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玩具錼元素超標,孩子碰了立刻臉部潰爛?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2021-01-11 騰訊網

近日,一篇題為《警惕!孩子做客拿了親戚小玩偶,當晚回家臉部潰爛變巨醜!》的文章在網上熱傳。網文稱有兒童在朋友家做客時,拿回了一種玩偶,未料此類玩具錼超標,孩子出現「臉部潰爛、括約肌萎縮、食欲不振等症狀」。文章鄭重提醒,請家長們務必讓孩子遠離此類玩具,以免釀成悲劇。

網絡搜索結果

文章截圖

此事是真的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發現,此文實為網友編造出來的惡搞文章,目的是吐槽「熊孩子們」走親訪友時拿走別人家裡珍藏玩偶的事情。該文2016年就已在網上流傳,近期只是再度傳播。

文章中提到的玩偶俗稱「手辦」,一般是用來收藏的樹脂材質動漫模型,是日本動漫周邊產品中的一種。目前有不少專門收藏「手辦」的愛好者。

文中提到的「錼」,它是一种放射性化學元素,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埃德溫·麥克米倫和艾貝爾森於1940年在伯克利首次合成錼元素,錼的發現揭開了超鈾元素領域的面紗。因此,錼元素在自然界中幾乎不存在,一般人不可能接觸到;錼元素也不可能被用到玩具的生產中。

作者在這篇網文中留了幾個非常明顯的漏洞,暗示了其惡搞的本意。網友只要稍微上網搜索一下,便能發現這根本不是一篇正經的科普文章,而是在「一本正經胡說八道」。例如——

第一,「『華人醫學之光』劉松霖教授」和「亞洲皇家醫科學校」並不存在,是作者編出來的。文章中甚至出現「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女士的鄰居——屠飛飛醫生」的搞笑橋段。

第二,在介紹錼元素時,編造了一段惡意滿滿的故事:「第一批研究該元素的學者正是因為用手拿了一下便死於非命,為了紀念這些科學先烈,學界將這種元素命名為錼。」

第三,「劉松霖教授啟用了尖端的藥品合生儀器『赫拉迪姆方塊』」來自於一款網路遊戲。

一看就是遊戲中的橋段

第四,文中還稱錼既是用於製造美國隊長盾牌的「振金」,還是《加勒比海盜》裡受詛咒的金幣的原料。這都是電影中的故事情節。

網友猜測,作者在加工拼湊這篇文章時,目的未必是騙所有人,而是在調侃。因此 ,該文行文風格充滿了戲謔的意味,加上漏洞明顯,很多網友也只是將它當「洋蔥新聞」在看。文末的一段話也暴露了作者的部分意圖:「希望各位家長在做客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去拿親友贈送的玩具,並讓孩子儘量遠離主人的玩具、碟片、化妝品,作為主人,也千萬不要隨意將自己子女購買的物品送給親友,以免釀成悲劇。」

有「手辦」收藏愛好者在評論中表示:「要轉給熊孩子的父母看,不轉不是中國人!」還有網友評論:「一定把這個列印出來貼在手辦收藏櫃旁邊。」

在今年新流傳的相關網文中,有網友又添加了一些杜撰的搞笑情節進去。比如:「1月27日,一名8歲的小朋友已經連續3個月無法通過10以內加減法測試。原因竟然是這名小朋友偷偷拆卸並拿走了表姐家的二十幾個手辦!」「1月29日,一名12歲的小朋友說他無論如何都無法背誦唐詩《鋤禾》。原因竟然是這名小朋友在親戚表哥家串門時用牙齒咬了一個海賊王主題手辦。」

記者注意到,惡搞類文章詼諧幽默,但它在傳播過程中,也容易被以訛傳訛,成為越傳越玄乎的謠言,誤導受眾。比如,前幾年網上流傳的一個「兒童麻醉槍」假新聞,就是惡搞的洋蔥新聞被多次轉發之後,讓網友信以為真。當時,有媒體報導說,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美國某藥品公司生產並銷售針對小孩睡眠的家用麻醉槍,用於放倒家中不聽話的「熊孩子」。報導還將這支槍比作「教育孩子的利器」,有30到40米的射程。研發公司還警告家長,每天不能給孩子打超過4槍。稍有常識的讀者一看就明白,這是惡搞的洋蔥新聞。但信之者眾,多家媒體最後不得不對此進行了闢謠。

