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膨脹,專挑「貴」的問題回答。
因為最近剛裝修完,有機會買大件,也終於有機會驗證一下貴的東西有沒有用了~
一直以來,我的購物理念都是 「花最多的錢解決最讓我頭疼的事」,但「最多」這個詞是相對於「頭疼」的程度的,以前也沒什麼特別大不了的麻煩,所以花錢還算克制。但買房裝修是大事,這次我就遇到了三個大問題,分別滲透到我 「衣食住」的三個方面,每一個都超出了以前的頭疼範疇,所以最近我金錢的支出也比較豪放一點。
錢花了就花了,好歹來答個題,算是給那些逝去的錢開個「追思會」~
先說「衣」的方面
我說的衣可不是穿衣打扮,而是以衣櫃為代表的衣物收納方面。
是的是的我知道,現在的裝修理念是輕裝修重裝飾,這樣花銷少工期短,後悔了也好改布局,所以我在很久之前就一直告誡自己」不要定製太多家具」,然而千算萬算自己買了一個頂高不在標準範疇內的房子(我家頂高288cm)。
而由於是小戶型,收納空間有限,所以我極其希望所有柜子都頂到頭,有效利用空間的同時還能避免落灰,所以去看成品櫃的時候,發現從電視櫃到玄關櫃再到衣櫃,基本沒有適合我家尺寸的。
(呵呵,連馬桶我家都買不了標準尺寸,因為我家坑距大於標準尺寸。)
真的也是無奈之下,還是選了幾乎全屋的訂製家居,包括幾乎整牆的玄關櫃、電視櫃、帶餐邊凳的餐邊櫃和大衣櫃,甚至包括兩個書桌,全部加起來6-7w塊錢。
其實出設計圖的時候我非常非常焦慮,因為我婆婆家就是因為柜子做的太多導致100多平方的房子兩個人住居然完全不寬敞,所以我也很擔心這些柜子做完,會顯得屋子很小,裝修過程中婆婆來電話,也一直叮囑少訂做家具(然而我們一直沒告訴她我們幾乎定製了除了沙發、餐桌和床之外的所有家具),所以我的焦慮+恐懼一直延續到柜子真的做完。
友情提醒,裝修時候少看小紅書和好好住,他們都裝的太美了,你看多了壓力太大了,最好的解壓辦法是搜「裝修翻車」關鍵詞,看完後整個人生都豁然開朗了哈哈哈哈哈。
其實我家家具的設計完全沒有可出挑的,都是中規中矩的基礎上根據我家尺寸做了調整,不過很神奇的是,柜子全做完後,屋子竟然顯得比空屋時候更顯大了,不知道是因為更有層次感了,還是顏色終於統一了。
總之,柜子全部安裝好後,我真的好開心,終於沒翻車!這幾萬塊錢讓我屋子的收納空間得到了最大化利用,我終於鬆了口氣,
我家全套訂製是在索菲亞做的,但是有一說一,雖然結構我比較滿意,但是細節真的有很多問題,比如有些櫃門甚至沒有做到標準對齊,比如需要嵌套的地方做的笨重廢料,比如很多細節的處理完全沒有考慮到美觀,所以前後光是小細節返工我就把他們工人叫回來過三次。
品牌也許是好品牌,但是成品到底行不行,真的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盯得緊不緊。
但是還好在我最在意的整體空間利用上,達到了令我滿意的效果,我個人認為這個錢花的超級值!
