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的美學啟蒙課笠翁對韻和聲律啟蒙

2020-12-14 博文書友會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剛剛落下帷幕。

參賽的孩子很多,他們的詩詞儲備不輸成人,讓小編嘆服。

那些孩子的詩詞儲備和文雅灑脫的氣質都不是朝夕之間養成的。

從小愛讀古文的孩子,將來會有不一樣的氣質。

而且如今教育改革,語文在考試的比重中越來越大,閱讀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古文的考察也越來越重視,從小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就更顯得刻不容緩了。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新書是《聲律啟蒙》+《笠翁對韻》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聲律啟蒙》到底是個啥?

百度上說

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分為上下兩卷,一共30個韻部

韻律

聲律啟蒙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押韻。比如上卷「一東」,出現了「風、空,蟲,弓,東,宮,紅,同,窮,銅」等等,全部壓的是ong的韻。

學押韻有什麼用呢?

寫文章有用。就拿我們寫公眾號的來說,如果一篇文章韻壓的好,內容還直擊人心,就特別容易吸粉兒。

學押韻還有什麼用呢?可以rap。都看過「中國有嘻哈」吧,裡面什麼二押,三押,四押的,說的不就是韻麼。

因此,聲律啟蒙學好了,孩子以後不僅能當「寫手」,還能當「歌手」,多好。

優美

我們總是拿英語兒歌給娃磨耳朵,讓娃感受英文的韻律之美。其實,聲律啟蒙不就是最高級的中文兒歌麼!

讀一讀啊: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歌」裡有風花雪月;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歌」裡有人生無奈;女子眉纖,額下現一彎新月;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歌」裡有柔情似水,也有氣勢如虹。簡直配得上高端大氣上檔次這七個字。

在奧森童書的這本《聲律啟蒙》裡面每篇都配有一篇清新美繪圖,在我們陪著孩子閱讀的時候也能提高孩子的美感。

在網上看到有些能工巧匠的媽還給每一句都配上了圖,邊欣賞邊吟誦,一陣微風,親子二人差點羽化登仙。雞娃能雞到如此縹緲美妙的境地,何樂而不為?

博學

認真讀下去你會發現聲律啟蒙居然是本歷史書?!

每一節寥寥數字,其實蘊藏了無數歷史典故,詩詞歌賦。深扒之後,我相信你們一定會驚喜到想爬樹。

每一小節後面都帶有注釋和典故。

在親子閱讀此書時,同時可以了解古代文化,豐富文學、歷史知識,初步掌握創作詩詞和撰寫對聯的語言技巧很有幫助。

好啦講完《聲律啟蒙》我們再來一起看看《笠翁對韻》

大家不要以為他們都是同一個內容,只是叫了不同的名字哦。。。

其實,兩本的內容是不一樣的,雖然韻是一樣的,大家可以自我感受一下區別。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

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

……

簡簡單單的幾句,念起來琅琅上口、詩韻濃鬱,閉上眼又句句入畫,這便是《笠翁對韻》,一本300多年來每個學詩、學對聯的兒童都會讀的啟蒙書。

全書首句「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更是家喻戶曉,街巷皆知。

《笠翁對韻》不僅音律優美,更是意境優美——

「驛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風。」

下雨不說下雨,說「梅子雨」,不僅闡明了季節,還把一個客旅他鄉的愁悶氣氛勾勒得如此意蘊生動;

颳風不說颳風,說「藕花風」,除了闡明了氣候,還把風「美」化的如此詩意情濃。

讀了這本書,我相信你跟孩子一定能感受到那種一組對詞就是一句念白,一副對子就是一段唱腔,真的是妙不可言。

在奧森童書的這本《笠翁對韻》中,你不僅能和孩子重溫一次韻律的美好,還能在200多幅名家插畫中閱讀300多個歷史典故,在優美的文辭韻律中,終結死記硬背的枯燥,讓孩子在吟唱中認知大美中國。

