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將帶來更冷的冬天?氣象專家這樣說

2020-12-15 濟寧廣播電視臺

最近一段時間,「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等流言傳播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氣象專家及時出面闢謠,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

今年8月,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一份有關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通報顯示,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氣象專家表示,儘管拉尼娜現象總體上會對全球氣候有降溫作用,但預計高於歷史平均水平的全球氣溫仍將佔主導地位。

1 今冬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現象指的是熱帶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下降的氣候現象,其名稱起源於西班牙語,意為「小女孩」。厄爾尼諾現象則是指與其相反的自然現象,意為「小男孩」。「簡單而言,我們所說的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範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說,在業務監測標準上,有一些關鍵海區的監測指數,這一指數如果低於-0.5℃且持續五個月以上,就可以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

從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情況看,從今年8月份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出現大面積偏冷,海溫關鍵區的監測指數是-0.6℃,已經超過了業務監測標準。9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在持續變冷,從業務監測標準來看,可以認定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

「預計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認為。

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往往交替出現,也就是說,在厄爾尼諾結束的一段時間之後,相伴隨就會進入拉尼娜狀態,從而完成一個由厄爾尼諾向拉尼娜的循環過程。

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這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較弱。厄爾尼諾之後接著發生拉尼娜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歷史上,1983年、1998年都是典型的由超強厄爾尼諾轉變為拉尼娜的年份。一般來講,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完成一次循環過程是2-7年,平均周期是4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曾指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在中、東熱帶太平洋,特別是赤道太平洋海溫的位相不斷轉換,是一種雙模態。從已有觀測資料來看,冷暖交替的海溫變化一直存在,這樣的冷暖轉化符合觀測事實和科學認識。

據統計,1951年至2019年,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有明顯的年際變化特徵,共發生了20次厄爾尼諾事件和15次拉尼娜事件。

2 不是每個拉尼娜年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

世界氣象組織稱,厄爾尼諾事件通常對全球氣候有增溫作用,而拉尼娜則相反。上一次拉尼娜現象出現在2017年至2018年,那是一次短壽命的弱到中度事件,從2017年11月開始發展,2018年4月衰落。

「關注拉尼娜,是因為它確實對區域全球一半以上的氣候造成了影響。拉尼娜發生在中、東部太平洋地區,導致了熱帶和熱帶外氣候的異常,這種異常不是三天兩天,而是長時間持續性的,而這種異常,進而會導致全球出現異常的天氣氣候,表現為乾旱、暴雨、洪澇等等。」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稱。

拉尼娜事件的出現常常與整體「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我國秋冬季關注比較多的是拉尼娜事件容易造成中高緯度地區的大氣環流經向度較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會出現比往年同期氣溫偏低的情況。

丁一匯曾表示,從已掌握的一些規律來看,拉尼娜年我國容易遭遇冷冬。

2008年1月到2月亞洲地區發生一次大的冰雪凍雨災害。從中東、地中海開始,一直到西亞、中亞,再到我們國家,整個都遭遇冰雪凍雨災害。這次災害就發生在拉尼娜事件時,拉尼娜也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當然,這次雨雪冰凍災害的發生,還有很多其他影響因素的作用。

從已有的統計情況看,2000年以來發生過5次拉尼娜事件,從5次拉尼娜事件的狀況而言,冬季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部分地區偏低2℃以上。

有研究指出,未來氣候變暖的趨勢下,極端厄爾尼諾事件機率增加將引起更多極端拉尼娜事件。極端厄爾尼諾與極端拉尼娜之間的隔年切換將更加頻繁。

當然,影響我們國家冬季氣候的因素非常多。袁媛認為,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其實不盡相同,不是每個拉尼娜年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東亞冬季風環流的變率,進而影響我國冬季的氣候。可見,不能僅通過拉尼娜的有無就斷言一定會使某個地區氣候發生某種特定異常。

