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您對玉雕認識不深,還是真的「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呢?

2020-12-16 玉雕說

前言

如今網絡時代,一個讓我們從事玉雕行業面臨的問題擺在眼前——在這個形形色色虛假信息的網絡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去保持本心,做好作品?

在以前,"玉雕大師"是我們對玉雕的追求與努力方向指導。但如今在天光墟或一些玉器賣場,您可以輕易看到各種「200元代開大師證」的廣告,正如網友戲言「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玉雕大師,一個曾經讓我們玉雕工作者感到驕傲的稱號,現在仿佛如同變質的食物,慢慢地噁心著整個行業!小編經常收到玉友私信,分享其收藏的某些大師作品,對於這些作品小編暫且不作評論,但有一點其實我們要認清楚的:

能獲得大師稱號的人,對雕刻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無論是對材料品質的要求,還是對題材布局的設計,還有雕刻工藝的造詣都是非常的高。

所以,那些玉料品質一般又沒特色的料子、構圖普通生硬的題材、雕刻工藝粗糙的作品是不可能出自大師之手。因為真正的大師,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作品,也不能可能讓這樣的作品流通出去!

所以最近小編都在整理一些出名玉雕師的作品,分享到平臺上,讓玉友更直接去感覺大師手上的作品,有哪些亮點。

今天小編分享的是許群豪的作品:

作者介紹

許群豪:廣東揭陽人,90後玉雕師,聚璟軒藝術總監。許群豪在父親許宏亮大師的影響下,從小便接觸玉雕,憑藉著天賦和努力,年紀輕輕便榮獲工藝美術師、亞洲玉雕大師、中級技師等稱號和職業資格,並擔任廣東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2015年前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進修並已順利結業;2017年4月被中共揭陽市委宣傳部派去北京大學參與人才培訓,許群豪的玉雕藝術之路越邁越穩,越走越遠!

