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魯媒山東商報的消息,山東隊的高層明確表示,丁彥雨航是球隊的非賣品,而且新賽季還將給他開出800萬的頂薪合同。
消息一出,立馬就有平臺開始討論丁彥雨航到底值不值這800萬,並且還進行球迷投票。那麼小丁到底值不值800萬呢?基本有三種看法:有球迷表示要看小丁恢復的狀態,這是最理性的球迷。也有球迷表示就憑小丁對山東籃球的貢獻也值800萬,這是球迷粉的看法。還有球迷說丁彥雨航大傷兩年,如今很難再到巔峰,因此根本不值頂薪,這是投資型球迷的看法。
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從小丁個人經濟效益來說,小丁有點不走運,因為今年正好是限薪年,而且是CBA歷史上最嚴厲的限薪,同時由於疫情原因,全球經濟發展放緩,市場需求大幅度萎縮,企業經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企業收益減少,真正能花錢如流水的俱樂部就少之又少,除了上海大鯊魚,其他球會基本都明顯收縮了銀根。如果是放在以前CBA薪資嚴重溢價的時代,800萬根本都是小菜一碟。
那麼此一時彼一時,小丁到底值不值800萬呢?單純從技術層面恐怕小丁真的很難徵服大多數球迷的看法。畢竟已經遠離賽場兩年,剛從傷病中恢復過來。但是衡量一個球員值多少錢,不僅要看其技術水平和技術狀態,看他在場上能拿多少分,更要看他的市場影響力,現在的CBA不是單純的一個比賽平臺,一個運動推廣平臺,更是這項運動的商業價值平臺。簡而言之就是現在是市場籃球時代。
山東隊現在缺少這種自信
如果單純看運動員技術或者說這個群體的技術質量而言,這兩年的中國運動員質量明顯是下滑的趨勢,無論是周琦還是郭艾倫以及廣東群星,都和籃球黃金一代沒法比。但是如果綜合衡量,從市場價值考量,他們的影響力並不低於他們的前輩,甚至遠高於他們的前輩,這種影響力已經跨越了運動範疇,走向了娛樂、文化消費等領域,他們不是最好的球員,但是他們是市場最喜歡的「產品」。
既然稱之為市場,那麼就要按照市場規律運行,按市場需求生產,這是市場條件下最起碼的準則。與現在的國內籃球明星相比,丁彥雨航已經是山東籃球推向市場的唯一的合格產品。山東籃球要想走向市場也必須依靠這個拳頭產品。
山東隊此前默默無聞了好長時間,哪怕是出現了投資退出風波也掀不起什麼聲浪。但是丁彥雨航籤約的消息傳出來,各大媒體平臺都爭相報導,西王也頻頻出現在媒體上,這和此前沒有丁彥雨航的時候形成鮮明的對比,毋庸諱言,山東籃球發展在整個CBA都是滯後的,不僅有體制的原因,更有經營上的原因,觀念上的原因,無論是媒體還是球迷都還沒有從過去走出來。媒體不屑造星,球迷不愛追星。
舉個簡單的例子,朱榮振在和四川隊比賽中,由於力量差距,(李原宇還夾胳膊犯規)沒有頂開李原宇,這成為了許多球迷的笑柄,冷嘲熱諷的人多如牛毛。但是就沒有人說他的幾個大帽把李原宇扇的懷疑人生?回過頭再看看廣東是怎麼對待球員的,廣東和遼寧的一場比賽中,小將胡明軒發揮並不好,但是在比賽中他有一個大帽遼寧外援梅奧的鏡頭。賽後無論是俱樂部、媒體還是球迷以及粉絲都在無數次讚美這個大帽,沒有人去提他幾投不中。這就是標準的市場建設的差別,觀念的差別,認識的差別。
朱榮振大帽李原宇
胡明軒大帽梅奧
山東籃球要想跟上市場籃球的步伐,改革是必須要走的路程,本賽季在人員交流上,山東已經有所改善,李泓翰轉會到四川,吳珂到山西,同遼寧進行交易嘗試。無論這些交易結果如何,至少已經走在嘗試的路上,CBA各球會人才交流的市場早晚都要開放,固守的結果就是閉關鎖國。而作為流量擔當的丁彥雨航的回歸其實是給山東籃球走向市場遞上了一把鑰匙,山東西王是不是想踏入市場,就看是否選擇小丁。當然這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