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1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劉愛國 上海老底子
母校故事
新中高級中學
「樹德修能」校訓的由來
文/劉愛國
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集中反映了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歷史傳統,體現了學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風貌,代表著學校的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
回顧我校——上海市新中高級中學的歷史,愛國金融家、實業家、上海錢業公會會長秦潤卿先生為培養金融界子弟於1923年創辦了修能學社。1925年修能學社擴建為錢業公學。
錢業會館
錢業公學
1929年在錢業公學的基礎上創建了錢業中小學,1938年錢業中小學設高中部,成為一所完全中小學。學校的教學質量很高,學生達1700餘名,在當時頗有聲譽,時任上海市市長吳國楨也把自己的孩子送來讀書。
新中國成立後,錢業中小學脫鉤,中學部改名新中中學,意為學校在新中國獲得了新生。1963年新中中學由塘沽路遷入蒙古路48號。1977年上海市教育局批准新中中學為區級重點中學。
世紀之交,上海市人民政府為創建與一流城市相適應的一流教育,在全市範圍內建立10餘所現代化寄宿制高中,新中中學於1998年易地重建,更名為新中高級中學,學校也由此成為市級重點中學。2000年至2005年,新中高級中學進行了長達五年的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創建實踐,於2005年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命名為首批上海實驗性示範性高中。近年來,新中高級中學秉承「為學生終身奠基,讓學生終身懷念」的辦學理念,辦學育人工作成效顯著,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新中高級中學大門
五年前,「錢業——新中」建校九十周年紀念,學校以建校紀念活動為契機,通過尋訪校友、確立校訓、建校史館、重譜校歌和出版「新中教育叢書」等活動溯源學校的發展歷史和精神,追尋學校發展的 「文化腳印」。
由於種種原因,從錢業公學到錢業中小學,再到錢業中學,直至新中中學和新中高級中學,學校一直沒有明確的校訓。學校曾就此進行過專題研究,也向全校師生進行過徵集,但反饋結果不太理想,主要問題在於流於一般、雷同,未能反映出學校發展的規律和個性特徵。結合紀念建校九十周年的工作,我比較系統地了解了從「錢業」到「新中」九十年來的發展歷史。新中高級中學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潤卿先生在1923年創辦的修能學社。「修能」一詞始見於《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意為「我已經有了如此多的內在美好品質,再加上注重修煉自己的才能」。秦潤卿先生以「修能」命名,反映了他興辦教育事業和培養優秀的金融界子弟的心願。秦潤卿先生聘請了當時的社會名流和知名學者馮君木、陳布雷為修能學社社長,錢太希、馮定、沙孟海、王個簃、楊歷樵為教員,開設了文史、政法、外語和商事等學科。我校至今還珍藏著「修能圖書館」豐富的藏書。
同時,在梳理從錢業到新中發展歷史的過程中,我還了解到,秦潤卿先生是一位令人敬重的愛國金融家、實業家。五四運動中,他領導錢業界罷市一周,以示支持,並積極參加抵制日貨運動。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他又支持上海金融界罷市,以示抗議。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發動上海各錢莊斷絕與日商的往來。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爭時期,他又發動組織錢業界捐獻衣物錢幣,聲援十九軍。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他更是全力支援堅守四行倉庫浴血奮戰的謝晉元部隊。1941年上海淪陷後,日偽當局脅迫他擔任偽職,但他蓄鬚明志,拒任偽職,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學校的發展歷史、學校創始人秦潤卿先生的事跡在我眼前一幕幕浮現,我在敬仰的同時,更感到自己的擔當和使命。作為新中高級中學的校長,不僅要從縱向回顧學校昨天的歷史,以對傳統的尊重和弘揚,傳承好學校的文化精神;更要站在今天,以對未來的憧憬和追求,勾勒學校發展宏圖,發揚學校文化精神,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於是,似乎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發現,又似乎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水到渠成,我情不自禁地在筆記本上重重地寫下了「樹德修能」四個字。猶如破解難題後的喜悅,又好似釋下重負後的輕鬆,更應該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承前啟後的擔當和繼往開來的使命。
「樹德修能」校訓石
「樹德修能」的校訓得到了學校師生的普遍認同和好評。我校一九五〇屆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郭學坤先生回母校時欣然題寫了校訓。八十六歲高齡的老院士深有感觸地說:「『樹德修能』的校訓不但是我一生治學為人的追求,也體現了對後來校友們的殷切期盼。」郭院士深情地回憶,自己高中時代的化學老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淵博的學養、嚴謹的教風和深入淺出的教學藝術深深感染了自己,因此高三畢業時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復旦大學化學系,從而終身與材料科學結緣。郭院士說,學生時代能遇上一位德能雙佳的老師是終身的幸福;母校以「樹德修能」作為校訓,是莘莘學子的共同心聲。如今,鐫刻著「樹德修能」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的校訓石,已矗立在美麗的新中校園最醒目的地方。
(本文作者為上海市特級校長、新中高級中學校長)
鳴謝:劉愛國校長賜稿、王紀銓老師薦稿分享!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新中高級中學 「樹德修能」校訓的由來(作者:劉愛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