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實、沙基的球道旁閒庭信步,在黃色的金雀花叢和多諾赫荒無人煙的沙灘的全景之間漫遊,湯姆·沃森形容的那種「在高爾夫球場上所感受到的最多的樂趣」,的確是對於這塊場地的最完美形容。
點擊閱讀 | 宜高獨家尊享,與英國公開賽球星同場配對
第一洞,海豹(Seal)
Par 4,367碼
皇家特倫俱樂部的座右銘是「Tam Arte Quam Marte」——「技力均等」。這句話的內涵在第一洞就表現無疑。這是一個相對直的洞,球道兩側都有沙坑。
果嶺比平地略高,周圍有五個沙坑保護。要想趁天氣和風力的便利,將球一桿開上果嶺的球員,一定要小心那條狹窄的「羊腸道」。此洞得名於一連串狀如海豹的石頭,但晴朗的時候,在克萊德灣的礁石上看見曬太陽的海豹並非罕事。
第二洞,黑巖(Black Rock)
Par 4,390碼
1997年的決賽輪,達倫·克拉克在這裡用3號鐵開球。他只落後領先者一桿,球卻飛出了界外,落在了海灘上。
不過,在這裡打出左曲,也會有麻煩。250碼處有一個沙坑在靜靜等候,若要從那裡進攻,果嶺前40碼的三個沙坑就是很現實的難題了。
如果第一桿能把球放到最理想的地方,第二桿要想避開果嶺前方的四個沙坑——兩個在左兩個在右——並非難事。想知道這個洞名字的來歷嗎?黑巖就是橫亙在第二洞和第三洞發球檯之間的那塊巖石。
第三洞,河溝(Gyaws)
Par 4,377碼
Gyaws是古蘇格蘭語,意為河溝,得名於橫跨第3洞和第16洞球道的那條小溪。
溪上的三座小橋,最近的離發球檯只有280碼。所以在這一洞,就算是長打球員,大概也會把一號木留在球包中吧。
這一洞最理想的開球會停在球道的右側,以避開左側的球道沙坑。果嶺前低後高,所以對球路和倒旋的控制尤為關鍵。只要打短,或者稍微打偏一點,就很可能掉進沙坑——果嶺左前方的兩個,或者右前方的一個。
第四洞,達紐爾(Dunure)
Par 5,555碼
皇家特倫全場三個五桿洞的第一個——這曾是一個四桿洞。2004年,加裡·伊凡斯(Gary Evans)在這個洞打出了信天翁。這是英國公開賽歷史上在皇家特倫球場的第一隻信天翁,也是五年之內的第四隻。這個洞略微有些左狗腿,開球需要考慮到球道左側的兩個沙坑和右手邊的一個沙坑。
不過,因為順風的關係,絕大多數參賽球員都會期望用兩桿將球打上雙層果嶺。達紐爾是一個村莊的名字,它有一座已經毀壞的城堡,和球場隔了一個艾爾灣。
第五洞,格裡南(Greenan)
Par 3,209碼
艾爾郡南部有一座源於16世紀的城堡——大概是古時候的戰爭堡壘吧——名喚「格裡南」,這個洞因此得名。這個三桿洞需要你打出紮實的鐵桿,把球送到果嶺的心臟部位。要是偏離了目標,果嶺左、右、前方都有危險的沙坑等著你。大部分時候,強勁的風都會從右手邊的海面刮來,這會讓一切變得更困難。
第六洞,坦伯利(Turnberry)
Par 5,610碼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英國公開賽最長和最短的洞,都在皇家特倫。如今,最短洞仍然是皇家特倫的第八洞「郵票洞」,最長洞的頭銜,則從此洞轉移到了聖安德魯斯第14洞的頭上。2005年英國高爾夫公開賽,聖安德魯斯的第14洞全長達到了618碼。在這個洞,你的開球需要像箭一樣直,才能從球道左右都有的沙坑中殺出一條路。而在更遠處,還有兩個沙坑等待著你。
