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第二中學高二學生李依庭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獲稱「世界頂尖科學家學會優秀小科學家」,就中華絨螯蟹,也就是我們吃的大閘蟹,研究出了《中華絨螯蟹精巢連結蛋白innexin的基因克隆與分析》。
大家紛紛點讚
「別人家的孩子,我好酸」
「年輕有為,文理融通」
羨慕別人的同時,也問一問自己能承受住別人的壓力嗎。雖然新聞上沒有過多的透露這位17的同學有多麼努力,但是我相信,沒有什麼天賦異稟,肯定是比別人付出了多倍的勤奮。
比如郎朗
3歲學琴,11歲揚名國際,是因為生來就會彈鋼琴嗎?
並不是。
小時候,其他孩子放學後可以看電視,可以跟小朋友玩,郎朗只有在吃飯的時候才可以瞄兩眼動畫片,周末別的小朋友可以跟爸爸媽媽去遊樂園,而他只能在家練琴。
但是這一切都值了!
受聘於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第一位中國鋼琴家;
在白宮現場彈奏《我的祖國》;
不到20歲,被美國《芝加哥論壇》稱讚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年輕音樂家」,與貝多芬、蕭邦、李斯特齊名…
郎朗絕對是閃閃發光的!
成功後的郎朗回憶:「那是一段殘酷的歲月,但天賦並不意味這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獲得更大的成就。」
比如楊麗萍
都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對於舞蹈家可不止十年功,為了舞蹈留長指甲,放棄婚姻放棄生孩子。
11歲起,她跟隨西雙版納歌舞團背著鋪蓋行李走遍了雲南的各個少數民族,在楊瀾的訪談中,她這樣描述走村串寨的生活:走在路上,看見大象遠去,它的糞便還在冒著熱氣。走路的時候,忽然聽見頭頂咚咚響,原來是一條青色的毒蛇從樹上掉了下來,砸在鬥笠上。許多隊友抱怨這樣顛沛的生活辛苦,受不了就離開了,但在楊麗萍眼裡,這些都是美,太美好太讓人享受了。
不管是小小科學家李依庭還是年少成名的郎朗,還是為了熱愛的事業放棄人生中大事的楊麗萍,天賦異稟並不是她們成功的唯一的理由。不過是比別人勤奮的像個瘋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