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爵跡2》讓人: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針氈

2020-12-18 小魷娛

這兩天,郭敬明導演的《爵跡2》悄咪咪地作為網絡大電影上映了,網絡上還是要花錢單獨購買才能觀看,費用高達12元。也難過許多網民吐槽郭敬明「真的想圈錢想瘋了」。

而《爵跡2》的最終評價也終於「不負眾望」地停留在了4.0。

《爵跡》系列作為郭敬明付出最多心血的電影,卻是他口碑和風評最差的一部。要知道連大肆宣揚拜金主義,發生在「另一個架空的上海」的《小時代》系列都還有人能看哭呢。但這部分人如果去看《爵跡》系列,那可能真的是「笑也笑不出,哭了哭不出」了吧。

看完《爵跡2》後,滿腦子估計只有《演員請就位》裡李成儒老師所說的「三如口訣」(即: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針氈)了。

那麼,《爵跡2》到底「爛」在何處呢?

電影背負的「原罪」

電影,作為一個藝術作品,最忌諱的就是「抄襲」。而郭敬明是眾所周知的,靠抄襲起家的人。在百度上搜索他的名字,後面跟著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抄襲」。

當年莊羽起訴郭敬明《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圈裡圈外》的官司在網絡上吵得沸沸揚揚,最後法院判莊羽勝訴,要求郭敬明,但郭敬明卻拒不道歉,他也成了為數不多的,因為抄襲案件而有了獨立詞條的作家。

而除了《夢裡花朵知多少》外,郭敬明的其他作品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抄襲,比如《幻城》抄襲日本漫畫《聖傳》;《小時代》抄襲《穿普拉達的女王》;還有本文的「主角」《爵跡》系列,抄襲日本架構最宏大的世界觀之一的「型月世界」系列作品。

這也就造成了,《爵跡》電影從誕生之初,就身負原罪。這個「罪」,來自他的導演郭敬明,也來自它的同名原作《爵跡》。

這種原罪屬性導致在電影上映之初就不會被廣泛期待。事實也是,當年《爵跡1》上映時靠著流量明星+本身IP加持,行銷搞得如火如荼,但網上除了原作讀者外皆是一片罵聲。

郭敬明甚至在全國路演的某一站落淚,質問「是不是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而網友的回應也很有意思「是不是只有我們死了你才能不拍這種電影?」

《爵跡》在上映時就應該想到電影的口碑會遭到輿論的反噬。郭敬明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他會連點對於市場的敏銳性都捕捉不到嗎?說到底就是傲慢罷了。

他看不起網友,網友自然只能用自己的選擇教他做人:你噁心我,我不買票,不為你的爛電影買單,我連買票看完去吐槽這種事情都不做,讓你的電影完全撲街。

最後《爵跡1》也沒有因為郭敬明的落淚而回本

電影本身質量差

如果說只是原作口碑不行,但電影質量過關的話,一些就事論事的影評人也能單就電影本身質量好好說道說道,挽救一部分想看只好電影不在乎抄襲的路人盤。

然而,電影本身糟糕的質量也勸退了這一部分觀眾,只剩流量明星的部分粉絲和原作讀者在那兒苦苦支撐,還真有點悲壯的味道。

若說如果郭敬明沒有想著拍成3D,沒有想著用人像捕捉技術,而是老老實實拍成2D奇幻電影,說不定真有一部分衝著明星臉蛋去的人會買帳。

然而,《爵跡》最後呈現出來的,是可怕的恐怖谷效應,是明星們不像真人也不像假人的可怕表情,是被拉長到誇張失真的身體比例。

而在《爵跡2》中,這種現象不但沒有得到改善,而然變本加厲,從主角到配角都是著「12頭身」的「巨人」,而動作捕捉做出來的臉部造型,讓那些本來演戲就項木頭的明星顯得就像一個機器人。

整場戲看下來,表情最豐富的反而是主角身邊的那個動物。

除此之外,電影的內容(即劇情)也是一大硬傷,上來就是堆設定、什麼「王爵」、「使徒」「魂器」等名詞一通亂砸。一場電影下來你根本分不清:他為什麼要殺他?她為什麼要救他?他和她有什麼關係?他們為什麼要逃跑?他們到底在幹什麼?這個故事到底在講什麼?