這個洞的果嶺狹長,兩側的土丘就像給果嶺鑲上了美麗的畫框一般。坦伯利球場離這裡足有20英裡遠,但站在這個洞,可以望見坦伯利標誌性的燈塔。這也是此洞名字的來源。
第七洞,泰勒·凱比爾(Tel-el-Kebir)
Par 4,401碼
1882年的泰勒凱比爾之戰,成了英埃戰爭的一場決定性戰役。此洞得名於此。
球場原來的第六洞被延長了,但401碼的長度也不算很長。這是全場第一個沒有緊靠海岸線的球洞,發球檯建在土丘上,球洞整體呈右狗腿狀,轉角處有沙丘和沙坑靜待球員。
若在這個洞開出左曲球,意味著球道左側的沙坑將造成不小的影響。果嶺呈鴨梨形,左右兩側均有沙坑,後方則由兩座沙丘包圍。
第八洞,郵票(Postage Stamp)
Par 3,123碼
此洞原名「艾爾莎」(Ailsa),取名於克萊德灣的艾爾莎島。後來,小威利·帕克寫道,這個洞「能夠切停球的地方只有一張郵票大小」,因此改名至今。
果嶺旁邊是一個巨大的沙丘,如果打偏,不管你的球是否掉入五個沙坑的其中一個,都會讓你手足無措。1950年的英國公開賽,德國業餘球員赫曼·蒂塞斯(Herman Tissies)在這裡用了15桿。但1973年,71歲的吉恩·薩拉岑在這裡成為了高爾夫大滿貫賽歷史上打出一桿進洞的年齡最大的球員——第二天,他又在這裡把球直接從沙坑打進洞,抓下小鳥。
2004年,英國公開賽上一次在這裡舉行的時候,厄尼·埃爾斯打出了一桿進洞。
第九洞,蒙克(Monk)
Par 4,422碼
面朝蒙克頓村(這就是此洞名字的由來),這個洞需要你打出扎紮實實的兩桿。在這個既狹窄又崎嶇的右狗腿洞,哪怕球道兩側都有很長的長草,最首要考慮的,還是如何避開左邊的兩個球道沙坑。
打短一點,把球放在寬闊的球道區,這是一個不壞的主意,但顯然你攻果嶺的那一桿就要遠一些了。果嶺有高低兩層,在這裡出現三推的概率,比正常值要高很多。
第十洞,沙丘(Sandhills)
Par 4,451碼
加裡·普萊耶說,皇家特倫的後九洞「當風起時,是世界上最難的」。站在第十洞的發球檯上,看著佔據你大部分視野的巨大沙丘,你就能切實感覺到「難」這個字眼的意思了。
此洞常年逆風,如果開球有偏差,右側的金雀花叢和左邊的深溝都能狠狠地懲罰你。炮臺果嶺坐落在山丘的一側,果嶺右側的地勢急墜。
這個洞沒有沙坑,後九洞的另外四個四桿洞也都比這個洞長,但在這裡,你能體會到「危機四伏」的真正意義。
第十一洞,鐵道(The Railway)
Par 4,482碼
1997年英國公開賽,第十一洞從五桿洞變成四桿洞,瞬間成為全場難度最高的洞(以標準桿記)。
球道的右側是一道高4英尺、綿延整個球洞的石牆,牆外則是鐵道——當然,那裡屬於界外。但如果你打了一個大左曲,就去深深的金雀花叢裡找你的球吧。
1962年在這裡贏得英國公開賽冠軍的阿諾德·帕爾默說,這是「我見過的最危險的球洞」。同一年,首次參加英國公開賽的傑克·尼克勞斯,在這個洞打出了6柏忌,10桿。他先是開球進花叢,然後空揮了一桿,接著又將球打到了鐵道上。
第十二洞,狐狸(The Fox)
Par 4,430碼
曾幾何時,狐狸稱霸了這個洞旁邊的一片林地。但今日,大部分樹木都已不見,狐狸也只是偶爾露面了。
這個洞略微有些右狗腿,1989年,馬克·卡卡維查在第11洞推進了50英尺的保帕推,又在這一洞從20碼外將球切進,最終在延長賽上獲勝。
第十三洞,緬甸(Burmah)
Par 4,473碼
球場的最後六個洞都面朝北方,這個洞的名字,來源於俱樂部創始主席詹姆斯·迪基——他在位四年——曾與緬甸有貿易往來。
