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白居易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詩人,不過他與李白不同,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而白居易是現實主義詩人,他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被合稱為「元白」,與劉禹錫並稱為「劉白」。世人稱他為「詩魔」和「詩王」。
中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他的一首詩作《琵琶行》,這首詩裡面表達了他的天涯淪落之恨,是對世人重利益,輕離別的落淚。
還有一首他的詩作《長恨歌》,對於頗有戲劇性的「馬嵬事變」,他通過寥寥數筆將其描繪,將人物心理的描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表現得淋漓盡致、潑墨如雨,使得讀者面對如此意境,心馳神往,不能自已。
當然,這是他作品中最為成功的兩首,他也有其它的作品,有這樣的一首詩,他利用白鵝的口吻,給天上的仙鶴寫了一首詩,這首詩就是《鵝贈鶴》。
在這首詩裡面可以看出白居易的恨與累,其實了解了白居易的一生之後,對他的這種感情就會深有體會,他的一生屢次遭到貶謫,內心的痛苦與寂寞無處傾訴,於是就寫進了他的詩裡面,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些詩,所以成就了他在歷史上「詩王」的地位。
雖然說這首《鵝贈鶴》看起來令人啼笑皆非,但是仔細讀過之後,就會感受到這首詩中間的苦與淚。
鵝贈鶴唐代:白居易君因風送入青雲,我被人驅向鴨群。雪頸霜毛紅網掌,請看何處不如君?
對於這首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天上的仙鶴藉助著風力,飛向藍天,在藍天之中自由翱翔,然而鵝的命運不濟,卻只能與鴨子為伍;天鵝有著雪白的長頸、潔白的羽毛、以及紅紅的腳掌,鵝哪一點比不上天上的仙鶴呢?
這首詩首先給人一種妙趣橫生的感覺,白鵝看到了一個與自己長得差不多的仙鶴在天上翱翔,而自己卻不能飛翔,心裏面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現在假設自己是這隻白鵝,那麼自己心中的痛苦就不言而喻了。
白居易在詩的第一句「君因風送入青雲」,字面上看起來是在寫仙鶴,實際上是在寫人,有些人憑藉著好風力能夠被賞識,也就是遇到了自己的伯樂,然後平步青雲,然而這些人真的要什麼樣特殊的才華嗎?也不一定。
在世的第二句「我被人驅」,字面上看起來是在寫白鵝,實際上也是在寫人白居易以白鵝自喻,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而只能被其他人驅使,這才是生命之中的悲哀呀。
詩的第三句「雪頸霜毛紅網掌」,這是對白鵝外貌與形象的細節描寫說出了白鵝與仙鶴,其實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但白鵝只能與鴨群為伍,命運和仙鶴之間有天壤之別。
最後一句詩,正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請看何處不如君。」這是白居易一種孤傲的反抗,也是抒發了自己心中的不滿之情。
在這首詩中白居易以白鵝自喻,感嘆了自己命運的不濟,同樣作為鳥類,仙鶴就可以一飛沖天,在藍天之中自由翱翔。然而,白鵝就只能與鴨群為伍,他們擁有著同樣的才華,有人被欣賞、被接納,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然而,有人卻只能埋沒自己的才華,懷才不遇,一身鬱郁不得志。
參考資料:《唐詩三百首賞析》、《唐詩宋詞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