3 拉尼娜帶來的降溫信號難以阻擋全球整體變暖

事實上,從歷史上的拉尼娜年看,1998年的冬季是嚴重偏暖的,其餘年份多數都偏冷。為什麼1998年的冬季很暖呢?專家認為,1998年我國正處在增暖快速發展期,而且氣候變暖速率也非常快,且1998年處在快速增溫的後期,整個增溫非常快。即使是到了冬天的時候,這個暖的背景都沒有退掉。丁一匯認為,拉尼娜產生的降溫要比大的氣候背景下的升溫小得多,所以那一年繼續維持暖冬的狀態。

從全球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變化會影響到全球氣候。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說,「即使拉尼娜現象確實發生了,其降溫信號也不足以抵消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暖影響。2020年仍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之一,從極端熱浪、野火到嚴重的洪水和海洋熱浪,眾多極端天氣都會出現。」

氣候變暖一般可分為自然和人為因素兩大類。自然原因包括太陽、火山等活動變化,以及氣候系統內部變化;人為原因則是人類燃燒化石原料及毀林等活動,引起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和氣溶膠變化,這些複雜因素構成氣候變化主因。不僅如此,全球變暖是指全球各點上的平均值,是一個逐漸增溫的趨勢,雖然這種趨勢也會在某年或某點上有高低起伏。由此可知,拉尼娜並不影響全球整體變暖的趨勢。

根據今年8月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顯示,全球變暖趨勢在持續。過去五年(2015年至2019年)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五個年份;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中國作為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候極端性增強,降水變化區域差異明顯、暴雨日數增多。

4 極端低溫事件在減少

人們對冷空氣的「升級版」寒潮並不陌生。當大規模強冷空氣集結南下,並對較大範圍地區造成影響,導致劇烈降溫天氣時被稱為寒潮。

《冷空氣等級》國家標準中規定:某一地區冷空氣過境後,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下降8℃及以上,或48小時內下降10℃及以上,或72小時內下降12℃及以上,且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或以下時,可認為寒潮發生。

最近幾年,幾次強的寒潮天氣帶來的冷也的確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2016年1月下旬,我國遭受強寒潮天氣襲擊,華北、黃淮、江南、華南及四川等地共有179個市縣最低氣溫跌破當地建站以來1月份的歷史極值;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四川等19個省(區、市)的82個市縣氣象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寒潮過程中最低氣溫達0℃以下的國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98%。

再如,2018年冬季首場寒潮讓「冷冷冷」一躍成了熱門話題,從這一年12月4日開始中央氣象臺連發8天寒潮預警,直至11日晚解除。據統計,這次寒潮過程降溫幅度超過8℃的範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78.7%,降溫超過12℃的範圍佔國土面積的50.1%,比2016年下旬的寒潮影響範圍更廣。其中,北京、新疆、甘肅、陝西、湖北、江西等13個省(區、市)的27個縣市日最低氣溫跌破12月上旬歷史極值,北京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達-11.7℃。

儘管如此,從監測數據看,極端低溫事件仍然在減少。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1961年至2019年,我國極端低溫事件顯著減少,極端高溫事件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明顯增多,極端強降水事件呈增多趨勢。以極端低溫事件發生頻次為例,平均每十年減少239站日。2019年,我國共發生極端低溫事件39站日,較常年值偏少228站日。