1886年,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不久,這個洞就設計好了。和第十洞一樣,這個洞沒有沙坑,但球道起伏頗大,果嶺則高於球道。之前的四個四桿洞是全場最難,這個洞也不會讓你有好好喘息的機會。
第十四洞,埃爾頓(Alton)
Par 3,178碼
果嶺呈鴨梨形,左右兩側的沙坑讓上果嶺的通路變得很窄。所以你需要選一支合適的球桿,一支能夠一擊即中、將球停在果嶺中心的球桿。
這個洞得名於附近富勒頓區的一部分。在這裡的選杆視乎風力,從7號鐵到3號鐵都可以。如果風從左前方吹過來,任何一個插在果嶺旁邊的旗杆位,都是無比困難的。
第十五洞,克羅斯比(Crosbie)
Par 4,499碼
這是全場最長的四桿洞,2004年英國公開賽後又加長了16碼。與賈斯汀·萊昂納德1997年在這裡獲勝的時候相比,長度增加了足足42碼。
球道往高處延伸,開球略微有些盲打。把球放在左側是更好的選擇,可以方便第二桿攻果嶺。果嶺被沙丘保護著,若是想要將球滾上果嶺,就要注意前方的三個沙坑——但果嶺旁邊沒有沙坑。
這個洞得名於埃爾頓附近的一個小堡壘。
第十六洞,井(Well)
Par 5,554碼
和2004年英國公開賽時相比,今天的第16洞,長了12碼。
橫跨第3洞球道的小溪,也將這一洞的球道分為兩半。除非老天幫忙,否則很難想像有人會在這裡嘗試開球飛過小溪——這需要280碼的飛行距離。1997年英國公開賽的第三輪,老虎·伍茲打出了64桿。在這個洞,他用3號鐵開球,然後在球道上用一號木攻果嶺,最終抓下老鷹。
如果緩攻,把球往左邊打是個更好的選擇,因為你可以更好地進攻被重重包圍的果嶺。這個洞名叫「井」,因為當年的球場經理家旁邊有一口淡水井。
第十七洞,兔子(Rabbit)
Par 3,220碼
1997年的決賽輪,賈斯汀·萊昂納德在這個洞推進30英尺小鳥,最終交出65桿,贏得冠軍。recalling later: 「What a magnificent place to make such memories」.
視乎風向不同,這個洞的開球甚至要用到一號木。果嶺中間高,左右兩側低,右前方則有幾個深沙坑。1989年,英國公開賽首度實行四洞延長賽,格雷格·諾曼和韋恩·格雷迪在這個洞都吞下了柏忌,馬克·卡卡維查則保平標準桿。沒過多久,他就將葡萄酒壺捧在了手中。
第十八洞,克裡格恩德(Craigend)
Par 4,458碼
克裡格恩德(Craigend,在這裡r發l的音)曾是一座農場的名字,如今它早已消失不見。這個結束洞有著全場最長的果嶺——長達38碼。果嶺後方就是OB界。
1989年英國公開賽,格雷格·諾曼奪冠的夢想,在延長賽上破滅了。他在這一洞的開球,飛進了一個自己原以為根本挨不到邊的沙坑,第二桿則飛出了果嶺。這個洞左右兩側都有麻煩,對開球的要求尤為高。如果旗杆插在果嶺右後方、臨近沙坑的地方,在這個洞保帕,就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
不過,馬克·卡卡維查還是在這裡抓下了小鳥,把自己送進延長賽,接著再用一隻小鳥,讓自己捧起了葡萄酒壺。
點擊閱讀 | 英國公開賽球員穿衣風格變遷,就是一部高爾夫發展史
點擊閱讀 | 裸奔,英國公開賽上的一道獨特風景
點擊閱讀 | 皇家特倫,2016年英國公開賽舉辦球場
點擊閱讀 | 林克斯球場攻略指南,英國公開賽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