一部電影,連最簡單的交代劇情都做不到,那麼它無疑是失敗的,更何況它在人物塑造、角色演繹等其他方面也做得一塌糊塗,也難怪央視點名它是一部「四流電源」。

其他風波

《爵跡2》中一個有著不少戲份的角色本來是由某位女星出演,但因為某些事情,她的臉必須改掉,這也是導致電影延期的一大原因,而這張重新加工過的臉卻神似網紅,引來了不少非議。

而另一點則是《爵跡2》利用易烊千璽的人氣來拉動流量,然而他在片中僅僅出場了幾分鐘,是個真·路人,電影宣傳時卻將他塑造成了主角,這也引得許多粉絲表示不滿。

此外,大量卻不好看的動作戲更拉低了觀眾的觀影觀感,建模的粗糙也勸退了很多顏粉。其他諸如文戲上的空洞、技術上的捨本逐末、劇情的單薄,也都拉低了《爵跡2》的整體質量。

不過這些風波也從側面上給《爵跡2》帶了一波流量,畢竟對於郭敬明來說,沒人比他知道更懂如何將流量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只是這一次,無辜的粉絲看起來又被他給當槍使了。

結尾

雖然有著諸多的缺點, 但《爵跡2》依然收穫了過億的票房,不得不說,郭敬明確實是一個精明的商人,《爵跡2》在網絡大電影崛起的當下,選擇在網上上映,效果確實會比在院線上要很多。