麻醉槍洋蔥新聞,圖片是被ps過的

(本文由祖北辰協助校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較真| 玩具錼元素超標導致熊孩子臉部潰爛?假的,那是釣魚帖
    看要點就夠了):1、世間確實存在錼元素,但不會存在於玩具中,因為該元素只能通過核反應生成,是屬於被嚴格管制的、被隔離於人們生活圈的物質。2、網帖裡編造的虛假情節非常多,並不難識別。孩子做客拿了親戚小玩偶,當晚回家臉部潰爛變巨醜》在網絡上走紅。該帖講述了熊孩子拿了別人家的玩具,結果導致臉部潰爛的「恐怖故事」。而那個玩具殺傷力之所以巨大,是因為含有放射性金屬「錼」。其實,那篇文章是個釣魚帖,釣得還比較「成功」,10萬加的流量和文章留言都表明有不少人信了。下面筆者就給大家拆解一下,這篇釣魚帖的套路。
  • 女子臉部暴腫,潰爛流膿!只因碰了這個小東西
    女子臉部暴腫,潰爛流膿!只因碰了這個小東西前段時間,韓女士起床後發現,自己的臉上有"壓痕",以為是被枕頭壓到了所以沒有在意,沒想到後來整張臉越發紅腫起來,並開始又癢又痛。於是,韓女士到附近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判斷,韓女士應該是中了「蟲毒」。
  • 中國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專輯:錼/鈽
    錼 Np (neptunium) 代言人:梅雷 代言元素:錼 Np (neptunium) 代言人:梅雷
  • 不止平衡車,尖叫雞等網紅解壓玩具也檢測出鄰苯超標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存在鄰苯超標的風險,比如「解壓玩具」。由於可玩性較強,再加上某些商家的錯誤引導,讓本來是為成年人設計的解壓神器,變成了低幼齡小朋友的日常玩具。所以,這次我們購買了市場上比較典型的幾款「解壓玩具」,決定頂著巨大的壓力為大家一探究竟。網紅玩具風險多,誰為孩子的安全負責?
  • 吳尊解釋網絡流行詞,一本正經胡說八道,林麗吟卻信以為真
    有趣的是,吳尊解釋網絡流行詞,一本正經胡說八道,林麗吟卻信以為真。一個敢講,一個敢信,「神仙夫婦」堪稱絕配。吳尊一如既往,用手拿著手機錄節目,還邀請表哥充當攝影師。粉絲們爆笑調侃:估計大張偉的手機支架還沒送到,節目組記得幫表哥結算一下工資。不過,這樣的拍攝方式反倒更接地氣,林麗吟也不再拘謹了,就像居家過日子一樣自然。
  • 錼為93號元素,銀白色金屬,關於它的知識,帶你去了解一下
    化學家們尋找93號元素的工作在20世紀20年代裡就已經開始了。當時這個元素按預定被放置在第VIIB族元素,屬於錳副族。所以曾經有科學家企圖從軟錳礦中發現這一元素,但沒有成功。今天的93號元素錼被列在錒系元素中。由於核裂變產生許多碎片,不少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從這些碎片中陸續被發現,還有許多已知元素的同位素也從這些碎片中找到。它成了一個元素的「聚寶盆」。錼就是從這個「聚寶盆」中發現的。
  • 這個臺灣女主播火了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最近這個臺灣女主播火了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網友笑瘋近日,一位臺灣女主播因一段語無倫次的播報而在網絡上走紅,被網友調侃為「最鬼畜主持人」。視頻中,該女主持人多次卡殼,上句不接下句,故作淡定地播了幾分鐘新聞,可觀眾完全不知所云,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樣子笑翻一眾網友。其實,這場新聞事故發生在2015年,近日不知為何又被翻出並登上熱搜。據悉,這段視頻最早是由微博知名博主@臺灣阿呆仔發出的,他配文稱:「別對臺灣的電視節目太認真了,這兩天快被這個新聞主持人笑死了。」
  • 你家孩子玩平衡車嗎?央視曝光「有毒玩具」,增塑劑超標300倍
    央視記者深入兒童平衡車市場,選取了27個品牌的30批次進行檢測, 結果在這其中檢測出有6款產品含有增塑劑,含量最高的一款產品超標了300倍。這款名為"dodoto"的產品,不僅車體的增塑劑超標,甚至連商標貼紙都超標了70倍。
  • 這種網紅玩具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孩子買
    近年來 兒童平衡車 這種新型玩具迅速流行 還有不少相關比賽 專家提醒:口袋彈弓屬於危險品,可千萬不要當做「兒童玩具」買給孩子玩了。 04 無人機玩具
  • 這種網紅玩具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孩子買
