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寫這麼一個系列,一座城·一部電影,無非是出於好奇心,無他。
第一次對於底特律這個城市有印象,是從NBA開始的。2004年赫赫有名的「奧本山宮殿」事件,是整個NBA歷史上最著名最臭名昭著的群毆事件,直到今天在網絡上搜到的現場視頻都是令人觸目驚心的。這是世界籃壇都少有的球迷和球員揮動老拳,直接鬥毆事件,以至於與之相比,當年威震天下的活塞隊「壞孩子軍團」根本就像是教堂唱詩班男孩一般的天真可愛,畢竟哪怕再惡意粗魯的犯規還是局限在球場之內的。
第二次和底特律有了交集,是一次很偶然的轉機路過。去過那麼多的機場,看到作為全美第六大城市的進出門戶,底特律機場的樣子有點讓人出乎意料。美國中東部五大湖地區的核心城市群,芝加哥,底特律,匹茲堡,布法羅等等,往日風光不再,經濟日漸衰退,眼前目睹的一切倒是與「Rust Belt」的綽號有點不謀而合。
第三次將目光落在這個城市,則是因為著名的底特律市破產案。2013年12月3日,美國聯邦破產法官羅茲做出裁決:底特律市符合聯邦破產法第9章的相關規定,符合申請破產保護的資格。這座曾經風光無限的汽車城正式宣告破產,它也成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破產城市。在「汽車城」底特律申請破產(2013年7月)約16個月後,美國聯邦法官於2014年11月7日對其破產退出計劃做出許可裁決。這項裁決的出臺,使得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城市破產案,宣告落幕。當年身邊還有在國內炒房炒的風生水起的朋友聞訊殺去,想要火中取慄,結果做了一番詳細的實地考察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下文了。
最近一次對於這座城市有了再認識,是因為《底特律Detroit》,這部去年剛剛上映的電影。
影片基於真實事件改編。
1967年7月23日,底特律發生了一起黑人騷亂事件。起因是當地警方掃蕩一間黑人區的酒吧,查禁違法行為,但是這次原本正常的執法行動卻引發了社區黑人的情緒不滿,他們聞訊而來向警察投擲石塊和磚頭,原本就動蕩不安的城市好像被扔了一根火把的乾柴堆,轟的一聲就被引燃了。
密西根州州長喬治·羅姆尼為儘快平息暴亂,下令密西根州國民警衛隊進入底特律,並要求總統林登·詹森派遣陸軍入城強行驅散黑人,但這一鎮壓行為卻適得其反,進一步惡化局勢,直至不可收拾。黑人越聚越多最終引發波及全城的大規模騷動,演變成美國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種族騷亂之一。
這場騷亂持續了5天,造成43人死亡,467人受傷,超過7200人被捕,以及超過2000座建築物受破壞。騷亂還蔓延到伊利諾伊、北卡羅來納、田納西、馬裡蘭州。
去年,2017年,正好是這場騷亂的五十周年紀念日,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這部電影的原因。
當初選擇看這部電影的一個很重要理由是因為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比起她最早為人所熟知的身份,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作為兩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和《刺殺賓拉登》(Zero Dark Thirty)的導演,這更像是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金字招牌。
影片的結構很完整,分為動畫片,正片,記錄片三個部分。動畫片部分介紹了事件的背景,比如底特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黑人,正片截取了整個種族騷亂事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發生在阿爾及爾旅館的三起兇殺案,準確的說,是嚴重種族主義傾向的白人警察濫用職權,草菅人命,最後的記錄片很嚴謹,交代了整個事件的現實結果,沒有特意拔高,也沒有遮遮掩掩,就是把事實講出來,自己看。
和導演之前的成名作品一樣,演員是為電影服務的,而不是本末倒置。所有的角色都是為了推進劇情而出現的,無論是一臉乖張,戾氣十足的白人警察,還是天籟之音的樂隊主唱,又或者本事來找樂子,卻不幸成為樂子本身的無知少女,以及進進出出,各司其職的諸多配角,雖然繁複,但並不混亂,可見導演調動群演的場面功力十足,這個值得一贊。
除此之外,影片的亮點之一就是儘可能真實的還原了六十年代的底特律,無論是燈光,還是布景,乃至音樂,色調,道具,化妝,無一不是原汁原味,使得觀眾能夠仿佛乘坐了時光穿梭機,重新回到了五十年前那個喧囂混亂的夜晚。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略顯拖沓,全片長達143分鐘,如果可以壓縮到兩個小時以內,感覺整部電影的節奏會更加緊湊,看片的過程也會更加充實,雖然出色的剪輯保證了現在的影片長度也不會讓你看的時候走神。
如果可以深挖的話,在悲劇的來源上是不是可以多做一點文章,僅僅是因為遇到一個壞警察嘛?還是可以延伸到種族,文化,傳統,歷史,經濟諸多方面。當然這只不過是一個業餘愛好者的猜想,真要這樣拍,說不定就是系列劇而不是電影了。
對於被很多人質疑的結尾,倒是有一點點屬於個人的不同意見。影片本身就是帶著濃鬱的記錄片風格,寫實味道濃鬱。所以最後導演並沒有為了討好觀眾而給出一個相對而言更加光明的虛構結尾,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是直挺挺地把真相擺在那裡,光天化日之下供大家瞻仰。
白人警察確實殺了人,犯了罪,但是陪審團就是判他們無罪,怎麼著?
最後唯一的補償也不過就是5000美金而已,三條人命!
聯想起《拆彈部隊》和《刺殺賓拉登》,不得不說,這個結尾很凱薩琳·畢格羅。
因為陽光底下並沒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愛,尊嚴以及死亡:《愛在記憶消失前》
《奇蹟男孩》:孩子,勇敢些,朝前衝吧!
最喜歡的一部電影
那些有趣的,古怪的,但是電影院裡看不到的好電影
對於無法可說的《芳華》,我有話說!
一個老混蛋是如何煉成的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卻只看到煙
Seize the moment VS Remember Me: 《尋夢環遊記 COCO》
這樣的電影看著才過癮啊!《至暗時刻DARKEST HOUR》
天才的另一面:《萬物理論》
愛如潮水,永不停歇:《相愛相親》
好的地方非常好,不好的地方,依然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