再說「食」的方面
我這種美食相關職業的人,在吃上面多花錢已經是天經地義的了,甚至在我們看房子的時候,明廚和相對大的廚房面積都是我的首要選擇條件。
而自己選的房子是三環內老破小(強調三環內不是凡爾賽而是懂的人都懂三環內的老房子是什麼格局),廚房倒是不小,還連了一個陽臺,但是煙道狹窄,且有堵塞嫌疑(最大的困擾就是一到飯點自己家就算沒做飯也能聞到油煙味,而且是噁心的油哈了的味道,估計都是煙道內壁被燻的味道)。
後來也是猶豫了好幾天,決定直接把煙道堵死(堵死我自己家外排的那個口不影響別人家流通),把陽臺和廚房打通,把煙灶位置搬到陽臺,然後油煙直接走窗戶外排,還好我家是頂樓可以這樣改,不然換個低樓層就不能外排了。
整個改造過程,整體改氣改管換窗戶加起來也小2w,這也都沒啥,但是因為煙灶位置是原來的小陽臺改出來的,所以寬度有限,很挑灶具的型號,我一直想裝的嵌入式蒸烤箱也受到尺寸限制。
最後,我咬咬牙,直接裝了全套的方太集成烹飪中心2.0,價格1.9w,優惠完也要1.7w,灶蒸烤的那一套,說巧不巧,師傅上門量了2次,說我家陽臺那個位置,再窄1-2cm,這套東西就塞不進去了。
裝好後我不知道多開心,錢是沒少花,但是頂部空間它只佔了一半,底部我塞了一整個蒸烤箱還有一個完整的碗櫃,小小一個地方我解決了煙機、灶具、蒸烤、碗櫃、頂櫃,還直接油煙外排不倒灌,我真的覺得這個錢花的太太太值得了!
有對這套東西感興趣的,我後面專門寫個測評給大家看哈,感興趣的可以蹲一下!就是下面這套:
最後說說「住」的方面。
前面也說了,因為定製家具返工的問題,加上疫情後很多工人都不返京了,工人奇缺,導致最終我屋子的整體完工時間比預期晚了2個月,擠壓了通風散味的時間,我們裝修時候還專門買了電子甲醛探測儀,顯示裝修完的甲醛指數為0.1以上(國標為1h均值應小於等於0.10mg/m),就是不適合入住的條件。
裝修完工後,我們天天開窗透氣,勉強降到0.03,但一關窗戶半天以上,甲醛含量就會慢慢升高。
那時候我們面臨兩個選擇。
一是直接入住,保證日夜天天通風,降低甲醛濃度,缺點就是天氣越來越冷(9月份)並且還沒供暖,天天開窗透氣會很冷。
二是推遲入住時間,等味道散的差不多後再入住,這樣的話就意味著我們不但每個月要支付1w+的月供,還要繼續支付1w/月的租金,而且租的房子到期了,後面每個月都是短租,費用會更高。
我個人傾向第一個選擇,因為我實在是想快點開始新生活了;而老公傾向第二個,因為他比較惜命……
這個問題我們其實也爭執過很多次,就在我基本快要屈服的時候,我們有了第三個選擇。
裝新風機呀!壁掛的那種!
以前一直以為新風系統必須是裝修時候裝到吊頂裡的,現在才知道也可以後安裝,我們就趕緊選了個艾泊斯的全屋新風系統,壁掛式的。這真是一筆額外的大開銷了(1w+),所以之前之後我們也都查了不少資料,發現就算是在知乎上,這個型號甚至新風機的測評都比較少,所以我決定多說兩句真實體驗給大家參考:
安裝過程:機子是早上9點裝的(嚴格遵守裝修公約),11點左右裝完,期間師傅還順手幫我們叮了個貓抓板,整個安裝時間也就2小時左右。
裝的過程就是直接在牆上打一個大洞,然後通風管裝上,機子掛起來就好,比我想的要快多了。
(請無視我老公比劃大小用的拳頭)
外觀造型:其實跟空調大小差不多,白色的,與家裡大多數裝修都可以融為一體,我本來還擔心裝完很突兀,結果客人來了後說不細看的話以為是個壁式空調。
新風機側面還都可以吸冰箱貼,後面我打算買一些好看的裝飾給裝扮起來,或者搞點其他用途~
(意外的跟餐邊櫃也搭配起來了)
基礎功能其實新風機的主要功能就是將室外的新鮮空氣淨化後導入室內,將室內的汙濁空氣排出到室外,在不開窗的情況下實現室內通風換氣,實現空氣淨化,比較適合我們這種需要降甲醛又不能天天開窗的情況。
