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人們在各自的崗位堅守,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貢獻力量。在包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文藝」的方式科普防疫知識,謳歌奮戰在一線的抗疫人員,讓包頭「好聲音」傳遞得更遠。
一筆一畫 描出「戰疫英雄」模樣
2月4日,一組主題鮮明、描繪生動的漫畫《全民戰「疫」》登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這組來源於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的漫畫,立刻受到了網友們的好評,不少包頭網友將它轉發到了微信朋友圈。漫畫的作者是賈忠慧,而她創作這組漫畫的初衷是希望「用畫筆的力量致敬抗疫的英雄們」。1994年出生的賈忠慧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現為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研學部教師。這個春節,賈忠慧和全國人民一樣待在家中。看著新聞裡報導裡的一位位醫生、警察、軍人、專家、記者、工人等衝在一線,她便萌生了以藝術的方式向英雄們致敬的想法。在這組漫畫中,她描繪了多個行業領域的代表,並配以「疫情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戰士,我們大家一起戰鬥」「與子同袍,共克時艱」等文字。
「每天在電視上、新聞上看到那麼多醫護人員忘我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讓我特別感動,所以就有了創作一系列沙畫的想法,好好構思了一下,用一天的時間繪製完成,然後自己剪輯製作,最終完成了這個完整的視頻。」周小力說,從新冠肺炎發病到疫情中的逆行者鍾南山院士,再到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她用11幅沙畫構成作品場景,為最前線的醫護人員加油打氣,向所有奮戰在抗擊疫情戰場的同胞們致敬。據了解,周小力是我市知名沙畫藝術家,中國沙畫藝術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是中國沙畫藝術研究會最年輕的理事。
一個遊戲
教你如何打敗病毒
「上面這個黑色的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新型冠狀病毒,下面的這個人就是守護我們的白衣天使。他可以通過他手裡的針管來消滅病毒。現在我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我可以操縱醫生的行動,並發出子彈來消滅病毒。這裡出現了一個洗手臺,給醫生洗手會加分。15秒過後,疫情變得更加嚴重了,醫生也戴起了口罩進行防護……」2月11日,包頭11歲少年姚舜禹用編程軟體製作了一個有關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小遊戲。為了讓身邊人明白這個遊戲怎麼玩,他還特別錄製了一段演示視頻。
姚舜禹是包頭市幸福南路小學五年級三班的學生,在包頭市科技少年宮機器人競賽班學習軟體編程已有近5年時間,曾經參加過2018年全國NOC大賽並獲得過二等獎。此次,他希望通過自己製作的小遊戲來提醒大家,疫情期間要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並以此為中國和武漢加油鼓勁。
一段快板
寫滿了抗疫知識點
「這個春節不一般,新冠病毒到人間,來勢洶洶目猙獰,若被感染有表現,頭疼乏力腦門熱來嗓子幹,胸悶咳嗽呼吸難……」快板裡把新冠肺炎的症狀說得清清楚楚,同時還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禮讚和對中國人民必將勝利的信心。「疫情兇,人情暖,一方有難八方援,一批批支援的物資送武漢,一支支醫療隊伍也從各地趕到了荊楚大地間……」大年初七,11歲的李易宣和媽媽於海峰錄好了快板視頻,這段視頻首先在李易宣就讀的公園路小學的教師和家長微信群裡火了。李易宣告訴記者:「大家通過這個視頻可以了解新冠肺炎的症狀,同時也能鼓舞士氣。」大年初六,李易宣和媽媽你一句我一句,從21點多寫到24點多,快板《眾志成城抗疫情》就寫好了。
