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泉縣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省、市關於大氣汙染防治的決策部署,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我縣清潔能源替代燃煤工作,持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提高人居環境,根據《鹹陽市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實施方案》要求,經縣政府研究,決定通過三年(2018-2021年)的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徹底扭轉我縣部分群眾冬季以煤為主的採暖方式,大幅度降低PM2.5汙染,打贏藍天保衛戰,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高城鄉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現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全縣冬季清潔取暖工作要嚴格落實中省市規範和要求,緊緊圍繞「示範帶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堅持「準確性、試點性、銜接性、時間性、統一性、可承受性和提倡性」的工作原則,以取締散燒、改善民生為目標任務,紮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實,確保到2021年末實現清潔取暖全覆蓋,進一步促進我縣空氣品質不斷改善。
二、目標任務
全縣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在三年規定時間內完成以下兩方面的目標任務:
(一)在熱源清潔化改造方面
分期分批完成全縣各鎮(辦)未實施清潔取暖戶約9.0129萬戶,涉及434.8萬餘平方米的冬季清潔取暖改造工作,全縣最終以實際各鎮(辦)普查上報的確村確戶名單為我縣的最終清潔取暖改造戶數。
(二)在建築能效提升方面
城鎮新建建築執行節能標準水平較現行國家標準水平再提高30%,新建公共建築嚴格執行節能65%標準,農村建築按照《農村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GB/T50824-2013)、《綠色農房建設導則(試行)》等進行建設和改造。
(三)招標工作
本項目改電和改氣分別進行公開招標。委託中介機構招標,中介機構拿出本項目招標方案。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標確定改電、改氣中標品牌。
三、嚴格技術路徑
清潔取暖堅持因地制宜,多措並舉,「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熱則熱」,力推電代煤,穩推氣代煤,積極推進光伏發電、光熱能等多種清潔能源供給取暖方式。主城區域優先採取集中供熱路徑,農村地區優先採取「電主導、氣輔助等清潔能源為補充」路徑,考慮群眾意願和可承受能力,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形成多能互補、由點到面,整村推進,從熱源側和用戶側兩方面發力,逐步形成「清潔供、節約用、投資優、可持續」的建管模式,實現全縣清潔取暖總目標。
(一)加快熱源端清潔化改造
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與市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繫,在實施過程中,推行「六個一」建設標準,即整村推進,一村一條技術路徑、同一技術產品,實現技術統一、品牌一致、運營維護一體,確保清潔取暖建設有序推進。
(二)推進用戶端建築能效提升
科學合理推動各鎮(辦)清潔能源節能改造。在提前完成農戶改造後,根據實際情況,優先對各鎮(辦)辦公建築、衛生院、養老院、中小學等其他公共建築和新型農村社區進行建築節能改造。
(三)清潔取暖其他要求
建議全縣在天然氣管網覆蓋不到的區域,發展空氣能熱風機、碳纖維取暖器、碳晶取暖器、碳纖維床墊等。
四、明確政策補貼
為了確保全縣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順利推進,有效發揮政府引導職能,建立清潔取暖項目財政補貼機制,將清潔取暖經營性項目和公益性項目有機組合,建立「以豐補欠」的項目綜合收益平衡機制,加大對農村清潔取暖項目的補貼力度,財政資金重點向農村居民用戶傾斜。
2018-2019年第一階段,原則上每戶財政補貼5000元,居民自籌1000元;財政支持的改造採暖面積不超過60m2,60m2以外的改造費用由用戶自籌。計劃改造7032戶,涉及資金4219.2萬元,市級資金1758萬元,縣級資金1758萬元,農戶自籌703.2萬元。
