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網訊——1月7日美元指數刷新近一周高點至89.97創逾二周來最大漲幅,,因投資者關注經濟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反彈,且一直押注歐元的投資者獲利了結;日元兌美元創逾三周新低。受美元走強和美債收益率上升拖累,現貨黃金一度跌逾10美元,刷新日低至1907.06美元/盎司。油價連漲三日,美國上周原油庫存降幅超預期,沙特決定主動大幅減產,使油價得到支撐。
周四(1月7日)美元指數刷新近一周高點至89.97創逾二周來最大漲幅,,因投資者關注經濟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反彈,且一直押注歐元的投資者獲利了結;日元兌美元創逾三周新低。受美元走強和美債收益率上升拖累,現貨黃金一度跌逾10美元,刷新日低至1907.06美元/盎司。油價連漲三日,美國上周原油庫存降幅超預期,沙特決定主動大幅減產,使油價得到支撐。
商品收盤方面,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漲0.3%,報1913.60美元/盎司。WTI 2月原油期貨收漲0.20美元,漲幅0.39%,報50.83美元/桶;布倫特3月原油期貨收漲0.08美元,漲幅0.15%,報54.38美元/桶。
美股三大指數收盤齊創新高,標普500指數收盤上漲55.70點,漲幅1.48%,報3803.79點;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上漲326.70點,漲幅2.56%,報13067.48點;道瓊指數收盤上漲211.70點,漲幅0.69%,報31041.13點。
周五前瞻
凌晨00:00 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裡達就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講話
全球主要市場行情一覽
周四美國股市上漲,美國基準股指均創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約70%的成份股上漲、納斯達克100指數躍升2.5%;投資者堅定聚焦於進一步財政刺激的前景,以及拜登上臺後局勢穩定的可能性。
道瓊運輸指數(被視為經濟活動的替代指標)也創新高,而羅素2000指數三天上漲近8%。高盛集團表示,銀行股重新獲得投資者青睞,受益於對財政刺激、基礎設施建設支出、利率上升和更大資本回報的樂觀情緒。
貴金屬與原油
周四金價小幅下滑,受美元走強和美債收益率上升拖累,現貨黃金一度跌逾10美元,刷新日低至1907.06美元/盎司,不過考慮到美國民主黨政府出臺進一步財政刺激的前景,黃金ETF資產連續11天增長,金價短期跌幅或有限。
Bob Haberkorn表示,較高的美債收益率正讓一些「避險資金撤出黃金市場」。不過他補充稱,儘管美元走強令金價承壓,但美元的上行趨勢可能是「短暫的」。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持有的黃金規模連續第11天增長,持續時間接近四個月以來最長,緩解了有關投資者的黃金需求可能正開始減弱的擔憂。黃金ETF的資產周三攀升至3341.1噸,是11月末以來的最高水平。去年10月,黃金ETF的持倉量創下近3460噸的歷史新高。
油價連續第三天上漲,紐約油價周四上漲不到1%,達到2月底以來的最高水平;因為民主黨在美國包攬國會和白宮,令市場樂觀預計拜登政府將實施更多財政刺激。
股市也上漲,因為民主黨人將控制參議院、眾議院和白宮,為進一步增加抗疫紓困奠定了基礎,可能會刺激燃料需求。Tradition Energy董事Gary Cunningham說,隨著拜登政府上臺、民主黨人控制參眾兩院,刺激方案似乎將迅速獲得批准,這將有望提供足夠的經濟救濟,支撐石油需求。
本周,沙特決定2、3月份單方面減產100萬桶/日,引發油價急劇上漲,美國基準原油的最近交割月合約有望自5月份以來首次高於次月合約。期貨貼水意味著市場預計需求好轉。最近兩個12月合約已經表現出遠期貼水。
同時,最近的上漲使布倫特14天相對強弱指標超過70,WTI的14天相對強弱指標也接近超買區域。
外匯
美元周四從2018年3月以來最低反彈至一周高位,因投資者關注美國經濟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反彈,且一直押注歐元的投資者獲利了結。10年期美債收益率續刷去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新興市場貨幣的普遍疲軟蔓延到G-10貨幣,加元表現最強,日元和瑞郎領跌。