最後這兩本書更是教育部推薦的國學核心書目。

300多年的代代傳誦

兩部孩子必讀的人文科學啟蒙書

讀書令人快樂

讀詩令人優雅

做個愛讀書的人

以書為媒,直達你心

相關焦點

  • 聲律入門,是《聲律啟蒙》還是《笠翁對韻》好?
    為什麼有人說《聲律啟蒙》要優於《笠翁對韻》呢?這兩本書內容實際上差不多的,都是按照韻部,訓練初學平水韻者的平仄對仗技巧。要說區別呢,就是兩本書的作者,《聲律啟蒙》的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進士車萬育。而從書名也可以看出來,車萬育編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小孩子啟蒙聲韻和對仗知識,所以也就有針對性的降低了理解難度,並且朗朗上口,意思也不複雜,讓小朋友們開開心心地接受了音律對仗知識的普及。也就是說,《聲律啟蒙》更像我們今天專業的幼教讀物。它分為上下卷。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
  • 讀《笠翁對韻》,探尋「平聲三十韻」
    《笠翁對韻》是一部教人對仗和用韻的書,相傳為清代文學家李漁所著,因作者別號為笠翁,故名「笠翁對韻」。這本書和清代車萬育所著《聲律啟蒙》齊名,都是學習漢語詩詞格律技巧的極佳啟蒙讀物。他一生著述甚多,除《笠翁對韻》外,還有《閒情偶寄》《笠翁十種曲》《李笠翁曲話》《李笠翁一家言》等。《笠翁對韻》以「平水韻」平聲三十韻為目編寫而成。「平水韻」本自《廣韻》的206韻,劉淵、王文鬱等人先將其合為107韻,又減為106韻,沿用下來,成為後人科舉考試用的官韻。因為劉、王二人都是平水人,故稱「平水韻」。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訓蒙駢句》按韻部順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對駢句組成一段,每韻三段。此書與《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當可為吟詩作對之基,愛好詩文者,若熟而能誦,必大利於筆。叮噹媽說:《訓蒙駢句》是《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的最早來源,年代久遠。吟詩作對的教材,對詩詞感興趣的可以看哦。個人感覺更適合6歲以上孩子閱讀學習,學前啟蒙《聲律啟蒙》更適宜。
  • 為什麼與《三字經》相比,《聲律啟蒙》才是兒童最該讀的啟蒙書
    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這段讀起來朗朗上口、如音樂般清越的文字,來自一本叫《聲律啟蒙》的國學經典誦讀本。念熟這些句子,體味音韻格律,很自然就能領會平仄對仗的規律,學做對聯和詩詞也就容易得多了。《聲律啟蒙》到底好在哪?在古代,凡是讀書認字的文人,都要學會吟詩作賦。啟蒙伊始,必要背誦「平水韻」,就是了解哪個字和哪個字押在一個韻腳上。為了避免死記硬背,古人選擇了一種更文雅好記的方法,那就是通過「聲律啟蒙」來幫助背誦。
  • 紫雨講文言•《聲律啟蒙》卷上•二冬1
    > 《聲律啟蒙
  • 紫雨講文言•《聲律啟蒙》卷上•三江1
    《聲律啟蒙》卷上·三江1
  • 交二代 |《聲律啟蒙》,學寫古詩第一步.
    祖先的《聲律啟蒙》,唱出來竟然這麼好聽!
  • 成長路上孩子必讀《聲律啟蒙》可與《三字經》《弟子規》媲美
    去年偶然接觸了《聲律啟蒙》這本書的音頻,當時就被書中的韻律、對仗所吸引,於是帶著不到五歲的孩子朗讀。今年暑假我又將這本書推薦給了孩子們,其中一項作業就是必背《聲律啟蒙》還要抽查。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書呢為什麼會要求學生背誦?
  • 給孩子啟蒙,我為什麼推薦《聲律啟蒙》而不是「三百千」?
    在2017年新課標改革加大傳統詩文在課本中的佔比後,《聲律啟蒙》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市面上也湧現出了很多的新版本。在與身邊的小孩子及家長交流過後,發現對《聲律啟蒙》這種本身就自帶節奏與韻律感的啟蒙讀物,孩子們與其說是讀,似乎更喜歡唱出來,而且,唱著學似乎對記憶和理解更加有幫助。
  • 【笠翁對韻】五微01:賢對聖,是對非
    【寶寶巴士·國學】笠翁對韻
  • 沒有正確的漢語韻律啟蒙,你的孩子永遠學不好詩詞