2018-2019年第二階段增加財政投入。將原「5+1」熱源改造建設模式調整為「4+1+運營補貼」的建設模式,將原財政對農村居民每戶補貼5000元提高到每戶補貼5600元,群眾出資1000元不變。原則只採購主熱源,對已經招標的按原方案執行。城鎮居民原改造補貼政策不變。我縣第二階段計劃改造11102戶,涉及資金7327.32萬元,市級資金3108.56萬元,縣級資金3108.56萬元,農戶自籌1110.2萬元。
五、補貼設備運行費用
1、補貼範圍:對於已實施熱源清潔化改造並承諾不再使用散煤取暖的居民用戶,每個採暖季(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每戶按實際用電、氣和生物質燃料量進行補貼,每戶補貼上限500元/年。補助資金只作為購電、氣和符合環保要求的生物質燃料補貼,不發放現金。同時,在確保達標排放的前提下,對清潔煤使用給予適當補助。
2、補貼標準:採暖期電給予0.2元/千瓦小時補貼,每戶最高補貼電量2500度;採暖期氣給予0.5元/立方米補貼,每戶最高補貼氣量1000立方米;清潔煤毎噸給予150元的補助,每戶每年最高補助不超過2噸(以採暖期為主)。超過補貼定額的由用戶自行承擔。生物質燃料的補貼標準在符合環保排放達標前提下另行規定。
3、補貼辦法:在每個採暖季前,各鎮(辦)審核並向縣發改局、財政局、電力、燃氣部門提供享受補貼用戶基本信息,在當年採暖季結東後4月10日前,電力、燃氣部門負責出具當期《居民用電(氣)清單》並分別報送縣發改、財政部門,居民用戶所在轄區公示後,縣財政或縣取暖辦委託當地銀行予以兌付。清潔煤具體管理和補貼辦法由縣工信局負責制定。
六、政府補助標準及結構調整
1、補助標準。將原農村地區按照毎戶財政補助5000元,群眾出資1000元的投資改造標準調整為農村地區每戶財政補助5600元,群眾出資1000元。城鎮居民原改造補助政策不變。
2、結構調整。調整後每戶5600元補貼標準主要由3部分組成:一是初裝主熱源補貼。對初裝農戶,各級財政每戶補助4000元,群眾每戶出資1000元,再對設備的使用運營進行補助。二是運營補助。主熱源運營補助資金從原來財政補助5000元/戶的改造資金中調劑出900元(每年300元),市縣財政再按每戶600元(每年200元)的標準進行運營補助,從2019年供暖季起對完成改造的農戶每戶每年根據用氣用電情況給予最高不超過500元的補助,至2021年全國試點結束。三是建築節能改造。補助標準和結枃調整後的結餘資金用於建築節能改造提升。
3、資金籌措。新增加的600元戶(每年200元/戶)補助資金市縣財政出資比例按5:5分擔。
按照「三上三下」流程,各鎮(辦)收集上報試點村清潔取暖基礎信息,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確認後,上報市推進清潔能源取暖試點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並協調縣電力局做好我縣確村確戶工作,下達電力增容及線路改造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縣電力局上報核查情況後,下達清潔取暖改造計劃;各鎮(辦)依照改造計劃認真實施,施工結束後上報工程完成情況;經考核驗收合格後,撥付改造資金。
對全縣建檔立卡未供暖的貧困戶,用戶籤訂《不再使用散煤承諾書》確認後,個人負擔部分由縣扶貧開發局按照救助方式統一支付承擔。貧困戶採取自願,在保證運營費用的基礎上報名。
七、積極穩妥實施
全縣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堅持先立後破,試點先行,由點到面,分步實施,全面推進。
(一)試點立標階段(2018年10月—2019年9月)
穩步推進清潔取暖試點工作,按照「先行試點、總結經驗、穩步推進」的思路,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先成熟先推進,逐步實施,探索形成我縣冬季清潔取暖模式在全縣推廣。要求在西張堡鎮進行整鎮推進試點,在其它鎮(辦)選擇10個基礎設施較好的村率先進行試點。其中:計劃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8134萬戶、83.374萬m2,佔全部改造面積的19.18%。清潔取暖率達到31.97%;計劃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294.904萬m2,佔全部建築節能改造面積的39%。其中,縣主城區圍護結構改造68萬m2,農村改造226.904萬m2。
第一階段計劃完成清潔取暖改造7032戶,第二階段計劃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1102戶。
(二)全面實施階段(2019年10月—2020年9月)
