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河源建立大蒙古國或蒙古汗國,而他也被尊稱為成吉思汗。之後鐵木真率領他的大蒙古國開始進行對外侵略擴張,並先後徵討西夏、西遼、金國等國家。鐵木真去世之後的繼任人繼續擴展版圖,並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西徵,到1259年蒙哥汗去世之時,大蒙古的足跡已經踏遍了漠北、華北、東北、西藏、西域、中亞、西亞、東歐等地。
公元1260年,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因爭奪汗位而使大蒙古國走向分裂,之後忽必烈打敗阿里不哥取得勝利,大蒙古國的四大封地隨即紛紛取得獨立地位,並成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後西方將這些由蒙古人建立起來的政權統稱為蒙古帝國。至於忽必烈則是建立我們所熟知的元朝。
但是今天我們所要談論的重點並不是忽必烈所開創的元朝,而是成吉思汗長子的次子拔都所建立起來欽察汗國,或金帳汗國。那麼為什麼偏偏要說這個汗國呢?因為它曾經統治俄羅斯200多年。可既然欽察汗國統治俄羅斯200多年,那麼為什麼現在的俄羅斯人卻並不像我們東方人種呢?
首先是歷史原因方面。隨著各個汗國的獨立,欽察汗國也成功成為一個擁有獨立政權的國家,之後隨著欽察汗國繼任者們的沿襲下來的擴張傳統,欽察汗國開始對當時當時的俄羅斯人所在的小國羅斯公國進行攻打。憑藉著蒙古大軍驍勇善戰的鐵騎不斷深入,羅斯公國最終臣服於欽察汗國的統治之下。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路羅斯公國就此滅亡,他們只是變成了一種藩屬關係,也就是說羅斯公國的政權還在,他們的思想文化以及宗教信仰也都還在。
這樣一來,雖然表面上羅斯公國是在欽察汗國的統治之下,但事實上羅斯公國和欽察汗國還是兩個獨立的政權。之後,隨著欽察汗國的影響力不斷下降,羅斯公國也逐漸不甘屈服於欽察汗國的統治之下,之後欽察汗國為重塑自己的威嚴與地位與莫斯科公國開戰,但是這一戰不僅沒有找回場子,反而還打得落花流水。此後欽察汗國的執政者阿合馬汗被殺,蒙古人對羅斯公國的統治也宣布結束,時長238年。
其次是民族原因。蒙古帝國雖然在軍事上很是強大,但作為遊牧民族的他們數並不是很多。而且在欽察汗國統治羅斯公國的期間期間內也並不全部都是蒙古族人,這其中有不少的欽察人、保加爾人、花刺子模人、土庫曼人等。實際上,據史料記載,當時那個時期內,真正擁有純正蒙古族血統的人只有數萬人。就算是當時蒙古族與當地俄羅斯人通婚,等到繁衍到現在蒙古族的血統也早就被稀釋掉了。再者當時羅斯公國內的民族組成也十分複雜,也並不是單一的民族。
再者,蒙古族統治羅斯公國其實也就200多年時間,這200多年的時間與早就存在的俄羅斯人種來說根本不算長,他們早就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民族特徵,除非展開大規模的全民通婚,否則根本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血統。而最重要的是當時的蒙古族一直認為自己的血統很是高貴,一般來說輕易不會與其他種族的人通婚,就算是要通婚也是一些皇室或者貴族成員。這種通婚模式只會導致小範圍集中式的血脈留存,如果要改變全民的血脈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在蒙古人統治俄羅斯的時期內,並沒有成功將俄羅斯的人種統轉化為具有東方特徵的黃色人種,這其中既有歷史方面的原因,也有民族方面的原因,當然在地形方面也有一定的原因,這裡就不多贅述了。要想改變一個國家的人種或是血統,這需要漫長的時間去慢慢的轉化,更需要歷史進程中的不斷演化,並非人力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