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首次進入中學課堂

2020-12-26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近日,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量子計算理論與實驗」正式開課。這是量子計算首次進入中國中小學課堂,為培養量子信息人才起到積極示範作用。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瞄準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無錫市各級政府的積極推動下,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和國儀量子第一時間組織研發攻關,啟動了基於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的中小學量子計算實驗課程研發項目,並與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合作,共同開展教育研究。

  該中學充分發揮課程開發的優勢,開展「產學研育一體化」合作,撰寫課程綱要,製作課件,共同打磨課程。經過規範化課程開發,配套了整套的課程資源。

  實驗課現場,結合教學課件和講義,授課老師指導學生親自動手,進行了儀器調節以及量子計算相關基礎實驗。學生們普遍反饋,課程雖然「燒腦」,但通過生動形象的實驗內容講解以及認真聽講,還是可以吃透相干、疊加、糾纏等基本概念。同時,藉助親手做實驗,許多同學對量子世界的神奇現象產生了濃厚興趣。

  全國政協委員、省錫中校長唐江澎表示,對量子科技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高校、研究所的責任,基礎教育領域也需要更新教學理念,加強科學素養的培養。

  2018年8月,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正式落戶惠山區。研究所圍繞量子精密測量、量子計算等產業領域打造以產業化為導向的產學研合作平臺,目前已有技術研發人員40餘人,申報智慧財產權15項,發布新產品兩項,受到國內外市場的矚目。

  今年年初,在恒生科技園北側的量子感知產業園開工建設。量子感知產業園是量子感知研究所「科學儀器產業化平臺」的載體。產業化平臺包括測試中心、環境實驗中心、樣機試製中心。整個科學儀器產業化平臺的建成,將加速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各種儀器設備的研發、驗證、產業化。

  據悉,早在2019年4月,國儀量子與位於惠山區前洲街道的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聯合發布了 「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和基於該產品的「量子計算實驗課堂整體解決方案」,為解決「學生被動地接受理論教育,缺乏感性直觀認識」的難題提供了可靠的載體和途徑。歷經長時間的研究攻關,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和國儀量子順利完成基於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的量子計算實驗課程研發項目,並在全國30多所高校開課,為量子計算進入中小學打下了基礎。