計劃完成清潔取暖改造2.63萬戶、125.5萬m2,佔全部改造面積的28.86%。清潔取暖率達到56.82%;計劃完成農村既有建築節能改造254.218萬m2,佔全部改造面積的33.4%。
(三)達標示範階段(2020年10月—2021年9月)
計劃完成清潔取暖改造2.78萬戶、132.25萬m2,佔全部改造面積的30.42%。清潔取暖率達到83.09%;計劃完成農村既有建築節能改造209.775萬m2,佔全部改造面積的27.6%。
八、加強組織領導
(一)成立工作專班
為推進我縣冬季清潔能源取暖工作的順利實施,縣政府已成立禮泉縣冬季清潔取暖工作領導小組,由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和鎮(辦)負責人為組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局,具體負責全縣清潔取暖工作的實施、協調、監督和驗收工作。考慮此項工作覆蓋面廣,涉及群眾多,技術性強,決定在領導小組辦公室內設綜合協調組、計劃任務組、技術服務監督組和資金審計組四個工作專班,要求設立財務專戶,嚴格專款專用,全力推進工作開展。辦公室成員由主管縣級領導點名從發改、財政、住建、城管、環保、電力等相關部門抽調。
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職責如下:
1、負責統籌協調全縣冬季清潔能源取暖工作,制定相關工作實施方案和制度規範;
2、負責定期不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解決相關問題,推進工作順利開展;
3、負責清潔能源取暖工作具體實施工作,協調各鎮(辦)制定路線圖,劃定時間段,加快項目進度;
4、負責履行項目法人職責,嚴格項目招投標和政府採購程序,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工作質量;
5、負責引入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開展我縣清潔取暖政策和標準制定,進行技術方案與路徑研究,對清潔取暖工程進行指導;
6、負責牽頭組織,縣發改、財政和鎮(辦)共同參與的清潔能源取暖驗收工作;
7、負責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明確任務分工
1、全面推進鐵腕治霾散煤治理、居民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專項行動的實施工作。(縣發改局牽頭負責,縣工信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禮泉分局和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2、協調市天然氣公司、縣宏遠天然氣公司、縣電力局、縣住建局與各鎮(辦)做好改氣、改電、改暖等方面的銜接工作。(縣發改局牽頭負責,縣住建局、縣電力局和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3、負責散煤銷售點的巡查清理取締工作,各鎮(辦)負責各自區域內的散煤回收工作,縣工信局負責全縣散煤處置工作。(縣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縣工信局和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4、完成農戶清潔替代補償資金的核算與發放。(縣發改局牽頭負責,縣財政局和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5、履行農戶清潔取暖工作中涉及管道施工審批工作。(縣住建局、城市管理執法局牽頭負責,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6、協調引入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開展我縣清潔取暖政策和標準制定,進行技術方案與路徑研究,對清潔取暖工程進行指導,完成能力建設與項目監測評價。(縣發改局牽頭負責,縣級各相關部門和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7、對全縣清潔能源替代工作的產品質量進行檢驗和質量監督。(縣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
8、對全縣清潔能源替代工程項目進行安全監管。(縣應急管理局牽頭負責)
