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對孩童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人類從環境中獲得的約80%信息通過視覺傳遞給大腦,其中,色彩感知在視覺活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色彩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變得感情豐富,視野美好,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色彩也可以給孩子們靈動和幻想的更多空間,減少孩子們的抑鬱及負面情緒,這是很多教育機構,比如幼兒園或者小學,都會選擇比較鮮豔的顏色裝飾外牆以及室內的原因。
鮮豔的顏色也可以使教育變得更有趣,孩子們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且在學習的同時也可以激發他們的想像力。
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色彩的感知,對於兒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德國生理學家赫爾姆霍茨提出:和諧、漂亮的色彩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混沌紛亂、無秩序的雜亂色彩常造成人的視覺疲勞,破壞人的情緒。如果兒童長期生活在容易引起視覺疲勞的環境中,身心健康也難免會受到影響。
比如紅色和橙色就屬於直接且強烈的色彩,這些顏色容易刺激兒童的視覺神經,對視力造成不良影響;而且這些色彩對兒童的心理也有一定的衝擊力,可能會導致兒童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產生厭煩情緒;同時,過於單調、呆板的色彩,也容易讓兒童產生視覺疲勞。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幼兒園及家庭嬰兒房在環境裝飾時喜歡使用粉紅色,理由是粉紅色給人以溫柔舒適感。我們給兒童活動場所配備顏色時,通常會以兒童的視覺生理、心理因素為根本,尋找與兒童的身心發展相適應的色彩,豔麗度和亮度要有限度,還要注意多彩性,給兒童塑造一個舒適、明快、協調的色彩環境。
隨著家長越來越重視兒童的成長,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區,都越來越重視色彩的多樣化了。為孩子配置五彩繽紛的活動場地,也為小區和機構帶來了更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