    近年來, 兒童平衡車 這種新型玩具迅速流行, 還有不少相關比賽。
  • 愛玩水晶泥,7歲女童患上白血病,這些「致癌玩具」家長還在買嗎?
    原來孩子平時喜歡玩一種叫「水晶泥」的玩具,這種玩具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質,孩子接觸多了最終引發此番悲劇。受各種黑心商家鼓舞,許多家長認為水晶泥可以開發孩子智力,因此會給孩子買很多水晶泥玩具。加上水晶泥價格低廉,顏色五彩斑斕,手感像果凍一樣可以隨心所欲捏成各種形狀,所以深受小孩子喜歡。但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這些水晶泥的一大危害,那就是硼含量超標。
  • 這種網紅玩具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孩子買|特別關注
    近年來 兒童平衡車 這種新型玩具迅速流行 還有不少相關比賽 專家提醒:口袋彈弓屬於危險品,可千萬不要當做「兒童玩具」買給孩子玩了。 04 無人機玩具
  • 這種網紅玩具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孩子買 | 特別關注
    近年來 兒童平衡車 這種新型玩具迅速流行 還有不少相關比賽 口袋彈弓,是一種彈射類玩具。這種彈弓,大多是由一個金屬接口加裝乳膠皮囊構成,可以裝填使用鋼珠或者箭頭。
  • 兒童玩具怎麼選?5種品類最適合5種不能碰,你給娃買了哪幾種?
    在一些特殊節點,如斷奶、分床、入園等等情境下,這種玩具有著很好的安撫作用。 因此家長一定要讓娃遠離這種玩具。 4)雷射筆 這是一種流行多年的小玩意而事實上,它的初衷也並非作為玩具出現,而是一種實用工具。根本不是小孩子該使用的。
  • 央視曝光:這種網紅玩具重金屬嚴重超標!還可能有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年來,兒童平衡車這種新型玩具迅速流行,主要適用於2到5歲的兒童。因為能鍛鍊兒童的平衡能力,吸引了很多家長,不少地方甚至還有相關比賽。但記者發現,市場上的兒童平衡車產品名稱並不統一,有的叫兒童平衡車,也有的叫滑步車、滑行車、學步車、溜溜車等,這表明這種新興玩具還缺乏標準規範。
  • 這種玩具,千萬不能給孩子玩!
    每個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有玩具陪伴。近幾年,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網紅」益智玩具,不少家長爭相購買,其中就包括飽受爭議的「磁力珠」。我們只要搜索「磁力珠」,首先彈出來的不是商品連結,而是相關新聞,幾乎每周都有小孩誤食而進院搶救,堪稱事故率最高的玩具之一。但是,磁力珠到底是何方神聖,竟興起了這麼多的禍事?爸媽在帶孩子選玩具的時候,難道看不出來它的危害性?還真別說,磁力珠長得太「人畜無害」了。
  • 堪稱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刃牙》作為日本老牌格鬥漫畫系列,因為作者板垣恵介一貫的"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特色和張揚狂野的畫風而誕生了許多的梗,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被熱狗人用在各種地方的名臺詞。1.沒有劍就無法殺人了嗎,劍豈是如此不便之物宮本武藏對德川時說出的臺詞,因為其中的邏輯實在是太過繞圈,導致觀眾一時間都難以理解半圓是怎麼想出這種臺詞來吹武藏牛逼的,因此成為了一個梗。後來在有人表示不能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有人使用這個句式"xx就不能xx了嗎,xx豈是如此不便之物"。3.
  • 這類常見玩具被稱為「毒玩具」,央視點名批評,你家玩具箱裡有嗎
    這種水晶泥雖然在中小學中流行,但是卻很少有人重視它的危險。醫生說,這種吃進去,只要10克就能讓孩子喪命。「水晶泥」為什麼會這麼危險?水晶泥中含有一種叫硼元素的物質,這種物質有劇毒,所以對孩子來說很危險。大部分軟黏土中都有硼元素製成的硼砂。深圳消費委員會對軟泥玩具的抽查結果中,抽樣17款,有16寬含有硼元素,其中13中超過安全界限。
  • 凡爾賽文學,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今天,網上不論是學法律的,還是學哲學的,不論是工科,還是醫學,統統變成凡爾賽文學系,胡說八道專業的高材生。 閒話不多講,直接上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