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顧佳為了讓兒子上國際幼兒園,換大房子,飆英語,深得面試老師的欣賞,可是天時地利不如人和,眼看一切進展順利時,當面試老師問:我們的首都在哪裡?許子言聽成我們的手,都在哪裡?回答在「胳膊上,胳膊上」,面試老師說不對,許子言一激動咬了面試老師,結果面試結果是不通過。
顧佳為了讓兒子繼續上國際幼兒園,她讓閨蜜鍾曉芹牽線認識了王太太。當媽的為了孩子,真的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為了討好王太太,顧佳在電梯壞時候故意與王太太偶遇,把自己的拖鞋借給王太太,自己光腳走,並且幫王太太穿鞋。
直到後來王太太吧幼兒園入園表交給顧佳,許子言也算順利進入了國際幼兒園。但是國際幼兒園裡面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幼兒園攀比成風,風氣並不是很好,還有好多潛規則。
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些人說,我家孩子幼兒園學費一個月就七八千,或者一年十幾萬,二十萬,但是我一點也不羨慕。作為家長,人人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這點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給孩子的東西超出了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我覺得是不明智的。
俗話說:「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上了國際幼兒園不一定就能上個好大學,但是公立幼兒園和普通私立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將來進入名牌大學的孩子也會很多,我覺得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很關鍵。
我來自農村,我身邊的朋友好多沒有上過國際幼兒園,但是長大後照樣很出色,研究生、博士、博士後,朋友的老公還是科學家。他們小時候家庭條件都很普通,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家庭環境而影響自己的學習,有句話說得好,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
我家孩子在北京,我身邊的私立幼兒園最便宜的一個月才1000多塊錢,下來就是2000的,2300,,3500,4000的,5000的。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也是到處拖朋友打聽,自己給公立幼兒園打電話,但是後來我們還是沒有被公立錄取。
沒有被錄取,就意味著只能上私立幼兒園了,因為之前我跟朋友一起了解過附近5-6所幼兒園,所以我選了一個月2300的幼兒園,車費300,一個月固定2600元,幼兒園裡每天一節外教課,外教費一學期1000,對我來說很適合。
有朋友說,你怎麼不是5000一個月那個雙語幼兒園,因為我家2孩子,姐姐上學前班時候,弟弟正好上小班,這一年學費是衝突的,根據我們家的條件,我選擇了我自認為合適的幼兒園。
《三十而已》中,王太太招呼太太們喝下午茶,自以為拿出來家裡最貴重的餐椅,沒想到卻被太太們嘲笑。顧佳給王太太說:「最貴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們給孩子選幼兒園何嘗不是呢?國際幼兒園雖好,但是它不適合所有人,擠破頭進去了,孩子不一定喜歡,還是那句話,有多大能力幹多大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是@嘟寶媽育兒 喜歡分享育兒,親子家庭,童書繪本,致力做一名學習型媽媽,與孩子一起成長,喜歡請關注我。
#凌晨爸媽成長記# #三十而已徵文大賽# #今日追劇指南#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