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的主人公流浪大師沈巍現在怎麼樣了?
    幾年前,一個金句在網上火了——「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而成就這句話的,就是被稱為「流浪大師」的沈巍。沈巍的流浪生活持續了26年之久,在最近幾年,有陌生人將沈巍帶到了網際網路。走紅後的沈巍,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才成就了那句「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沈巍怎麼樣了呢?其實,沈巍在某短視頻平臺走紅後,也入駐了該短視頻平臺,成為了一名主播,隨著人氣的不斷增長,沈巍成了當之無愧的網紅。
  •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前段時間網上流出了一段「大師」寫書法的視頻。在我眼裡,視頻中的所謂書法大師就跟瘋子似地亂寫一通,底下的人就在那拍手稱好。這是我眼裡的「小丑在殿堂」。與之相比,生活中有很多低調處世的藝術家,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副好丹青。
  • 大師何時不流浪?小丑何時退殿堂?
    被ko後的馬保國由於近年來網絡媒體的曝光度只增不減,以及社會模式中的功利和商業性,近年來,各種大師層出不窮,其中的真真假假,良莠不齊,耐人尋味。沈巍,上海人,曾是一名公務員,年輕時因為愛撿垃圾而不被家人和同事認可,被勸退工作後,便流落街頭,如今已經流浪二十一年。蓬頭垢面的形象,但面對陌生人的鏡頭,卻能用標準的普通話講《左傳》《尚書》,談企業治理,談各地掌故,一個拾荒老人,但卻是最早踐行垃圾分類理念的。
  •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D堂,這種現象能改變嗎?
    這不就是我們說的大師在流浪,小丑在D堂嗎?那這種現象能改變嗎?什麼時候能改變呢?先說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雖然這種現象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但不得不說,這是必然的一種規律,跟劣幣驅逐良幣一個道理。這種現象的出現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信息不對稱,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你是ds還是小丑, 作為直接關係的當局者很難分辨的,比如老闆很難短時間發現誰是水貨,誰是真貨。
  • 馬保國『小人在殿堂』,你可以當小丑,請不要以中華武術為舞臺
    甚至比賽剛剛結束的第二天他還施展馬家功夫與200多斤的徒弟切磋了一番,徒弟根本就打不動他呀!?怎麼就能讓一個業餘的搏擊愛好者在短暫的30秒內擊倒好幾次呢?想不明白啊…想不明白!,可究竟是大師還是小丑呢?
  • 「流浪大師」沈巍現狀如何?網友:小丑在殿堂,大師熱衷於流浪
    被大家冠以「流浪大師」的沈巍就這樣走紅網絡,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還有許多人不遠千裡地過來找他,只不過各自懷著不同的小心思罷了。有的是單純地看中了沈巍的才學,想跟他請教學術上或者事業上的問題;而更多的還是看中了他身上巨大的流量,想蹭一波熱度。一時間找沈巍合影、拍視頻、籤約的人數不勝數。
  • 玉雕行業,誰是大師?大師是誰?
    一個玉友說他前幾天,在某網站逛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問題:現在的中國還有大師嗎?當時他就笑了,中國怎麼可能沒有大師呢?光他一個人知道的玉雕大師就多達百個,更別說還有一些他沒聽過的大師更是數不勝數。這是中國文化傳統裡最深的隱患。而在日益發展的玉雕行業中,誰是「大師」?「大師」是誰?
  • 原來玉雕大師根本不會雕刻「偽大師」橫行江湖!
    胡焱榮(48歲)自稱玉雕大師,臺北故宮已故前院長秦孝儀曾贊他的作品「亙古未有」,但其妻子爆料「他根本不會玉雕」,都是一名老師傅操刀,作品掛胡的名字,一票政商名流被騙得團團轉。  什麼什麼杯……第幾第幾屆……各種各樣名目的獎項,而各個「大師們」也對評獎樂此不疲,有什麼好處呢?宣傳推廣的時候這些都是資本,對於商家來說手裡有幾件獲獎的東西,忽悠玩家的時候也有個炫耀的資本,但是這些獎項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呢?真的是從雕工從創意的角度去評比參考的嗎?各種內幕恐怕行內的人再清楚不過了。
  • 怎麼樣才稱得上玉雕大師?
    《合縱玉界》一個有話題、有溫度的和田玉愛好者交流平臺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一件璞玉只有和文化與藝術融為一體,才有可能成為一件驚世絕豔的作品,而玉雕就是賦予玉石全新蛻變的途徑。因此,收藏級的玉雕作品,工藝往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考量標準。
  • 玉雕大師 | 蘇然
    雖然偏遠了一些,但好酒不怕巷子深,倒也並不妨礙那些喜歡蘇然作品的客人們,驅車前來一睹好寶貝。記者前去採訪的那天,就有兩位客人在。這裡到底是做什麼的呢?一張招生海報徹底改變了蘇然的人生,也許冥冥之中,上天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 流浪大師沈巍:做網紅月入二十萬,看地上有塑料瓶,不好意思撿了
    最近有一句很火的話:"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這是用於諷刺當代名家的現狀,從以前的氣功大師王林,到現在"混元太極形意們"的馬保國,這兩位所謂的大師,都是不學無術的騙徒。網絡上的人們在看穿了他們的假象後,指責他們是不折不扣的小丑。但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沈巍,卻是人們心目當中名副其實的「流浪大師」。
