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工一直在創造奇蹟,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12.7毫米的八九式重機槍,這是全球最輕的大口徑機槍,其實我們之所以能夠研發出這款機槍也是因為在模仿中超越了對手。八九式重機槍絕對算得上是我國的驕傲,眾所周知,槍枝的口徑越大威力越大,但對應的重量也會隨之增加。可是八九式的全重為26公斤,對於經受過專業軍事訓練的士兵而言,完全在他們的承受範圍之內。而且,這款槍枝除了重量相對較輕,威力比較大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優勢。
上世紀80年代,我國急需一款重量相對較輕的大口徑機槍,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開展了相關的研製工作。在我們研發這款機槍的時候,蘇聯的nsv受到了我們的關注,這款重機槍的重量僅有25公斤,非常便於士兵的攜帶,深受設計師的喜愛。至於我國最開始所擁有的口徑在12.7毫米的重機槍則是54式,這款槍仿造了蘇聯的德什卡,全重達到了88公斤,不具備便攜性。所以對比之下,我國更加迫切的希望研發出重量較輕的重機槍,以此來增強步兵實力。
而最後我們也的確成功了。89式的有效射程在1500米,使用的彈藥為54式12.7口徑槍彈,重量為131克,每50發一個彈箱,每單箱重7公斤。其實,我們在研發這款機槍的時候犧牲了一定的性能,比如說精度,這也是讓很多人感到不滿的地方。但考慮到89式本身就是重機槍,相比於精度而言,他在戰場上主要的作用就是對對方進行火力壓制,而且雖然捨棄了精度,但這讓89式的戰場使用率大大增加,士兵對該槍枝的使用也更加靈活,因此這樣的交換還算值得,畢竟有得必有失,既然我們追求槍枝的輕巧,就必須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另外,這款槍枝首次採用了槍管短後坐-導氣式原理,並且還配備了白光瞄準鏡與微光瞄準鏡,能夠毀傷輕型裝甲目標,甚至還可以用於打擊武裝直升機等低空目標,是一款應用非常廣泛的機槍。而且為了保證槍枝安全,這款機槍還採用了抽拉式固定栓設計,只有在固定栓到位且合上供彈機以後才能夠進行設計,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設計方案還有利於快速拆裝,進一步加強了士兵使用該槍枝的靈活性。
目前,該機槍被我們裝備到了步兵班,而且放眼全世界,中國是唯一一個把12.7毫米口徑機槍裝備到步兵班的國家,這一點也讓我們非常的驕傲。在80~90年代,流行著一種理論:中口徑機槍消亡論。簡單來說就是中口徑機槍的威力無法和大口徑機槍相比,但是重量又要比小口徑機槍大很多,因此實用性並不強。但是在近幾年的武裝衝突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口徑機槍的出現頻率很高,這主要是因為大口徑機槍的重量普遍較大,非常不利於攜帶,而小口徑機槍的威力又太小,無法對對方形成火力壓制。
但是,中國的89式機槍卻是一個特例,對於士兵而言,如果有機會攜帶威力更大但是重量更輕的機槍,他們絕對不會推遲。畢竟在武力衝突中,誰的火力更強,誰就佔據優勢。事實上,美國近些年也在研發輕型重機槍,比如說xm312。所以,儘管89式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現役重機槍,但我們也不能夠因此掉以輕心,畢竟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其他國家突然間擁有了一款更具優勢的輕型重機槍,從這一點中也可以看出,國際競爭究竟有多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