郭敬明更是放話說如果必須,會賣房子去拍《爵跡3》。

而筆者只想說:郭敬明先生,請您安安靜靜地去經商掙錢吧,不要再霍霍文娛圈了。

也希望作為觀眾,大家也要警惕「劣幣驅逐良幣」帶來的後果,咱們不給爛電影買單,不給抄襲者任何成功的機會,咱們國家的藝術才能更好地,在一個良性的道路上發展下去。

相關焦點

  •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爵跡2》被群嘲:郭敬明,你真的夠了
    這種肯放低自己姿態的發言,讓很多粉絲非常感動,不過仍然有一大部分人,對這種卑微賣慘的方式嗤之以鼻。難道,給郭敬明導演的「機會」還不夠多嗎?《小時代》四部曲,還有就比如在前不久上映的《爵跡2》,同樣也是口碑撲街。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1-06 19:2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什麼意思什麼梗? 就是說讓人很難受、有話說不出的有文化的說法。 如坐針氈:好像坐在插滿針的氈子上。
  • 《爵跡》第二部4分,只有郭敬明能超越郭敬明了!
    《爵跡》系列採取套拍模式,續集《冷血狂宴》早在2017年底拍攝完成,原計劃在2018年7月6日上映,同檔對手有《我不是藥神》。在《藥神》通過點映獲得超高口碑時,《爵跡2》因突發原因選擇撤檔。等了兩年多,《爵跡2》改名《冷血狂宴》,從院線轉向網絡平臺,片名是原小說第三卷的書名,比起故弄玄虛的「爵跡」二字,「冷血狂宴」做片名更簡單直接,網大感也強。
  • 《爵跡2》口碑暴跌,簡直如鯁在喉,最後放出來的「消息」更無語
    不少觀眾帶著對郭敬明的厭噁心情去觀摩這部作品的水平,畢竟《演員2》中的郭敬明確實因為自己的詭辯,遭到了不少觀眾的反感。而從《爵跡2》的表現來看,確實不是一部能夠憑藉實力,摘掉觀眾對郭敬明偏見的作品。作為觀眾不得不讚揚一波郭敬明的勇氣,曾經的《爵跡》7億的投資卻只拿回了三億的票房,但是對於《爵跡2》,郭敬明卻依舊埋頭苦幹,甚至比創作第一部的時候更加賣力。
  • 7000萬播放卻被全網罵爛片,郭敬明的《爵跡2》到底爛在哪?
    節目剛剛落下帷幕,郭敬明雪藏四年的作品《爵跡2》上線播出,豆瓣評分目前4.0。可以看出,四年時間,郭導的進步十分明顯,畢竟距離《爵跡1》已經提高了0.2分。迷影君作為一名資深的」郭學「愛好者,終於還是沒忍住充了會員,又花費了12元,好奇心使我點進去,求生欲又使我退出來。
  • 口碑崩盤 70%觀眾差評 《爵跡2》還是大賺!郭敬明:《爵跡3》有希望了
    原標題:口碑崩盤,70%觀眾差評,《爵跡2》還是大賺!郭敬明:《爵跡3》有希望了   即使改名為《冷血狂宴》,《爵跡2》依舊沒能逃脫被差評的命運。
  • 三個詞形容《上海堡壘》如鯁在喉、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2019年初我們迎來了中國科幻史上劃時代的一部作品《流浪地球》,這部作品的出現可謂是填補了中國科幻史的空白,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的思路可謂讓人拍案叫絕。不禁讓人們對中國式的大片重新燃起希望。槽點二:毫無邏輯從影片中我們知道外星人戰鬥力爆棚,世界各國的堡壘都相繼淪陷,只剩下我們的上海堡壘,這樣的鋪墊下不禁讓人覺得上海堡壘能存活到現在一定是火力強大防禦力極高,至少也是舉國之力的科技武器,都生死存亡之際了,帶給我們的殺手鐧竟然是僅四個人灰鷹小隊,你沒聽錯承載拯救地球大任的堡壘,全靠四個年輕小兵還有零散幾個持手槍迎戰的步兵維持了
  • 郭敬明的《爵跡2》,在恐怖片中是啥水平
    《爵跡》電影裡採用的CG技術,是通過放置在真人身上的肌肉控制器來進行捕捉擬真化的。一比一復刻結果就是,所有人都在共用同一款面癱臉,表情基本給不出來,幾乎做不出什麼自然的表情,就是那種粉絲想產出一點後期美圖都不知道怎麼截圖的水平。不過,如果真的要追究,郭敬明能把《爵跡》鼓搗成這樣,可能也盡力了。
  • 郭敬明的《爵跡2》,在恐怖片中是啥水平?
    《爵跡》電影裡採用的CG技術,是通過放置在真人身上的肌肉控制器來進行捕捉擬真化的。一比一復刻結果就是,所有人都在共用同一款面癱臉,表情基本給不出來,幾乎做不出什麼自然的表情,就是那種粉絲想產出一點後期美圖都不知道怎麼截圖的水平。 不過,如果真的要追究,郭敬明能把《爵跡》鼓搗成這樣,可能也盡力了。
  • 粉絲力挺郭敬明,四個「對得起」打臉眾人,卻難擋觀眾看的腦殼疼
    當然如今觀眾們的審美提高了,每一個人都有了「專業」的眼光,郭敬明的《爵跡2》打著特效的噱頭免不了要被觀眾們集體來找茬,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爵跡2》僅開播不到一天評分就定格在了