  • 中國玉雕大師——王世偉
    1998年建立自已的玉雕廠並開始設計玉雕產品。2005年被授予「遼寧省玉石雕刻大師」稱號。2011年8月至11月,參加文化部「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培訓項目」——揚州玉雕高級研修班,並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俊為師。在顧永俊大師的指導下,王世偉採用山子雕技法把北方之雄渾大氣與南方之精美秀氣相融合,依據中國畫構圖理論進行創作。
  • 【玉雕】刻刀上的雜技 豔驚四座--臺灣玉雕大師 黃福壽
    臺灣玉雕大師黃福壽的代表作《悟》亮相「化母愛為寶島之愛-送愛到災區慈善義賣記者會」。該作品取材自一塊約30公斤重的碧玉,耗時2年,目前僅1斤重,栩栩如生,令人叫絕。黃福壽稱靈感來自禪,「那淺淺的微笑,深藏在玉石裡,像是花的綻放」     臺灣黃福壽玉雕大師是一位殘障人氏,畢生鑽研碧玉與翡翠雕刻,成就非凡。看到他作品的人都會不禁驚嘆:這是真的嗎?有人甚至以為是樹脂製品!但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那是玉雕極致。現在作品大都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走入玉世界    黃福壽的故事很簡單。
  • 老鳳祥玉雕大師吳俊明
    摘要:吳俊明是老鳳祥旗下的海派玉雕大師,從事玉石雕刻三十餘年,以爐瓶器皿設計製作為主,傳承並發揚上海玉雕爐瓶的特色,作品大氣、大方、穩重。一邊師從花老,一邊認真學習周壽海、劉紀松等老一輩玉雕藝術家爐瓶創作的經驗,他的技藝日漸精湛。吳俊明是老鳳祥旗下的海派玉雕大師,從事玉石雕刻三十餘年,以爐瓶器皿設計製作為主,傳承並發揚上海玉雕爐瓶的特色,作品大氣、大方、穩重。
  • 雲遊通州:玉雕大師45年如一日磨鍊功夫與藝術,鑄就玉雕佳作
    巨型玉雕大象、世界之最「九龍玉海」、一帶一路俏色玉雕……守「藝」通州之玉雕,通州區文藝之家、中華傳統工藝大師張玉成45年如一日,磨鍊功夫與藝術,鑄就巧奪天工、獨具魅力的玉雕精品佳作。第六期,「雲遊通州」推送了守「藝」通州之玉雕,邀您盡賞通州區文藝之家,用45年時間精心雕琢,磨鍊功夫與藝術的玉雕大師——張玉成巧奪天工的玉雕作品和精心製作歷程。關注區文旅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州八大遊」後,通過觀看小視頻,以及文字說明和圖片展示,就可欣賞、體會精美玉雕藝術作品和「出爐」記……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
  • 玉雕大師——趙國安
    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原大工匠,中國國匠,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六屆常務理事,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特級中華玉雕大師,河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新密市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他曾先後師從北京玉器廠的老藝人王容海、張世增、董文鍾等玉雕大師,在多年的學藝生涯裡,憑藉紮實的雕刻技藝和深厚的文化修養,巧妙地將南北派系玉器製作風格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尤其擅長利用各種玉料的俏色設計製作。其作品文化氣息濃厚,大氣不失含蓄,以巧思、細膩、精緻的獨特風格,淋漓盡致的展現玉石之溫、純、柔、雅的品質。
  • 「流浪大師」爆紅七日後:大師去流浪,留下瘋子在直播
    如果說,你不知道沈巍是誰,那「流浪大師」的名號你一定有所耳聞。憑藉一系列短視頻,「流浪大師」近來火遍全網。在這些視頻中,沈巍是一個蓬頭垢面的流浪漢,但也是一個學富五車的「國學大師」。這兩種強烈的身份對比,讓這些視頻自帶爆點,每日吸引著無數人去圍觀、拍攝。沈巍3月25日,在遭遇多日的圍追堵截之後,「流浪大師」沈巍,坐上了一輛豪車,離開了圍堵他的眾人。
  • 玉雕大師——韓德曉
    韓德曉,男,1983年出生於玉雕之鄉——鎮平縣。湖南省玉石雕刻大師,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高級技師。1998—2001年,在鎮平縣工藝美術學校學習玉雕專業。2008年進入天津美院進修,取得結業證書。韓德曉老師認為美玉不琢,無以成器。
  • 匠心不改,傳承玉道——專訪蘇作玉雕大師林建平
    蘇州玉雕大師,工藝品雕刻高級技師,工藝美術大師,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光福分會副會長,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蘇州市福建商會常務理事。特別是面對當下玉雕行業的日新月異,新材料不斷湧現,手藝人更應該懷著包容的心態,去嘗試新的東西,認識一個新材料,重新去學習它,耐心實踐,慢慢與材料磨合。雕刻作品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只有接觸的材料多了,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藝,打好了紮實的基礎,才更有資格去談創作經驗。
  • 匠師界-玉雕大師林釗泓
    1995-1999年拜師玉雕大師吳茂雲學習玉雕.兼習雕塑.石雕。2000-2002年在福州隨石雕大師林炳洪修習壽山石雕人物、山水。期間得同行好評。2004-2012年入職廣東四會媽祖玉器有限公司。期間2009年(如意觀音)及合作的(獨佔年鰲頭)獲得百花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