專家認為,就人體感知而言,在變暖背景下,一次極端冷事件將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不論是氣候模式還是觀測結果都能清楚看到極端暖事件的增加、冷事件的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冷事件不會出現,只是它的發生強度和頻率有所減少。(郭樹人)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覺得今年冬天更冷? 因為「冷美人」拉尼娜
    有沒有覺得今年冬天特別冷?」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今年冬天比以往來得更猛。從10月份開始,「2020年冬天是60年以來最冷寒冬」的說法就刷屏網絡和朋友圈,而寒冷的根本原因則是拉尼娜現象。「冷美人」拉尼娜會讓冬天變冷嗎?
  • 為什麼你覺得今年冬天更冷?因為「冷美人」拉尼娜
    有沒有覺得今年冬天特別冷?」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今年冬天比以往來得更猛。從10月份開始,「2020年冬天是60年以來最冷寒冬」的說法就刷屏網絡和朋友圈,而寒冷的根本原因則是拉尼娜現象。今年的冬天似乎來得特別早。2020年10月5日,洛陽老君山、白雲山就下雪了,在隨後的兩個月裡,河南多地迎來雨雪天氣,伴隨著冷空氣和大幅降溫,把人凍得猝不及防。
  • 拉尼娜來了!海南今年將迎來「最冷冬天」?專家回應…
    近日,世界氣象組織 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 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消息一出 「海南將現最冷冬季」的說法
  • 2020年冬天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最近小編看到很多視頻傳聞拉尼娜現象出現,今年冬天會是最冷的冬天,那麼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呢?究竟是不是真的來了呢?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最冷的冬天呢?小編帶你一起了解。當東西長上萬公裡,南北寬上千公裡的赤道上海水氣溫低於常年平均值0.5攝氏度時就進入了拉尼娜狀態,持續六個月以上就會形成拉尼娜事件,就在本月國家氣象中心的監測,今年八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預計秋季會繼續維持,到今年冬季將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通常在發生拉尼娜現象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中東部地區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
  • 2020年冬天將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嗎?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最近小編看到很多視頻傳聞拉尼娜現象出現,今年冬天會是最冷的冬天,那麼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呢?究竟是不是真的來了呢?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最冷的冬天呢?小編帶你一起了解。
  • 每年冬天,都有人說是史上最冷冬天
    從今年十月全國多地開始降溫起,就不斷有傳言,今年冬天是「60年來最冷冬天」,「2008年以來最冷的一年」。但,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對於「60年來最冷的冬天」一說,中國氣象局的專家很早就已經進行了闢謠。
  • 今年冬天冷嗎?專家預測華南或是「乾冷」,拉尼娜或2021年結束!
    前段時間世界氣象組織也再一次做了闡述,他們預計2020年的拉尼娜會從中等程度發揮到強勢的狀態,並且這樣的狀態會持續到2021年。科學家認為直到2020年結束,拉尼娜也不會消失,雖然拉尼娜的出現是自然環境導致的,但是人類對於氣候的影響也是存在的。
  • 拉尼娜75%將至,今冬偏冷還是偏暖?專家給出預測,農民早了解!
    在筆者的家鄉,村口處的梧桐樹下,午後遊玩嘮嗑的老人絡繹不絕,大家聚在一起,有些人打打撲克,有些人則討論今年冬天的冷暖,那麼,今年冬天究竟是冷還是暖呢?專家已經給出了預測,咱農民要早了解!
  • 拉尼娜「襲來」了!今年會是60年來最冷冬天,是真的嗎?
    而根據我們氣象部門的預測,拉尼娜現象進入影響我們今年的冬天已經是確定了,而拉尼娜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面會導致我們國家一些地區的氣溫偏冷,所以今年冬天比較冷的情況是存在的,那麼有人說今年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其實並不是的!
  • 丹丹看天氣|拉尼娜來了 今年冬天我國可能有點冷
    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冬季可能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而在多數拉尼娜年峰值的冬季,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比較頻繁,中東部和大部地區的冬季氣溫偏低的概率比較高。那麼,上海今冬會不會冷?上海氣候專家說,上海今冬氣溫總體還是正常略暖,但是,季節內冷暖變幅大,降水略少,有階段性低溫或陰雨天氣過程。
