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近,寒潮至,新的一年按部就班向我們走來。回想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艱難的鏖戰深刻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團結就是力量。今天《執守初心·匠心築夢·尋找最美勞動者》系列報導,就讓我們走進藍天救援隊,了解這個充滿力量的救援隊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孝義市藍天救援隊承擔了孝義市周邊高陽西辛壁、汾孝高速口、南陽大石頭、振興司馬、西辛莊西泉、梧桐東董屯六個防疫點的消殺任務。
藍天救援隊隊長 田先進
1月30號晚上接到政府指令,我們就開始集結隊員,第2天早上7:00分配站點,在8點以前就把6個站點全部接收了,就開始消殺工作。
剛接到任務時,隊長田先進有點兒發愁,一是給六個防疫點分派隊員二十四小時值守人手太緊張,同時給過往車輛噴灑消毒是個非常耗費體力的活兒,特別是汾介線的東董屯防疫檢査點是孝義通往介休方向的交通要道,來往車輛較多,消殺工作量非常大。
日暮到黃昏,夜晚到清晨,背著近40公斤的噴霧器,每人每天至少工作8-10個小時。
藍天救援隊隊員 曹繼彪
剛開始我們消殺的時候全是用那個噴壺,要背到身上轉著汽車去消殺,有時候噴壺蓋不緊的話,消毒液就會滲出來,把那些隊服還有衣服全給腐蝕爛了。我的這個左手,腐蝕的掉皮了。到了晚上天氣特別冷,那些噴壺就噴不出來了,直接都凍成冰了,隊長看到以後就想得改進消殺設備。
田先進想起朋友開的屠宰場流水線上的噴淋系統,是不是可以效仿改造,讓消毒水也立著噴出來?
藍天救援隊隊員 武威
一開始就先從農機工具這塊去下手,但是當時在正月裡,所有商店它全是關門的,就是通過從網上查找一些圖片,或者直接就是聯繫商家。
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各顯其能,運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從1.0到4.0,消殺裝備的升級改造,深刻詮釋了「智慧從勞動中來」的道理。
這次救援,持續時間最長,歷時505個小時;這次救援,藍天隊員最齊,出動23車58人。車輛服務裡程8300公裡,服務時長10482小時,共計消殺車輛102606輛。
藍天救援隊隊員 郭斌
疫情來了,我們又是本土救援隊,我們不上誰上?
藍天救援隊隊員 王曉峰
全員是58名隊員不論男女全員到齊。一天24小時,「白加黑」,「5+2」,沒有一個人在休息。
藍天救援隊隊員 趙二龍
今年54啦,出去就數我年紀大了,他們不讓我多幹,我說出去就得幹活,不幹活出去幹啥去了?
藍天救援隊隊員 高婷婷
大年初二的時候,因為武漢疫情非常嚴重,我就問我們隊長,我們不需要出隊嗎?我們隊長說先保衛了自己的家鄉,如果自己的家鄉都保衛不了,何以保天下。
身披「戰甲」,背負「利刃」,心在一起,就是力量。承擔著切斷新冠肺炎傳播途徑的藍天救援隊,不辱使命,不負重託,為全市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築起防疫長城。
事實上,藍天救援隊99%的成員都不是全職救援工作者,他們是教師、醫生、公務員、退役軍人、一線工人、民營企業主。平日裡,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一旦接到緊急救援指令,他們就會換上耀眼的天藍色隊服,用另一種角色發揮光和熱,為人們提供最無私的幫助。
藍天救援隊隊員 王惠湘
當你喜歡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做它就不費勁,就覺得我投入錢或者是投入精力、投入時間都不是問題。
藍天救援隊隊員 馬彪
團隊對於我來講,給了我滿滿的正能量,在團隊這麼多年,我覺得我也要把正能量傳遞給別人。
2013年成立以來,孝義藍天救援隊已參與本地及國內外大小救援80餘次,足跡遠達尼泊爾,寮國,緬甸等地。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中,他們直面死亡,與時間賽跑,譜寫了動人的藍天故事。
藍天救援隊隊員 王惠湘
我不管他們出去能幹什麼,只要你安安全全地走了,安安全全回來,最關心的就是這個。
藍天救援隊隊員 趙二龍
我是一名參戰退役老兵,30多年的老黨員啦,在部隊也是為人民服務,回來參加藍天救援隊也是為人民服務,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一直幹下去。
幫助他人,完善自我,在奉獻中收穫,在收穫中成長。因為同一個目標,他們彼此信任,可以放心將後背交給兄弟;因為同一個信仰,他們彼此團結,才能凝聚力量,勇往直前。這就是新時代團結奮進的力量。
孝義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