  • 《爵跡2》上映,郭敬明為拍《爵跡3》直言要賣房子!網友笑了!
    《爵跡2》終於上映了,這部動畫電影雖然由於「郭敬明」本人的原因飽受詬病,但也不得不說這次原力動畫的《爵跡2》比之《爵跡1》真的進步非常多。人物比例也沒有第一部那麼奇怪了,場景和特效也可以稱得上是震撼。看來只要給原力動畫足夠長的時間,即便是郭敬明的作品也能玩出新的花樣。
  • 《爵跡2》改名《冷血狂宴》網播上線,郭敬明的強辯會使口碑逆轉?
    在《演員請就位2》之外,關於郭敬明的另一條消息又一次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那就是讓郭敬明「死去活來」十幾次的《爵跡2》終於要上映了!根據多個平臺的消息,這次《爵跡2》已改名為《冷血狂宴》,並且將原本的影院院線放映改為了網絡放映,12月4日16點騰訊視頻正式上線。
  • 《演員2》郭敬明又任性?跟李成儒又舌戰,陳凱歌飆英文表達不滿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已經開播,四位導演分別是陳凱歌、爾冬陞、趙薇和郭敬明,上一季靠「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和如鯁在喉」的毒舌點評走紅的李成儒,也依然是最令人期待的飛行嘉賓,畢竟絕大觀眾還是很希望看到大佬們對演員們最真實的評價。
  • 郭敬明帶著4分的《爵跡2》,捲土重來了
    四年了,郭敬明雪藏四年的作品《爵跡2:冷血狂宴》上線播出了。兩萬五千裡長徵,我們走了兩年,從《爵跡》到《冷血狂宴》,郭導走了四年。四年了,郭老師肉眼可見的進步了。《爵跡》3.8分,這部4.0分,提高了整整0.2分!
  • 《爵跡2》改名上線,院線電影變成網播,郭敬明這是害怕了?
    2#《爵跡2》官宣了,但名字卻改成了《冷血狂宴》。相信有不少人都知道《爵跡2》的消息,畢竟這部電影早在18年的時候就應該上線的,但是最後卻因為範冰冰的事故給耽擱了。如今《爵跡2》改名歸來,一眾網友都忍不住猜測,郭敬明他這次,是不是怕了。要說郭敬明,應該是影圈中膽子最大的導演了,基本上沒有作品他不敢拍,也沒有什麼作品他不能拍。
  • 《爵跡2》對白太少堪比默片,郭敬明:我不習慣太多臺詞!
    郭敬明的《爵跡2》已經順利播出。跟上一部不同,《爵跡2》採取了網上付費點播的形式。由於這部電影眾星齊集,再加上導演郭敬明在《演員2》中表現出眾,以至於大家對《爵跡2》相當關注。到目前為止,《爵跡2》的槽點如下:1、對白臺詞太少,演員說話聲音陰陽怪氣,很多人欣賞不來;2、劇情燒腦,人物關係複雜,不看原著基本理解不了;3、從畫面到演員表情,無疑不在傳遞一個信息:我很狂拽酷炫!
  • 《爵跡2》口碑很不理想,郭敬明導演還要賣房子拍第三部!
    原本定檔於2018年7月6日上映的電影《爵跡2》終於在近期和大家見面了,由於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是範冰冰,當時範冰冰捲入馮小剛與某主持人罵戰中,導致偷漏稅東窗事發。而這部電影也被迫石沉大海,院線上映也遙遙無期,最終還是沒能在影院和大家見面。這裡不得不說,範冰冰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範冰冰出事後,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就是她出演的作品。
  • 《爵跡2:冷血狂宴》上線,口碑反轉,郭敬明難掩高興要拍第三部
    對於這樣豪華的陣容的時候,郭敬明導演回應說:我嘗試著把10個人都問一遍,想著哪怕是來了三個我就開始拍,但是沒想到大家都說願意來。《爵跡2:冷血狂宴》這部電影,郭敬明表示:「望守護、不辜負」,因為拍完這部電影已經是四五年前的事情,本來要很快與影迷們見面,但最終還是等到現在才與大家見面。
  • 豆瓣4.0 郭敬明新作《爵跡2》評分比前作進步明顯
    還記得多年前《爵跡》電影嗎?現在郭敬明導演的《爵跡2:冷血狂宴》已經上映了,騰訊獨播,不過電影的評分並不高,豆瓣僅有4分,將近50%的人給出了一星評價。從豆瓣評價來看,給出五星好評的只有4.1%,45.9%的觀眾給出了1星評價,2星、3星也佔了24.0%、19.6%,總體僅4分,評價很低。
  • 《爵跡2》遭央視點名:四流電影包裝成一流,郭敬明是真精明
    日前的時候,央視對於郭敬明的這部電影也給出了相應的評價,稱郭敬明是「郭精明」,能將一部「四流」的電影包裝成一流的作品宣發給大眾,這背後打的算盤,可以說是非常有深度的,保不齊就真的因為這樣的形式,而把《爵跡2》這部電影給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