  • 世界氣象組織:拉尼娜現象已形成,持續至明年,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相信大家都比較關注一個話題,那就是今年的冬天會是暖冬還是冷冬,2019年跨入2020年這個冬天,很多地區都度過了一個暖冬,現在冬季也快到了,那今年的冬天情況會如何呢?在前段時間,網絡上甚至有傳聞稱今年冬天可能會很冷,不過專家也進行了闢謠,沒有絕對依據可以證明今年的冬天很冷或者很暖。
  • 拉尼娜搞事,今年冬天到底是不是冷冬?
    @中國新聞網 雖然拉尼娜的出現會對冬季氣溫造成一定影響,但它想要憑藉一己之力讓這個冬天變成冷冬還是有點困難的。 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自天氣轉冷開始,不斷有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
  • 2020年拉尼娜事件會讓冬天更冷嗎?權威回應來了
    受拉尼娜影響,南方的水汽輸送條件總體偏差、降水偏少。  他介紹,今年8月開始,中東太平洋的海溫進入拉尼娜狀態,預計冬季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一般而言,受拉尼娜影響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比較頻繁,中東部和大部地區氣溫偏低的概率比較高。  「但我們也注意到,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影響我國的各個氣候要素的關係非常複雜,拉尼娜只是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重要因子之一。」
  • 最冷冬天?重現2008年凝凍?氣象專家這樣說!
    ▲習水仙源鎮黃瓜亞路段 冷空氣的頻繁降臨,開始有網友傳言今年將會是60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甚至「預言」將會出現 對此,氣象臺專家表示這是謠言,今年不會出現像2008年時那樣嚴重且持續的極端天氣,也不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但是畢竟在冬天,肯定會有階段性的低溫雨雪天氣,這樣的天氣一般會出現在12月上旬、12月下旬和1月中旬,專家提醒,這些時間段市民出行需要注意防寒保暖。
  • 今年冬天會更冷嗎?樂清接下來天氣是……
    地始凍,水始冰葉半青黃,萬物收藏大自然將迎來新一輪枯榮古時,人們習慣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現如今,氣象學意義上連續5天氣溫低於10℃才算得上入冬冷空氣日漸頻繁,南北溫差大是當下天氣的顯著特點「今年冬天會更冷嗎?」
  • 專家預言!2020年的冬天將是近60年來最冷的一次!
    最近很多市民朋友對今年的冬天是否寒冷?特別感興趣,很想知道是不是如網上所說今年的冬天極其的寒冷呢?下面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該圖片來源於網絡說到寒冷,我們就要從「拉尼娜現象」說起,拉尼娜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致使海水變冷,當海水變冷氣流就會下沉,菲律賓以東和我國南海氣流就會上升,就會形成低壓區
  • 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
    導讀: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 「拉尼娜現象」引起的,而拉尼娜現象是帶來低溫降雨雪天氣的主要原因,而一次拉尼娜現象時間有長也有短,短的像10月初那樣影響四五天就結束了,如果是長的可能是帶來冰雪冷凍天氣。
  • 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
    導讀: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10月初那場大雪的成因在60年最冷冬天說法之後,一些權威氣象專家也出來闢謠了,並且指出10月初這場大雪是「拉尼娜現象」引起的,而拉尼娜現象是帶來低溫降雨雪天氣的主要原因,而一次拉尼娜現象時間有長也有短,短的像10月初那樣影響四五天就結束了,如果是長的可能是帶來冰雪冷凍天氣。
  • 2020年的冬天會更冷?太平洋附近或降溫,拉尼娜的苗頭很明顯!
    2020年的冬天會更冷?太平洋附近或降溫,拉尼娜的苗頭很明顯!近幾日聽到的最多的詞語就是颱風了,受到巴威的影響,我國多個地區受災嚴重,尤其是遼寧和青島。暴雨持續不斷導致內澇嚴重,汽車都漂浮在了馬路上。你以為這就是今年颱風的所有了嗎?
  • 晴冷天氣模式!下次降溫是什麼時候?「拉尼娜」來了!今年冬天到底冷...
    「拉尼娜」來了!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 早前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等信息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論壇等 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