    中國古典詩詞曲賦作為漢語言文化瑰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好符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美」,且美在形意兼備、韻律動人!對中國詩詞曲賦的學習,就是能讓人更深刻的體驗美、理解美、評價美!也正是如此,諸多家長把學習詩詞做為孩子文學和美學的啟蒙。
  • 平水韻中的「上平聲」第六韻
    「魚」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的第六韻部。 「魚」在《廣韻》中作「語居切」,平聲,魚韻。 《笠翁對韻》這一節所用的韻腳字有榆、裾、蕖、如、廬、虛、書、舒、餘、除、鋤、愚、閭、車、驢、疏、苴、紆、輿、沮、妤、漁等22個。
  • 平水韻中的「上平聲」第三韻
    「江」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的第三韻部。 在宋本《廣韻》中「江」作「古雙切」,平聲,江韻。 平水韻中江韻字比較少,《笠翁對韻》這一部分內容所用到的江韻字有雙、江、缸(釭)、窗、腔、逄、降、邦、龐、槓、幢、艭、尨,共13個。
  • 一年級孩子背《笠翁對韻》有用嗎?
    我是語文老師,認為《笠翁對韻》沒用。尤其一年級的孩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晴空」,這是古代詩人們在寫詩的時候選擇對偶詞語(即意象)時用的。省了很多事,還方便記憶。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教課、寫文章之外,我沒事的時候會填一些古詩詞。
  • 中國詩詞大會:寫《玉蒲團》的李漁還寫了《笠翁對韻》,真美極了
    董卿美麗的董卿姐姐問小姑娘有什麼特長的時候,小姑娘不卑不亢的說出了,她會唱《笠翁對韻》。別說,還真好聽,小姑娘的乾淨甜美的嗓音,加上這麼優美的歌詞,真是讓耳朵享受。閒言少敘,趕緊帶大家來了解《笠翁對韻》,這《笠翁對韻》其實是很長的,還分為卷一和卷二。裡面涉及的東西,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等等等,還讓它們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讓人在誦讀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
  • 平水韻中的「上平聲」第一韻
    「東」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的第一韻部。 北宋時官修的《廣韻》本有206韻,平水人劉淵根據唐代人寫詩的實際用韻情況,將206韻合併成107韻;後來平水人王文鬱又縮減為106韻,這106韻就被稱為「平水韻」,也叫「詩韻」。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為格律詩用韻的韻腳字。
  • 聲律啟蒙·一東
    聲律啟蒙·一東 2020-06-07 0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水韻中的「上平聲」第七韻
    「虞」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的第七韻部。 「虞」在《廣韻》中作「遇俱切」,平聲,虞韻。 《笠翁對韻》這一節用到的韻腳字有無、壺、都、鴣、湖、疏、吳、沽、蔬、枯、珠、梳、孤、奴、鳧、壚、鋤、蒲、符、呼、圖等21個。
  • 聲律啟蒙-二冬27(紫燕是什麼動物,「課」字的意思可能出乎您的想像)
    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蜂。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嶺雲橫,迢遞八千遠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聲律啟蒙》簡介《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
  • 「家庭教育」篇:《聲律啟蒙》助力兒童學好語文!
    如何提高孩子的語文水平和人文修養,讓具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在新時期發揚光大?讀經,讀誦中國優秀文化《大學》、《論語》、《聲律啟蒙》等。這裡,我們給推薦一本書叫《聲律啟蒙》。《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家長的任務就是引導孩子讀。