安裝的時候我專門看了機器內部,這款機子是有5層濾網,可比我們家以前用的臺式空氣淨化器的濾網厚實很多倍,也多很多層。
不同的濾網用途都不同,我也記不住,但是好在他們有app可以查看,每一層的名字就能大概看出來幹什麼用的,還有更換周期可以提醒。
淨化效果:這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了,畢竟我是個宅家族,所以我有相當充分的時間可以測試,由於擔心它自帶的探測器會「作弊「,所以我都是用不同品牌的甲醛探測器做的數據對比,結果如下:
關窗情況下,開5檔風力,2小時內甲醛含量降到0.05。人在家的時候,50%混風,3檔風力,2小時內甲醛含量降到0.06-0.07。夜晚睡眠模式,開夜間AI模式,睡醒後屋內甲醛含量為0.05左右。如果3檔關窗開整天,純室內風,基本都能降到0.02-0.03左右。
適用空間方面:我家80平米不到的空間,機子安裝在客廳,當客廳甲醛指標為0.05的時候,隔得最遠的臥室指標為0.07(兩個房間的定製家具幾乎一樣多)。
它這個根據你房間面積不同,有不同型號可以選,我們好像是中間檔次的。
說幾個我覺得有用的功能:降塵:這個在灰大的城市很適用,反正開了後,因為我也基本不開窗了(因為冷),加上它自己也有除塵功能,我的打掃頻次大大降低了,我差不多2-3天開一次掃地機器人,集塵盒裡收集到的大部分是貓毛和貓砂,灰塵很少。
我自己的燈具和掛起來的廚具餐具什麼的,也沒看到有明顯的灰塵,這要放以前開窗通風的時候,幾乎每2天就要撣一下灰。
混風:其實就是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循環淨化,你可以選擇使用多少比例的室外空氣,這樣在天氣好的時候,室外風比例調高些,當室外空氣品質差的時候,像「北京特產」的霧霾天,可以將新風引入比例調為0%或25%,不開窗也可以實現新鮮空氣的換氣,完全不會覺得悶。而且這樣交替使用可以節能,提高濾網壽命,說白了就是延長濾網使用周期,間接省錢。
說兩個缺點吧:溼度降低:開機後會降低室內溼度,我對溼度非常敏感,畢竟女人就怕皮膚幹呀!但其實就算不開新風,開暖風、開窗透氣或者單純的來暖氣,都會導致室內溼度下降,所以我開了新風就同時開加溼器,還好我家房子也不大,加溼器還能使得上勁兒,所以這個問題也不算嚴重。
(38度那個是我開5檔風+開加溼器的溼度,但一般低檔位溼度不會這麼低。)
噪音增加:多一個電器當然家裡動靜會更大一些,但是還好我發現它1-3擋風較小,不會造成影響,1檔幾乎是靜音的,2-3檔可以聽到聲音了,4-5檔風噪音近似於空調暖風。
反正,這筆錢雖然是預算外,但是我跟我老公都挺慶幸的,要不是想起來還有這麼個東西的話,我們還在那「兩難選擇」呢。
我的裝修設計師聽說我裝了新風后入住了,還想要上門來參觀下,一方面看看我煞費苦心挑選的零零碎碎的軟裝,另一方面就是想看看新風機啥效果,她好給她的其它客戶推薦~
設計師我對不起你,我翻到了記錄才發現我已經放了你一個月鴿子了,我下周就約你來家裡(大概吧)!
哇,果然花的錢越多,想說的話就越多,還記得我的原則是「花最多的錢解決最讓我頭疼的事」麼?我覺得這個原則挺管用的,至少目前為止,我新屋裝修的三個大項支出都很令我滿意,而且萬一萬一哪天又搬家了,三樣裡面兩樣都可以直接拆走~
對了,如果你家也在裝修的話,聽我一句勸,啥計劃都比不上留夠預算,先別著急去購置錦上添花的東西,留著點錢當備用金,畢竟你永遠不知道你還會額外再花多少錢……
#小戶型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