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往屆生二戰考研時會越考越差,甚至連國家線都達不到?
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2021年研究生考試就要來了,近期有不少同學覺得自己沒複習好,加之壓力又大,想到棄考。他們寄希望於二戰考研,總覺得再備考一年,肯定會準備充足,甚至是輕鬆上岸。但真實情況是如此嗎?二戰考研的往屆生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順利讀研了嗎?
別再把希望寄托在二戰考研上了,很可能你連國家線都考不到!
前段時間,在家中備考的周晨向小水提起,自己可能要放棄考研了,主要是她沒有複習好,考上的希望不大,可能連國家線都過不了。而辭職備考的這半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她的情況也非常糟糕。
她今年是二戰考研,起初考了華南師範大學一次,過了國家線,但沒過複試線,也沒選擇調劑。今年特殊情況,就業很難,她雖然找了一份教師的工作,沒做一個月就辭職考研了。
小水本以為她今年備考會很賣力,並且考研院校又降檔選了一所一本師範院校,按道理說應該成功率很大。但在家中備考的她壓力非常大,爸媽雖然支持她,但也諸多抱怨。
她自己備考的時候也患得患失,覺得自己考不上會愧對父母,又覺得自己沒用,不時地否定自己。有時候也因為偷懶,可能一整天都在刷劇,壓根沒怎麼看書,這樣的話時間大都被消耗掉了。
由於是一個人備考,難免注意力不集中,九月的時候陷進了一場網戀。但到了十月底正式交往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遇到了渣男,這就是噩夢的開始。
前後被那個男生各種騷擾,甚至帶了人去了她家裡鬧,前後折騰了將近兩個月。最後報了警,她父母出面,又找到了男生,才最終結局問題。而大好的備考時間就此荒廢了,周同學也弄的精神不振,有點神經衰弱。
她的想法是,今年考不考研都無所謂了。要是今年考不上或者不去考研了,就踏踏實實考家裡的教師編制,以後就當個老師就行了,其他的她也不願去想了。當初她想的二戰考研一定能讀研的想法,徹底放棄了。
想必很多人也如周同學一樣,覺得有了一年的備考經驗,再次全力備考會碾壓大部分考生,讀研也不在話下。但,真實的情況是,很多往屆生在二戰的時候越考越差,不少人甚至連國家線都沒達到,而成功讀研的人還是很少的!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原因:
01、二戰考研壓力大,棄考嚴重二戰考研的壓力很大,這主要來自考生備考期間,整體環境帶給自己的壓力,來自生活和工作。越是到了快考研的最後時期,越是難以靜下心來備考,所以往屆生棄考的最嚴重,能堅持考完都不容易。
有的同學家境不好,父母不支持考研,他們只能選擇在職考研。這樣的話頂著工作壓力備考,本身身體和精神都是不小的負擔。而應屆畢業生在學校備考,就沒有這種壓力,相對輕鬆很多,所以二戰考研非常不易!
02、二戰考研有很多牽絆,難以用心備考與周同學類似的同學也有很多,二戰考研有很多牽絆,比如情侶檔備考很容易出現問題,考生情緒起伏很大,不利於備考。要是所遇非人,更是雪上加霜,對考研備考很不利。
除了情感之外,也有同學會有一些經濟壓力,畢竟備考是要錢的。就算不租房看書,也不花錢報班,但備考的資料和參考書總要購買的吧!而這些開銷也需要考慮在內,學生沒有多少錢,但就算是幾千塊也讓他們很為難,有時候安心備考也是一種奢望!
03、考研院校可能會改革,考研內容變化從前年開始,很大考研院校都開始陸續進行改革,而這兩年改革的力度更大。也就是說,考生之前考研的內容大概率會發生變化,這對二戰考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更有一些學校改了初試內容和考研方式,往屆生再次考研的話,可能還需要學習新內容,這樣和應屆生相比較,劣勢明顯。所以往屆生考研,上岸的並不多,難度加大了!
04、考生的知識在退步,需要花更多時間鞏固對於大部分二戰考研的同學來說,政治每年都要重新學一遍,而英語如果不保持學習,肯定會退步。像是專業課也會增加新內容,這都對往屆生不利。往屆生二戰考研可能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掌握和鞏固知識,這就非常被動了!
所以小水勸那些想要棄考的同學,不要輕易放棄研究生考試,只要堅持下去就儘量去考,畢竟結果並不一定如你想的那麼糟糕,萬一考研成功,也少了二戰之苦,不給自己留遺憾。
而二戰考研本身也比較難,變數也非常多,要是沒有太大的毅力和自律能力,成功讀研的並不多。不如一戰考研的時候好好發揮,就算調劑讀研,也能讀個研究生,也好過棄考了直接成了炮灰!
如果你是二戰考生,你今年考研上岸的概率很低,你會堅持考完嗎?如果你是編制的工作,很穩定,但是你考上了研究生,你會辭職讀研嗎?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2020屆畢業的大專生,自考本科成功,但沒學位證,明年能考研嗎?
大專生想畢業後再考研,但學校提供專升本的機會,該接受嗎?
捨棄本專業,跨專業考研,這些問題要弄懂,不然就業成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