政府初步統計,截至11日23時,鄱陽縣緊急轉移安置71012人,集中安置1508人。
新京報訊 江西鄱陽湖水情告急。昨日,新京報記者從鄱陽縣油墩街鎮政府獲悉,目前,鎮內已經斷電,部分居民家中斷水,政府正組織救援人員對留守在家中的居民進行轉移。
新京報此前報導,8日晚間,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遭遇特大暴雨,持續降雨令鄱陽縣的13座大小圩堤出現漫堤決口。其中油墩街鎮問桂道圩堤發生漫決,導致1.5萬畝耕地被淹,圩堤內9000多名群眾轉移。
據鄱陽縣政府初步統計,截至11日23時,全縣受災人口625886人,緊急轉移安置71012人,集中安置1508人,需緊急生活救助33836人。
挨家挨戶疏散居民
浙江台州紅豹救援隊在鄱陽縣油墩街鎮參與救援,昨天,隊長陳輝告訴新京報記者,從早上7點起,當地幹部拿著名單,救援人員跟著一道,沿著鎮內主要街道,挨家挨戶疏散居民。
目前,油墩街鎮已經斷電,多數居民家中也已經斷水。「有些居民不願意出來,尤其是鎮上的老人,怕房子被淹,想守在家裡。」過程中,救援人員還需要給居民做思想工作。
10時許,救援人員在一棟三層小樓裡發現一名獨自在家的老人。老人拒絕前往縣裡的安置點。最終,在救援人員的勸說下,老人才開始收拾東西,最後同救援人員一道離開。
昨日7時許至12時許,陳輝所在的救援隊已將70餘名居民轉移至縣安置點。
從10日早8點截至發稿時,浙江台州紅豹救援隊共救援1000餘名居民。「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在鎮內進行地毯式搜索,盡力保證將鎮內的居民都轉移至安置點。」陳輝說。
合力救出被困祖孫
陳輝稱,相比11日,鎮內的水位昨天有所上漲,目前高層建築的一層已經完全被淹沒,部分低洼地區的二層樓也被淹沒。
救援隊到達一個地勢較高的居民樓二層,將一名留守的10歲男孩和一位七旬老人救出。
男孩告訴救援人員,自己的父母在外地打工。8日起,家裡一層就進了水,自己和奶奶一直在二層生活。起初,兩人每餐還有菜可以吃。但從10日後,祖孫兩人每餐可吃的只有麵包。
油墩街鎮政府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安置點內已經預留好位置,為轉移群眾準備好保障物資。
11日21時31分,江西省上饒市水文局首發洪水紅色預警。
- 關注
●轉移
多艘搜救艇開向居民樓救援被困群眾
江西鄱陽縣雙港鎮圩堤決口,鎮域內趙家灣村一度被困。昨日,新京報記者從鄱陽縣政府了解到,目前,雙港鎮正在制定轉移方案,現場已有多方救援力量參與轉移被困群眾。 現場救援人員介紹,趙家灣村的村民一部分住在山上,地勢較高,相對安全。少數村民居住在沿湖的低洼地區,受影響較大。 現場救援視頻顯示,雙港鎮趙家灣村多棟居民樓被淹在洪水中,多艘搜救艇在水上開向居民樓。消防員穿著救生服翻過陽臺進入樓內,一邊高聲呼喊,一邊搜救。
「我們進入現場時發現,居民已經將生活物品轉移到二層或者三層,準備在家中避災。」救援人員稱,居民大部分都不願意轉移,需要經過勸說才同意去安置點。在一處三層樓房內居住著母子三人。救援人員進屋時,女子正在給兩個孩子做飯。聽說去安置點,女子並不願意,推託稱怕家人回來找不到。經過勸說,女子和在外打工的愛人通了電話後,帶著孩子一起上了搜救艇。
新京報記者從鄱陽縣政府工作人員處獲悉,鄱陽縣雙港鎮圩堤決口的封堵工作一直在進行,情況屬於可控範圍,目前正組織相關力量,對雙港鎮受災群眾進行轉移。
●安置
新增四個安置點急需蚊帳肥皂等物資
昨日,新京報記者從鄱陽縣紅十字會處了解到,12日下午縣紅十字會再增四個災民安置點,但在物資方面缺口較大。
鄱陽縣紅十字會服務隊隊長劉中英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在安置方面會安排殘疾人和老人住下鋪,年輕人住上鋪,方便日常照顧,食物方面由志願者專人進行製作並送至每位災民手中。災民安置點的每個房間會從災民中選出一名組長,配合志願者進行日常管理,且每個房間中均貼有實時人數及需求物資,方便志願者及時、儘快進行分配。
對於物資方面,劉中英表示:「我們什麼都需要,任何東西都需要。」據其在一線災民安置點觀察到的情況,包括蚊帳、肥皂、拖鞋、牙刷、牙膏、米、油及方便麵等均是急需的救災物資。但是因鄱陽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均前往一線進行流動安置災民,捐贈收取地址尚難確定。
據上饒市紅十字會11日消息,10日上饒市紅十字會緊急馳援鄱陽第二批救災物資,三輛卡車載滿價值近25萬元的救援物資緊急運往鄱陽災區,其中賑災家庭包(箱)652個,毛巾被800條。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