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數量世界第一

2020-12-16 騰訊網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鍾建波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鍾建波10月15日表示,我國已有40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當天,文化和旅遊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於10月23日至27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

鍾建波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國務院已公布四批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文化和旅遊部命名了五批3068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設立了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支持對1365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進行系統性記錄。

他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出臺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管理辦法。會同相關部門實施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共培訓傳承人群10萬人次;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有力提升了傳統工藝傳承水平、增強了再創造能力;實施曲藝傳承發展計劃,專項推進曲藝類非遺項目傳承發展。最新數字顯示,「十三五」以來,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會同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在國家級貧困縣開展了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超過830家,助力數十萬人就業增收。

據悉,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博覽會以「全面小康、非遺同行」為主題。鍾建波指出,非遺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傳統工藝非遺在促進居家就業、增加群眾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已列入國務院扶貧辦和各地扶貧辦的重點扶貧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多個門類,涉及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在與現實生活相融相通的過程中,始終發揮著以文化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此外,非遺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本屆博覽會線下板塊設有黃河流域非遺展,目的就是通過挖掘和展示黃河流域非遺中蘊含的民族精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國人類非遺項目數量已居世界第一
    我國人類非遺項目數量已居世界第一  本報訊(記者蘇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
  • 英語新聞:泰式按摩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
    日前在哥倫比亞波哥大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泰式按摩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th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 42+1570,中國非遺數量世界第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與此同時,文旅部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337個推薦項目名單;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總額逾7.2億元非遺保護資金預算。我國作為「非遺大國」,共有多少項目列入聯合國人類非遺名錄(冊)?有哪些值得國際關注的「中國經驗」?以及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年終歲末,喜報頻傳!
  • 「太極拳」「送王船」兩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非遺代表作名錄
    央視網消息:北京時間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我國非遺數量居世界第一
    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我國非遺數量居世界第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 據文化和旅遊部消息,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委員會評審通過,
  • 我國42個項目列入非遺名錄位居世界首位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我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一!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中國非遺項目數世界第一!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送王船成功申遺 中國非遺項目數世界第一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太極拳愛好者正在打太極。
  • 我國人類非遺數量居世界第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
  • 哪些中國項目入選了"世界記憶名錄"?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9日發布的消息,包括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在內的47個新項目被正式列入教科文組織的文獻保護項目《世界記憶名錄》。至此,中國已有10份文獻遺產入選該名錄。那麼,什麼是《世界記憶名錄》?中國還有哪些項目入選?隨新華國際一一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關於中國入選項目介紹的截圖。
  • 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就在今晚8點35分,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後,太極拳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我國第33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項目,也是河南省第3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項目。
  • 滄州一項目入選
    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予以公示。記者從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河北省有15個非遺項目入選,其中新入選項目5個,擴展項目10個。 蔚縣打樹花。河北日報資料片記者進一步了解到,5個新入選項目,分別是邢臺市「南路絲弦」、滄州黃驊市「賈氏青萍劍」、定州市「定州緙絲織造技藝」、保定市定興縣「定興書畫氈製作技藝」、邯鄲市大名縣「小磨香油製作技藝」;10個擴展項目,分別是唐山灤州市「灤州地秧歌」、邢臺沙河市「沙河皮影戲」、唐山市灤南縣「樂亭大鼓」、保定市「孫氏太極拳」、邯鄲市廣平縣「盧氏太極拳」、衡水市饒陽縣「
  • 錦州4個非遺項目入選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12月1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我市申報的錦州鍛銅浮雕畫、凌海瞞鼓製作技藝、北鎮豬蹄製作技藝和白家清真菜烹烤技藝等4個項目成功入選,其中傳統美術類1項,傳統技藝類3項。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品牌名錄遺產地協同管理經驗交流會在黃山市召開
    12月13日下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品牌名錄遺產地協同管理經驗交流會在黃山市召開。黃山風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吳文達,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自然公園(遺產)管理處處長袁小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自然科學部項目助理錢俊霏,黃山風景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洪建春、安徽省林業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四級調研員王桂琴出席會議。
  • 太極拳、送王船成功申遺,我國人類非遺數量居世界第一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記者17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中國再添「太極拳」、「送王船」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數量居...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8日訊(勾春然)據央視新聞消息,12月17日晚,我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上單獨申報的「太極拳」與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兩個項目均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中國非遺總數居世界第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嶽甜甜)12月17日晚,在牙買加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和「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峰談黃山申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絲綢之路」系列跨境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總協調人景峰博士,當年全程參與了黃山申遺工作,30年過去了,他仍在致力於遺產保護事業。我本人1989年初入職國家教委(現教育部),接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黃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申遺。當時的主管部門是國家建設部,我所在的中國教科文全國委員會負責協調對外申報和審核最後的英文文本。黃山是中國自1985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後組織的第二批申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