9、完成清潔能源項目招標工作。(縣發改局、縣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0、配合縣冬季清潔取暖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全縣能源替代工作進行督促檢查。(縣委督查室、縣發改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將各鎮(辦)有意願的貧困戶名單收集匯總、核實後將名單報縣清潔取暖辦,再將改造資金打入縣清潔取暖辦專用帳戶,由縣清潔取暖辦統一實施安裝。(縣扶貧開發局牽頭負責,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強化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檯帳。建立縣、鎮、村三級管理臺帳,對清潔取暖工程項目用戶進行建檔立卡,動態管理。一是對改造到戶的項目要建檔立卡,要反映戶主姓名、身份證號碼、詳細住址、採暖設備信息,並對信息的真實性負責,對關鍵信息保密。二是對散煤銷號的用戶要建檔立卡,上報一戶,標註一戶,核銷一戶,每月至少督導檢查一次,督促各鎮(辦)加快散煤取暖替代工作進度。
(二)嚴格技術保障。依託市級部門統一招標的技術服務團隊,結合我縣實際,確定我縣技術服務團隊,按「一鎮一策、一村一策」進行示範項目技術路線審查,依據市上相關技術管理和配套政策文件,對示範項目進行技術督查和服務。協助建設能效監測管理平臺,提高清潔取暖檢測監測能力。對完工項目進行能效測評,保證項目實施效果;根據測評結果,提出完善措施和指導意見,對清潔取暖工程進行指導,及時調整工作和技術方案。根據國家四部委有關要求,協助編制項目驗收報告,並全程配合完成年度和最終考核驗收。
(三)加大工作宣傳。縣級各部門、各鎮(辦)要嚴格按照《禮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關於明確禮泉縣「煤改電」工作相關單位職責的通知》要求,加大對清潔取暖替代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強化禁燃區堅決禁止燃煤意識,採取多種宣傳形式向轄區群眾宣傳清潔取暖的有關知識,增強居民對散煤治理、清潔取暖替代工作的認識,提高改造的積極性;在全縣大力宣傳燃煤及生物質燃燒對環境和健康的危害,激發居民使用清潔能源的自覺性,動員轄區所有居民自覺自愿的籤訂《不再使用散煤及生物質介質承諾書》,形成政府主導、上下聯動、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實現我縣冬季取暖潔淨化。
(四)積極協調銜接。一是各鎮(辦)、相關部門要按照任務分工,安排專人負責,積極對上銜接吃透政策,對下銜接做好指導;二是縣住建局積極與市供熱辦聯繫,在縣城區大力實施集中供暖入戶工程。
(五)強化示範帶動。為紮實推進全縣清潔能源取暖替代工作,縣政府確定西張堡鎮為全縣清潔能源替代示範鎮,西張堡鎮要創造性開展工作,全力推進清潔取暖試點工程,為全縣清潔能源改造工作做好示範帶動。其他鎮(辦)也要採取「以點帶面」的推進方法,及時謀劃,至少確定1個示範村,整村推進,按時完成各示範村的改造工程,達到促進全縣清潔能源替代工作整體推進的目標。
(六)加強督促檢查。為保證全縣散煤治理、居民清潔能源替代工作落實,依據工作任務及責任分工,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定期對散煤治理、居民清潔能源替代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全方位促進各項工作落實。對已享受清潔能源替代政策後仍使用散煤或生物質介質取暖的居民,由各鎮(辦)聯合縣市場監管局、城管局、公安等部門,進行嚴厲打擊,對情節較輕、影響較小的採取宣傳教育、罰款、沒收燃煤設施等辦法處置;情節較重、影響較大的將按照《大氣汙染防治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問題較多的鎮(辦),按照縣鐵腕治霾考核追責機制落實約談和追責。
十、關於新老政策的銜接問題。
關於現行冬季清潔取暖改造補貼資金標準與市上五部門制定的《鹹陽市鐵腕治霾專項行動獎補辦法》(鹹財經建[2017]118號)煤改氣煤改電1000元補貼標準銜接的問題,由縣政府根據原改造實際情況結合冬季清潔取暖改造內容及技術路徑統籌規劃安排,堅持以下幾項原則:
(1)資金統籌使用。因原省市制定的煤改氣煤改電1000元補助政策的改造內容與現行冬季清潔取暖改造內容有重合部分,故原省市下達的獎補資金可以納入冬季清潔取暖改造資金中統籌使用,由縣政府統一規劃用於冬季清潔取暖改造項目。
(2)查漏補缺,避免重複建設。針對已經完成的煤改電、煤改氣的項目,由鎮(辦)政府根據實施情況分類甄別。可以滿足冬季清潔取暖改造要求的不再重複改造、重複補貼;不能滿足冬季清潔取暖改造要求的應查漏補缺,可以進行補充改造。補充改造的農戶需多交1000元改造費用。
(3)堅持項目為主體,補助不對個人。對確需進行補充改造的農戶,要將改造任務納入鎮村的整體改造規劃中實施。改造資金的使用堅持以項目為主體,不針對個人和農戶發放。
本《實施方案》自發文之日起實施,與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此《方案》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