  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令人嚮往,量子科技的行業賦能重在落地。在美國,量子計算教育已經被寫入全國K12教育法案;在歐洲,量子計算基礎教育、量子科普夏令營等活動也普遍存在。「此次開設量子計算實驗課程,是中國教育界在基礎教育領域對量子科技人才創新培養的嘗試探索。」業內人士認為,中小學開設並推廣量子計算實驗課程,一定程度上將擴大量子技術科普教育,提高國民科學素養,同時遴選量子技術人才,助力量子科技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量子計算進入中學課堂
    近日,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量子計算理論與實驗」正式開課。這是量子計算首次進入中國中小學課堂,為培養量子信息人才起到積極示範作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瞄準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無錫市各級政府的積極推動下,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和國儀量子第一時間組織研發攻關,啟動了基於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的中小學量子計算實驗課程研發項目,並與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合作,共同開展教育研究。
  • 量子計算實驗課程「從娃娃抓起」 中學量子第一課無錫開講
    由兩名畢業於中科大和南大的博士執教,10名省錫中高一學生成為國內首批進入量子實驗課堂的中學生。昨天,已經「試運行」兩個月的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量子計算理論與實驗」首次公開,這是量子計算首次進入中國中小學課堂。
  • 國儀量子產業化再獲重大突破!量子計算進入中小學
    量子技術發達和普及,終將把人類社會帶入量子時代,如果不讓孩子從小接受量子理論的思維方式,他們將很可能在未來競爭中失利。12月22日,已試運行2個月的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量子計算理論與實驗」首次公開,這是量子計算首次進入中國中小學課堂,也是量子計算產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 全國首個量子計算課程進中學,今天率先在無錫開課
    12月22日下午,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以下簡稱省錫中)「量子計算原理與實驗」正式開課。這是量子計算首次進入中國中小學課堂,也是無錫的中學率先使用量子計算這種最「潮」的方式助力教學工作。據悉,省錫中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家開設量子計算課程的中小學。
  • 中學量子第一課錫城開講
    由兩名畢業於中科大和南大的博士執教,10名省錫中高一學生成為國內首批進入量子實驗課堂的中學生。昨天,已經「試運行」兩個月的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量子計算理論與實驗」首次公開,這是量子計算首次進入中國中小學課堂。
  • 美國學者: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連中國的高中生都在學量子計算
    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經濟迅速發展,所有國家都在發展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科技的發展,科技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的改變實在是太大了,而今年對於中國來說可謂是一個科技噴發的年代,像是我們的航天技術取得了極大的發展,更重要的還有量子技術。
  • 百度科普量子計算新世界 再次喊出「人人皆可量子」願景
    來源:時刻頭條10月27日,「百度無限『量』,大咖聊量子」科普課堂如期而至,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段潤堯,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段永朝和天體物理博士馬志博共同亮相。一方面,以深度學習框架和雲計算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有望在量子計算軟、硬體的研發過程中大顯身手,比如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就包含了量子機器學習工具集『量槳』,可以支持開發者和科研人員更便捷地開發量子人工智慧應用;另一方面,隨著量子科技的發展,量子計算、量子通信以及量子精密測量等方面的先進成果也將逐步融入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和應用落地之中。」
  • 2020百度之星首設量子計算賽題 為國家量子科技發展挖掘頂尖人才
    百度CTO王海峰、百度副總裁徐菁、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段潤堯、百度AI平臺研發部總監忻舟、百度AI技術生態部總經理劉倩、清華大學ACM集訓隊教練鄔曉均教授、北京郵電大學楊亞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學劉勇老師等嘉賓出席頒獎典禮,並為獲獎選手頒獎。
  • 科學匯|「九章」問世,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它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北京時間12月4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團隊在《科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用光子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宣告了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中國科學加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 科學匯 | 「九章」問世,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 北京時間12月4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團隊在《科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用光子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宣告了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中國科學加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 未來之爭:量子計算爭奪戰
    2006 年,谷歌科學家Hartmut Neven開始探索量子計算如何幫助機器加快學習,其實也就是如何將量子計算與AI結合。這項工作直接促進了谷歌AI量子團隊的成立。2014 年,美國物理學會院士John Martinis加入這個團隊,之後越來越多的量子計算人才加入谷歌,其中包括量子計算領域首席科學家Sergio Boixo,也正是這個團隊幫助谷歌實現了量子優越性。
  • NPL和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合作開展量子計算
    原標題:NPL和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合作開展量子計算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科學家將與劍橋量子計算
  •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等聯合國際研究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體系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這一成果1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 「九章」如何實現量子優越性?西瓜視頻創作人袁嵐峰講解量子計算
    近日,「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引發了廣泛關注。該量子計算機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帶領的科研團隊構建。據媒體報導,在「玻色子取樣」計算能力方面,「九章」超越現有超級計算機百萬億倍。該項成果意味著我國首次實現了量子優越性,成為第二個實現這一裡程碑的國家。量子計算機為何如此之快?目前的量子計算進展到了何種程度?
  • 我科學家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領域獲重要突破!
    來源:經濟日報小編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人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通過操控束縛的超冷原子
  • 「合肥日報」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記者昨天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
  • 量子計算的人才、軟體和硬體:解開你對量子的困惑
    其中,量子計算將量子力學和計算理論結合,充分利用了量子的疊加、糾纏、幹涉等特性,從而展現出了強大的計算能力。 量子計算涉及計算理論、超導物理等多領域的知識,了解量子物理是必要的,但是不能陷入研究物理的「陷阱」,而是應該從計算機學生的特長入手,夯實數學基礎,掌握形式化的方法,弄懂量子力學的四條公理,清楚如何用線性代數刻畫四條公理,掌握基本的「語言」之後再嘗試解決一些小問題,以此逐步進入量子計算的「門」,之後再逐步補充物理的知識,形成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 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自1981年費曼首次提出量子計算機的概念之後,經過數十年的努力,谷歌、IBM以及微軟等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正在將其變為現實。前四種路徑均已製作出物理原型機,但量子拓撲這一微軟重注的方向尚無物理層面的實現。資料來源:騰訊量子實驗室-超導:無電阻電流沿迴路來回震蕩,注入的微波信號使電流興奮,讓它進入疊加態。
  • 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中國科學家是怎麼做到的?
    量子物理看似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是量子力學所催生的各種技術,其實已經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今日,中國科學家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裡程碑式突破。到底什麼是量子?量子有什麼用?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是什麼意思?我國的研發進程如何?又面臨著哪些國際挑戰?
  • 綜述:量子計算競爭面臨關鍵時刻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9日電 綜述:量子計算競爭面臨關鍵時刻  新華社記者 林小春  近日,美國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宣布成功研製一款50量子位處理器原型。業內專家表示,儘管不清楚該處理器原型的性能細節,但這一事件說明「量子霸權」爭奪戰正進入關鍵期,不過量子計算距實際應用仍有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