美元指數止步兩連跌,漲0.44%至89.80,創逾兩周來最大漲幅,盤中一度高見89.979,因為實錢帳戶解除美元空頭,以及墨西哥比索和離岸人民幣等貨幣走軟,蔓延到G-10貨幣。周四出爐的美國經濟數據突顯出勞動力市場停滯不前。不過,12月服務業活動加速。
美債收益率依然是主題,拜登獲勝提升了出臺更多財政刺激措施以提振經濟前景的預期,進而提振了較長期國債收益率,指標10年期美債收益率周四觸及1.086%。
FXStreet.com的高級分析師Joseph Trevisani表示,一旦美債收益率開始變動,就像昨天一樣,雖然變動幅度不大,但方向是正確的,這就是未來的方向。疫苗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發揮作用並有望結束疫情,這是有爭議的,但這一旦發生,美國的復甦將更加強勁,這將導致美元走強。
儘管如此,許多分析師仍預計美元長期將走軟,並將最近的上漲視為看跌美元的頭寸平倉。
歐元兌美元跌0.45%,報1.2272美元。英鎊兌美元尾盤報1.3568美元,當日下跌0.29%,繼續跌破周一觸及的近三年高位1.3703美元。
美元兌日元漲0.75%至103.81,盤中高點103.96,為12月15日以來最高;因買盤繼續軋空美元兌日元空頭,上看104.00,也是50日均線所在。紐約交易員稱因為投機帳戶需求,日元疲軟也是由於投機帳戶解除對美元兌離岸人民幣的看跌押注。北美交易員看到在104.10-104.20之間建有止損美元買盤,在104.05止損盤之前一些阻力,這裡也是55日均線所在。日本財務省對日元兌美元近期走強的評論也給日元帶來壓力。隨著美元、國債收益率和股市上漲,日元的偏斜和隱含波動率回落。
澳元兌美元跌0.42%至0.7769;紐元兌美元跌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下跌0.4%,南非蘭特更是下跌2.7%,為3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國際要聞
【美國12月ISM非製造業PMI錄得57.2,創去年9月以來新高;12月ISM非製造業就業指數錄得48.2,創去年8月以來新低】
【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對美聯儲而言,負利率並非很好的選項。隨著美國經濟的復甦,預計長期利率將上揚。美國經濟形勢好於預期】
【達拉斯聯儲主席卡普蘭:美聯儲不應當幹預美債收益率的上漲,預計美債收益率將會上揚,畢竟經濟前景會得到改善;預計美國GDP大約將在2021年增長4.5%-5.0%】
【美聯儲埃文斯重申今年美國GDP將增長4%的觀點,預計到2021年底失業率將為約5%。預計利率只會在2024年開始上升。一旦通脹超過目標,就可以開始溫和加息】
【高盛CEO:對股市保持謹慎,準備應對更多的股市波動,特別是在近期】
【歐委會副主席:歐盟仍致力於同美國解決數字服務稅爭端】當地時間1月7日晚,歐盟委員會負責經貿事務的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歐盟已注意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天決定推遲單方面對法國採取的貿易措施,這些措施與法國徵收數字服務稅相關。東布羅夫斯基斯稱,歐盟方面致力於同美國就此尋求解決方案,不過相關爭端應在世貿組織的層面得以解決。
國內要聞
【證券時報頭版評論:完善制度,防範市場兩極分化負面效應】延續著2020年的勢頭,2021年的A股結構性行情持續強化,兩極分化明顯。A股市場不再齊漲齊跌,這是一個顯著的進步,但資金對不同板塊的態度趨向極端背後的正反饋和負反饋機制也應引起注意,特別是部分機構作為投資者代理人角色本身天然存在的道德風險不可忽視。市場波動和風格演化總體來說是市場自身運行的結果,但也要意識到,市場行穩致遠離不開完善的機制。從「建制度、不幹預」原則出發,讓市場機制更好發揮作用,提高市場定價效率,應充分評估股份減持、增持、回購和員工持股以及其他各方面制度上的短板,提高實施層面上的便利性。
【南向資金淨流入超152億,機構布局港股「新經濟」】進入2021年,南向資金參與港股交易的熱情持續高漲。截至1月7日收盤時,Choice數據顯示,南向資金當日合計淨流入超152億元,其中滬市港股通淨流入71.96億元,深市港股通淨流入80.59億元,這是2021年以來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超百億。南向資金最近一個月已經累計淨流入逾661億元。配置偏好方面,南向資金持續搶籌傳統金融股、新經濟標的。近期,百度、嗶哩嗶哩(B站)、汽車之家等多家公司傳出赴港上市消息。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已有10隻中概股在港二次上市,市值相當於目前港股通標的的20%,另有36家中概股初步符合港股上市條件,目前市值約6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