「打竹板,聽我言,疫情認知不要亂,科學防治過大年,各族群眾加油抗傳染……」朗朗上口的快板書,裡面包含了非常多的防疫知識,這個名為《快板書——抗擊疫情》的作品,號召大家共同抗擊這場疫情。快板的作者張瑞明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曲藝隊演員,曾獲2000年全軍文藝調演快板二等獎。2003年張瑞明轉業到包頭市公安局河西分局巡警大隊工作,2007年至2019年8月在昆區治安分局治安大隊工作。為了抗擊疫情,張瑞明認真創作了這個快板書作品並錄製視頻,希望為在一線抗擊疫情的人員加油鼓勁。
「打竹板,響連天,抗擊肺疫聽我言。宅在家,保健康,盡職盡責莫等閒……」正月初五以來,一段朗朗上口的快板《同心同德抗肺炎》在包頭人的微信朋友圈中被頻繁轉發。這段快板由東河區文聯主席李豔華作詞、東河區少年宮曲藝老師鄔強打板,不僅朗朗上口,還把科學預防新冠肺炎的方法也都編了進去。
寫詩譜曲
為逆行者們來點讚
「你的託付是我的職責神聖,用一雙妙手挽回生命的陽春。你的信任是我的誓言無聲,捧一顆仁心獻出愛意和真情……」近日,國藥北方醫院製作發布了《與健康同行》MV,獻給全國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戰士們。值得注意的是,該歌曲的詞作者郝吉林是我市一名醫務工作者,現任國藥北方(內蒙古)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國藥北方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同時,他也是一名青年詞作家。
從1月30日起,歌曲《不屈的隊伍》在許多微信群中走紅,感動著眾多包頭網友。記者從包頭機電工業職業學校了解到,這首歌是由該校教師劉舒聰作曲,其妻王瑾演唱的,表達了對疫情防護一線人員的敬意和讚美之情。1月28日,來自包頭市各醫院的醫護人員集結出發,奔赴湖北抗擊疫情最前線。為此,昆區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王慧琴寫下了詩歌《不屈的隊伍》,為包頭最美「逆行者」點讚壯行。身為昆區音樂家協會理事的劉舒聰看到後深受感動,遂決定為這首詩歌譜曲。經過反覆琢磨、試韻,他用一天的時間完成了曲作。
一曲一調
唱出對未來的期待
正月十六,年逾七旬的張建新老人穿起戲服,裝扮一新,錄製了一段自己剛剛創作的二人臺《眾志成城戰疫情》。曲譜借用二人臺傳統劇目《三十裡明沙二十裡水》,曲調悠遠、抑揚頓挫,張建新隨著這曲調高歌一曲,喝出了普通老百姓對黨的信任、對醫護人員的禮讚和對未來的期待。
張建新原來是共青農場的職工,退休後,他迷上傳統文化二人臺,和社區裡幾位有同樣愛好的老人組團,經常練習表演,每逢過年過節團隊還要為社區居民免費表演。2018年,他與人合作創作了二人臺《誇包頭》並自費錄製MV,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
「一粒米、一棵菜,宅在家裡不出門……手臉勤勞洗,接觸物都消毒,不給國家添亂,為了健康傳家風。面對病毒,沉著應對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堅信國家、黨中央!」幾經修改,《眾志成城抗疫情》正月十六定稿,張建新盛裝出鏡,非常莊重地錄製了視頻。
多樣作品
鼓舞士氣傳遞能量
在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達茂旗文聯發出倡議書,邀請文藝戰線上的各位文學藝術家,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長,積極創作接地氣的優秀文藝作品,圍繞群眾防疫應知應會常識、展示奮戰在一線的平凡人物、謳歌防疫過程中湧現出來的感人故事等,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學藝術作品。倡議書發布後,達茂旗各界文學藝術家積極響應,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創作出了一批形式新穎、感人至深的文藝作品。
「相信,我們選擇鎮靜,相信,人們奉獻愛心,相信,英雄的中國在行動,相信,人民眾志成城;這一次我們緊握雙手,誓言守望家園,這一刻我看到了慌亂過後,你確信的眼神,這一切終將過去,希望就在明天,所有的遺憾,都會變成回憶……」這首由達茂旗文聯主席王軍作詞,囯家一級作曲家姜中山作曲的達茂旗抗擊疫情主題曲,體現了達茂旗廣大群眾抗擊疫情的頑強意志與堅定信念,同時致敬了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英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